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场悟道"不仅是王阳明个人生命脱怡换骨奇迹般转换的重要思想性事件,而且也是中国思想发展史由程朱理学折入心学时代的历史性标志,既显示了东方文化探寻生命奥秘及宇宙真实的特殊"入思"进路,也表明了儒学主动调整内在发展理路的尝试性努力。阳明心学思想体系产生于龙场,初传于贵州,以后则席卷大江南北,远播海外各国,已是学界的共识。贵州师范大学已牵头成立"贵州阳明文化研究院",凝聚海内外资源,积极展开学术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将又创辟学术园地——"阳明文化研究专栏",搭建学术研究成果展示窗口和平台。专栏的创办需要大家的共同关心和爱护,需要海内外学者的帮助与支持。  相似文献   

2.
"龙场悟道"不仅是王阳明个人生命脱怡换骨奇迹般转换的重要思想性事件,而且也是中国思想发展史由程朱理学折入心学时代的历史性标志,既显示了东方文化探寻生命奥秘及宇宙真实的特殊"入思"进路,也表明了儒学主动调整内在发展理路的尝试性努力。阳明心学思想体系产生于龙场,初传于贵州,以后则席卷大江南北,远播海外各国,已是学界的共识。贵州师范大学已牵头成立"贵州阳明文化研究院",凝聚海内外资源,积极展开学术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将又创辟学术园地——"阳明文化研究专栏",搭建学术研究成果展示窗口和平台。专栏的创办需要大家的共同关心和爱护,需要海内外学者的帮助与支持。  相似文献   

3.
正阳明心学思想体系产生于龙场,初传于贵州,以后则席卷大江南北,远播海外各国,形成了以中国为核心传播区的阳明文化圏。"龙场悟道"不仅是王阳明个人生命脱胎換骨奇迹般转換的重要思想性事件,而且也是中国思想发展史由程朱理学折入心学时代的历史性标志,既显示了东方文化探寻生命奥秘及宇宙真实的特殊"入思"进路,象征着"内圣外王"之路的曲折与艰难,也表明了濡学主动调整内在发展理路的尝试性努力,预示着传统治理体系结构的丰富和多元。  相似文献   

4.
以往哲学界对阳明心学的研究多集中于哲理的层次,而于其重工夫践履的特色则把握不够。本其工夫体验之所得以成说立教,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途径,阳明心学亦不外是。阳明之心学确立于龙场悟道,而龙场之悟则直接源于其青年时期的作圣之功。他早年以儒家圣人为志向,以究心性命为旨趣,经反复体验探求,终于悟到心与理一、自得的“心学”宗旨及其工夫途径。了解了青年阳明的这一作圣工夫历程,对领会其龙场所悟之道及其整个心学理论之归趣均大有助益。  相似文献   

5.
龙场的经历和宸濠忠泰之变是王阳明人生经历中的两件大事,王阳明的思想在这两次事件之后都发生了变化:龙场悟道后,阳明开始发展自己独立的心学思想;宸濠忠泰之变后,阳明"始揭良知之教"。这两次事件对于阳明来说都可以看作是"生死考验",而在这样的"生死考验"之后,阳明均实现了某种意义的"道德觉悟",这一顺序似与一般人的理解不同。分析生死考验对于阳明思想发展的意义,从阳明对生死问题的理解上来看阳明的学术发展,尤其是从这一问题入手,丰富对阳明"良知"的理解,即阳明的"良知"实包含德性之外的丰富内容。对于儒者阳明,并不存在独立于道德问题的生死问题,阳明对于生死问题的思考,是内化于其道德修养之中的,对于生死的超越,是阳明道德觉悟的契机,也是道德觉悟的直接体征。  相似文献   

6.
王阳明龙场悟道,奠定了心学规模,传学贵阳,肇开贵州文教,并形成了颇具规模的黔中王学,影响深远。而清代被誉为"西南巨儒"的黔北学者郑珍,虽对王阳明的德操和事功深表推崇,但因为地方文化传统、家学渊源、师承关系及个人性情等方面的原因,对阳明开创的心学持反对态度。厘清郑珍对王学的态度,有益于对黔中王学发展流变史的研究,也有助于更全面准确地把握郑珍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7.
在阳明心学中,包含了丰富的生命教育思想,表现为:注重生命的个体性,主张通过个体生命自身的体验和领悟去获取真理;关注生命的终极追求,注重生命的完善和超越;注重生命的实践性,关注现实生活,主张通过日常生活的磨砺和体验实现生命的成长。通过对阳明心学中生命教育理念的探索,有助于加深对阳明心学的了解,同时也为当前生命教育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文章用翔实的史实论证贵州在阳明文化中的起始地位,龙场悟道的真谛。特别是在明末、清初、当今三段时空中贵州在弘扬阳明文化中的成绩、贡献,确定贵州排头兵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王阳明谪居贵州龙场期间,不以居夷为陋,特别是与水西少数民族的友好交往,结下深厚情谊。明清时期,水西人民对王阳明非常崇敬,建专祠奉祀,建书院讲授阳明学说和对阳明文化进行研究和传承,充分证明阳明文化在贵州民族地区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守仁因遭贬谪于正德三年春赴贵州龙场驿担任驿丞,至正德五年春离开龙场去江西担任庐陵县令,来去途中都经过了"沅湘"地区的常德,住在城西潮音阁(寓贤阁)。他在这里凭吊屈原,写下了《吊屈平赋》和一批体现迁谪情怀的诗文作品,从而成为湖湘屈原文化的典型代表,同时也竖起了湖湘学术文化的一面旗帜。在王守仁及其"王学"的研究中如果忽视这一点,将难以厘清阳明思想及其"王学"形成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1.
黔东北地域是贵州阳明文化的重要传播地,早在明万历年间,部分学者对李渭心学的形成及影响进行了叙述。数百年来,关于黔东北地域阳明文化的研究始终延续着,取得了系列成果,特别是关于李渭心学思想研究和黔东北地域阳明文化传播的重要地位等,研究相对集中。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制约,相关研究仍然存在着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12.
以"龙场悟道"及其之前的"为学"诸变为题,根据阳明《年谱》及相关记述,分析王阳明的为学历程,是"三变"、"四变"还是"五变"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顾应祥针对阳明后学16世纪中后期陷入虚寂和缺乏真实功夫的困境,在晚年猛烈批评阳明心学。特别是其作为阳明门人的身份从心学阵营内部对老师的思想进行批评令人寻味。在其看来,王阳明放弃了性善论导致诚敬功夫的缺乏,使天理丧失德性的浇灌,容易使读书人走向功利主义歧途。王阳明的天地万物一体观也与爱有差等的传统礼法秩序相悖。分析顾应祥的学术思想,可以发现部分阳明后学是如何向传统程朱理学回归的,也可以了解他们是如何批评阳明良知学的,这有助于增进对阳明学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王阳明的一生,无论思想或行为,都是要实现"圣人"理想。因此,他的心学也可称为圣学,"圣人之学,心学也"[1]。在阳明那里,"心"是圣学的本体论,"圣"是心学的终极目的,通过不间断的精神修炼和道德实践成贤成圣,则是心学主体性要求下的终极承诺和终极托负,当然也是心学或圣学的修养论或功夫论。圣人代表了人生境界的究竟和人性实现的完满,成圣的本体依据就在价值创造之源的内在本心(良知)的自觉,成圣的终极目标则不能脱离生活世界时时处处的当下道德实践。圣人之学就是尽心之学,尽心之学就是实践之学、超越之学。以"心"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15.
明代著名文学家、唐宋派首领王慎中能首先提出唐宋派的文学理论,这与他接受了王阳明心学有关;他的创作实践没有使他成为唐宋派的主力,也与他接受了心学有关。在阳明心学思想影响下,他有得有失。  相似文献   

16.
由于阳明心学的“致良知”说在逻辑上存在内在的矛盾,以至于人们难以对“致良知”有一致的理解和把握,王阳明经过不断探索而启动的王学讲会活动是其实现“致良知”目标的合乎逻辑的选择,可以视为阳明“致良知”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阳明心学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一种理论学说的内在逻辑矛盾是难以依赖一种学术思想交流和社会交往的外在形式来化解的调和的,江右王门学派所开展的王学讲会活动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阳明心学无可避免走向自己的末路。  相似文献   

17.
由于阳明心学的“致良知”说在逻辑上存在内在的矛盾,以至于人们难以对“致良知”有一致的理解和把握,王阳明经过不断探索而启动的王学讲会活动是其实现“致良知”目标的合乎逻辑的选择,可以视为阳明“致良知”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阳明心学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一种理论学说的内在逻辑矛盾是难以依赖一种学术思想交流和社会交往的外在形式来化解的调和的,江右王门学派所开展的王学讲会活动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阳明心学无可避免走向自己的末路。  相似文献   

18.
考察《大学问》与《传习录》中阳明的夫子自道,发现他的"龙场悟道"是历史的真实,是在实践过程中对儒家义理的体验。审读阳明龙场诗文,得出他所体验的儒家义理,有出于《论语》的"君子居夷,何陋之有"和"轻鄙农圃",出于《孟子》的"恻隐之心,仁之端"三方面内容。但体验的结果又各相别:其中"君子居夷,何陋之有"体验是对孔子这一理念付诸实践的正悟;"轻鄙农圃"体验是对孔子这一观点的反悟;"恻隐之心,仁之端"体验则是对孟子这一观点扩充之悟。结论的得出排除了史上言说的神秘色彩,符合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  相似文献   

19.
青年壬阳明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是复杂而曲折的,经历了"遍求百家"、"出入佛老"、"五溺三变"的思想漫游历程.而青年王阳明的思想漫游所体现的实际上是从其少年时期就一直伴随着王阳明的"成圣"追求的心路历程.正是青年王阳明所经历的这种复杂而曲折的思想漫游,不但构成了其早期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突出特点,而且对其以后成熟形态的思想格局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对我们解读阳明心学的奥秘也富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日本幕末时期,国家内忧外患,为解决社会上诸多问题,出现了心学运动和报德思想运动。明治后期,国家面对社会危机,仍然提倡"二学",实行德化教育,以打造新日本国民形象,阳明学和报德学均提倡忠孝、至诚和实行等,体现了德行伦理内核。但是道德规范并非法律法范,不能作为"戒律"或"禁条",这在中国历史上和日本近代道德教化实践中都有过教训。世界上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道德法律教育传承方式,这在中国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文化中应有保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