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综合评价新型丝素凝胶和丝素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方法:采用溶血实验评价丝素凝胶和丝素支架对红细胞功能和代谢的影响;采用皮肤刺激和皮内刺激实验评价丝素凝胶和丝素支架对皮肤的刺激作用;通过热源实验来判断丝素凝胶和丝素支架中所含热源量是否符合人体的要求;通过给小鼠背部皮下植入丝素凝胶和丝素支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分析丝素凝胶和支架对小鼠血清免疫球蛋白IgM和IgG抗体水平的影响、采用液相芯片法分析凝胶和支架对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质量浓度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法分析丝素凝胶和支架对脾脏和骨髓免疫细胞异常的影响.结果:丝素凝胶和丝素支架的溶血率分别为4.239%和2.312%(均5%),两种材料不引起溶血反应,并且对红细胞形态无影响;丝素凝胶和丝素支架的皮肤刺激实验和皮内刺激实验的结果均为阴性,表明对皮肤没有刺激作用;热源实验结果显示大白兔体温升高均低于0.6℃,并且体温升高总数低于1.4℃.小鼠皮下分别植入两种材料后结果显示,植入1周和5周后小鼠血清抗IgM抗体水平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抗IgG抗体水平在植入后1周时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植入后5周丝素凝胶的IgG抗体水平比阴性对照组显著升高.植入后5周23种小鼠血清细胞因子质量浓度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脾细胞和骨髓细胞中嗜酸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B细胞、B1细胞、B1a细胞、B2细胞、CD3~+ 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表达量均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新型丝素凝胶和丝素支架无溶血作用,对红细胞形态无影响,对皮肤无刺激作用,所含热源量符合人体要求;体内植入后分子和细胞实验证实新型丝素凝胶和丝素支架不会引起小鼠免疫细胞异常反应,也不会引起抗体异常升高,同时不会导致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质量浓度升高.通过综合评价,显示丝素凝胶和丝素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无引发剂存在时丝素蛋白纤维与烯类单体的接枝聚合反应.与四价铈盐引发的接枝聚合相比,无外加引发剂存在时的接枝聚合,可以获取高得多的接枝率和单体的接技效率.这种接枝聚合方法是丝素蛋白纤维的一种更为有效的改性方法.接枝0.6%2-羟基-4-丙烯酰氧二苯酮(HAOBP)的丝素蛋白纤维,其热稳定性及紫外稳定性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力学性能没有下降.  相似文献   

3.
再生柞蚕丝素蛋白膜的制备及其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硫氰酸锂溶液溶解柞蚕丝素纤维,制备再生柞蚕丝素膜。用物理化学方法研究再生柞蚕丝素蛋白膜的结构特征以及暴露在空气中所发生的结构变化。指出再生柞蚕丝素膜内丝素蛋白的分子构象为α-螺旋和无规线团结构共存。空气环境存放30d后,分子构象只会发生无规线团向α-螺旋结构的少量转化,而不会向β-折叠结构转化。  相似文献   

4.
丝素蛋白作为生物材料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丝素蛋白作为动物细胞生长基质和生物材料对于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探索丝素薄膜性能的进一步优化。通过细胞计数和噻唑蓝(MTT)法实验表明,丝素薄膜上猪髋动脉内皮细胞生长的密度是普通细胞培养基质上的242.01%,细胞在薄膜上的贴壁率为在普通基质上的238%。经由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处理后,薄膜上的细胞生长密度是未经处理薄膜上的115.98%,细胞的贴壁率为在普通细胞培养基质上的269%。因此,丝素蛋白薄膜可作为动物细胞生长基质,经aFGF处理的薄膜显示更优越的细胞亲和性。  相似文献   

5.
用丝素蛋白或丝素肽表面改性的聚氨酯膜表现出良好的柔韧性,它能够克服丝素膜刚而脆的弱点;由水分散型聚氨酯制备的改性膜的透气性高于疏水性聚氨酯膜;细胞培养实验结果表明:经丝素蛋白或丝素肽改性后,聚氨酯膜的生物相容性明显提高且处理效果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6.
水溶性丝素蛋白的制备及其构象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液氮淬冷和冷冻干燥的方法获得了粒度均一、直径为3~4 mm的水溶性丝素蛋白微珠,并将丝素蛋白微珠分别进行室温保存、-20℃下保存和乙醇浸泡等不同方法处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X线衍射仪(XRD)等分析技术表征丝素蛋白微珠的形貌、构象和晶相组成。结果表明:液氮淬冷和冷冻干燥制备的丝素蛋白主要为无规线团结构,易溶于水;在室温和-20℃下放置1周后的丝素蛋白发生了由无规线团向β-转角、α-螺旋和β-折叠等构象转变,水溶性变差;经乙醇处理后的丝素蛋白因含有大量的β-折叠构象则不溶于水。  相似文献   

7.
采用Coucttc流变仪对家蚕丝素溶液的粘弹性进行研究。对于生丝丝素溶液,当丝素浓度较稀时(如4w/v%),溶液表现出牛顿流动行为;当丝素浓度较高时(如25W/V%),溶液表现出复杂的非牛顿流动行为。成烈的家蚕丝腺中的丝素,在剪切速率大于0.25s~1时,能引起纤维化。  相似文献   

8.
聚乙二醇-丝素共混膜物理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PEG)以不同比例混入丝素可形成共混丝素膜,并具有良好的拉伸性、透水、透;气、透光性和一定的生物降解与溶解性。实验结果表明:虽PEG和丝素的可混合性稍差,但在一定的透水、透汽性和较好的柔韧性前提下,可达到创面膜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无引发剂存在时丝素蛋白纤维与烯类单体的接枝聚合反应,与四价铈盐引发的接枝聚合相比,无外加引发剂存在时的接枝聚合,可以获取高得多的接枝率和单体的接枝效率,这种接枝聚合方法是丝素蛋白纤维的一种更为有效的改性方法,接枝0.6%2-羟基-4-丙烯酰氧二苯酮(HAOPB)的丝蛋白纤维,其热稳定性及紫外稳定性均得了到显著的改善,但力学性能没有下降。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多种处理方法对丝素进行预处理,探讨其作为支架对293T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正交实验结果显示:以脱胶方式和包埋方法对结果的影响明显,并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经胰蛋白酶脱胶、盐酸作用、以壳聚糖/聚乙二醇包埋的双股丝素蛋白纤维支架上,293T细胞数最多;在经胰蛋白酶脱胶、氢氧化钠作用、以壳聚糖/聚乙二醇包埋的3股丝素蛋白纤维支架细胞上,293T细胞活性达到最大.处理后的支架能使293T细胞很好地生长增殖,细胞呈球状体、集落性附着在丝素蛋白纤维上.  相似文献   

11.
鉴定证书编号苏科鉴字[2000]第411号   组织鉴定单位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权属单位苏州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   瑞金医院   地址苏州市十梓街1号(215021);上海   市瑞金二路197号(200025)   鉴定日期 2000.8.30   ……  相似文献   

12.
用常规DSC及TOPEM技术研究了丝素蛋白-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及动力学行为,丝素链的松弛动力学可以用玻璃化转变过程中的有效活化能(Ea)及协同重排尺寸(Vg)来表征.与纯丝素蛋白相比,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向高温移动,有效活化能显著提高,同时丝素蛋白-粘土的协同重排体积也有显著提高.有效活化能和协同重排尺寸的增加表明粘土片层的存在降低了丝素蛋白链的运动能力,从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一种自制的非水溶性丝素粉体与医用聚氨酯共混制膜.一方面,利用丝素蛋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来提高聚氨酯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弥补其用于小口径人造血管材料时生物相容性的不足;另一方面,以这种非水溶性丝素粉体为药物载体,将阿司匹林加入到聚氨酯膜中,来提高聚氨酯膜的抗炎症性能,开发新的小口径人造血管材料.以空白组为阴性对照组,PTFE材料为阳性对照组,采用体内埋植实验来评价新材料的组织相容性.结果表明,PTFE材料的组织相容性最差,丝素/聚氨酯共混膜材料的组织相容性良好.共混膜中加入阿司匹林后,其炎性反应减轻.  相似文献   

14.
丝蛋白膜的加工工艺和应用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丝素蛋白膜加工工艺及影响因素,并概述了其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15.
肝素化丝素/聚氨酯共混膜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制的非水溶性丝素粉体为载体,将肝素与医用聚氨酯同溶液混合,制备出含有肝素的丝素/聚氨酯共混膜,解决了肝素与聚氨酯同溶液共混成膜时团聚的问题,并利用丝素蛋白良好的吸附和缓释功能,使肝素从共混膜中缓慢释放出来,达到相对长效的抗凝血效果.利用ATR-FTIR分析了肝素加入后丝素粉体、丝素/聚氨酯共混膜的红外光谱的变化,并对共混膜中肝素的缓释性能及共混膜在PBs溶液中浸泡48h前后的形貌变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丝素/水性聚氨酯膜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采用丝素粉体和水性聚氨酯按不同比例混合,经热压法成功制备出丝素/聚氨酯共混薄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动态力学分析及拉伸实验结果表明:聚氨酯的加入,促进了丝素蛋白分子β-折叠结构的形成,导致丝素结晶度提高;丝素含量越大,共混膜中聚氨酯的玻璃化温度越低,共混膜的拉伸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越高;当丝素含量从0到70%变化时,试片的断裂强度由0.6 MPa增大到10.4 MPa,断裂伸长率从1065%下降到47.5%.聚氨酯的加入改善了共混膜的弹性,韧性随聚氨酯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一种溶解型贴式面膜。将胶原蛋白肽、丝素蛋白两种精华成分加入8%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甲酸溶液中作为纺丝液,以旋转滚筒作为接收装置进行静电纺丝。探究了共混比例、纺丝液浓度及透明质酸添加量对静电纺丝纤维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万能实验机对纤维形貌和纤维膜的力学强度进行测试表征,随后进一步对面膜的保湿补水性能进行测试,分析了该纤维膜的实际功效。结果表明,复合纤维具有较均一的形貌,膜布本身可以起到精华液的作用,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够起到较好的保湿补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应用二咱中性盐溴化锂和氯化钙作为溶解蚕丝丝素的试剂,制成了二咱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丝素膜。经酶比色法和红外分光光度法分析,结果表明这二种丝素膜都是良好的固定化酸疼的生物材料。葡萄糖氧化酶经这些线素膜固定以后对热和PH稳定性得到明显改良,这些酶膜性能稳定,具有高的活性得率,能长期存放。以这些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丝素膜和氧电极为基础,研制的流动注射分析式电流型葡萄糖传感器性能较稳定,具有较宽的葡萄糖线性响  相似文献   

19.
阐述对丝纺行业的副产品的食用研究,尤其是对丝胶蛋白磷酸肽(SPP)的功能特征进行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丝素蛋白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丝素蛋白作为一种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着重阐述了丝素蛋白在组织工程领域中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