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运用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STELLA,建立了具有年龄结构的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种群动态变化模型.通过模拟分析,研究了该种群数量变化的特征,探讨了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种群增长的一般性规律,并对鼠害灾变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东方田鼠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的增长具有较大影响,而初始种群数量不是鼠灾发生的关键因子.提出了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恢复洞庭湖区生物多样性,特别是在洲滩增加东方田鼠的天敌等生态策略是最理想的防控鼠灾措施.  相似文献   

2.
具有空间扩散和年龄结构的种群系统的数学模型和解的性质已有大量的结果,但其边界控制的求解问题比较困难,很有必要给出一种有效的新解法.本文利用辅助原理技巧给出了求解具有年龄结构和空间扩散的种群系统的最优边界控制的迭代算法,并证明了由算法产生的迭代序列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3.
濒危植物缙云卫矛种群数量动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静态生命表、种群年龄结构图及存活率曲线和死亡率曲线,研究了重庆特有濒危植物缙云卫矛在鸡公山和北温泉后山2个自然种群的数量动态变化过程,揭示了种群龄级的变化规律,预测了种群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在这2个种群内,缙云卫矛的幼苗数量都较丰富,可以有效地进行种群更新,其年龄结构基本上呈钟型,属于稳定型的种群.种群的死亡率在9龄以前不高,比较稳定,以后死亡率开始升高,种群个体数急剧减少,到12~13龄时基本达到其最大生理寿命而死亡.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导致缙云卫矛濒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人为干扰因素以及由此产生的生境破碎化.  相似文献   

4.
种群增长确定性数学模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生物种群增长典型的确定性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构造了种群增殖开始后资源得到适当补偿的条件下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这一模型可能作为分析种群和生境间生态关系的确定性方程之一。最后,对崔—Lawson氏模型的机理进行分析,认为该模型是基于种群营养的生化过程建立的另一个种群增长的新模型。  相似文献   

5.
太白红杉种群生殖对策研究Ⅰ生育力和种子重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太白红杉种群生育力和种子重量与年龄及海拔的关系.结果表明:(1)南坡的太白红杉成熟年龄比北坡早.(2)太白红杉种群的生育力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大,但到一定年龄后又呈下降趋势.南坡太白红杉在70龄左右时生育力开始降低,北坡太白红杉在90龄左右生育力下降;北坡太白红杉种群的生育力随海拔的升高逐渐增大,大约到海拔3300m左右后逐渐降低;南坡太白红杉种群的生育力则一直随海拔升高而逐渐增大.(3)太白红杉种子的重量(千粒重)随着个体年龄的增大逐渐增加,但南坡在60龄左右时又逐渐变轻;种子重量随海拔的升高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但在北坡种子重量开始下降的海拔要比南坡低.  相似文献   

6.
运用Leslie矩阵和Markov链建立了一个具年龄结构的集合种群随时间动态变化的空间分布模型,给出了集 合种群持续存在以及灭绝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考虑一个有m个年龄组的生物种群,它生活在(随时间)变动的环境中,m维向量x表示第t时间单位(简称年)种群的年龄结构向量,H_t是由第t年的环境决定的种群m维Leslie矩阵(也可是更一般的非负转移矩阵).种群依规律x_(t+1)=x_tH_t随时间t演化.本文将给出该种群年龄结构渐近周期波动的定义和充要条件,简述如下.称v是一个概率向量,如果它的每一个分量非负且分量之和为1.定义1.记T_(p(?)r)=H_(p+1)H_(p+2)…H_(p+r),v_p~(1),v_p~(d)是d个概率向量,如对任何非x≠0,  相似文献   

8.
大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编制大丰自然保护区麋鹿种群生命表,绘制其种群增长曲线、死亡率曲线以及存活曲线。得出麋鹿种群的生理期望寿命为6.29岁;种群呈指数增长,其增长模型为Nt=39e^0.184t;种群年龄在1~7a时,种群死亡率较小,存活机率较大,到第8年后,种群死亡率急剧上升,存活机率较小。  相似文献   

9.
群落种群在竞争优势排序下的长期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数学模型为工具研究了草原种群的拓殖率 c( colonization)和死亡率 m( mortality)都为常数时 ,存在竞争优势顺序的系统最终将趋于平衡态 ;当环境的随机扰动引发的种群拓殖率和死亡率的波动的绝对值充分小时 ,种群最终进入原平衡态的一个ε邻域内 .  相似文献   

10.
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采用匀滑技术,研究调查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油松种群的年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1)油松种群年龄结构表现为稳定型,但林下幼苗、幼树相对较少;(2)油松种群死亡率曲线变化出现两个高峰,一个出现在第5级、第6级、第8级龄级阶段,另一个出现在第12龄级阶段,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型.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的了解福建武夷山野生早樱种群结构与动态,运用静态生命表、种群年龄结构图、存活率曲线、死亡率曲线、亏损度曲线、死亡密度函数曲线、积累死亡函数曲线和危险率函数曲线对该种群生命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野生早樱种群的死亡高峰出现在幼龄期,并在龄级Ⅶ再次出现一死亡小高峰;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种群年龄结构呈现出纺锤形,幼老年种群株数严重偏少,种群整体呈衰退状态。光是限制该种群增长的关键性因子,建议适度干扰或开辟林窗有利于野生早樱的自然繁衍。  相似文献   

12.
考虑到自然界害虫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以及人类对害虫的控制都是呈周期性变化的情况,建立了一类化学控制和生物控制相结合的非自治害虫治理模型.将杀虫剂作用函数看成是分段连续的指数函数,并将杀虫剂残留效应引入到害虫控制模型,给出了害虫灭绝周期解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一类具有时滞和年龄结构的非线性种群系统的最优输入率控制问题.应用特征线法证明了解对控制变量的连续依赖性,并利用法锥概念和对共轭系统的分析给出了系统输入率控制为最优的必要性条件.  相似文献   

14.
把模糊和随机两种不确定性因素考虑到种群系统中, 得到一类具有年龄结构带 Poisson 跳的模糊随机种群扩散模型, 这类方程可用于混合动态系统的建模. 在方程系数满足有界条件(弱于线性增长条件) 和 Lipschitz 条件下, 运用逐次逼近法, 通过构造 Picard 迭代序列, 讨论了具有年龄结构带 Poisson 跳的模糊随机种群扩散方程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利用 Gronwall 引理、模糊随机 $It\hat{\mathrm{o}}$ 积分的性质和三角不等式, 给出了方程强解存在的充分条件和近似解误差的估计式.  相似文献   

15.
1936—1945年国外曾饲养有14只大熊猫,1955—1982年我国又向9个国家提供了24只,1979—1988年墨西哥等4家动物园,共繁殖13胎,产仔17只,存活7只,在10年繁殖中共有10只组成繁殖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目前国外饲养有18只,根据年龄结构推测,将是一个人工繁殖的增长种群。  相似文献   

16.
根据种群生物量增长模式,提出一种新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改进了Logistic模型,可以用来描述种群数量随时间和环境条件变化的增长规律,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和适用性.在新的模型中,Logistic模型仅为它的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17.
建立并研究了一类污染环境下具有扩散和年龄结构的随机单种群动力系统,在Hilbert空间中,通过应用It(^overo)公式证明了随机种群系统强解的存在唯一性。加入毒素对种群的影响,推广了一般的具有年龄结构和扩散的随机生物种群模型。  相似文献   

18.
讨论一类具有年龄结构且死亡率与种群总数有关的非线性非自治种群模型解的渐近性态,证明了解的存在唯一性并得到了零平衡解稳定和全局稳定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9.
文章应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具有性别结构的两种群食饵-捕食者模型,讨论了不同性别的死亡率对两种群竞争生态数学模型动态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雌性死亡率低于0.477时,食饵种群的数量可以达到自生的繁殖需求,虽然随着雌性死亡率的增加,雄性食饵数量、雌性食饵种群数量以及捕食者种群数量都在递减,但是由于食饵的数量可以满足捕食者种群的基本需求,不足以使种群灭绝.雌性死亡率高时,雄性食饵种群数量较之之前急剧下降,而且捕食者种群灭绝,说明食饵的数量不足以满足捕食者种群的基本需求,导致其灭绝.当雌性死亡率高时,由于雌性数量相对较少,无法满足食饵种群的繁殖要求,导致整个食饵种群灭绝,可见雄性死亡率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20.
文章应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具有性别结构的两种群食饵-捕食者模型,讨论了不同性别的死亡率对两种群竞争生态数学模型动态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雌性死亡率低于0.477时,食饵种群的数量可以达到自生的繁殖需求,虽然随着雌性死亡率的增加,雄性食饵数量、雌性食饵种群数量以及捕食者种群数量都在递减,但是由于食饵的数量可以满足捕食者种群的基本需求,不足以使种群灭绝.雌性死亡率高时,雄性食饵种群数量较之之前急剧下降,而且捕食者种群灭绝,说明食饵的数量不足以满足捕食者种群的基本需求,导致其灭绝.当雌性死亡率高时,由于雌性数量相对较少,无法满足食饵种群的繁殖要求,导致整个食饵种群灭绝,可见雄性死亡率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