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研究水平定向钻施工事故风险,考虑事故树定性分析与N-K模型(N为系统的组件数量,K为每个组件与其他组件的交互数量)定量分析方法的缺点,从人为、设备、环境及管理4类风险因素构建一种基于事故树的N-K施工事故风险分析综合模型.通过建立事故树施工底层事件与N-K模型耦合风险因素集合映射关系,分别计算单因素、双因素以及多因素耦合风险概率,求解风险耦合值.结果表明:水平定向钻施工事故风险概率随着风险耦合因素的增加而增大;三因素耦合作用时,设备-环境-管理耦合作用值最大为0.260 8,人为-设备-管理次之为0.203 4;双因素耦合作用时,环境-管理耦合作用值最大为0.155 4;水平定向钻施工事故共有50种引发事故的可能途径,可以按照准备阶段、导向孔钻进阶段、扩孔阶段、管道回拖阶段与规划管理阶段对整体事故风险进行分阶段预防.研究成果一方面可为风险研究提供新的综合模型,另一方面也可为水平定向钻安全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介绍事故树分析方法及其特点,结合煤矿瓦斯爆炸实例分析,建立矿井瓦斯爆炸事故通用模型。运用事故树方法分析的结果表明,井下严格控制瓦斯浓度、杜绝一切火源是预防矿井瓦斯爆炸的基本途径,与现场情况吻合,因此该方法也适用于分析煤矿其它事故。 相似文献
3.
4.
矿井瓦斯爆炸事故在近几年煤矿事故中不论从事故的件数和伤亡人数来看,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瓦斯爆炸事故处理过程中,通风问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林香民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114-119
现有的系统事故树分析理论和方法需要把各基本事件的概率处理为一精确值,这在实际情况中是相当困难的.为此,本文应用模糊集理论,提出应用模糊数的事故树分析方法,并就煤矿瓦斯爆炸系统作出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6.
道路交通工程中的瓦斯隧道建设存在瓦斯爆炸的重大危险,其影响因素十分复杂.分析国内外典型隧道瓦斯爆炸事故,获得导致隧道瓦斯爆炸的危险源;运用事故树理论,建立隧道瓦斯爆炸事故树模型,计算事故发生的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发现导致瓦斯爆炸有380种途径,预防瓦斯爆炸事故有2个集合;计算事故树结构重要度,认为防止隧道瓦斯爆炸事故的重点应放在机电管理缺陷和瓦斯管理缺陷上;最后制定了瓦斯隧道在建期瓦斯爆炸事故预防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在防治瓦斯隧道瓦斯爆炸事故中应把防止瓦斯积聚放在首位,控制引爆火源其次,以瓦斯隧道安全施工管理为基础. 相似文献
7.
8.
本文运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对矿井瓦斯爆炸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事故树的最小径集与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给出了预防煤矿瓦斯爆炸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预防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对瓦斯爆炸风险进行量化分析。首先,通过分析2010—2020年152起瓦斯爆炸事故调查报告,基于层次全息建模方法识别出67个风险因素,提取出214条事故链,构建瓦斯爆炸风险演化路径; 然后将迭代加权思想与设计结构矩阵相结合,提出改进集成风险传播法,计算风险演化过程中风险的直接和间接传播概率; 在此基础上,将风险因素作为网络节点,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作为网络边,构建瓦斯爆炸风险拓扑网络度量模型,并运用Gephi 0.9.2软件分析计算网络拓扑参数,实现风险演化过程中的累积风险可视化。结果表明:煤矿瓦斯爆炸风险拓扑网络呈现明显小世界网络特征,聚集程度偏低而演化性较强; 识别出最短风险演化路径7条,关键性风险节点包括施工操作不当、风量不足、瓦斯异常涌出; 初始风险因素不同,在风险演化过程中路径不同,风险权值也存在差异,且在风险演化过程中存在风险损失现象。研究结果为煤矿瓦斯爆炸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对预防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煤矿瓦斯事故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瓦斯事故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矿井瓦斯事故各主要影响因素的权重,对影响矿井瓦斯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行加权,获得了比较实际的权重结果,为矿井安全评价提供了更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国民生产中许多行业,如矿业、化工及民用燃气等领域,涉及到大量可燃可爆性气体的管理与使用。这些气体成为企业的第一大生产安全隐患,一旦失控发生爆炸事故,将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可燃可爆性气体的危险判定及风险预测一直是当前安全生产的重点内容。文中总结了国内外常用的各种气体爆炸性判定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结合现代化安全生产的要求,可以发现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一定向监测实时物联化、数据判断智能化、决策支持科学化的方向发展。针对目前现有各种技术发展的离散化局面,提出了以“实时监测-科学预测-智能决策”为核心思路的气体爆炸风险辨识及防控平台的构建设想。可以在提高企业生产安全工作集约化程度的同时,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同时保障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救援效果,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了获得水中等质量两爆源同步爆炸时冲击波耦合中心的峰值压力计算模型,利用Autodyn计算得到不同药量和爆距下的峰值压力数据. 一方面根据量纲分析确定的函数形式拟合数据从而获得峰值压力的计算公式;另一方面对药量、爆距及峰值压力三类数据进行对数变换和归一化,并将其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然后将训练集代入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结构相对简单、均方误差最小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结果表明:公式计算结果和BP神经网络模型计算得到的峰值压力与实际值吻合较好,公式计算值与实际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08%,BP神经网络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52%,与公式计算相比,BP神经网络能够以更少的数据样本容量实现更高的精度预测. 相似文献
13.
宋晓博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20(5):16-21
针对发动机燃油附件制造数据不足、风险因素复杂、动态作用显著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层次全息模型和贝叶斯网络的改进风险评估模型。利用层次全息模型,建立发动机燃油附件制造风险辨识框架。在此基础上,构建发动机燃油附件制造风险贝叶斯网络模型,并对其参数学习最大似然法进行改进;最后,结合实例和Netica软件,通过仿真验证了改进模型的有效性,得到发动机燃油附件制造总体风险为25%,动平衡与302研孔为关键风险。 相似文献
14.
基于特征源与环境的煤矿重大瓦斯爆炸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把握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规律.应用MATLAB分析软件.对中国煤矿1980~2000年20年间发生的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导致中国煤矿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中,人因(含故意违章、管理失误、缺陷设计)所占比率高达96.59%.对中国煤矿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的致因有了全新认识。在研究瓦斯爆炸事故环境特征、特征源交叉数据的基础上,得出中国煤矿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规律图。 相似文献
15.
在Eder等人提出的三维耦合度量框架基础上,基于层次切片模型对JAVA中的相互作用耦合进行了研究,得到了JAVA中存在的相互作用耦合类型,并建立了一系列形式化的相互作用耦合度量公式.相对传统的耦合性度量,基于层次切片技术的耦合性度量更加精确,它不仅描述了度量对象之间的耦合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度量对象之间的耦合程度,从而为程序分析和理解等软件活动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基于CFX软件的瓦斯爆炸灾害气体扩散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0(1):25-31
针对水利水电洞挖工程瓦斯爆炸后灾害气体扩散危险区域的确定问题,采用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的CFX模拟软件,结合向家坝水利水电站隧洞施工条件,假定第四层排水廊道内两个有代表性的地点作为瓦斯爆炸发生地点,对洞挖工程瓦斯爆炸后气体扩散进行模拟,分析隧洞各时间下不同区域的动态危险性。结果表明,竖井前瓦斯爆炸主要危险区域为第三层排水廊道及第四层排水廊道端头处,而竖井后为三层灌浆廊道及第四层排水廊道端头处,但对作业人员较多的主厂房和四号施工支洞影响均较小。数值模拟结果和理论分析吻合较好,证明所采用的数值模拟方法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煤矿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中的人因及度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中国煤矿1980-2000年20年间发生的410起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为研究对象,在系统研究事故致因中人因规律的基础上,对直接导致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系统分解与度量,形成了事故中特征性不安全行为规律的四分图,度量并分离出瓦斯爆炸中不同驱动性质的故意违章行为和管理失误行为。 相似文献
18.
隧道施工瓦斯风险评估是保证穿越瓦斯段隧道安全建设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本文针对隧道建设过程中的勘察、设计与施工3个阶段,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揭示了以上3个阶段瓦斯风险影响因素的层次关键,建立了风险评估层次模型,明确了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方法,结合资料搜集、文献整理与工程调研,基于隶属度理论提出了风险评价指标赋值标准,构建了隧道建造过程瓦斯风险评估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提出方法的合理性。通过以上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勘察阶段孕险环境为前置条件,勘察扰动为诱发因素;2)设计阶段孕险环境为前置条件,设计因素为诱发因素;3)施工阶段孕险环境为前置条件,施工扰动为诱发因素,现场管理为根本原因;4)勘察阶段揭露了风险,设计阶段降低了风险,施工阶段保证了安全;5)提出的方法与现场揭露情况一致,验证了提出方法的合理性。通过以上研究,可以为隧道穿越瓦斯区的风险确定提供理论依据,为后续工程措施的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