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岳杰 《安徽科技》2004,(4):19-21
编者按: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年~2010年)>,充分发挥安徽省中医药资源优势,推进中药现代化发展进程,壮大现代中药产业,促进安徽经济发展,日前,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由安徽省科技斤、省发改委、省卫生厅、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制的<安徽省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4~2010年).  相似文献   

2.
岳杰 《安徽科技》2001,(3):29-31
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加入WTO后,具有产业优势的少数几个领域之一。早在1997年,国务院18个部委就联合编制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旨在推动我国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以适应医药产品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 安徽省具有丰富的中医药资源优势、科技优势和中药产业发展基础。全省  相似文献   

3.
陈晓花 《广东科技》2000,(12):28-30
时代背景会刺激人的思维。当一个世纪向另一个世纪过渡的时候,人的思维也开始转型。所以20世纪90年代关于“现代化转型”的话题屡屡皆是、处处皆是。在人文科学领域,学者们开始探讨“古典文学的现代化转型”、“古代文化的现代化”、“知识分子现代化转型”等等话题;白酒行业,贵州醇与茅台酒掀起了一股是实行“白酒复兴工程”还是进行“白酒现代化转型”的浪潮……中医药也需要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邓爱华 《科技潮》2007,(9):15-17
有人说,中医药是自成一体的科学理论体系,与西医并行不悖;有人说,中医是超科学的,至少用现代科学无法解释得清;有人主张,中医药应该返归经典;有人主张,中医药应该和国际接轨……对中医药发展之争是如此的尖锐和对立,“中医药的现代化”是其中的焦点话题。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边宝林,他畅谈了中医药现代化的现状和未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中药的国际化、现代化为中药产业崛起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天然资源为原料生产的药物作为世界医药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认知度不断提高。生物医药、天然药物和中药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最具发展空间的战略性产业之一。中医药已传入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被许多国家列入医疗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2008年开始实施中药现代化重大专项。该专项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和引导作用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为技术依托,针对制约中药高技术产业化发展中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重点支持,重点突破。并且主要在推动中药规范化种植、构建中药现代化科技平台、促进现代中药产品创新、培育中药高新技术企业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科技部肯定和中医药界的欢迎,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广东)"的建设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为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支持。  相似文献   

7.
数千年来,中药对中国人民的医疗保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是世界上中草药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中药总数已达12807种,其中不少临床效用明显,对治疗某些疾病具有公认的独特功效。中药的独有疗效已吸引了世界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千名留学生到我国专门学习中医中药。然而,我国这样的一个资源大国,其出口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洋中药”抢滩中国的现象。这对我们这样一个中医药大国来说,是不相称的。一、“洋中药”抢滩必须引起重视中医药是我国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防治疾病、康复保健的一大法宝。当今…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类医学的发展,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中医和中药,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和高度的关注。在“世界需要中医药,中医药要走向世界”的形势推动下,香港特区政府也于1998年提出要把香港建成“国际中医药中心”的目标。在1999年,香港工商局推出了“香港中药产业未来十年发展大纲”,随后又筹得5亿港元准备设立中药研究院,几年来在推进中药产业发展方面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但是这一类的中药研究工作都是在一个缺乏理论指导、缺少统一协调、“各自各精彩”的状况下进行的。下面谈几点我们的看法,与大家共同讨论。一、中…  相似文献   

9.
为正确理解中医药“守正创新”的内涵,本文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即“废止与存续:中医药‘守正创新’的历史审思”“现代化与科学化:中医药‘守正创新’的困境审思”“返本与开新:中医药‘守正创新’的路径审思”。本文认为中医药“守正创新”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中医药“守正”关键要守住哲学基础、原创思维和民族医药文化自信,中医药“创新”的关键在中医药基础理论阐释和中医药技术应用创新。  相似文献   

10.
中药现代化是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过程。1997年,国务院18个部委联合编制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旨在推动我国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以适应医药产品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省现有的中药资源种类已达2508种,其中药用植物118种,毫州白芍和菊花、铜陵丹皮、大别山茯苓属安徽四大著名中药,誉满中外。我省具有丰富的中医药资源优势、科技优势和中药产业发展基础。建设安徽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是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安徽中药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大举措,发展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将对促进我省的经济支柱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药炮制是下百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传统制药技术,是中医药现代化过程极其重要的环节。时任同务院副总理吴仪在2007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发表了“推进继承创新,发挥特色优势,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讲话,特别强渊“要注重中药传统炮制技术的挖掘和传承”。  相似文献   

12.
正10月23日下午,第五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出席开幕式,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尹力,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药部主任张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本届大会的主题是"中医药科技创新与大健康产业",20余个国家  相似文献   

13.
实行创新调查和创新报告制度是发达国家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制度建设,是实现科技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条件,也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我国的科技创新调查和创新报告制度主要经历了中国科学技术统计、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和国家创新指数报告三个阶段。国家创新指数报告主要从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和创新评价5个方面,搭建了我国国家创新指数的指标体系。结合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建议应当增加和强化“国家财政科研经费投入占研究与发展经费比重和使用效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整体实施效果专家系统评价评估”、“国家科技政策实施效果专家系统评价评估”、“重要科技创新领域科技创新水平国际比较与创新潜力评价评估”、“科技创新人员创新环境和创新条件建设问卷调查与评价评估”、“科技创新人员获得国际学术头衔与国际科技奖励的数量和比例”等方面的评价评估测算指标。  相似文献   

14.
《广东科技》2009,(23):7-7
11月9—11日,“2009’传统医药国际科技大会暨博览会“在广州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中医药现代化与世界传统医药发展”。大会主要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中药现代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中医药学是生命科学的一部分 ,中药现代化应借鉴和吸纳现代科学技术来完善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体系 ,使中医药理论能被国际社会所接受、理解和应用 .高速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是中药现代化的强大支柱 .  相似文献   

16.
玉成 《安徽科技》2000,(11):20-21
由于工作关系,笔者曾到四川进行调研,听四川省科技厅的同志介绍了该省组织实施“中药现代化行动”的有关情况,感触颇深。当前我们正在研究编制全省科技发展“十五”计划。如何找准经济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如何加强集成,提高科技工作的显示度,四川省的做法和经验,无疑给我们带来许多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7.
2000年12月13日,一个将国粹中药与现代化科技手段“嫁接”的“河南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工程”在郑州宣布启动。  相似文献   

18.
刘震 《广东科技》2008,(19):36-40
“石龙镇现代化建设科技创新示范工程”项目荣获200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唯一一个特等奖,石龙的发展模式、创新思路、探索方法,再次受到了高度的关注。石龙镇坚持走“科技兴镇”道路,始终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小城镇现代化,实现了“三次跨越”:第一次跨越以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单位为标志;  相似文献   

19.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将我国传统中医引领上了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信息化使中医在临床诊疗、教学自学、科研创新、文献古籍数字化等的现代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医药信息化服务手段也越来越先进,成为中医药发展新的切入点及提升点。该文基于科技信息化探讨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晓彤 《科技潮》2000,(3):105-105
当我们中医药界中的一些人张罗着中药西制,取消“苦药汤子”的时候,韩国研制的专门煎制“苦药汤子”的煎药机却在我们周围悄然推广开来。如此简单的煎药机,实在算不得什么现代化,但由于其迅捷、方便、卫生和药效提高,却深受欢迎。煎药机从根子上改变了天天守着药锅,一熬一个多小时的“熬”药方法,对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