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整体与无限》是列维纳斯的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列维纳斯构建了他的他者伦理学。其中,欲望、无限是其理论的核心概念。列维纳斯认为,欲望与需求不同,欲望是形而上学的,是对无限他者的欲求。无限是一种绝对他性,它在面貌中显示自身,是自我从内在性桎梏中挣脱出来,超越的方向。这种向无限超越的欲望使得主体从存在中出离,与整体性、同一性决裂,迎接他者的召唤,担负起对他人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在胡塞尔、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等哲学家论及哲学危机、终结的背景下,列维纳斯认为上述危机-终结论都是在奠基于"存有"的本体论意义上的哲学可能性的穷尽。但哲学首先并非是本体论的,他者先于自我,负责人的伦理学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先于本体论。所以,已有的哲学危机论事实上反过来为哲学向他者的升越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3.
勒维纳斯的哲学里,他者于我而言是陌生的,与他者的关系就如同与死亡的关系,而思考死亡又必然要从时间出发,同时,与他者的关系被假定于与他人的关系,因而也就理所当然地表现为与面孔的关系,面孔的本质即为言语,所以勒维纳斯从死亡、时间、面孔、言语诸方面对他者进行描述。然而这四个方面并非互相独立,而是相互交融的。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青年杂志一封读者来信《漂泊之路,为什么越走越难?》谈起,提出人的生命为何如此轻易地被抛弃这一问题,引入列维纳斯对西方传统哲学即自我学的批判,直指两大代表黑格尔和海德格尔,深入考察人的生命在自我学时代的命运。生命的潜力在人的被动性深处,自我应停止向前的脚步。列维纳斯指出只有他的他者思想才能拯救生命,面向他者的自我是被动性极致的自我,也是替代所有他者的责任自我,同时也是新生的自我,是世界的支柱,生命的拯救者。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文学研究方法,伦理批评在当前国内文艺理论界正方兴未艾,但国内目前的研究仅限于叙事伦理层面。鉴于此,梳理了列维纳斯的伦理形而上学和哈贝马斯的话语伦理学这2种伦理批评范式,并通过对他者的人文主义与道家精神、规范伦理与示范伦理的比较分析,探寻伦理批评在当代文学研究和批评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代伦理学的核心问题是责任问题,责任又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规范,责任意识在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居于重要地位。如何确立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后现代主义者——20世纪后期的法籍立陶宛裔著名哲学家——列维纳斯的主要观点,对于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走进“他者”的思想言路、使大学生树立为他者的眼光、实现伦理意义上的责任自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用列维纳斯他者伦理学的理论研究库切的寓言式创作,需要超越单纯的寓言式文本解读。因为寓言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直接观照,而库切并不把作品局限于封闭的系统内部,他更注重开放性、创新性而非社会性与时效性,他要给读者提供多元化的选择空间,他更多的是关注人们的生存状况。从这个角度理解,库切的作品更倾向于单纯意义上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8.
废名在他的田园小说中,自觉地表现出对自然和女性的深切关怀。作品中,凸显了女性与自然的同一性,批判了女性"他者化"的现象,表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展示出一种人与自然、女性与男性的新型和谐关系,呈现出作家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哲思。  相似文献   

9.
"他者"是现象学对"自我"主体自主、自发和优先的诘问而提出的。"他者"提出的伦理意蕴不但是相对于"自我"的"觉醒",更传达出应给予"他者"更多的"伦理关照"以及担负的"伦理责任"。"他者"理论揭示了"他者"存在的优先性,"他者"甚至就是道德的主体,以"他者"的优先性为前提,"他者"也就是另一个"自我"。"他者"理论在解决了"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怀"关系"问题上,也告示了"他者"关怀伦理的可能性。"他者"关怀伦理在现象学和关怀伦理学综合视域里考察,可以用"相遇、在意、动机移置、回应、共振、成长"勾勒其"理论镜像"。  相似文献   

10.
孟子憎恨"嗜杀人者",厌恶诸侯争战,但实际上,他的思想和言行中处处流露着一种同化他人的意识,这种同化意识恰恰容易导致"杀人"乃至战争。孟子的同化意识根由于他对人伦关系所提出的严苛的交互性的道德要求,而这种交互性道德要求的提出又与其对人性问题的看法有关。消除孟子学说的同化倾向的途径不在于效法列维纳斯,不在于放弃孟子的普遍主义伦理学的思维模式,而是应在保持其"人性皆善"的理想性的前提下,用道德感化取代道德暴力。  相似文献   

11.
海德格尔"无"的思想对于其基础存在论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无并非直接是对某存在者的否定,而是对存在者整体的否定;但同时作为这一否定的无,其自身却不是一个存在者,它并不作为否定者而自为地出现,也不出现在存在者之旁.这一所有现存语言都无法言其是的无是任何传统形而上学的存在论都无法通达的,因为将一切都作为存在者固定下来正是传统形而上学的一贯原则.因此,无的否定意义便在这样的向度上被提示出来:否定在者自身的同一性,在者既是其所是,同时也不是其所是.无也由此彰显出海德格尔存在论的非同一性.  相似文献   

12.
师幼交往前后经历了从主体性到他者性的不同范式。主体性师幼交往在肯定与激发师幼交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导致主体性交往的对象客体化、同一性对他异性的遮蔽以及师幼伦理责任关系倒置等问题产生。师幼交往的他者转向实现了对交往中“他性”的肯定。基于他者性的师幼交往要求正视师幼的非对称性、尊重幼儿的他异性、走向伦理的师幼交往。  相似文献   

13.
以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为资料,探讨汉日母语者在进行请求行为时的异同点,得出以下结论:在请求行为的方式上,与汉语母语者相比,日语母语者较多使用间接请求或含蓄请求。而当与对方的社会关系属于明显的上下级时,汉语母语者和日语母语者都避免直接请求,显示出类似的使用倾向。在请求行为中所使用的前置语列方面,日语母语者较多使用"道歉型"前置语列,而汉语母语者则较多使用"顾及周围型"前置语列,并根据与对方的社会关系使用不同的前置语列。  相似文献   

14.
张可久是元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他的散曲作品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创作非常具有特色,尤其是在建构"列锦"修辞文本方面表现更为突出。他所建构的"列锦"修辞文本在结构形式上可以分三大类、十八小类。每一类"列锦"修辞文本的建构都对拓展作品意境,提升作品的审美价值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他的散曲作品独具魅力,是跟他擅长建构"列锦"修辞文本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5.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一点学术界早已有了共识和定论。但对其辩证统一关系具体内容的理解,仍存在一定分歧绝大多数哲学教材和论著的理解中存在前后矛盾,即在一定的条件尚未具备的情况下,相对的同一性不可能存在而只存在绝对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不可分离相矛盾。科学的理解应是同一性的相对与斗争性的绝对指的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实现,同一性与斗争性的不可分离指的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存在。在对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的理解上,不可不对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存在和实现加以区别,而不能简单地把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等同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一我们这个时代,对诗歌越来越陌生,离诗情也越来越远了。阿多诺尖锐地指出:"自不待言,今日没有什么与艺术相关的东西是不言而喻的,更非不思而晓的。所有关涉艺术的东西,诸如艺术的内在生命,艺术与社会的关系,甚至艺术的存在权利等等,均已成了问题。"1艺术(包括诗)的地位、价值和意义被世人冷落,成为他反对以某种同一性的框范来统治世界、反对失去性灵与反思的生活形态、反对毫无智慧和自性的文化形态的主要原因。阿多诺在他1955年出版的文集《棱镜》中亮出  相似文献   

17.
<正>长期以来,"杀头"、"脑袋搬家"就是"死"的代名词。那么,人的头一旦离开了躯体,在瞬间内到底有没有知觉呢?湖南湘潭县留田乡有个名叫王宇穹的年轻人,杀了一条毒蛇,准备美餐一顿。可是当他收拾蛇的内脏、HUO  相似文献   

18.
正他为人低调谦虚,却是火场中勇敢的"逆行者";他半路出家,却不断学习,成为队伍里名副其实的"领头羊"。他就是全国消防宣传公益使者、靖港镇专职消防队队长——任建。任建1997年12月入伍,2008年因救落水妇女特招进入长沙市望城区靖港镇城镇管理办(城管队),同年加入靖港镇消防志愿服务队,到2012年加入该镇组建专职消防队任队长,至今他已与消防事业结缘10年。10年来他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忠实履行  相似文献   

19.
《创新科技》2012,(1):31
<正>关于时间旅行的想法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直到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发表了他的狭义相对论,奠定了时间旅行在理论上可能性的基础。目前的理论显示,时间旅行很可能会通过某种能完成将人在瞬间从一个时间点传送到另一个时间点。这些甚至还不能肯定其存在的空间现象,包括旋转黑洞、虫洞和宇宙弦。  相似文献   

20.
张可久是元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他的散曲作品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创作非常具有特色,尤其是在建构"列锦"修辞文本方面表现更为突出。他所建构的"列锦"修辞文本在结构形式上可以分三大类十八小类。每一类"列锦"修辞文本的建构都对拓展作品意境,提升作品的审美价值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他的散曲作品独具魅力,是跟他擅长建构"列锦"修辞文本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