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要靠人才,人才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资源.开发人的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创新教育,而小学创新教育更是基础的基础.在小学如何培养儿童的创新素质呢?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①唤起创新意识;②培养创新精神;④发展创新能力;④体验创新快乐.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是人类更多地依靠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知识创新及其创造性应用将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成为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和竞争力的基础。于是人们将创新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提出了创新工程的概念。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下,高等教育中的创新人才培养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特别是工程创新人才。作为培养工程创新人才重要基地的高等工科院校,在清楚地了解创新及创新人才的基本概念之后,如何面对创新教育这样一个广泛的课题展开理论探讨,如何认清当前高等工程教育方面存在的诸多弊端,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实践,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人类诞生以来最古老又最现实的问题。创新使人类社会获得文明与发展。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类的创新是教育的结果。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教学已成为核心。本文试结合中学数学教学谈谈创新教学的五条途径。  相似文献   

4.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不发展就没进步,"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表明,哪一个民族和国家重视创新、善于创新,就充满活力,就会发展,就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部队实践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从改革教育目标、更新教育模式、丰富校园文化三方面阐述了培养学员创新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表明,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的进化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不同民族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发展的阶段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正如江泽民主席1995年5月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报告中讲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高等学校不仅是知识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技术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军.加强科技创新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神圣使命,在构筑国家创新体系和增强创新能力中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7.
正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1。对于地方而言,一个地方科技创新的氛围越浓,这个地方就越有活力,发展也就越好。壮阔40载,科技创新伴随着广东一路走来。跟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广东科技从摸爬滚打进入经济  相似文献   

8.
一个民族的发展,除了政治经济因素外,民族意识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民族自豪感是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创新意识是民族发展的精神源泉,而危机意识则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精神保证。  相似文献   

9.
创新精神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积极的精神品质;民族创新精神,是一种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更高层次的创新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呼唤民族创新精神。教育是培养民族创新精神的基础性工程,适应培养民族创新精神的需要,教育要根据自身的特性和社会的要求,进一步确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质量观,加强对学生进行包括民族创新精神在内的人文理想和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培养。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关键,培养一大批创新人才是今后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创意思维是创新的思想基础,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时,必须重视创意思维。  相似文献   

11.
<正>创新的问题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要用历史主义的眼光来对待它。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主要是通过不断创新来实现的。创新不仅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因素,而且也是保护和传承文明的主要动力。历史经验表明,在寻求富强的征途中,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往往决定了社会兴衰和国家强弱。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创新能力,既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谋得生存和发展,同样也无法保护和传承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可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灵魂,尤其是学术研究只有  相似文献   

13.
《潍坊学院学报》2017,(1):98-100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高校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然而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团队还处于零散状态,没有建立完善的长效培养机制,因此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模式,建立团队长效培养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胜军 《科技资讯》2010,(29):173-173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永无衰竭的动力。本文就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科技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实质是教育的竞争.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国家和民族的创新基础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国民,而国民创新素质的提高起源于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是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活动,  相似文献   

1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民族精神的发展者、推动者、承接者的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以来确立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指导思想,加强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制度创新与体制建设,优化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社会环境,积极开拓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国际环境,不断地为民族精神的发展与创新做出途径上的新探讨。  相似文献   

17.
张巧玲 《科技信息》2007,(12):181-181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永恒主题。江泽民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这一论点,精精辟地阐述了创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巨大作用,指明了人才培养的方向: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创造的历史。实践不断证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率先兴盛,同样源始于创新和创造。反之,与此相悖.守旧和自满是导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落后的根源。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知识经济化为时代特征的新的国际大背景下,共享、互补、合作、竞争为关键词的社会、经济、文化大幕已经拉开.而创新创造依然是这一国际大舞台的核心角色。不言则明,大理要大发展,就要不断增强创新创造意识,立足资源、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建设品牌大理。  相似文献   

19.
语言和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得以发展延续和承传的直接载体,是人类合作的基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两大柱石。受西方语言学的影响,传统上认为文字是语言的附庸,是为了记录语言而产生的,但是,语言和文字的关系不仅仅只是这种单线条的一元化发展形式,而是多元化的发展,人类形象思维和直觉印象等其他条件,使文字能够不依赖于语言独立地自行产生。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说,人类最初的文字能够从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中产生。  相似文献   

20.
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以及大脑的不断完善,他们的心理也会慢慢变得成熟,思维能力也得以发展,这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尊重与顺应学生的心理、思维发展情况,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认知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数学作为抽象性、逻辑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十分重要。而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其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数学学习成果,而且为后续数学知识学习夯实基础。基于此,分析与研究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