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英《新科学家》2001年6月30日报道 :全世界每年有难以计数的白内障眼病患者。在他们眼睛变得模糊不清而丧失视力后 ,其中有数百万人可以用人造(眼球)晶体取代有白内障的天然晶体 ,但这种晶体的屈度是固定的 ,因此焦点也是固定的 ,病人只能看清楚一个固定距离上的物体。比如 ,英国一位白内障女患者瓦莱里·金斯兰 ,在作了植入这类人造晶体的手术后说 ,她只能看清楚距离约2米远的物体 ,要寻找街道上的目标就特别困难 ,而且看书和驾驶车辆还必须戴眼镜。为了克服这种人造晶体的缺点 ,科学家一直在研究新的可改变焦距的人造晶体眼球。  相似文献   

2.
应用fluent软件,建立三维自然对流水动力刚体模型,探究了眼内微流体的运动.本研究将以眼球前房和后房即房水主要流动区域作为研究模型,求解眼球内部房水流动产生的压力差和温度场,分析了眼角膜温度、房水分泌流量和虹膜至晶状体的最小距离对眼内压差的影响.计算了虹膜至人工晶体不同间距下的白内障术后模型前后房眼内压的差值,通过和术前对比,分析了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水动力因素,为后续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白内障及其防护治疗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内障一病已为大家所熟知。眼球内部(眼球前段)有一类似铁饼状晶莹剔透的水晶体,其直径约9毫米,厚度4毫米多。水晶体外包以透明囊膜,内为透明晶体皮质。水晶体可因各种原因混浊变白,如外伤、其他眼病、全身病(如糖尿病)及老龄等,其中最常见的是老年性白内障。客观地讲,老年性白内障发病率为100%,只不过有人早,有人迟而已。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人造器官技术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获得了生的希望,开辟了崭新的人生最近,被挖去眼球导致双目失明的山西6岁男童斌斌,继在眼科医院成功接受了义眼球移植手术后,又即将植入义眼片,医生希望在两三个月之后斌斌可以使用"电子导盲仪"。这种仪器可以把影像化为脉冲讯号,通过舌头将讯号传到脑部,使斌斌能"看见"物体的轮廓。生活中类似"电子导盲仪"这样的人造器官正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随着人造器官技术的日  相似文献   

5.
移动机器人视觉定位方法,主要是将目标物体的图像像素与移动机器人和目标物体之间的距离联系起来。应用视觉传感器搜寻目标物体,并借助于图像处理技术提取目标物体的特征对目标进行定位。通过计算目标物体图像的像素数,比例关系来确定目标物体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这种方法成功地运用于RIRAII移动机器人上。  相似文献   

6.
白内障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眼科疾病,它是指眼睛内像照相机镜头一样的晶体失去透明性,变为混浊,并阻碍光线通过,使人看不清物体的一种眼病。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白内障,它的自觉症状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晶状体混浊的部位不同,程  相似文献   

7.
正物体操控名词解释:操控任何人造物体。超能力者:万磁王、Jubilee、Gambit(《X战警》)使用指南:这个超能力和隔空取物的能力颇为相似,但是两者最重要的差距就是对物体的控制程度。前者你只能移动物体,而后者你却可以操纵物体。你可以不用工具就制作雕塑,拆房子,或者是变变小魔术,在街头挣点零花钱之类。负面影响:这项超能力几乎可以让你为所欲为,所以隔空取物与之  相似文献   

8.
科学触角     
汪婕舒 《科学世界》2014,(11):16-17
人造甜味剂,可能适得其反 人们选用人造甜味剂来替代糖,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减少糖的摄入,从而保持体重。然而最近科学家发现,这种做法可能适得其反,甜味剂可能会影响新陈代谢和肠道菌群,提高血糖水平。这项发现刊登在近期的《自然》杂志上。  相似文献   

9.
锐利的鹰眼     
鹰的眼睛为什么锐利?澳人利亚的科学家为此进行了试验。研究人员训练了几只鹰,这些鹰在距离试验物6米处的地方,可以从两件物体中选择一件,并飞向这件物体。这样的试验在人身上也进行了。结果表明,在良好的条件下,鹰眼的视力要比人眼强一倍。鹰眼视力之所以这么好,是由于  相似文献   

10.
王元 《世界博览》2011,(13):57-57
新的人造肉有生命尽管现在一块小小的人造肉制造成本要将近3万元人民币,但或许未来有一天,快餐店的汉堡中就会使用这种人造食材。在美国科普作家米歇尔·斯佩克特看来,离实验室里培育出来的人造肉进入超市柜台的日子已经不远了。科学家说,"人造肉"如果只需要含有动物蛋白质的肌肉细胞的话,今天的技术就能做到。制造人造肉饼,只要把在一块平面上培养的动物肌肉细胞卷在一起,做成肉的形状。但不足之处是目前成本很高,有人预计第一块人造汉堡的成本会超过5000美元(1美元约合6.5元人民币)。世界各地都有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忙于培育人造肉,力争让其看上去、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纹理分割方法的不足,从分形布朗运动的平均Holder数出发,提取人造目标与自然场景的相对距离,根据相对距离区分物体和背景,通过不同分辨率下的小波Holder数的计算,进行直线拟合.利用拟合后直线的斜率及线性度等参数可进行目标的检测.实验表明,与用单纯的分形特征参数相比,所提出的方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人造目标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分形的人造目标与自然物体区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一种基于物体分形特征的人造目标与自然物体的区分方法.该方法根据人造目标和自然物体的固有差异,将分形维数作为估计表面粗糙度的一个重要参数,结合“毯子”维算法来计算物体表面粗糙度.该算法快速、简单、有效.实验表明,人造目标的分形维数较低,自然目标的分形维数较高,用此算法计算物体分形维数区别人造目标和自然物体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正英国科学家最新研制一种小型纳米晶体盘,可以存储海量数据,甚至能记录人类发展历史。这种"永恒"存储设备,是由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科学家研制的,将五维数字数据保存100多亿年时间。该技术被称为"超人记忆晶体",使用激光在晶体上蚀刻5D数据,现已记录了主要历史文档,例如《英国大宪章》、《世界人权宣言》。  相似文献   

14.
据英《新科学家》1999年3月27日报道:美国帕萨迪纳加利福尼亚技术研究所的戴维·蒂雷尔和他的同事发明了一种制造人造血管的技术。他们用基因工程细菌产生一种类似弹性硬蛋白的聚合物。这种有弹性的蛋白和血管壁是兼容的,它类似真正的蛋白,是生物材料中的关键成分,可以植入人体中取代有病变的天然静脉或动脉血管。植入前,将这种有弹性的蛋白式的聚合物编织成血管状的基础结构,一旦植入人体中,内皮血管细胞就会在聚合物基体上生长;甚至在植入人体前,也可以用病人的细胞在人造血管上生长。美国其他的一些科研小组也在研究制造…  相似文献   

15.
《科学观察》2012,(4):27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8月1日报道,最近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科学家们在人造皮肤这个课题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突破。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人造皮肤就能用来治愈烧伤患者和其他皮肤疾病患者身体上大面积的创伤了。这一突破性的科研成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登在国际知名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的8月号上。目前,多伦多大学正在为这种新的人造皮肤申请专利,准备将其推入商业领域。阿克瑟尔冈瑟是多伦多大学机械及工业工程学院的助理教授,也是"人造皮肤"项目的参与者之一。他介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应用干涉法作成的激光测振仪,早已研制成功并正式投入使用。这种测振仪实际上是用激光器作光源的干涉仪,它以激光波长作为尺子测量物体的振动幅度。这种测振仪的一个反射镜需固定在欲测物体上,必须在室内使用。在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中,有越来越多的铁路及公路桥樑桥墩需要有先进的测试手段,以保证交通的迅速发展和畅通无阻。根据这种需要我校与济南铁路局共同初步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17.
蟹壳有多种用途,近几年来世界各国许多科学家正在致力于这种资源极为丰富的物质的开发利用,并取得了不少新的成果。这里撷取几项围外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供读者参考。一、蟹壳制成人造皮肤用于治疗严重烧伤和其他皮肤损伤的人造皮肤,原来是用猪皮和胶原等物质,采用冻结干燥法制成,因这种人造皮肤含有动物蛋白质,对止血、止痛、防止感染和创伤吻合都存在缺点。法国尤里契卡公司的研究人员,发现从蟹壳提取的甲壳质是由乙酰氨基葡萄糖构成,而这种乙酰氨基葡萄糖人体内相当丰富,由此,他们以蟹壳为材料试制成功最新的人造皮肤。临床结果,适应性好,  相似文献   

18.
据英国《新科学家》2003年9月20日报道 :美国哈佛大学超冷原子中心的物理学家在实验室中用一团微型的钠原子云 ,创造了人造最低温度的世界记录。研究人员使2500个钠原子冷却到离绝对零度仅5/(10亿)度之内。我们已知道 ,在宇宙中没有任何天然的物体有如此低的温度。为了冷却钠原  相似文献   

19.
程铮 《杭州科技》1994,(4):23-24
老年性白内障是高龄人群中的主要致盲眼病之一,随着人的寿命延长,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目前白内障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已成为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先进技术,也是白内障患者恢复视力的最好方法。随着人工晶体设计制造技术的改进和显微手术的开展,人工晶体植入渐趋安全和普及。当然,手术的成败因素,除了医生手术技巧和设备外,必须要患者很好配合,因此做好病人的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玻璃时代的诞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玻璃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人造材料,如今在科学家的手中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有时甚至都认不出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