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选项教学是当前高校普通体育课教学改革中试行的模式,它让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项目、分班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你要我学”变成“我要我学”.经过对选项动机、教学要素、教师素质、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改进。  相似文献   

2.
“我从哪里来”这简单又神秘的问题困惑着诸多孩子,在传统的教育中,老师和家长都把“性”这个问题’当做洪水猛兽,教材里没有答案,老师予以回避,在父母那里得到的是呵斥或误导。我在设计本次活动时,试图消除教育与生活、课堂与社会、知识与实践之间的隔阂,寻找最佳的切入点,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营造开放、宽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孩子们在开放式活动中充分去体验、去感晤、去认知:父母给了我生命,生命来之不易,父母养育我非常艰辛,让学生体会到应该珍爱生命,学会感激。  相似文献   

3.
黄胜勇 《科技资讯》2009,(34):203-203
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努力克服以上两种心理的影响,作文时求真写实,言为心声,道出真情。学生写出了“真我”的好语文章,鼓励他们上讲台朗读。让学生在作文中养成敢于表现真我的好习惯。只有表现真我,文章才有个性色彩,才会感情真挚,才能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可见,“注重感悟”,不仅是语文教学的特点,而且是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语文教学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5.
“老师,我有不同意见!”“老师.我对他的说法有看法”“老师,我还有补充”……课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老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是将教案进行到底,还是大大方方顺着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这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一个选择一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跳出备课没定的思路,灵活应变,尊重学生的思考和发现,课堂才会因生成而变得美丽。  相似文献   

6.
卢燕 《奇闻怪事》2008,(5):12-13
《我不是最弱小的》选自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八册,本文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理解“滂沱大雨”、“大雨如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萨沙的心理变化。  相似文献   

7.
教师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地去领会。实践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学得有兴趣昵?多年的小学毕业班的教学让我感到并非易事,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作为教师让学生“乐于学数学,妙战能过关。”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坚持把寓教于乐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楼丹 《奇闻怪事》2007,(12):42-44
在教学《我看家乡新变化》这一一单元时,我自豪地向同学们介绍萧山的种种好处后,问他们:萧山美不美?“美。”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但从他们的声音中我感受到的是“口是心非”。这让我不免有些失落,或许集体讨论会有效果,于是我让他们小组讨论说说萧山的好处。  相似文献   

9.
王伟 《奇闻怪事》2005,(9):14-15
一次绘画教学研讨会上,一位少年宫的美术老师向大家倾诉:“我所任教的素描教学,时常会令我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来我们少年宫学习素描的学生年龄跨度很大,对艺术感悟能力的差异很明显。对几个低、中年级的学生进行传统的素描教学时,我时常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透视、构图、明暗……这些专业知识让学生感到素描学习是那么的高深莫测……”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快乐时光,让他们有“我的地盘我做主”的主体意识,让课堂洋溢生活气息,充满魅力,是我们每位政治教师都应该认真解决的问题,结合政治教学我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反思,顾名思义,可解释为自我省察。而自古就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说法,可见,反思实际上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它要求当局者能够跳出自我,另眼看“我”,做清醒的旁观者,做明白的自知者。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课改之路不但崎岖不平,而且经常会让行动者陷入迷茫与困惑。因此。教学反思成了我们总结经验教训、扬长避短、不断前进的有效手段。然则,我们天天进行的反思到底价值几何?这实在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2.
本节课成功地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让品德回归生活这一思想。教学中教师避免纯学科化的德育和生硬的说教,更加重视品德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追求“使学生受到教育并避免学生感觉有人在教育他”这样一种“润物无声”的意境。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找准贴近儿童实际生活的切入点设计教学活动,活动形式新颖有趣并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自主体验、感悟。在体验、感悟中感受到自己家庭生活的幸福快乐,学会关爱家人和与家人沟通的方法,从而达到了这个主题活动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3.
喷香的大米、雪白的莲藕、肥嫩的鱼儿……这里是小编我的家乡——“鱼米之乡”枞阳。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与众不同的特产和美景,来信说说你的家乡,让我们共同领略它的美吧!  相似文献   

14.
情境教学作为目标教学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即教师将教学目标外化为一个学生容易接受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厚的情绪氛围可以感受,让学生先感受、后表达。情景教学,以“形”为手段,以“趣”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智慧的源泉,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保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求知、认知的乐趣,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和自我需求的活动。“情境”的运用,改变了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方法,达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群体教学与个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目标。那么在平时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情境”,使学生乐学、好学。使之在课堂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5.
笔者20多年来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教过许多鲁迅作品,再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有众多的人物:阿Q、祥林嫂、闰土、孔乙己、狂人、人力车夫等,这些人物都栩栩如生。但我们还要注意一个人——“我”。再议“我”的非虚构色彩与典型性,可以有利于读者深入领会鲁迅作品的思想性,借鉴鲁迅高超的艺术处理手法。  相似文献   

16.
我刚接手一个新班第二天,就有学生告状:“老师,小莉没做完作业。”“小莉没背下题来。”“她脑子笨。”“她学习差”……看来小莉是一个难以让老师、学生喜欢的孩子,大家似乎都已经认同了她的智力差。但我分明看到,当别人批评她、向老师告状时,那个自卑而敏感的女孩低垂着头,眉头紧紧蹙起,显示出的漠然、悲伤和无奈。她多么让人怜惜啊!  相似文献   

17.
我曾自卑     
当我写着“今天阳光灿烂。白云一朵一朵轻轻地飘在天上,像欢快的绵羊一群又一群,学校带领全校同学一起去了公园欣赏牡丹”,或者是“烈士陵团里安静极了,我们依次把自己做好的纸花放到烈士们的墓前。当我们听到老师讲起烈士们的英雄事迹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流下了感动的热泪。我们想,长大了也一定安像他们一样.保家卫国。”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四年级科学课《怎样加快溶解》一课时,我尝试着在探究式的教学中让学生体验科学,品尝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以“探”出科学味。  相似文献   

19.
回首多年来课堂教学的实践,我始终坚信,千改万改,音乐课不能离其根本——“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我除了注重对学生进行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外,还充分发挥音乐“情感艺术”特点,以情为本,把情感培育放在音乐教学的首要位置,让学生进入“美”的境界,让“情”哺育学生的心田,进而达到使他们健康成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哲学家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正是肯定—个人的具体表现。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树立信心,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如何通过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每个学生都说“我能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下面结合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