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对于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借助RS和GIS技术获取土地利用数据,并以此为评价主要基础数据,通过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水土保持指数和污染负荷潜力指数五个评价因子建立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对小清河流域1984-2010年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属于“一般”级别,生态环境总体有所改善,但仍需要继续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以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石羊河流域生态功能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系统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性决定了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生态功能.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东段的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正是流域生态功能紊乱的表现.本文分析了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尝试对流域作两级功能区划分,讨论了不同生态功能区的作用及其调控对策.流域生态功能区划是流域综合管理的基础,有利于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有利于区域资源优势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并进行分段生态评价,发现长河流域各段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长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提出根据生态学原理,采取生态措施与建设生态工程进行生态治理,以有效改善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促进辽河水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环境质量深刻影响着全球变化及区域可持续发展。为了分析玛纳斯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特征,本文以1993、2006和2016年的Landset TM/ETM影像为数据源,借助RSEI指数,对玛纳斯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1)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建立的RSEI指数可较好的反映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其时空分异;(2)1993、2006和2016年RSEI指数均值分别为0.31、0.38和0.45,对RSEI指数进行分级处理后,发现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差"等级居于主导地位,"优"等级等级急剧增加,流域内生态环境质量向好的方向发展;(3)流域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MODS)内部生态环境较为稳定,流域内生态环境质量变好的区域远大于变差的区域,生态质量变差的区域主要集中于南部山区林地、水域、城市周边和部分耕地,生态质量变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绿洲内部及边缘。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际上已将湖泊水环境研究的重心转向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即从流域尺度对湖泊进行污染治理、生态恢复以及生态系统管理,实现湖泊流域内社会经济协调与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在对东昌湖流域生态补水管理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东昌湖流域生态补水管理概念模式、东昌湖流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优化模式、东昌湖水质水量保障和生态环境改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它涵盖了流域管理、水环境管理和生态系统管理的思想和内容。  相似文献   

6.
温娅丽 《甘肃科技》2004,20(8):1-3,5
干旱缺水是制约黑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黑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必须采取“遏制”战略 ,针对突出问题 ,面向核心区段 ,集中保护力量 ,以抢救性保护黑河流域源头占水源涵养林主体的灌木林以及濒临灭绝的生物资源为关键 ,以建立山地 -绿洲 -荒漠生态产业体系等三大体系耦合为主线 ,以配套建设灌木林保护及植被恢复、人工降水、节水保土、生态农业、生态产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六大工程建设为重点 ,促进黑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恢复 ,有力确保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关于流域生态水文学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生态水文学是以流域为研究单元,应用生态水文学的理论思维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探求流域水资源持续利用与水环境安全管理的一门新型学科。重点论述了流域自然地理要素演变对生态水文格局与过程的影响机理、流域生态水文格局与过程对土地利用和管理的响应机制以及建立特色流域生态水文模型的构思,并就流域生态水文学急需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和探讨,旨在为保证流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指导,加快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泥石流小流域生态功能分区及生态修复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的一种自然灾害,传统的泥石流防治多注重岩土工程措施轻生态工程措施,而生态工程防治泥石流的关键是对流域进行系统科学的生态功能分区.基于此,选择泥石流多发区云南东川阿旺小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自上而下"的分区方法为基础,采用图形叠置法和主导标志法,利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和制图输出功能对该流域进行生态功能分区,以实现既防治泥石流灾害又促进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结合流域的生态环境特征、泥石流灾害特征以及防治工程的可操作性,将流域划分为3个一级生态功能区和9个二级生态功能小区,分析了每个小区的生态功能特征,并提出相应的生态修复对策和重点治理对象.  相似文献   

9.
漓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精准评价对桂林国际旅游胜地与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融合Landsat 8遥感影像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探讨了自2012年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以来漓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格局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漓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呈现上升趋势且总体处于中上等水平,其中,流域林地和草地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主要为优和良,而建设用地和耕地等区域主要为差和较差;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呈聚集性分布格局,主要表现为高-高聚类、低-低聚类和不显著聚类;绿度和湿度指标对RSEI指数有正向影响,而干度和热度指标则为反向影响;由人为因素引起的流域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度变化对漓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要远远大于自然因素。在国际旅游胜地建设过程中,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发展战略,注重保护和恢复漓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以促进桂林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鄱阳湖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红壤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生念脆弱区.生态退化成为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分析鄱阳湖流域生态脆弱性成因的基础上,建立了鄱阳湖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继而评价了鄱阳湖流域的生态脆弱性.研究表明鄱阳湖流域严重脆弱区、比较脆弱区、一般脆弱区和轻微脆弱区的面积分别为18.96%、29.03%、28.79%和23.23%;研究还揭示了流域自然环境条件是导致生态脆弱性的基础,而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加剧了其脆弱性.研究结果可为流域生态脆弱区的恢复重建及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叶尔羌河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流域的水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采用系统动力学和隶属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以新疆叶尔羌河流域为例,设计了9个模拟方案,对其水生态承载力进行了量化分析,确定了叶尔羌河流域的最优发展方案,并提出了提高叶尔羌河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的具体措施,为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从开发方式选择、系统功能分析、数据库设计及开发实现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山西省生态环境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全过程,指出该系统软件在政府及相关流域的不断推广应用,必将为推动山西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对广西经济、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广西现行的部分生态补偿项目标准过低,一些生态补偿政策不能从优化整个区域(流域)环境质量的角度出发,通盘考虑环保基金的使用,从而导致与生态补偿关系最密切的收费项目不能发挥生态补偿的效用.应该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增强各种资源费的生态补偿功能,积极...  相似文献   

14.
云南纵向岭谷区生态安全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云南纵向岭谷区生态环境特点,按照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应用综合指数法评价云南纵向岭谷区生态安全的基础上,引进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影响纵向岭谷区14个地、州、市的生态安全主导因素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表明:云南纵向岭谷区生态安全总体状况良好,植被覆盖度、人口自然增长率、水量变化、产业结构、人口素质、水土流失率和开发土地比例是影响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纵向岭谷区内各区域和流域之间生态安全状况存在差异,生态安全综合指数较高的区域和流域分别是西部地区和怒江流域.针对各个地区生态安全状况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的不同,该区域应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管理,保障自然、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包头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定量研究,并从中国可持续发展等级角度和生态足迹指数角度对包头市的生态环境综合压力进行可持续发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包头市的生态需求大于生态供给,人均生态赤字为2.63hm2,处于弱不可持续发展状态,生态欠账主要为能源消费.  相似文献   

16.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是甘肃省唯一一个湿地公园,也是全国内陆河流域的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完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市场竞争力和区域条件较差、开展生态旅游既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又可能对生态环境起到保护和促进作用.对张掖国家湿地公园采取统一开发与分区管理、完善湿地生态旅游立法制度、实施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建立监测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增强经营管理人员的生态意识、加强对旅游者的宣传教育、鼓励周边居民积极参与等管理方式,从而实现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山区村镇的生态环境是影响流域全局安全与发展的基本单元.如何设计山区村镇的发展路径是涉及长江这样的大河流域生态重建的重要课题.调整产业结构·生态农业·生态重建·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程·生态教育·农业产业化与小城镇化建设的系统思维和因地制宜的规划与实施是关键.北川县黄家坝村正在进行着成功的探索与实践.该村位于长江上游嘉陵江水系湔江下游窄河谷浸蚀区.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退化己使渴望致富的农民体验到自身利益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开始实施按生态微区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发展具有山区地域特色的农、林、药、旅多元经济,多功能庭院经济和农村第三产业,小康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建成生态文明示范村落的初期目标;和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围绕县城拓展农业产业化规模,加快小城镇化步伐,积极参与构筑区域生态屏障,不断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确保生态环境基本单元可持续发展的中长期目标.  相似文献   

18.
何爱兰  朱圣潮 《河南科学》2004,22(6):879-881
紧水滩水库是浙江省重要的水利工程,其生态环境建设无疑对该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浙江省紧水滩水库流域水质状况监测和植被分布情况的调查分析,提出了该流域在今后的建设和发展中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特殊的区域,流域以丰富的水土资源养育着人类,支撑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该文从流域的生态环境研究、生态安全研究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这三个方面,对福建省流域生态现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艾比湖水位变化对湖区生态效益影响的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疆艾比湖是典型的干旱区湖泊,作为一个封闭的内陆湖泊,具有特殊的湿地、干旱生态系统.文章从分析湖泊水位变化入手,阐述了湖泊水位变化原因,讨论了艾比湖水位变化所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指出要遏制湖区生态效益的下降,必须结合流域的实际情况,对艾比湖的最优运行水位加以研究,以确保湖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