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华东科技》2000,(1):15-16
“信息光子学前沿”学术研讨会,是东方科技论坛第6次研讨会,光信息领域的专家教授、中科院院士和青年科技工作者7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中心”副主任陈良尧教授和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褚君浩研究员轮流主持。上海市科委徐国华同志出席研讨  相似文献   

2.
媒体纵览     
<正>中国科学报"中国脑计划"酝酿启动3月14~15日,在复旦大学举办的东方科技论坛上,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教授杨雄里称,"中国脑计划"已获国务院批示,并被列为"事关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之一,将从认识脑、保护脑和模拟脑三个方向全面启动。这一研究,将为研发类脑人工智能软件系统、类脑芯片、类脑机器人  相似文献   

3.
2004年6月12日~13日中国城市生态建设论坛在崇明东滩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本论坛由复旦大学、中国生态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上海市生态学会和上海市崇明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中国科学院蒋有绪院士、中国工程院唐孝炎院士、李文华院士、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季昆森、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王如松教授、周纪伦教授、  相似文献   

4.
《创新科技》2007,(7):6-6
日前,在上海市举行的“2007创新人才论坛”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上海市科协主席沈文庆院士对城市发展,特别是通过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引领城市未来发展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2002年6月29日-7月5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行了“国际合成金属大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朱道本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曹镛院士和复旦大学孙鑫教授任大会主席并出席会议. 本届大会的主题为“用有机光电材料开拓信息科技新方向”。会议收到论文1245篇,参会人数1200多人,其中国内(含大陆和港澳台地区)学者300余位,国外代表有800多位(来自40余个国家)出席会议的  相似文献   

6.
小庭  叶俊 《华东科技》2006,(11):44-45
2006中国国际工博会科技论坛之一“院士圆桌会议”11月15日上午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今年会议主题为“创新人才与创新型国家建设”,上海市副市长严隽琪出席会议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科协主席沈文庆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7.
<正>王迅老师于1956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后师从谢希德先生,于1960年以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副博士研究生身份毕业,并于同年留校任教。1978年获聘副教授,1984年获聘教授,1985年任博士研究生导师,1996年担任复旦大学首席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复旦大学半导体物理教研室副主任,微电子教研室副主任,表面物理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等职。  相似文献   

8.
9月22日下午,“中国百名院士沈阳行”暨第四届沈阳科学技术年会沈阳高饺环境论坛在我校隆重举行。沈阳市科协主席、沈阳市环境科学学会会长、沈阳大学校长孙铁珩院士代表我校向到会的市科协领导以及市内各高校的专家学者致欢迎词。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院院长金涌院士作了题为“以工程科技创新推进循环经济建设”主题学术报告。[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陈克复     
<正>我国造纸工业清洁生产突出贡献专家制浆造纸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男,1942年10月出生于广东海丰,196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1991年晋升为教授。历任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华南理工大学造纸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导,"植物资源化学与化工"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首席科学家兼主任。  相似文献   

10.
东方科技论坛(Eastern Foru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FST)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共同发起和主办,是以中青年为主体,面向全国,具有综合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科学技术研讨会。 1998年2月10日东方科技论坛进行了第一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师昌绪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院士就材料科学发展状况与趋势作了报告,一批国内知名专家和中青年科学家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从而揭开了东方科技论坛的序幕。序幕已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促进亚洲地区纳米科技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发展,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韩国科学与上程基金委员会及日本学术振兴会共同举办的第六届东北亚纳米科学与技术国际研讨会,于2004年5月7-9日在上海市复旦大学召开.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朱道本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院士、  相似文献   

12.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的科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列勋  邓云峰 《自然科学进展》2007,17(4):505-505,528
2006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政策局、管理科学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信息科学部在北京共同组织召开了2006年度第17期“双清论坛”.本期论坛主题为“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的科学问题”.大会主席由郭重庆、范维澄和戴汝为院士担任,论坛开幕式由管理科学部副主任张维教授主持,政策局韩宇副局长致辞并介绍了有关双清论坛的情况,来自全国40余所大学、研究院所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及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有关科学部和局室的同志参加了此次论坛.  相似文献   

13.
 当代科技快速迭代,科技应用不断创新,技术与产业创新紧密结合,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伦理问题,冲击人类传统的伦理观念。第二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高端对话环节,邀请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双聘教授沈向洋作为主持人,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龚克、清华大学苏轼民书院院长薛澜、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中国科学院院士蒲慕名、微软首席科学家埃里卡·霍维茨、牛津大学教授卢西亚诺·弗洛里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伦理委员会召集人彼得·保罗·维贝克教授作为嘉宾,共同探讨新兴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大会主席万钢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大会组织委员会主任:怀进鹏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主任:李静海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副主任:马丁·波利亚科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士,诺丁汉大学教授(Martyn Poliakoff)袁亚湘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15.
《国际学术动态》2009,(3):46-46
2008中加传染病数学建模会议于2008年5月15-20日在复旦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李大潜院士、吴建宏教授、弗莱德&#183;鲍尔(Fred Braoer)教授任主席,并获得众多中国和加拿大的科学家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6.
构架创新的新时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天锡 《华东科技》1999,(10):12-18
东方科技论坛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共同发起和主办,以中青年科研人员为主体的面向全国的具有综合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科学技术研讨会(详见本刊1999年第7期“东方科技论坛——科学家的喉舌”一文)。本刊从1999年第10期起,特辟“东方科技论坛”专栏,根据论坛会议情况,采取多种形式,逐期报道前沿科学、未来科学及我国与上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 本专栏得到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学术办公室主任兼东方科技论坛办公室主任曹天锡同志、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办公室副主任励爱芬同志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7.
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浙政办发函[2006]10号),“细胞非线性网络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ellular Nonlinear Networks)于2006年9月3日至5日在杭州市浙江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举行.本次会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浙江师范大学的共同资助,并由浙江师范大学动力系统与非线性科学研究中心和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主办,香港城市大学和浙江大学协办.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吴锋民教授代表学校致词,香港科技大学Bertram Shi教授(IEEE院士)、香港城市大学陈关荣教授(IEEE院士)、北京科技大学闵乐泉教授、复旦大学陈天平教授等20多位专家学者作了报告,组委会主席陈芳跃教授和组委会副主席陈关荣教授主持了本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8.
小庭 《华东科技》2004,(7):22-24
我国目前确立了22家国家大学科技园,近1O年的实践表明,大学科技园的建立对于国家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对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在近日“知识杨浦——上海创业投资国际论坛”上,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杨玉良教授提出,大学科技园应发挥它独有的智力优势,联合各方力量包括吸引各种风险投资的介入,谋求新的发展,打造东方“硅谷”。  相似文献   

19.
《太原科技》2005,(4):36-38
“第二届太原科技发展论坛”于2005年5月15日在太原科伟通会议厅举行,应邀参加论坛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蓝伯雄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姚长辉教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赵志耘博士、清华大学张凤桐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张永建研究员等太原市党政领导科技顾问和太原科技大学黄庆学教授、山西大学董川教授、煤炭科学研究院总院太原分院王虹研究员等省城科技顾问以及民革中央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雷世钧同志、中北大学党委书记赵晋生教授围绕“促进成果转化,推动率先发展”论坛主题做了精彩演讲并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0.
谷超豪传略     
谷超豪,生于1926年5月15日,浙江温州市人。莫斯科大学物理一数学科学博士,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攀登计划》首席科学家,囚际高等学校科学院院士,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52年任讲师。1953年到复旦大学工作,1956年任副教授。1957年赴前苏联莫斯科大学力学数学系进修,1959年获科学博士学位。1960年在复旦大学晋升为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被批准为基础数学、流体力学两专业博士生导师。曾于1978-1981年任复旦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