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ED夜景工程的建设是厦门市委、市政府从厦门市实际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主要目的在于美化城市环境,增添城市魅力.塑造城市形象,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同时.也是扶持和壮大LED产业,宣传国家重点推广的节能产品——LED光源的一项重要举措。经过试点和两期建设,流光溢彩的夜景把厦门装扮一新.沿街建筑在灯光的映衬下焕发光彩.烘托出厦门这座现代化城市优美、文明、繁荣、祥和的氛围。  相似文献   

2.
和谐文化建设是和谐厦门建设的灵魂,是厦门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支撑。厦门和谐文化是体现先进性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带有浓郁人文地域特色的闽南文化,是面向海洋的现代开放文化,是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和解文化,是风景旅游城市文化,是爱国爱乡的华侨文化。它们为和谐厦门文化勾勒了经纬和轮廓,厘清了和谐厦门文化的本质属性、传统渊源、时空定位、地缘政治、城市品牌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3.
厦门海岸红树林的保护与生态恢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红树林生态系统在维持海湾河口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中起着特殊的作用.由于许多港湾围海造田、围滩(塘)养殖、填滩造陆和码头与道路的建设,厦门海岸红树林面积从60年代初的320hm^2降至现有的21hm^2.红树林的消失严重影响了厦门海湾的生态系统。使得生物多样性和滨海环境质量下降.同时导致外来物种的入侵,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种植已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本在红树林引种及栽培技术研究工作以及厦门东西海域红树林宜林地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红树林宜林地选择标准.提出厦门红树林造林主要影响因素.并论述厦门海岸红树林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周清 《厦门科技》2006,(5):22-24
在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中,厦门定位为重要中心城市.为厦门经济发展迎来了重要契机。为实现这一定位,如何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增强城市发展竞争力,本文就厦门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思考、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时代.软件产业是直接关系国家安全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先导产业。2000年6月24日.国务院颁布《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2002年9月20目,国务院又制定了《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促进软件产业加快发展。1995年,厦门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厦门信息港.把软件产业作为推动厦门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将软件园的建设视为科教兴市和三港立市(海港、空港、信息港)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出台了《厦门信息港建设“九五”后三年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厦门市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并决定从市财政筹集1.5亿元作为软件产业基地的建设资金。厦门软件园一期建设由此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6.
厦门近代建筑中的装饰艺术派风格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实地调查和范例分析发现,装饰艺术派作为20世纪20—30年代世界范围内一种重要的建筑风格,对厦门近代建筑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得厦门相当一部分的近代建筑在建筑立面构成方式与建筑装饰上,呈现出鲜明的装饰艺术派色彩。同时,厦门近代建筑又紧密结合了当地原有的闽南传统风格、欧洲古典主义、南洋殖民地等风格和工匠传统,在建筑元素上出现了地域化、时代化、符号化的变体,呈现出多重折衷主义的特征,成为装饰艺术派风格发展过程中地域化的一个重要样本。  相似文献   

7.
受厦门市邀请,国际能源专家.德国政府能源规划顾问白瑞华(Raoul Bunschoten)于今年10月14日在厦门宾馆举行“厦门低碳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会。本文提出“绿色建筑”的理念.只是想从建筑专业的角度提出一些供商桂的措施。为实现厦门低碳城市规划目标而献言献策。  相似文献   

8.
张黎 《厦门科技》2007,(2):61-62
近几年随着厦门大力发展经济.市政府为不断完善市政基础设施。进行了一系列的道路建设、新区开发及污水处理厂建设。在这些项目当中。市政管网尤其是污水管网的建设又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何节约投资.发挥投资效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厦门是海边城市,地质条件差,再加上道路改造工程多,施工条件复杂,工期紧张,要求管材既满足强度要求。不渗水,水力条件好,耐磨抗腐蚀,又要便于施工,还要造价低廉,这对于管材的选择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选择管材,笔者对厦门地区常用污水刚性管材和柔性管材做了一个经济比较,为管材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丁英峰 《科技信息》2009,(24):333-333
开平碉楼源于明朝后期,随着华侨文化的发展而鼎盛于二十世纪初,是融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华侨乡土建筑群体,被誉为“华侨文化的典范之作”、“令人震撼的建筑文艺长廊”。本文从开平碉楼产生的时代背景、碉楼的种类、设计与选材及建筑价值观的差异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提出“显山露水,融于自然”的设计理念,探索厦门天竺山森林公园度假酒店方案的设计思路,即度假酒店契合自然山水并与环境融合、山地建筑尊重地形地貌并因山借势,并解析了山地度假酒店在规划布局、单体建筑、景观空间等设计手法与过程.  相似文献   

11.
厦门与台湾之间.自古以来就有十分密切的航运、经贸往来与民间交往。1980年。国务院决定设立厦门经济特区.1989年5月和1992年12月.国务院先后批准在厦门海沧、杏林、集美设立台商投资区,享受特区政策,1997年厦门又被批准为两岸直航的试点口岸之一.金一厦直航随即开启。2005年中秋,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访问厦门。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会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一行时.精辟阐述了福建(厦门)与台湾“五缘六求”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促进闽(厦)台共同发展的愿望与构思,宋楚瑜先生也以“一、二、三、四、五、六”给予积极的回应。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最近来厦考察时指出:两岸同胞应该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携手互助.推动两岸经济技术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给海峡西岸经贸、文化、人员的交往送来了春风。  相似文献   

12.
外国商人在厦门投资可追朔历史是清末。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厦门被辟为通商口岸.外商投资接踵而来,办厂谋利,据可考史料记载,最早在厦门投资的外商乃英国商人.1858年在厦门投资设立厦门造船厂(AMOYDOCKCO),主要是修理船舶,有船坞3座;随后德国商人(1881年)在厦门投资设立一个铁锅厂(Gerardxe CO),同年英商也在厦门投资设立一个铁锅厂。鸦片战争后,来厦门投资设厂的乃英商居多.主要与造船业有关。  相似文献   

13.
厦门市作为沿海开放城市.这些年发展迅猛,从“小厦门”到“大厦门”。并把加快岛外的农村城镇化建设作为发展的重点.城市水务随之得到发展的同时.也随之增大发展的压力。在未来的发展中。厦门城市水务发展所要面临的不单是要化解积极发展与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而且还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城市水务主业发展内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厦门与台湾一衣带水,历来在经济技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十分密切。近二下年来.台商大批涌进厦门投资设厂,为厦门与台湾进行科技交流合作提供良机和条件。目前,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厦门市加快海湾型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强厦门与台湾的科技合作和交流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与(厦门)外商投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门改革开放前,原是一个封闭的海防前哨城市,更象一个海岛渔村。改革开放后,厦门通过利用外资推动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厦门三十年改革开放历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方针,把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转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1980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厦门建设经济特区。1981年10月“一声炮响”拉开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帷幕”。  相似文献   

16.
软件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而被高度重视.国家先后颁布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和《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2002—2005年)》等一系列政策,鼓励软件产业发展。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扶持下,各地涌现了一批优秀的软件企业.成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厦门高度重视软件产业发展,明确将软件产业列为发展海湾型城市重点扶持的高新产业之一.并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大力营造和完善软件环境.创建厦门软件园等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经过几年的扶植培养,厦门软件产业已初具规模.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厦门软件产业仍存在一些问题,且与一些软件发达城市有较大差距.笔者通过剖析厦门软件产业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何汇 《科技信息》2011,(31):I0160-I0160,I0165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大量造型别致的建筑不断涌现,特别是近几年,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业务已经成为建筑市场主要的发展方向,建筑外观也有了质的飞跃,许多新技术、新工艺随着建筑业的发展不断涌现。无板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也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8.
科技中介的定义及对厦门市发展的作用 科技中介作为科技成果和现实生产力之间的桥梁,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快发展厦门市的科技中介.对于推动厦门“科技之城”的建设、提高厦门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建设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厦门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空间形态战略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城市是应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来指导城市建设的理想中的21世纪城市发展模式,而空间形态战略规划是生态城市战略规划最直观的也是首要的方面.在对厦门城市空间形态现状进行分析,并在厦门市陆域和临近海域生态适宜性分析和生态功能分区的基础上,提出了多中心和走廊发展相协调发展的空间形态战略规划.厦门空间形态战略规划为促进厦门市生态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创建“海湾型生态城市”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对我国沿海城市的空间形态战略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厦门港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天然深水良港.自然条件优越,多年来一直坚持“以港立市”.是我国主要对台口岸,也是中国发展最快的港口之一.在国家乃至世界航运的地位日益凸显。厦门外代是厦门口岸首家从事船舶代理业务的企业,一直致力于提供以航运为依托,仓储为核心的区域性综合物流服务,已发展成为厦门港物流企业的龙头。依据厦门外轮代理有限公司的总战略目标,厦门外代力求在商务、生产、管理信息领域均合理地实现电子化,加大科技投入,保障整体物流战略的顺利实施。近几年来,通过持续开展创新科技运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