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对鼠李糖乳杆菌菌株Lactobacillus rhamnosus JCM1553进行紫外诱变,选育得到一株耐高温L-乳酸高产突变菌GX-6.在47℃,分别以葡萄糖和木薯淀粉为底物,研究GX-6菌株发酵生产L-乳酸的情况并考察GX-6菌株的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底物时,发酵56h的L-乳酸产量达到117g/L,...  相似文献   

2.
L-乳酸的生产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萍 《科技信息》2008,(17):31-31
阐述了L-乳酸的性质.分析了乳酸生产的原料和技术发展的现状及其在各领域中的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3.
米根霉As3.819是一株L-乳酸的高产菌株,且能够分泌淀粉酶直接利用淀粉发酵生产乳酸。文章研究了不同培养基主要成分下米根霉菌株As3.819生产L-乳酸和淀粉酶情况,并对发酵液中淀粉酶水解产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甘薯淀粉8%、硫酸铵为0.4%时L-乳酸和淀粉酶的产量相对较高,且在培养基中加入麸皮后能增加淀粉酶的分泌,种子培养基中碳源为麦芽糖时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酶电极法测定药用乳酸中L-乳酸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固定化L-乳酸氧化酶(1.1.1.27)与H2O2电极构成乳酸酶电极生物传感器,研究了乳酸酶电极分析法的各种分析条件及参数,并与药典标准酸碱滴定法对比测定了药用乳酸样品中L-左旋乳酸及D.L-外消旋乳酸的含量。结果供试药用乳酸样品中L-乳酸含量约占乳酸总量的10%,因此药用乳酸属于不等量立体异构体药物。采用酶电极法测定药用乳酸中的L-乳酸含量具有专一性高、成本低、分析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利用玉米芯发酵生产L-乳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用硫酸、纤维素酶水解玉米芯.实验表明,纤维素酶水解产物葡萄糖含量高于硫酸水解的葡萄糖含量;还研究了以纯葡萄糖、含盐葡萄糖、玉米芯分别为底物发酵生产L-乳酸的过程,得到了以玉米芯为原料发酵生产L-乳酸产量相对较高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以固定化L-乳酸氧化酶(1.1.1.27)与H2O2电极构成乳酸酶电极生物传感器,研究了乳酸酶电极分析法的各种分析条件及参数,并与药典标准总酸测定法对比测定了葡萄酒苹果酸-乳酸发酵溶液中L-乳酸的含量。结果表明供试溶液中L-乳酸含量约占总酸量的10%~20%。采用酶电极法测定葡萄酒苹果酸-乳酸发酵溶液中的L-乳酸含量具有专一性高、成本低、分析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利用资源丰富的纤维质原料生产新一代可降解聚乳酸塑料的单体原料L-乳酸,是目前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热点和产业方向。从高温纤维乙醇发酵介质中分离到一株高耐受性乳酸菌,经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为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并命名为P.acidilacticiDQ2。此菌株具有极为优异...  相似文献   

8.
《创新科技》2007,(2):58-58
<正>市场分析国内乳酸目前的年实际需求量约在2~3万吨,实际生产能力为1万吨/年。高纯度乳酸、L-乳酸的生产还处于空白,主要依赖进口。可见,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9.
从泡菜中分离得到一株芽孢杆菌,经16S RNA及生理生化鉴定为凝结芽孢杆菌(BCS 13002).文中研究了碳源、中和剂对菌株生产L-乳酸的影响,并在5 L发酵罐中分别以葡萄糖及玉米淀粉为碳源进行分批补料发酵和同步糖化发酵(SSF)的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是最合适的碳源,使用木糖和玉米淀粉作为碳源均不利于L-乳酸的产生;使用NaOH作为中和剂的效果优于Ca(OH)_2和CaCO_3.在发酵罐中以葡萄糖为碳源进行分批补料发酵,得到L-乳酸含量为115.86 g/L,糖酸转化率约为82.31%,并证明MnSO_4·H_2O和MgCl_2·6H_2O在发酵中有特殊的作用.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同步糖化发酵,得到L-乳酸123.3 g/L,糖酸转化率约为70.03%,产品中L-乳酸的光学纯度均达到99.8%以上.  相似文献   

10.
采用紫外线和Co60照射联合诱变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JCM1553菌株,选育得到1株L-乳酸高产突变株SCT-10-10-60.经77代传代培养证实该菌株L-乳酸发酵遗传稳定.在37℃,200rpm下,该菌株摇瓶发酵葡萄糖60h的发酵液乳酸浓度达到最大,为195.67g/L,发酵糖酸转化率达到95.33%,比出发菌株最大乳酸产量、发酵速率和糖酸转化率分别提高了16.24%、50.13%和17.81%.相同条件下该菌株发酵木薯淀粉84h的乳酸浓度达到最大值,为203.33g/L,糖酸转化率达到78.85%,比出发菌株最大乳酸产量和发酵速率均提高了29.49%,糖酸转化率则提高24.53%.该菌株发酵产物的L-乳酸含量高达96.75%,与出发菌株(96.97%)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该高产菌株乳酸发酵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是菌体增长速率加快.其L-乳酸发酵性能显著优于现有的生产菌株,具有较高的潜在工业价值.  相似文献   

11.
项目超市     
《科技成果纵横》2005,(5):59-64
磁链追踪型注塑机变频控制装置;高效低耗水煤浆制备技术;化妆板原纸生产技术;细菌法发酵生产高纯精制L-乳酸;全粉煤灰烧结砖。  相似文献   

12.
作者从酸菜中筛选到一株L-乳酸产生菌,实验发现最佳的DES诱变条件是2%20min,NTG诱变条件是250μg/mL 35min。经过DES和NTG诱变,使该株菌产L-乳酸达到92g/L,较出发菌提高了一倍。本文为L-乳酸菌的选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L-乳酸因其为生产绿色化学材料聚L-乳酸的原料而倍受重视.文中以米根霉As3.6462为菌种,玉米淀粉为原料,研究了用吸附固定米根霉发酵L等L酸.结果表明,相对聚乙烯醇、棉布,丝瓜布有更好的固定化效果.实验条件下,载体边长在8—10mm,载体用量为15mL/50mL种子培养基,玉米淀粉发酵L-乳酸产量为72—83g/L,连续发酵4批后产量基本稳定.丝瓜布固定化米根霉发酵L看L酸有良好的工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自制、提纯的L-丙交酯(LLA),用辛酸亚锡作催化剂,在减压下进行聚L-乳酸(PLLA)的开环聚合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与合成的聚L-乳酸分子量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150℃,反应时间为64 h,单体与催化剂比值为16 000时,合成的聚L-乳酸分子量最高.采用差热分析和扫描电镜技术对所合成的聚L-乳酸的热性能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微波辐射合成L-乳酸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正交设计L25(54)安排实验,以L-乳酸铝产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优化微波辐射加热合成L-乳酸铝制备工艺。极差分析结论得到以L-乳酸、铝粉为原料,在自制催化剂存在下,合成L-乳酸铝正交实验法优选的最佳反应条件是反应时间12 h,微波功率350 W,wL-乳酸=0.05,nL-乳酸:n铝=2.935。方差分析确定了时间A、微波功率B、乳酸浓度C、乳酸/铝摩尔数比D4个因素对产率影响显著性的相对大小顺序是A〉C〉D〉B,时间是显著影响因素。在优选的条件下合成了L-乳酸铝,产率达77.0%,对合成产品进行了红外光谱、纯度、熔点、旋光度、溶解度测试。相同条件下的对照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加热反应产率是传统加热方法的5倍。  相似文献   

16.
采用细菌进行L-乳酸的发酵生产。研究了不同发酵条件下合适的碳源浓度、氮源浓度、接种量。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g·L-1∶玉米糖化液100,麸皮20、麦根20、玉米浆30,接种量为10%,37℃下,发酵72h产酸为82.1g/L。施光性鉴定为L-乳酸。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由甘油生产乳酸,开发了一套连续水热反应装置,并利用该装置对甘油水热转化为乳酸这一反应的连续过程进行研究.在300℃,10 MPa,NaOH 1.250 mol.L-1和碱性水热条件下,反应60 min后,成功实现了水热转化甘油为乳酸并达到近似于间歇式实验的乳酸生成率.实验结果表明,与间歇式实验结果不同,在较高碱浓度下延长反应时间导致乳酸生成率降低;同时,低分子有机酸大量生成,从而显著降低了乳酸生成选择性,这可能与连续热水反应器中的反应管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促进了乳酸进一步分解有关.基于实验结果,对该装置提出了更换反应管材质、保护反应管预热段以及两阶段供碱等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甘蔗糖蜜发酵生产L-乳酸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甘蔗糖蜜作为原料,利用经诱变筛选得到的鼠李糖乳杆菌SCT-10-10-60发酵生产L-乳酸.通过设置单因素实验,研究不同初始糖蜜浓度(50%、40%、30%、20%)、不同发酵温度(30℃、37℃、42℃、47℃)、不同pH调节剂碳酸钙加入量(4%、6%、8%、10%)和氮源替代(尿素替代酵母粉)对L-乳酸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米根霉发酵甘薯淀粉制备L-乳酸的最适条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米根霉AS.3.819的诱变株为菌种、甘薯淀粉为碳源,对其摇瓶发酵生产L-乳酸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液化甘薯淀粉、(NH4)2SO4、KH2PO4、ZnSO4·7HO2及MgSO4·7HO2作为发酵培养基组分,在温度为32℃和发酵时间为60h的条件下,L-乳酸质量浓度最大可以达到125g/L,糖转化率达到92.60%。  相似文献   

20.
改进的溶液纺丝法制备聚乳酸纤维及其模压成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L-乳酸)溶液纺丝制得聚(L-乳酸)纤维,干燥后进行加热取向模压,制得试样;研究压制压力和压制温度对聚乳酸材料抗弯强度及其最终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用改进的溶液纺丝法制备聚乳酸纤维时,聚乳酸的提纯和纤维制备同时完成,制得的聚乳酸纤维呈扁平状,具有多孔结构.185℃时,随着压制压力的增加,聚(L-乳酸)材料的抗弯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压制压力为110 MPa时,其抗弯强度达到最大(256.1 MPa);当压制压力为110 MPa时,聚(L-乳酸)材料的抗弯强度随着压制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在180℃时达到238.8 MPa,抗弯试样断口处可观察到形成的球晶;随着压制压力和压制温度的增加,聚(L-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下降.纤维模压聚(L-乳酸)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压制温度为185℃,压制压力为110 MPa,所得材料的抗弯强度为256.1 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