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振动时效对焊件疲劳寿命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振动时效前后焊接钢板的疲劳实验、透射电镜观察实验,研究了振动时效对焊件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振动时效可提高焊件疲劳寿命,并用位错-内耗理论分析了振动时效提高焊件疲劳寿命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2.
残余应力的产生是由于构件内局部不均匀塑性变形造成的.它的存在对金属构件的强度、疲劳寿命、尺寸稳定性影响很大.振动时效能降低并均化金属内部的残余应力.如何确定振动时效工艺参数对于振动时效效果至关重要.本文运用模态分析理论,结合实验研究,提出了确定振动时效工艺参数的一般原则.其后选取钻床立柱对该原则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3.
利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内部氧化Cu/Mg合金产生的Cu/MgO界面进行了研究,观察到了一种新的取向关系,这种取向关系不同于通常观察到的两晶胞取向完全一致的简单关系。而且对界面的结构和位错进行了研究,发现两位错线之间的距离与O点阵理论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4.
对高温合金的稳态蠕变,利用位错扩散攀移理论解释了空位凝聚和空洞形成核的过程,得出0空位凝聚并形成空位集团主要是由于位错攀移所发射(湮没)空位,引起局部空位浓度异常所致。利用R.Lagneborg的稳态蠕空控制方程导出稳态蠕变空洞形核的临界时间tc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5.
扭扁管式换热器设计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传统的折流板换热器进行对比,描述了扭扁管换热器的工作原理、结构、防垢机理以及防止流体诱导振动破坏,热传递效率高,省材等特性.理论研究表明,采用扭扁管换热器,提高扁管换热器,可延长换热器的运转周期,提高设备的紧凑性,达到节能省材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中央空调风管机的电机振动,分析和总结了电机振动产生的机理与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可行的优化方案,为类似空调电机的振动分析与优化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利用硬质合金涂层刀具开展了SiC颗粒(体积含量15%、平均粒径14 μm)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简称Al/SiCp复合材料)的铣削加工试验, 并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加工表面损伤与刀具刃口形貌进行显微观察与分析, 利用表面轮廓仪对加工表面粗糙度进行测量.经分析发现,当切削深度与进给量较小时,加工表面完整性较好,随着切削深度与进给量的增加,加工表面出现了周期性的裂纹损伤,并从金属切削原理与复合材料位错理论对加工损伤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低频振源频率分析和机载振动监测系统监测来研判直升机的低频振动问题,为同类问题的分析与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对某型机主旋翼1Ω振动、主尾旋翼形成的拍振和传动链扭振进行振动机理分析,结合振动数据进行判读。【结果】从主桨振动和主桨锥体两个方面改善主旋翼1Ω振动,从基础频率、振动水平和飞行姿态三个方面改善主尾旋翼形成的拍振,从旋翼、传动、动力三个系统及飞行姿态等方面改善传动链扭振。【结论】直升机振动故障排除需要通过振动的表象结合数据分析找到故障的根源,改善直升机振动问题,进一步保证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9.
8090Al—Li合金δ‘相的相界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小角X射线散射技术研究8090Al-Li合金回火析出δ’相的相界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合金在160℃时效时析出的δ‘相粒子与基体之间存在过渡界面层,表明δ’相是通过Spinodal分解机理形成的,而且δ‘相粒子平均半径的三次方与回火时间的关系与LSW动力学规律不一致。  相似文献   

10.
摊铺机振动梁结构动态特性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摊铺机是一种重要的筑路机械,其振动梁的动力学特性与摊铺效果有密切关系,本文基于动力学逆问题的基本思想,对摊铺机振动梁结构动态设计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文中首先基于振动梁的有限元模型对振动梁的动力学特性的总体优化方案进行了设计,然后对各个设计参数的灵敏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主要设计参数,在此基础上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振动梁结构动态特性优化计算,数值计算表明了该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对7075铝合金厚板的预拉伸量与时效工艺制度对其淬火后残余应力大小及变化规律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预拉伸量的增加,轧向和横向残余应力均由压应力转变为拉应力,当预拉伸量为2%左右时,残余应力降到零;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和时效时间的延长,轧向和横向残余力均呈下降趋势,合理的预拉伸量和时效制度是减少7075铝合金厚板淬火残余应力有效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2.
冲击作用下桩的竖向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扰力作用下等截面桩的竖向振动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其竖向振动的固有频率方程和在顶面受冲击力作用下的强迫竖向振动的位移响应。  相似文献   

13.
出于系统非线性因素的存在,非线性模态具有许多与线性模态不同的性质,但非线性模态与线性模态类似,它同样反映了系统的一种同步运动关系。刘练生等根据Rosenberg非线性模态理论得到了关于非线性保守系统、非线性自治系统和非线性非自治系统的模态包含原理,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非线性振动系统中的模态对应原理,并给出厂模态对应原理的严格证明。该原理指出:无论非线性振动系统具有相似模态还是具有非相似模态,n个自由度的非线性振动系统至少具有n个非线性模态,且这n个非线性模态形式上对应于该非线性振动系统对应的线性振动系统的n个线性模态。算例表明该原理能够用于寻求非线性振动系统中形式上与相应线性系统的线性模态相对应的非线性模态。  相似文献   

14.
利用连续介质模型,计算有非应变盖层的应变外延层结构中单位面积的能量。引入上下界面失配位错数目的比例因子η,利用能量最低原理,求得η的表达式,研究表明,失配位错在上下界面的分布与应变的弛豫程度和盖层的厚度有关。随应变弛豫程度和非应变盖层厚度的增加,失配位错在上界面的数目增多,应变弛豫机制以单结点为主过渡到以双结点为主。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由位错特性及其运动而造成蒽有机单晶的塑性形变机理,并对蒽单晶的光塑性效应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证实了这种单晶能产生可逆性Bulk光塑性效应.产生最大光塑效应的光波长为~400nm.  相似文献   

16.
在本文,我们从流变力学基本原理出发,着重探讨了晶态固体起裂时裂纹尖端附近晶体位错行为。首先,我们指出存在连续分布位错的空间甚至已非Riemann空间,而是具有挠率(torsion)的Cartan空间,该挠率可描述位错密度,从而经典的调和方程不再适用于宏观断裂力学。其次,我们进一步探讨了裂纹尖端附近运动位错引起的应力埸与U(1)群整体规范埸间的关系,它表明裂纹尖端周围的运动位错埸必须满足Dirac量子化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为了避免多自由度管路系统的气柱固有频率和机械固有频率的共振,基于小波分析、应用数学、数据结构等理论,提出了一种解决多自由度管路系统气柱固有频率振动消减的树状几何模型及树状算法.将由该算法设计的软件系统用于实际工程管路系统振动分析,证明其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很好.本算法对于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的管路系统设计或用于老厂挖潜改造管路系统设计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斌 《松辽学刊》1997,(3):91-94
振动问题是力学中的一类很重要的问题.本文对机械振动的基本理论.特别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有限元振动理论进行了阐述.并简要地介绍了计算机的发展给振动理论研究所带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Mo/Si多层膜。通过小角X射线散射图证明该多层膜是原子水平的,界面清晰,与设计周期基本相同。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检测了该多层膜的组成和结构,同时对Mo/Si多层膜的位错密度等参数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该超晶格的位错密度随周期厚度的减小而增大,晶粒尺寸随周期厚度的减小而减小。  相似文献   

20.
电磁式作动器主动振动控制的理论原理及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电磁式作动器主动振动控制的理论原理及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系统的实验模型,用传递函数分析法导出了系统振动传递率和稳定工作时各种反馈变量增益值的限定范围,并用计算机仿真法详细讨论了系统在各种反馈变量条件下,以及不同增益条件下的主动振动控制性能,结果表明:在低频和宽频激振条件下,采用绝对位移、绝对速度、相对位移组合反馈时,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