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谚语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对各种社会现象及生活经验进行的概括和总结,凝聚了无数代人的智慧。对谚语的研究,不但有助于人们正确掌握及运用各类谚语,而且,对词汇学、词汇史、语言发展史和二语习得教学与研究都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谚语是人类文化中最古老、最有价值的语言表达形式之一,是人民群众用来表达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经验启发和感想的各民族文化的结晶。谚语作为习语的一种,是语言和文化的结晶,它是特定区域的人们对日常生产生活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概括,一般精练短小,但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所以,精确的谚语的英汉互译不仅涉及到语言的转换还涉及到文化的转换,谚语的英汉互译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是否能够准确而自然地将原文的文化内涵传达给译文读者。  相似文献   

3.
论谚语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大多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形象生动,发人深省,是人民群众实践的经验之类,智慧的伟大结晶。谚语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极强的表现力,运用十分普遍,它充实了词汇的宝库,成为宝贵民间文学的一朵奇葩。今天,对谚语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英语谚语是英美等国人民群众劳动和生活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英语谚语的翻译对于我们正确理解谚语本身的含义及其折射出的民族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探讨了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法在英语谚语汉译中的有效应用,通过分析英语谚语的文化特征,英语谚语翻译的文化保留,寻找出行之有效的英语谚语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民间谚语、歇后语、谜语,是巴渠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极为广泛的短谣。作为口头语言艺术的精华这些短谣深入浅出地、高度概括地、形象地反映了社会生活,显现出巴渠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幽默情趣。  相似文献   

6.
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英语谚语是英美等国人民群众劳动和生活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英语谚语的翻译对于我们正确理解谚语本身的含义及其折射出的民族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探讨了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法在英语谚语汉译中的有效应用,通过分析英语谚语的文化特征,英语谚语翻译的文化保留,寻找出行之有效的英语谚语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谚语是一种具有高度概括性、趣昧性和教育性的特殊的语言现象,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英语作为历史久远、高度发达的语种,其谚语、俗语的数量之多、涉及范围之广足以和我们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汉语相媲美。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教好、用好它们,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英语谚语是英语语言文化宝库中的精华,它凝聚了千百万人民生活经验的智慧。本文论述了英语谚语的语言特点,英语谚语的翻译技巧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谚语是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语言精炼、寓意深刻,有很强的哲理性,并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文化背景。文中就谚语的翻译采用直译、意译、同义借用等多种方法进行了探讨,指出谚语的翻译不仅要译出原语的形象、喻义、修辞,还要译出其文化特征与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0.
谚语是口口相传的一种文学形式,具有形象、凝练的语言特征,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人类智慧的结品。谚语扎根于生活实践之上,自然也能反映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社会和文化特征,本文通过分析日语谚语中与人生观联系紧密的诸多表达,旨在揭示日本人的传统人生观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上广泛流传的富有思想性、科学性、文学性和大众性的固定语句。它幽默风趣,韵味隽永;它具有社会哲理,富有生活气息,长人智慧,增人知识、予人启示。俗话说:“牡丹虽好,还要绿叶扶”,谚语之所以能够吸引人,为人民喜闻乐见,这固然是由于它有着丰富深刻的内容,可是它那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对表达内容所起的积极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2.
<正> 撒拉族谚语是中国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撒拉族传统文化中最精炼、利用率最高的一种文体。它是撒拉族人民长期生产、生活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一份难得的、珍贵的精神财富。它的内容极其丰富,涉及到撒拉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这些谚语中闪烁着该民族智慧的火花,包含着深遽的哲学思想,从而指导着撒拉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本文试图对撒拉族谚语中的哲学思想作一粗浅的分析,以冀引起人们对撒拉族研究之关注。  相似文献   

13.
解宝  刘洪泉 《科技资讯》2006,(18):241-242
广义的习语包括成语、俗语、谚语和俚语等。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和一个民族的历史背景、经济生活、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心理状态是密切相连的。习语好比一面镜子,能最明显地反映出一个民族或一种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雷蕾  刘洪泉 《科技资讯》2006,(2):134-135
广义的习语包括成语、俗语、谚语和俚语等。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和一个民族的历史背景、经济生活、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心理状态是密切相连的。习语好比一面镜子,能最明显地反映出一个民族或一种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吕楠楠 《科技信息》2012,(32):I0089-I0089
谚语作为语言中特殊的部分,是各民族人民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而谚语中借用动物的形象特征描述人类行为的动物谚语又屡见不鲜,动物谚语的形成与人们对动物的认知过程密不可分,是人类隐喻心理过程的体现。本文选择具有隐喻性的动物谚语,分析日语谚语中动物形象的隐喻义汉译问题。  相似文献   

16.
概念隐喻存在于人类的认知系统和生活实践中,对我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起到重要作用.壮族家庭伦理谚语在特定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民俗传统中形成,是壮族先民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其语言通俗、形式简洁、内涵深刻.本文从概念隐喻视角考察壮族谚语中家庭伦理相关的语料,探究壮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概念系统,指出此类谚语...  相似文献   

17.
在语言形成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素称“语言活化石”的谚语也在发展中不断成熟——它们日益丰富,日见洗炼,日趋严密。谚语变体是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炼形,炼音,炼意的必然产物。一般说来,它可有固定变体和临时变体之分。本文所谈英谚变体专指前者。英谚变体形式纷繁,我认为,至少可归纳为下述八种:  相似文献   

18.
日语惯用句和谚语都是日本人在漫长的社会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形式简洁、表示特定意思的词组或短句,两者既有互相重叠的部分,也有明显不同的地方。惯用句一般结构紧凑,多使用比喻和引申等修辞手段。谚语是流传至今的教训或者生活经验的凝缩,结构较惯用句复杂,常表示教训警示、讽刺等语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生活的城市真是日新月异,各式各样的生活小区、商业小区、高层楼房亦是层出不群。作为关系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使用和防灾使用的建筑室内给水工程,它的设计是否合理,能否有效发挥作用,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需要和防灾灭火要求,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设计师在设计给水工程时,应选择合理的自动控制系统。才能使设计意图在实际生活、生产中得以实现,达到可靠的供水要求。本文从建筑给水工程中的生活用水和消火栓给水系统出发,谈及自动控制在给水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反映人民生活和思想感情集体创作的语言艺术。它形象、生动、鲜明、朴实、准确、洗炼,富有人民性和战斗性,在文学中永远放射着灿烂的光彩。民间文学的主要体裁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童话、笑话、民间说唱、民间小戏、史诗、歌谣、谚语、俗语、谜语及其他形式的口头艺术作品等。它们凭着人们的记忆,通过口传,一代传给一代,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行,有着不朽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