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钟在先秦乐器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它荟萃工艺技巧的精华、代表着该时代冶铸技术和音乐艺术的水平,是古代铸师、瞽师的一大发明。欧洲和印度的钟都是正圆形,惟独中国的编钟是合瓦式的。因为钟体扁圆,对声振动起着制约作用,所以能成组编列,作为乐器被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2.
2012年10月28日,声学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杭州召开。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长田静,中国科学院院十张仁和、侯朝焕、张淑仪,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士莪、马远良、王威琪,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与研究室主任邬江,以及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声学所等多家单位参加声学名词审定T作的负责人和专家100多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3,(18):32-32
课题以声学应答释放器的可靠性设计为核心,突破大深度声学指令信号传输设计、耐压结构及释放机构设计、低功耗电路设计及声学换能器设计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多次海上试验,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满足深海调查使用要求的深海声学应答释放器样机,主要技术指标为:作用距离(斜距)10000米,  相似文献   

4.
天坛声学现象的首次测试与综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天坛,以其宝贵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举世瞩目,又以其奇妙的声学现象位列我国四大回音古建筑之首。该文首次运用现代物理实验方法和先进的测试仪器对天坛声学现象进行了现场测试与综合分析,揭示了“回音壁”、“一音石”、“二音石”、“三音石”、“圜丘台”和新发现的“对话石”声学现象机理,对古建筑声学现象研究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相似文献   

5.
热心于科技名词工作的科学家 马大猷院士是国际著名的物理学声学家,是我国声学事业的开创者. 20世纪50年代末,马先生亲自设计了我国第一个声学实验室,成为发展我国声学科学的重要基地;他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厅堂--人民大会堂音质的主要设计者;他组建科研队伍,在我国率先(在国际上也是比较早的)开展了语言声学研究,为我们的汉语语言信息处理研究达到国际水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周髀算经》盖天宇宙结构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长期以来,《周髀算经》盖天宇宙模型中的天地形状一直被认为是双重球冠形,并将这一点视为《周髀算经》“自相矛盾”之处。本文通过对《周髀算经》全书的系统分析,从演绎体系、数理结构、语词辨析等多方面论证了“双重球冠说”之误。再进而给出了《周髀算经》盖天宇宙模型的正确结构和形状-新给出的结构和形状在全书中非常自洽。  相似文献   

7.
热心于科技名词工作的科学家马大猷院士是国际著名的物理学声学家 ,是我国声学事业的开创者。2 0世纪 50年代末 ,马先生亲自设计了我国第一个声学实验室 ,成为发展我国声学科学的重要基地 ;他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厅堂———人民大会堂音质的主要设计者 ;他组建科研队伍 ,在我国率先 (在国际上也是比较早的 )开展了语言声学研究 ,为我们的汉语语言信息处理研究达到国际水平奠定了基础。 70年代 ,马先生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 ,坚持开展了气流声学的研究 ,不但探明了具有很大学术价值的气流噪声强度与压力关系 ,还设计了非常实用的小孔消声器 ,解决…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12,13(7):14-14
该课题以飞机和机械结构为工程背景,首先,研究了高效的大型复杂结构拓扑优化方法与数值计算技术:探讨了结构不同类型拓扑变量的尺度效应的机理,形成组合结构拓扑优化方法与技术;通过摸索结构尺寸、形状和拓扑变量的尺度效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对产品声学品质(如电声、建筑声、材料声学、设备噪声等)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相对应的消声室、混响室以及建筑厅堂内声场特性的校准测试研究也愈显重要。
  目前校准上述声学实验室声场(包括自由声场、扩散声场及一般其他声场)普遍采用的方法为手动测量,测量准确度和测量效率难较低。本项目研制的一套声场自动校准装置,可实现声场的准确、自动、高效测试校准,为研究实验室声场特性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同时本项目开展了自由声场校准方法研究,包括声源声中心的计算、自由声场衰减理论值的推导、测试信号与测量方式的选择、测量速度、测量距离间隔、测量数据选取、声场近场区确定等,此方法研究成果对实际声场校准测量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古戏台声学分类是古戏台研究的科学基础。文章基于大量田野调查,根据声音传播原理,将山西古戏台分为直达型、聚向型、混响型和共振型四种类型,从中可管窥古戏台发展的基本脉络及建筑构件同演唱与听闻的关系。研究还表明,共振型古戏台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体现了古代建筑师对扩声传声原理的巧妙利用,是古戏台声学的巨大飞跃,在我国乃至世界声学史上独树一帜,不愧为古建筑中科学和艺术高度融合的珍贵例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基础科学》2006,8(4):63-6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俞书宏课题组,一直致力于模拟生物矿化设计和构筑具有特殊结构与形状的复杂结构功能材料研究。日前他们将水溶液中的双亲聚合物模板控制矿化过程成功拓展到混合溶剂体系,在混合溶剂中以两亲聚合物长链多肽PEG-b-pGlu为晶体生长修饰剂,成功合成了高度单分散的球文石碳酸钙微球,并实现了对其形状的有效调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的盖天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根据出土文物和历史文献论述了中国历史上有过盖天仪的问题,重点讨论了汉代的盖天仪模型,北魏的盖天厅,南朝梁的盖天仪和隋代的盖天图,其中梁的盖天仪尤其值得注意,文献记载上就明确称之为“盖天仪”,是一件独立的天文表演仪器。文中对盖天仪在当时的安装地点、位置和盖天仪的形状、结构给出了推想图。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国家环境条件(低温)差异明显,使高速列车噪声源特性与声音的传播速度均会发生很大变化,热别是由于车内外存在较大的温度梯度,使噪声在车体结构中的传播速度、方向和衰减量发生较大变化,同时金属材料热胀冷缩引起连接处产生缝隙和形变,也极大地影响了车内噪声环境。通过在高声强低温环境室进行的声学性能试验,以及低温环境下高速列车低噪声轻量化声学结构设计、数据库和设计平台的建立,搭建可适应不同标准体系的高速列车产品声学仿真与设计平台,形成跨国互联互通的高速列车噪声技术规范与标准,降低不同环境条件下高速列车车内和车外噪声,为一带一路高速铁路建设项目和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重建于乾隆年间的北京钟楼,是当时京城的报时中心。其二层悬挂的铸造于永乐年间的大钟为我国现存最高、最重的圆柱形青铜古钟。据史料记载,该钟声铿锵有力、浑厚绵长,可传至京城内外。文章首次从钟体、钟腔和钟声三方面综合测量分析青铜古钟的声学特性,以诠释其声学效应。研究表明,永乐古钟声能主要集中在400Hz以内的8个分频上,最大声压级可达123dB,嗡声频率可低至26.641Hz,嗡声延时逾120秒,具有拍音明显、频率低、响度大、衰减时间长、声能集中于低频、嗡声和基音的振幅小于标名音等声学特性,既可传远,也颇有震撼之感。  相似文献   

15.
此次“蛟龙号”发起5000米海试,由国家海洋局、中国大洋协会组织。 “向阳红9号”共搭载来自中船重工第702研究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和声学所等13家研制参试单位的96名队员。临行前,“蛟龙号”首席潜航员叶聪激动地说:我们信心百倍。这是一次中国载人深潜“创纪录之旅”。  相似文献   

16.
建筑声学是研究建筑中声学环境问题的科学,它主要研究室内音质和建筑环境的噪声控制.20世纪50年代,我国很多科研人员加入到建筑声学的研究工作当中,使我国的建筑声学得到迅速发展.到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广泛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如隔声、吸声、消声、减振等.各项噪声控制标准和声学测试标准的逐步制定,也推动了建筑声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公元11世纪上半叶,在《皇You新乐图记》一书中,阮逸、胡瑗给后人留下了一页律管图样。这是一套按三分损益律制作的16只律管,从长内径数据看,是在通过改变管径来者管口校正。但我们对这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详尽记述的不同管径的全套律器”却重视不够,也没有见到有人对该律管做更多的理论分析或复原实验。文章运用现代物理声学原理,对该套律管进行了理论估算,初步推定:阮逸、胡瑗的这套三分损益律管,如果其吹口形状符合推测,从理论上看,就可以解决全套律管的系统管口校正问题,使管律发音的弦律一致,从而实现“竹声度调”的古老理想。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程哲学发展的重要经验之一是工程师、工程管理者、哲学工作者"三结合",相互学习、合作研究工程哲学。开展工程方法论研究是当前工程哲学领域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方法、方法论、工程方法、工程方法论等概念的相互关系,指出工程方法论研究应该研究体系结构、协同化、非线性相互作用和动态耦合、程序化、和谐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2):124-128
针对在传统戏台设"共鸣瓮"以增强戏曲演奏声学效果的说法,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声学原理以及相关实验数据的分析,指出"设瓮"一说广为流传,亦在个别传统戏台确有其事,但是由于"瓮"而产生振动,实为选择性频率吸声。而在考古中发现的瓮,其共振频率并不在人声和传统乐器的主要频率范围,实无"助声"之效果。尽管如此,古人对传统戏场的"助声"仍然做了有益的尝试,如戏台藻井和八字壁等建筑形式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格致释器·化学器》是近代向中国系统传入化学仪器知识的第一部译著.全文共二十一章,详细描写各仪器的功能、形状、材质、使用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等.它融入大量化学实验知识,是一部可供化学工作者学习和参考查阅的实验仪器实用手册,有较高的专业价值,在中国的近代化学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