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通过自编公安民警工作压力问卷,对浙江省内一线基层民警的工作压力进行测量,同时测量了其职业倦怠和社会支持程度。结果表明省内一线民警工作压力程度总体偏高,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程度中等。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和社会支持变量三者间显著相关,回归分析发现社会支持对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没有调节作用。工作压力是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部分中介变量,社会支持既可以直接影响职业倦怠,又可以通过影响工作压力来影响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2.
刘梅 《咸宁学院学报》2012,32(9):138-139
图书馆工作是一种服务性很强的工作,由于图书馆工作的特殊性及其他一些社会原因,一些图书馆馆员产生了职业倦怠感,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下降,这是一个困扰着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现实问题。通过对职业倦怠的认知,探讨馆员职业倦怠的表现与特征、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预防和缓解馆员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作为高校基层政治工作承担者和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校辅导员时常面临较大的职业压力和角色冲突,成为职业倦怠的易发和高发群体。为预防和缓解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首先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然后从心理契约的构建及心理契约的多维因素方面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并探讨职业倦怠的心理优化之策。  相似文献   

4.
李静 《广东科技》2016,(2):72-74
基层公务员在基层一线工作,是我国公务员队伍中最直接与人民群众相接触的群体,是国家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执行者。基层公务员坚持在一线工作,工作琐碎、压力来源多重,因此,该群体的职业倦怠问题逐渐加重。分析了我国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产生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缓解职业倦怠的相应路径,旨在对目前缓解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李焱 《枣庄师专学报》2008,25(4):143-144
一些图书馆的馆员对图书馆工作缺乏兴趣,甚至厌倦,工作敷衍了事,疲于应付,表现出一种职业倦怠。馆员的职业倦怠影响着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分析其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馆员的职业倦怠,是当前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员工的职业倦怠现象剖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职业倦怠的定义,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员工职业倦怠的表现特点及负面影响,从工作本身、社会支持、压力和激励等方面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员工职业倦怠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根据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和职业特点,分析职业倦怠对自身、工作和学生的危害,提出要消解职业倦怠必须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建立社会支持系统;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创建良好的学校组织环境;正确认识职业倦怠,进行自我调适.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普通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生活质量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教师工作生活质量问卷(TQWL),对491名普通高校青年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当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处于中等严重的程度,其工作生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不同类型的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工作生活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生活质量之间存在着显著水平的负相关,职业倦怠直接对其工作生活质量产生负向的预测效应,成就感降低最明显.  相似文献   

9.
高校青年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职业倦怠影响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工作效果与身心健康,进而影响学生的成长成才以及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研究职业倦怠的原因可以为高校预防和消除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提供参考。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发生主要有工作负荷重、评聘压力大以及经济收入差、从教意愿低等方面的原因,缓解青年教师职业倦怠需要国家、社会舆论、高等学校和青年教师个人的多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双因素理论在消除图书馆工作者职业倦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图书馆工作者产生职业倦怠行为的深层次原因,阐述了应用双因素理论,防止图书馆工作者产生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及其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丽 《科技信息》2007,(21):147-147,162
针对教学秘书在实践工作中出现的职业倦怠现象,从工作压力大和个人价值得不到体现两个方面做了深层次分析,并结合实际,探讨了缓解教学秘书职业倦怠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刘莉 《科技资讯》2013,(8):255-255
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图书馆流通馆员对工作失去兴趣产生厌倦,认为图书馆工作没有价值,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等职业倦怠的各种表现,从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着手,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流通馆员职业倦怠形成的机制,并提出了改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王锐 《科技信息》2010,(11):138-138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辅导员队伍中存在的职业倦怠现象直接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对影响高校思政辅导员职业倦怠的非智力因素进行了初步探析,并就防止其职业倦怠心理的产生和蔓延进行对策干预,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职业倦怠、工作满意度、社会支持为变量设计了调查问卷,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了假设检验。结果表明,高校图书馆员工作满意度与其职业倦怠呈负相关,社会支持与高校图书馆员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在大力度的社会支持影响下,高校图书馆员工作满意度与其职业倦怠的负相关关系减弱。  相似文献   

15.
各种职业都有职业倦怠问题产生,大学英语教师也不例外,职业倦怠对教师的身心健康、专业发展以及教育教学工作都有很大危害。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探索了预防和矫治职业倦怠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高校档案馆员职业倦怠对档案馆事业发展的消极作用和阻碍力量越来越明显。分析了档案馆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指出用激励管理和人本管理能有效地消除和抑制档案馆员职业倦怠,重新焕发馆员的工作热忱,促进档案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逯莹莹 《科技信息》2013,(35):80-80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高校辅导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及成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缓解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症日渐严重,通过对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工作性质及工作环境的分析,指出教学工作的难控性、不合理的高校内部管理机制及教师个人因素是造成教师倦怠症发生的主要原因。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不仅对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对教学工作乃至社会都会造成巨大影响。为预防和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本文从教师个人、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申晓腾  许胜利  付兰英 《科技信息》2010,(17):I0156-I0157
职业倦怠是近年来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体育教师因其工作的特殊性,极易产生职业倦怠。本文对国内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定义、维度、前因变量、结果变量、干预策略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综述了国内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20.
科技查新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高校科技查新员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从社会、职业、工作和个体4个方面,分析了高校科技查新员职业倦怠的成因,从提高个人素养、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两个方面,探讨了缓解科技查新员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