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2O3(CoO)/Al2O3纳米复合粉末,在氢气气氛中还原得到FeCo/Al2O3纳米金属陶瓷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2O3含量对样品的结构和磁性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Sol-gel方法制备了Fe-Cu/Al2O3纳米复合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的结构和磁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了Fe含量对样品物相、晶粒尺寸及磁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氢气还原处理制备了FeCo/Al2O3纳米复合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磁学性质与样品的组分和Fe—Co合金的晶粒尺寸有关.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2O3(CoO)/Al2O3纳米复合材料,在氢气气氛中还原得到FeCo/AlO3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还原产物的成分、结构和磁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还原温度对于FeCo/Al2O3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磁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溶胶凝法制备的Al2O3-SiC复合粉末进行了真空热压烧结.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纳米SiC的加入抑制了Al2O3晶粒的生长.对陶瓷的断口进行了SEM,分析,发现断裂方式为穿晶、沿晶混合型,但以穿晶断裂为主,断裂方式与SiC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纳米Al2O3的制备和防止团聚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纳米Al2O3是一种新兴功能材料,由于其具有很多特殊的性质,因而有着广泛而重要的用途.本文根据国内外研究纳米Al2O3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综述了纳米Al2O3的制备方法和防止团聚的技术,并提出了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Al2O3纳米复合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Moessbsuer谱、振动样品磁强计对产物的相组成、生长和磁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发现空气中的正己烷通过Y2O3-Al2O3(质量比为2:1)复合粉体表面时,Y2O3-Al2O3能催化O2氧化正己烷而产生强烈的化学发光,催化发光强度与正己烷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研制了一种新型、高灵敏度和较好的选择性的正己烷气体传感器.该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为24.5—12315.4mg/m^3,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为I=4.3295C+1239.8(n=14),r=0.9989,检出限为8mg/m^3.该传感器不用经常更换底物,并成功地实现了对空气中正己烷的实时在线检测.  相似文献   

9.
纳米Cu/Al2O3催化剂催化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微乳技术制备了粒径可控并担载于y-Al2O3载体上的Cu/Al2O3催化剂.以甲醇水蒸气重整反应为探针,考查了催化剂粒径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对催化剂进行了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表征.结果表明:微乳技术可较好地控制催化剂的粒径,粒径大小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即催化剂粒径与催化性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尺寸效应.  相似文献   

10.
双组分不同粒径YSZ—Al2O3水系稳定性料浆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摩尔分数为8%的钆稳定化氧化锆(YSZ)微粉添加质量分数为4%的Al2O3,并以阿拉伯树胶为分散剂所制备的料浆的稳定性,给出一种可用以评价双组分不同粒径YSZ-Al2O3体系料浆稳定性的简单方法,得到具有一定粘度和流动性的适于注浆法制备YSZ-Al2O3薄管的稳定性料浆,研究结果表明,当料浆的pH值为4-5,阿拉伯树胶含量为2.4%-3.2%,时,经球磨可配制出因相含量达25%的稳定性良好的双组分不同粒径YSZ-Al2O3注浆料,pH值低于6.5的区域,YSZ在料浆的稳定性行为中起主导作用,pH值高于6.5的区域,Al2O3在料浆的稳定性行为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稀土离子Eu~(3+)掺杂的铌酸锶红色荧光粉,对其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荧光光谱(PL)的表征,同时研究了共激活剂Bi~(3+)对SrNb_2O_6:Eu~(3+)发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200 ℃焙烧后可得到SrNb_2O_6纯相;Sr_(1-x)Nb_2O_6:Eu_x~(3+)荧光粉可以被395 nm近紫外光有效激发,发射峰以Eu~(3+)的5D_0→7F_2(614 nm)电偶极跃迁为最强峰,Eu~(3+) 在SrNb_2O_6中应处于偏离反演对称中心的格位,当x=0.15时,SrNb_2O_6:Eu~(3+)在614 nm处的发光强度最大;共激活剂Bi~(3+)的掺入可以增强SrNb_2O_6:Eu~(3+)荧光粉在325 nm左右激发峰的强度.  相似文献   

12.
稀土氧化物及硫氧化物红色荧光粉的制备与发光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铕激活的氧化钇、氧化镧、氧化钆、氧化镥及钇、镧、钆、镥的硫氧化物红色荧光粉的制备与其发光性质。实验证明以硫氧化钆为基质的荧光粉发光性能最佳,而硫氧化镧则为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基质。  相似文献   

13.
Fn和RGD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损伤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纤维连接蛋白(Fn)、精-甘-天冬氨酸肽(RGD)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C)损伤修复的影响,用永生化人BEC进行培养,将培养细胞分为7组:1.对照组;2.臭氧(O3)应激组;3.O3 EGF组;4.O3 Fn组;5.O3 RGD组;6.O3 Fn 钙调素抑制剂W7组;7.O3 Fn 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Genestin组,分别测定各组的损伤修复指数(RI),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比较.结果发现O3应激组的损伤修复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O3 EGF组、O3 Fn组和O3 RGD组损伤修复指数则显著高于O3应激组(P<0.01),Fn的促损伤修复效应可被W7和Genestin阻断(P<0.01).该实验表明EGF,Fn和RGD对BEC的损伤后修复有保护作用,Fn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酪氨酸磷酸化途径和钙调素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4.
Fe2O3-Al2O3纳米复合粉末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Fe2O3-Al2O3纳米复合粉末,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和Mosssbauer谱分析,并对样品的结构和晶粒尺寸随热处理温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比较了几种制备方法及Y_2O_3含量对ZrO_2材料性能的影响,提出了ZrO_2立方相的稳定机理。结果发现,在相同Y_2O_3含量条件下,不同制备方法制得的粉末其晶相中ZrO_2立方相体积分数有较大差异。随Y_2O_3含量的增加,粉末晶相中立方相体积分数迅速增大,其立方相晶胞参数逐渐增加,而当Y_2O_3含量增加到9mol%时,晶胞参数反过来又减小。SEM照片表明,随Y_2O_3含量的增加。ZrO_2粉末颗粒逐渐增大,Y_2O_3含量大于6mol%时,ZrO_2粉末形状变得较不均匀规整。Y_2O_3含量较低时,ZrO_2粉末才具有较好的烧結性能。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无机载体试剂KOH/Al_2O_3、NaOH/Al_2O_3和K_2CO_3/Al_2O_3在苯骈三氮唑的N-烷化中的应用,详细地研究了在不同的烷化剂和溶剂中,这些无机载体试剂的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17.
用乙二胺作模板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新型分子筛CXUBAPO-1。投料摩尔比如下:H_2N·C_2H_4·NH_2:P_2O_5:B_2O_3:Al_2O_3:H_2O=(1.7-2.0):1:(1.5-1.7):(0.5-0.8):(30-40)。经测试表明样品经焙烧后发生了骨架的改变,最终形成分子筛。  相似文献   

18.
用X射线双晶衍射术研究了玻璃薄层-铂膜-α-Al_2O_3多层结构。发现不同材料的玻璃层,使多层结构因热失配对铂膜产生不同的应力。对铂薄膜电阻器件的测量结果表明:应力引起器件的电阻值变化;不同的应力状态,产生不同方向的附加电阻。选择适当材料的玻璃层,使热失配在铂膜内产生相反的应力,从而造成相反的附加电阻。以这种应力补偿方法提高了薄膜铂电阻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H_2O_2/Fe~(2 )体系处理造纸废水的主要影响因素:浓黑液用中段水稀释后、生化处理后和酸性混凝后再用H_2O_2/Fe~(2 )氧化处理效果。以及氧化处理出水pH调整效果。废水中木素沉降最适pH=3~5。与H_2O_2/Fe~(2 )氧化最适pH=3相一致。先酸性混凝回收碱木素之后再用H_2O_2/Fe~(2 )氧化处理效果好。Fe~(2 )催化效总优于Fe~(3 )。其中FeCl_3提供的Fe~(3 )又优于Fe(SO_4)_3。  相似文献   

20.
新型磷酸铝结晶分子筛CXUAP-1合成于R(二乙醇胺)-P_2O_5-Al_2O_3-H_2O系统,反应物摩尔组成的范围是R:P_2O_5:Al_2O_3:H_2O=1:1:1:40,经测试表明CXUAP-1具有新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