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船舶与海洋平台碰撞的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了船舶与海洋平台碰撞的弹塑性动力分析方法.首先研究了平台圆管构件的局部凹陷特性,推导了一个带凹陷损伤的圆管截面的屈服条件,以考虑局部凹陷损伤造成的构件承载能力的减弱.采用塑性节点法结合大位移分析理论,综合考虑构件的局部凹陷变形、构件整体变形以及平台结构的总体变形,对船与平台组成的碰撞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响应作了详细的数值模拟,得到了碰撞过程中平台结构变形、损伤和碰撞力等响应信息.最后,给出了一个典型的供应船与导管架平台碰撞的计算例子.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汽车车门升降玻璃夹缝中落入灰尘颗粒等杂物而导致的玻璃升降器卡滞、卡死的故障,提高乘车的舒适性和玻璃升降器的耐用性,设计一种采用传感器技术、单片机技术、电机驱动技术于一体的闭环控制装置,实现玻璃夹缝除尘装置的自动感应检测和除尘处理控制。运行情况表明,该装置可有效防止灰尘颗粒落入升降玻璃的夹缝里,确保玻璃升降器和玻璃的正常运行,具有操作简单、运行可靠、价格低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结构在水下运行过程中的自振特性及动力响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下运行的结构与反馈的流体形成相互作用的流固耦合问题,利用莫里森公式计算结构的附连水质量,得到考虑流固耦合影响以后的结构自振特性及动力响应结果。  相似文献   

4.
结构动力响应分析中接触——碰撞界面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工程结构动力响应分析中接触--碰撞界面的处理算法的研究进展,并对对称罚函数法(Penalty method)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以LS-DYNA3D中典型的接触界面算例给出对称罚函数类型接触界面在程序中的具体实现。寻找新的搜索方法是得到更好接触--碰撞界面形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船舶撞击桥梁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冲击动力学问题,目前各国桥梁设计规范中船桥碰撞力均被等效为静力载荷,将船桥碰撞力分析过程视为准静态过程是不准确的。本文考虑船桥结构的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建立3000 t~12000 t级散货船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碰撞的动力学数值模拟模型,运用显示动力学软件LS-DYNA计算分析不同撞击过程的碰撞力时程曲线,遵循碰撞力峰值、碰撞持续时间等边界条件,得到碰撞力计算所需参数的拟合公式,并基于统计分析方法提出了船桥碰撞的动力载荷模型。根据此荷载模型,易获得给定船舶质量和速度条件下的碰撞力时程曲线。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求解动力响应问题的逐步积分法,这种方法将加速度假设成分段光滑二次多项式,具有时间步长的三阶以上精确度,其每次步进所需求解的线性代数方程组的阶数和自由度数相同,由于其公式系统中引入了自由参数α,β,r理论上,可望通过适当选取a,β,r的值而使它无条件稳定并具有良好的人工阻尼性质。  相似文献   

7.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助力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提出建设蓝碳工程——离岸系泊式海藻牧场,论述了离岸海藻牧场的设计分析流程,并对海藻牧场单元的核心养殖设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极端海况下,系泊缆绳、养殖绠绳、连接绳和吊绳的张力均未超过极限破断值;浮标升沉运动对海藻正常接受光照的影响较小,海藻柄部发生破断也为极小概率事件;所提出的设计分析方法可为水深超过40 m的离岸海域海藻牧场的系泊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对船桥碰撞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桥墩的动力响应.以南京长江三桥北主墩为背景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桩土作用对桥墩船撞响应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桩土模型计算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桩土作用对桥墩的动力响应有显著影响,有限域土体法模型的计算结果最为精确但计算成本较大,8倍桩径嵌固端模型的计算...  相似文献   

9.
根据古典阴阳互补和现代对偶互补的基本思想,首次建立了线性阻尼情况下深梁动力学的相空间非传统Hamilton型变分原理。这种变分原理不仅能反映此类动力学初值—边值问题的全部特征,而且它的欧拉方程具有辛结构的特征。基于该变分原理,提出一种称为辛空间有限元—时间子域法的辛算法。这种新方法是由空间域采用有限元法与时间子域采用Lagrange插值多项式插值的时间子域法相结合而成。用这种辛算法分析了4种支承条件下深梁的动力响应问题。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新方法的稳定性、收敛性、计算精度和效率都明显高于国际上常用的Wilson-θ法和Newmark-β法。  相似文献   

10.
高速列车振动荷载下立体交叉隧道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高速铁路立体交叉隧道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高速列车振动荷载下交叉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特性,探讨了围岩级别、行车速度、列车通车方式、隧道交叉角度以及岩柱高度等参数对下穿隧道衬砌结构动力响应变化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围岩级别、行车速度及列车通车方式对下穿隧道动应力响应影响较大;下穿隧道衬砌结构的竖向位移、竖向加速度、第一主应力及第三主应力随着围岩级别提高、行车速度增加、行车方式改变而增大,随着岩柱高度增加而减小;随着交叉角度增加,衬砌结构变形、加速度及第三主应力峰值有所减小,但第一主应力峰值增加,这对于抗压强度大于抗拉强度的混凝土结构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1.
孙友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0):5872-5877
浮吊在进行海上补给时,吊重绳索的下降、摆动以及船体的受迫运动,使吊重下降时很容易碰撞甲板,引发重大事故。考虑吊点处的弹性力,建立了浮吊吊物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在MATLAB平台上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分别对吊重静止时和作业时的动态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绳长、海况、下降速度等对补给安全有重要影响。计算得出的吊重下降速度和位移规律,可为波浪补偿系统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多聚焦图像融合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提升静态小波变换(lifting stationary wavelet transform,LSWT)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对经LSWT分解得到的不同频域子带系数采用不同的系数选择方案。在融合低频子带系数时考虑到人眼视觉对图像局部对比度比较敏感的特性,引入了一种新的局部特征对比度的概念,并给出了低频子带系数的选择方案。在融合高频子带系数时,充分考虑到人眼视觉对图像边缘细节比较敏感的特性而对单个像素的亮度不敏感的特性,引入了一种适应于高频子带系数的特征对比度的概念,设计出一种基于特征对比度的系数选择方案。实验证明,算法相对于传统的基于图像对比度的图像融合  相似文献   

13.
一张纸装置垂直落向地面,在落地之前纸装置将弯曲、变形并震荡、翻滚。文中使用单张A4纸,设计并制作一个缓降装置,使其尽可能缓慢地从2.5110.的垂直高处掉向地面,研究相关参数对下落过程所用时间及下落稳定性的影响。文中的设计类似于拉花的结构,纸的外边沿自由垂下的纸装置,通过改变划痕条数和划痕间距,多次实验,分析了下落过程所受的空气阻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及位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得到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纸装置的最佳结构。  相似文献   

14.
先进飞行器动导数数值模拟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刚性动网格技术,建立了求解飞行器各个组合及单独分量动导数的数值模拟新方法.以纵向为例,通过以不同角速度定速上仰到相同攻角,将瞬时气动力矩进行相减的方法辨识得到组合动导数;通过以不同的迎角变化率匀加速下沉到相同的附加攻角处,气动力做差辨识得到单独的加速度导数;同时耦合定速上仰以及上浮运动的方法可以直接求取单独的角速度导数.对稳定性与控制研究构型飞翼构型以及带翼导弹Finner进行了纵向动导数的计算验证,各个动导数与试验值吻合较好,且对于不同的构型,分量导数在组合动导数中所占的比例和作用不同.该方法运动形式简单,效率较高,且可以推广到横航向的动导数数值计算中.  相似文献   

15.
微气泡减阻的数值模拟方法及尺寸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混合物模型、欧拉双流体模型和相群平衡模型对底部通气的二维平板微气泡减阻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探讨了气泡直径、喷气速度对微气泡减阻率的影响,并对其尺度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减小气泡直径可以增加微气泡减阻率;在一定的范围内,减阻率随着喷气速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喷气速度过小或过大都将影响减阻效果;相群平衡模型比其他2种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更接近于试验结果;由于物体尺寸增加所致的雷诺数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微气泡减阻率.  相似文献   

16.
缝洞型油藏储集空间类型多样,且尺度差异非常大,储层中多种流动状态共存,既有孔隙渗流,又有溶洞自由
流,属典型的多尺度多相复杂流动,物理仿真实验及常规数值模拟难以准确地描述此类油藏流动特征。基于拟颗粒方
法建立油水两相流动多尺度离散计算模型,利用其在界面追踪上的优势,通过在两相界面处引入一种斥力的方式实现
表面张力模拟,建立了表面张力模型,实现了缝洞型油藏的油水流动模拟,并通过理论分析及与实验现象对比的方法,
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不同尺度上刻画此类油藏油水流动特征,可以取代室内物理仿真实
验,确定不同缝洞组合类型下的剩余油分布情况,能够进行宏观油藏模拟,为此类油藏的高效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确定船舶的撞击力是桥梁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本研究针对船撞力强度指标的选择,探讨了不同船撞力强度指标对桥梁结构响应的影响.首先建立了一艘轮船撞击刚性墙的高精度有限元模型,得到了不同撞击吨位与撞击速度下的船撞力时程,并根据不同的船撞力强度指标进行了等效,将等效静力作用于结构的响应值与结构动力响应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平均船撞力得出的结构响应最小,局部平均船撞力与峰值船撞力得出的动力响应相差不大;从结构响应随撞击吨位与撞击速度的变化规律方面来看,采用局部平均船撞力作为强度指标更为合理;在采用3种船撞力强度指标时都必须考虑动力效应的影响,否则会得到偏小的结构响应值.  相似文献   

18.
将电子科技大学自主开发的粒子模拟软件引入传统物理实验中,特别是真空电子技术专业,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应用模拟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章介绍了模拟计算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利用CHIPIC软件对电子束在均匀磁场中的运动,并对磁聚焦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该文利用ALE(Arbitrary Lagrange—Euler)算法,应用非线性动力有限元软件LS—DYNA,计算了舰船一个舱段的舷侧防护结构在水下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过程,给出了各层防护板的应力、应变、速度和位移等动态参数的时间历程,讨论水下接触爆炸载荷对舷侧防护结构的破坏效应及影响。验证了加筋板对结构的加固作用。该文的研究工作对舰船舷侧的安全防护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一种高黏度的油类介质在6种不同布置交错角度(0°,30°,45°,60°,75°,90°)的扇形内翅片石墨换热管中层流的强化传热和流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扇形内翅片的强化换热效果明显.与无翅片的石墨换热管相比,6种布置角度的扇形内翅片对流换热系数分别增大22.69%,42.49%,62.28%,63.44%,65.47%,66.47%.就流动性能而言,扇形内翅片的石墨管6种布置角度下的阻力分别增大了191.88%,252.01%,333.10%,364.33%,385.51%,400.43%.为了明确石墨管内添加扇形内翅片后的强化传热效应,采用了换热性能评价指标(PEC)对6种布置角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显示45°布置角度时PEC评价准则数的平均值达到最大,为1.265,说明布置角度为45°时强化换热效果最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