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自然探索     
《大自然探索》2022,(4):80-82
<正>订阅方式定价:12.00元/期,144.00元/年全彩80页月刊①邮局订阅邮发代号:62-139,或扫描邮局订阅二维码②微店订阅扫描微店二维码订阅③汇款订阅汇款地址:成都市锦江区三色路238号新华之星大自然探索杂志社收款人:大自然探索直接汇款到编辑部、微信付款或微店订阅享受8.8折,126.00元/年电话:19108022348  相似文献   

2.
文俊 《科学之友》2000,(2):46-46
随着现代通信科学技术的发展,移动电话(俗称手机)已得到了普及应用,手机已成为最方便、最快捷、最理想的个人通信工具。但它同时又是一把"双刃刀"——手机发射信号时产生的电磁波,可能阻碍人类其他的科学发现进程,给人类自身的健康带来诸多的隐患。干扰天文观测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探索     
《大自然探索》2022,(2):81-82
<正>揭示自然奥秘再现探索历程订阅方式(1)邮局订阅邮发代号:62—139,或扫描邮局订阅二维码(2)微店订阅扫描微店二维码订阅(3)汇款订阅汇款地址:成都市青羊区槐树街2号出版大厦大自然探索杂志社收款人:大自然探索定价:12.00元/期,144.00元/年全彩80页月刊直接汇款到编辑部、微信付款或微店订阅享受8.8折,126.00元/年电话:028—87035238  相似文献   

4.
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明明没有电话,可是经常听见自己手机在响;手机明明已关机,竟还会"听到"自己手机的铃声;手机来电时异常紧张,甚至心跳加速。专家指出,这些就是"手机幻听症"的具体表现,是心理超压的一个信号,可以说手机幻听已给职场忙人上紧了"精神发条"。  相似文献   

5.
《李斯炽医案·第二辑》本书是已故四川名老中医、前成都中医学院院长李斯炽,从事中医教育和临床工作数十年的经验总结。包括获效显著的105个病例,如湿温、潮热、中风、喁僻、眩晕、鼻衄、心悸、心痛、不寐、狂证、肺痈、五更泻、遗精、经闭、乳岩等。对每个病例详细记载了病情、诊断、处方用药、治疗效果等内容。已出版,定价0.82元。《龋病学》岳松龄主编。本书对龋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发病因素和防治措施等,作了重点的论述;对龋病的产生条件,如牙齿的结构、口腔环境、微生物、牙菌斑等,也作了论述。本书有丰富的龋病理论、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适合医学院校口腔系师生和临床医生学习参考。已出版,定价1.20元。《压电晶体力和加速度传感器》本书由四川压电与声光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张福学著。他广泛收集国内外最新资料,结合自己长期的实践经验,通过几十种典型传感器,较深入系统地介绍了压电晶体各类力和加速度传感器的原理、结构、性能及应用。1984年6月出版,估价2元。《石英电子手表及其使用与维修》汪荣蕴著。本书介绍了指针式石英电子手表的原理、结构性能、装配、使用及保养维修方法,适合广大群众,特别是钟表行业技术人员、工人和维修人员阅读参考。  相似文献   

6.
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明明没有电话,可是经常听见自己手机在响:手机明明已关机,竟还会"听到"自己手机的铃声;手机来电时异常紧张,甚至心跳加速.专家指出,这些就是"手机幻听症"的具体表现,是心理超压的一个信号,可以说手机幻听已给职场忙人上紧了"精神发条".  相似文献   

7.
从当年不可一世的大哥大到今天再寻常不过的手机。这种现代通讯手段方便快捷已经让人再也离不开它了。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我国的手机拥有量已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随着手机的普及,有关它的电磁波对大脑危害的争论也越来越激烈,原有的疑虑尚未消除,短信这一新功能马上又有人提出了新的为害证明。  相似文献   

8.
科学之窗     
手机辐射让大脑兴奋目前,手机已成为许多人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全球已有20亿人拥有手机。但使用手机到底会对人体产生何种影响?这个存在普遍争议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证实。最近,科学家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意大利的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手机信号会刺激大脑并  相似文献   

9.
正手机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信工具,而随着智能手机日益添加的各种功能,人们已经越来越依赖于通过一部小小的手机来完成各种生活和工作中的事情。然而,众多媒体又不断报道手机对于人们视力的各种危害,最常听到的说法就是夜里关灯后用手机玩游戏、看小说等会导致失明,这种说法可信吗?首先,我们来分析人们用眼睛看东西的原理。眼球是将"光线讯号"转变为"电生理讯号",再传导至大脑的重要器官。人们为什么能看到色  相似文献   

10.
座机短信与彩屏座机受手机短信的启发,我设想一种具有收发短信功能的座机,可以在座机间或座机手机间收发短信。这样既可以简便、快速地传递信息,还可以在电话无人接听时将信息保存下来。电信局也将开通一项新业务:电话短信。我想这种电话的出现从技术上讲是没有问题的,只需将手机上的短信技术“移植”过来即可。而且这种电话的造价也不会比普通电话高多少(目前的具有来电显示功能的电话就已初具雏形)。继续设想下去,还可以造出彩屏座机电话。只需“移植”成熟的手机彩屏技术即可。这样座机除了不可移动外,就具备了手机的全部功能。(设想者:…  相似文献   

11.
3G3与G手机     
在我们还对“摩托罗拉寻呼机,随时随地传信息”记忆犹新的时候,手机的发展已经经历了1G、2G,甚至2.5G。目前,日本、韩国和一些欧洲国家都开通了3G业务。据称,我国已研制出了3G手机,并以上市。现在,谈3G论3G手机正成为年轻人的口头语,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许提起3G仍是一头雾水,那么,什么是3G呢?  相似文献   

12.
3G手机     
《科学之友》2004,(5):74-75
在我们还对“摩托罗拉寻呼机,随时随地传信息”记忆犹新的时候,手机的发展已经经历了1G、2G甚至2.5G 。目前,日本、韩国和一些欧洲国家都开通3G业务,据称,我国已研制出了3G手机,并以上市,现在谈3G手机正成为年轻人的口头语,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许提起3G仍是一头雾水,那么,什么是3G呢?  相似文献   

13.
德国朗道大学近日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揭示,手机发出的电磁波会干扰蜜蜂的导航系统,使其迷途难返,无法归巢.在此之前,德国学者已发出过蜜蜂对电磁波敏感的警告!因为蜜蜂飞到高压线、发射台、电线杆附近时,行为特别容易失常.当今社会中,越来越多的手机、电子产品用户所造成的电磁波辐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重.  相似文献   

14.
党勇 《世界科学》2008,(6):41-43
当前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的日趋融合,无线互联网、移动多媒体已初露端倪.手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后,堪称未来的第五大媒体.在我国,随着3G手机的引入.手机网络除了能进行话音通讯外,还能用来上网浏览、收发电子邮件、传输文字和图像资料、开展电子商务等.  相似文献   

15.
人们还记得在007系列电影中,詹姆士·邦德曾经使用过一种设计精巧的“手机手枪”。但令人惊讶的是,如今这一科幻味十足的武器竟然真的变成了现实。2000年,在美国媒体率先报道了手机手枪之后,一时间,世界各媒体纷纷炒作,在互联网上也异常活跃,各个网站大量转载ABC、CNN的新闻报道,转贴手机手枪图片,论坛上关于手机手枪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的讨论非常激烈。  相似文献   

16.
移动电话或称手机,俗称"大哥大"曾几何时,在宾馆饭店等公共场所,有人拿着一部手机,会引起周围人的注目。那时候,手机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只有一些厂长、经理和私营老板才能使用。"物以稀为贵",那时手机被称为通信市场上的"大哥大","大哥大"也就成了手机的代名词。从1987年我国第一个900兆 MHZ 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在广州成立,到10年后的今  相似文献   

17.
《科学之友》2005,(15):66-67
手机--变"瑞士军刀" 只希望用一款老式普通手机的人可能要失望了,因为手机正迅速成为电子消费品中的"瑞士军刀",手机可以做任何事情,拍摄高质量的数码相片、浏览网页、发送电子邮件、播放MP3音乐、摄制短片.当然它还可以用来打电话,只是不适合用来开酒瓶.  相似文献   

18.
《科学之友》2004,(5):20-20
价值十几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欧洲贵族首选的Vertu手机成为继跑车、名表之后的又一种身份的象征。近日,英国首家尊贵通讯产品制造商Vertu的手机亮相上海。据悉,这台英国王室专用手机,是Vertu家族中最贵的一款铂金手机,其二十多万元人民币的身价,问鼎目前全球手机索价之最。据介绍,  相似文献   

19.
随着各种车辆,尤其是工程用重型运输车的不断出现,公路桥梁负荷日趋加重,加之旧桥部分老化、破损,已不能适应观代交通运输的要求,对旧桥、危桥的加固维修,提高其承载力,确保交通运输的安全是目前和今后面临的主要任务。文章介绍了桥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在维修与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看过电影《手机》的人,肯定都会对影片结尾处的一个镜头记忆犹新:牛彩云送给叔叔严守——部带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手机,并给他演示了手机的定位功能。一番操作之后,手机发出语音提示:“您现在的位置是某某大厦某某层的某某房间”,结果让本来就对手机心存恐惧的严守一瞪大了惊恐的双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