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上海沦陷时期市民杂志《万象》上有不少历史题材的抗战小说。“兵马大事”向来是不与女人闻的,但这些小说,基本上是以女性为主角寄托抗战精神的。考察这些女性救国故事中女性的角色功能,发现她们主要是女性中的边缘或另类,“妾”、“无知无识的乡下妇人”,或是佳人,良家妇女是缺位的,表明这类故事背后的男性历史叙述传统。  相似文献   

2.
"灶神"故事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在谭恩美的小说<灶神之妻>中, "灶神"故事与小说中雯妮与文福的故事的完美契合不仅说明了谭恩美对中国神话故事的独特阐释,也体现了"灶神"故事对建构整部小说的作用.其新颖的立意、二元性叙事结构和对小说的情节预设功能都充分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3.
<外婆的日用家当>是艾丽斯·沃克的早期短篇小说集<爱情与困惑:黑人妇女的故事>中的一篇.它讲述了由家里的两床被子引起的母亲、小女儿麦琪和大女儿迪伊之间的冲突.小说的题目以及小说中主要人物角色的选择都染上了浓厚的女性主义色彩,同时也揭示了沃克对黑人女性的集体认同,即她们都处于无奈的"放逐"状态.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小说类型的家族小说(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族小说是一种有特殊规范的小说类型.它的题材内容具有特指性,常描写一个或几个家族的生活及家族成员间的关系,并由此折射具有丰富内涵的历史和时代特征.所叙故事,具有相当的时间跨度,往往在历史与现实结合中,形成"编年史"般的格局.其形式主要是长篇小说,有的甚至是多卷本长篇小说.家族小说的叙事模式,有叙写家族由有序-无序-衰败的主流模式和叙写家族的"兴旺"史的非主流模式.家族小说的情节母题主要包括"家族、历史、性"三个方面.其人物形象主要包括作为家族支柱的男性形象与作为家族附庸的女性形象.家族小说往往蕴涵了伦理文化、制度文化、风俗文化的内容和特征.  相似文献   

5.
宋代文人性喜剧谈,蔚然成风。座谈之时,多有故事传闻。剧谈之后,可将这些素材记录下来,自然成为"谈录"小说。本文对宋代的剧谈风气进行考察,并探析剧谈传播方式对宋代"谈录"小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姚雪垠《春暖花开的时候》这部小说既是艺术的,又是历史的,是河南抗日救亡运动的历史写真。小说的写实性主要从"《同舟》发行萎缩"对应"《风雨》停刊"、"战教团被驱赶"对应"战教团的舞阳遭遇"、"材娃被抓壮丁"对应"民国战时兵役制"这三个方面可以得到印证。该小说是研究河南抗战刊物、抗战团体、民国兵役制、吏治状况等问题难得的文献材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7.
伊迪斯·沃顿是美国内战后五十年最重要的女性作家。她在塑造小说《伊坦.弗洛美》中的两位女主人公时将女性定格为"魔鬼"或者"天使"的传统,并不具备完全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8.
家族小说的题材内容具有特指性,常描写一个或几个家族的生活及家族成员间的关系,并由此折射具有丰富内涵的历史和时代特征,所叙故事形成"编年史"般的格局.其形式主要是长篇小说.家族小说的叙事模式,有叙写家族由有序-无序-衰败的主流模式和叙写家族的"兴旺"史的非主流模式.其情节母题包括"家族与性"两个方面,人物形象主要包括作为家族支柱的男性形象与作为家族附庸的女性形象,意蕴包括本事意蕴与深层意蕴两个方面.家族小说文化特征主要是"怀旧"的精神文化特征,其审美特征主要是挽歌特征.  相似文献   

9.
从新历史主义理论的话语关系入手,对莫言小说中抗战叙事的边缘化和陌生化策略展开分析,认为其作品不仅肯定了个体生命的原欲冲动,对惯性的抗战叙事模式予以背离和颠覆,而且这种全新的叙事策略也突显了"再造历史"的民间性诉求.  相似文献   

10.
从新历史主义理论的话语关系入手,对莫言小说中抗战叙事的边缘化和陌生化策略展开分析,认为其作品不仅肯定了个体生命的原欲冲动,对惯性的抗战叙事模式予以背离和颠覆,而且这种全新的叙事策略也突显了"再造历史"的民间性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