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新开发的ePTFE覆膜滤料过滤阻力与分级除尘效率的实验测定结果。在过滤风速为0.52.5 m/s时,该覆膜滤料洁净滤料的阻力为272.5 m/s时,该覆膜滤料洁净滤料的阻力为27171 Pa;在过滤风速为1.2 m/min,其对PM2.5颗粒的净化效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2.
采用国标建议的实验装置,对普通针刺毡滤料和高密面层针刺毡滤料的性能进行系统实验与研究,得出了滤料阻力性能的数据.结果表明:高密面层滤料体现了表面过滤的特征,无论在洁净过滤阶段、老化阶段还是稳定过滤阶段都具有较低的阻力值、缓慢的阻力上升速度、较长的过滤周期、较高的粉尘剥离率.因此高密面层滤料结构优于普通滤料.  相似文献   

3.
通过多针电晕放电的方法对5种典型针刺毡滤料驻极,确定了最佳驻极滤料和驻极参数,研究了驻极滤料的过滤性能与稳定性.结果表明:5种滤料驻极后效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其中聚四氟乙烯(PTFE)覆膜针刺毡提升幅度最大且衰减最小;经15kV驻极电压、2cm极间距离、20min驻极时间处理的PTFE覆膜针刺毡1个月后电荷保持率为62.22%,对1μm以下粒子过滤效率的降低幅度≤0.9%.经200℃高温处理后,PTFE覆膜滤料电荷平均保持率为56.15%,对1μm以下粒子过滤效率的降低幅度≤1.23%;因此,驻极对PTFE覆膜针刺毡有明显的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袋式除尘器运行过程中具有容易黏袋、滤料使用寿命短等缺点,从基础原料选用和滤料加工处理方式等方面出发,对涤纶针刺毡滤料进行优化,研制一种采用特殊滤料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技术的新型高效硬化波纹滤料。对该滤料结构进行电镜微观分析,对滤料性能指标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滤料的表面有细密的微孔,孔隙的直径与呼吸性粉尘的粒径非常接近,且孔隙率达到80%以上,能起到透气、防水憎水的作用。同时该滤料强度高,运行阻力小,使用寿命长,对微细粉尘的过滤效率高,对其总粉尘的过滤效率达到99.7%,对2μm呼吸性粉尘的过滤效率达到91.8%。硬化波纹滤料的过滤效率均高于覆膜滤料和针刺毡滤料,在工业生产系统中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用于除尘领域的涤纶纳米纤维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纤维膜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确定了最佳纺丝条件,并将该条件下制得的纳米纤维膜附着在除尘滤料表面,对其进行阻力特性、分级计数效率及动态过滤性能测试.结果表明,15kV纺丝电压、21cm接收距离、18%纺丝液质量分数为最佳纺丝条件,在该条件下制备的纳米纤维过滤材料阻力较低,清灰性能良好,对3μm以下的微细粒子过滤效率达到99.99%以上,效率提升明显,能有效控制微细颗粒物.  相似文献   

6.
通过探究聚四氟乙烯覆膜滤料高温热压覆膜工艺,重点分析不同热压时间、压力和温度对覆膜滤料过滤性能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分析方法对不同参数的作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热压压力增大,滤料的孔径和透气率逐渐下降,而滤料的覆膜牢度持续增加;随着热压温度或热压时间的增加,滤料的孔径和透气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覆膜牢度总体呈现增长趋势.此外,滤料的滤阻、过滤效率的变化规律与孔径的变化规律一致,采用适宜工艺方案制得的高温热压覆膜滤料的过滤效率均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7.
普通针刺滤料在除尘器工作初期对粉尘的捕集效率较低,无法实现对细颗粒物的有效去除.为了提高其在工作初期的去除效率,以TPU颗粒作为预涂层颗粒,对普通针刺滤料进行预涂层处理,并通过滤料过滤性能实验装置对经过预涂层处理的滤料的除尘效率、压差等过滤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TPU作为预涂层颗粒对滤料表面进行涂层,可以有效地改进普通针刺滤料的过滤性能,特别地,当预涂层厚度L=0.4 mm时,普通针刺滤料工作初期对粉尘的捕集效率得到明显提升;虽然经过处理的滤料初阻力上升约200 Pa,但是能够有效地阻止粉尘进入滤料内部,防止滤料堵塞,使滤料的残余阻力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可以有效地延长滤料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新型颗粒层采用固定床连续过滤、流化床连续清灰工作方式,克服了现有颗粒层过滤过程中存在的颗粒间隙增大、颗粒错位等问题,改善了过滤装置的过滤性能.通过试验研究了颗粒层的清灰周期、过滤速度和过滤介质粒径等重要参数对颗粒层过滤分级效率的影响,得出洁净气流中灰尘粒径分布规律,并探讨了新型颗粒层过滤装置的低能耗、高效过滤的设计参数和运行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粒径范围的过滤介质能达到较高的过滤效率和较低的床层阻力;调节清灰周期能灵活地改变颗粒层的过滤性能,满足各种工艺的过滤要求.  相似文献   

9.
细颗粒物的单极荷电能够改善细颗粒物被纤维滤料过滤的性能.本文设计搭建了由线板式预荷电器和纤维滤料集尘装置组成的复合静电增强过滤实验平台,分别研究了在不同荷电类型、不同荷电电压以及不同过滤风速三种工况下,单极荷电的燃煤飞灰颗粒被聚苯硫醚(PPS)纤维滤料捕集时捕集效率及阻力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荷电电压的升高,过滤风速的下降,纤维滤料对荷电燃煤飞灰颗粒物捕集效率提高的同时压差增量减小,且压差增长速率明显降低.粒径越小,过滤效果增加越明显,且负荷电提高效果优于正荷电.  相似文献   

10.
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了“三明治”结构的纳米涤纶滤料,并对增加纳米膜前后的涤纶滤料进行动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洁净过滤阶段初期,纳米涤纶滤料阻力增长较快,随着过程的推进,阻力增长逐渐缓慢,完成每个周期需要的时间大于涤纶滤料,纳米涤纶滤料粉尘剥离率为96.9%.老化阶段纳米涤纶滤料阻力增长了81.9Pa,涤纶滤料增长了112.3Pa.稳定过滤阶段纳米涤纶滤料阻力增长缓慢,完成周期时间长,粉尘剥离率为99.89%.纳米涤纶滤料的阻力性能明显优于涤纶滤料.  相似文献   

11.
在一套由3根滤管组成的高温陶瓷过滤实验装置上。在常温至573K范围内进行了过滤与脉冲反吹循环性能实验,分析了操作温度、过滤气速、反吹压力等操作参数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过滤循环初始阶段滤管残余压降上升较快,随后上升趋势逐渐变缓;随着温度的升高,滤管的初始压降升高,形成的粉尘层也越疏松。过滤气速越低,滤管初始压降越低,反吹间隔越长。提高反吹压力有利于提高清灰效果,但压力过高反吹间隔反而变短。最后通过在573K下的连续循环实验得出了滤管残余压降,为高温陶瓷过滤器的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首次提出采用袋滤技术降低柴油机微粒排放的方法,选择了滤料、清灰方式及滤袋结构,可行性试验表明,袋滤器在不同工况下,均可命名柴油机排气的烟度降至0.2BSU以下;稳定工况下,袋滤器压降与时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滤袋变形清灰方式的清灰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提高车用空气滤清器的容灰量,采用无纺布层在前、滤纸层在后的双材双层滤芯结构,对车用空气滤清器的结构进行优化,并通过流体动力学(CFD)进行仿真与试验,确定无纺布层的最优厚度为8 mm。性能检测结果表明:选用8 mm无纺布方案后,空气滤清器压力降平均值为2598 kPa,初期和终期过滤效率平均值分别为9898%和9943%,容灰量平均值为196 g。优化后的空气滤清器压力降、清净效率和粉尘捕捉量均满足性能参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高岭土和改性粉煤灰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多孔莫来石陶瓷基体,把莫来石陶瓷基体作为汽车尾气过滤器中的吸附载体,研究莫来石陶瓷基体对汽车尾气超细颗粒物PM2.5烟尘的吸附特性和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莫来石陶瓷基体吸附材料对汽车尾气排放的PM2.5有明显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5.
对几种不同滤料的过滤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和筛选。以微孔陶瓷为滤料进行了单管和三管过滤试验,研究了脉冲喷吹清灰系统的结构及主要参数对清灰能力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合理选择运转参数可以实现长期稳定的过滤;按管排顺序喷吹清灰有利于保持过滤的平稳操作。当某排滤管用脉冲喷吹清灰时,非喷吹管排的滤管受其影响同样有较强的清灰能力。这些结果对合理设计高温陶瓷过滤器及深入研究多层多排陶瓷滤管的过滤性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由三根陶瓷滤管组成的过滤器实验装置上,采用压电式压力传感器和热线风速仪分别测定了脉冲反吹过程中滤管内、外动态压力和滤管外瞬态流场。实验结果表明,在脉冲反吹即将终止而过滤过程尚未开始的过渡过程中,滤管内存在严重的低压区,滤管外存在较大的回流区,此时部分原已离开滤管壁的粉尘重新沉降在滤管壁上甚至穿嵌于滤管壁内,严重妨碍了刚性陶瓷过滤器的长周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7.
高温合金冶炼过程中泡沫陶瓷过滤器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X射线衍射仪,MAAS自动图像仪及气体分析,对1(美国HITEC公司产)过滤器与2(昌平产ZrO2基泡沫)过滤器在高温合金冶炼过程中的过滤效果及其组织结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种过滤器对钢中氧化物夹杂均有显著去除效果,并且过滤器的组织结构会对其高温性能,冲击性能及过滤作用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