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治岭头金矿矿体主要赋存在中元古界陈蔡群变质岩系和上侏罗统磨石山组火山岩中。成矿元素组合为Au,Ag,Sr,Ti,Co,Sn,Mn,Li,V,Cr,W,Ga,Mn,Ni,Cu,Pb,Zn,Ba,Nb,Fe,S,Si,O等。蚀变带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显示Au与Ag,Cu,Pb,Zn,Sn,Mn异常有较好的相关性。矿床成矿元素侧向综合分带系列为:Au,Ag,Zn,Cu,Pb,Mo,Sn,Cr,Co,Ni,Mn;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演化为Si,Fe ̄(2+)→Fe ̄(2+),Pb,Zn,Cu,Au,Ag,Mn,Sn→Ca,Si,Cr,Co,Ni,Mn,Au是在约200~300℃时,由大量的黄铁矿和金属硫化物沉淀后络合物解离而停积成矿的。  相似文献   

2.
党参中无机元素的组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电感偶合等离子发射光谱,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了常参「Codonopsis Pilosula Nannf」中Fe,Cu,Zn,Mn,Cr,Mg,Ca,Se,Al,P,B,Sr,Hg,Pb,Ba,As,Ce,Be,Ni,Nb,V,Ti,Co,Ge,Mo,Cd,Li,Te,W,Ag,Si,Bi,Sn等33种无机元素的组分含量。  相似文献   

3.
合金元素对铸造AlSi7Mg合金导电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合金元素Si、Mg及杂质元素Cu、Mn、Fe等对铸造AlSi7Mg合金导电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i对合金的导电率有不利的影响,其含量应控制在下限;随着Mg含量的提高,合金的导电率降低,综合考虑强度和导电率,Mg含量应控制在0.25%~0.4%;Fe是合金中的有害元素,但其对导电率影响不大,其含量应低于0.2%;Cu、Mn是合金中的杂质元素,对导电率有不利影响,应减小其含量。  相似文献   

4.
详细研究了ICP-AES同时测定铅钙合金中Sn,Ca,Al,Sb,As,Zn,Fe,Mn,Mg,Cr,Cd,Cu,Ag,Co和Ni等15种元素的非光谱干扰和光谱干扰,建立了数学校正干扰方程.采用此法分析,无须分离基体或基体匹配,就能消除基体中的干扰,并满足合金生产过程控制分析快速、准确的要求.用于实际样品测定,与基体匹配法比,分析结果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5.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436名健康人血清中Zn,Fe,Cu,Mn,Pb,Cd,Cr,Ni,Mo和Se等10种微量元素;并用ST286型计算机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和统计处理.结果表明,血清中Zn,Cu元素分布比较集中,其它元素变异度较大;多数元素与年龄相关,其中Zn,Cu,Fe,Mn,Pb,Se与年龄呈正相关,而Mo则与年龄呈负相关;多数微量元素含量与环境中微量元素分布相似.  相似文献   

6.
代位合金元素对Fe3Al金属间化合物塑性与氧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了将Cr、Mo、Mn、Ti、Ni、Si等合金元素分别加入当量成分的Fe3Al金属间化合物后对其室温塑性,800℃周期氧化性能,氧化物结构及Al元素由试样表面向内部的分布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用Mo部分替代Fe-Cu-Nb-Si-B合金中的Nb而制备的Fe73Cu1Nb1.5Mo2Si12.5B10非晶合金,在500-62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了等温退火处理。对退火后样品进行了磁性、微结构及物相研究,表明在530℃左右退火后具有最佳软磁性能。当退火温度大于600℃时,有Mo2FeB2及其它化合物析出从而使合金软磁性恶化。Mo与Nb一样有抑制晶粒生长,细化晶粒之作用。  相似文献   

8.
喷射沉积Al-20Si-5Fe-3Cu-M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喷射沉积技术制备了Al-20Si-5Fe-3Cu-1Mg合金,借助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和拉伸试验等手段研究了喷射沉积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了Fe对合金挤压和热处理后的组织变化,拉伸试验结果表明,喷射沉积Al-20Si-5Fe-3Cu-1Mg合金具有比粉末冶金Al-20Si-3Cu-1Mg合金更高的高温(300℃)强度。  相似文献   

9.
云南17种菊科植物微量元素含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论述了云南17种菊科植物9个元素含量的特征.元素含量顺序有10种植物遵守Fe,Al>Zn>Mn>Cu>Pb>Cr>Ni>Mo的规律,有5种植物遵守Fe,Al>Mn>Zn>Cr>Ni>Mo的规律.元素含量的相对离散度为:Al>Fe>Mo>Ni>Mn>Pb>Cu>Zn>Cr.反映元素含量顺序与相对离散度顺序不完全匹配.元素Cu,Mn,Pb,Cr,Mo,Zn含量的频数分布总体为正态.Fe,Ni,Al含量的频数分布为正偏态型,并呈现高狭峰.元素Al,Fe,Mn,Ni含量间呈明显正相关;Fe与Cu,Zn,Mo,Cr间呈负相关.根据统计分级聚类分析,17种植物分5组,1,2组共11种植物,显示了植物对Cu,Fe,Pb,Ni,Cr吸收积累的聚类特征.第5组的小一支箭和臭灵丹,显示出对Fe,Al或Ni,Cu,Pb吸收积累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对采用快速凝固技术工艺制备的Al-Si-Fe-Mn合金与Al-17Si-0.5Mn和Al-7Si-1.3Fe-0.5Mg铸态合金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并对几种合金摩擦磨损行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快凝Al-Si-Fe-Mn合金比其它铸态合金的耐磨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便携式Si(Li)X射线探测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报道了所研制的便携式Si(Li)X射线探测器,其能量分辩为153eV,液氮保持时间为40h,充满液氮后的重量为8.2kf,已用于携带式同位素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仪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式肋骨接骨板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41例作为手术组,给予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20例作为保守组给予保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73.3%,而且治疗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保守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效果显著,具有操作简单、痛苦小、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碳纳米管Fe82P18非晶复合材料的晶化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碳 nm管对铁磷非晶热稳定性的影响 ,分别对快速凝固制备的铁磷非晶合金和碳 nm管铁磷非晶复合材料进行了晶化过程的磁热分析 ,并测定了晶化激活能和Avrami指数。结果表明 ,随着碳 nm管体积分数的提高 ,铁磷非晶基体的晶化特征温度明显提高 ,晶化激活能增加 ,加入体积分数约 10 %的碳 nm管使晶化开始温度提高了约10 0 K,晶化激活能增加约 40 % ;铁磷非晶晶化过程表现为形核及晶核一维长大的单一阶段 ,而碳 nm管铁磷非晶的晶化过程分为明显的两个阶段 ,出现了显著的二维长大过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铸造合金动态线收缩测定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该仪器具有灵敏度高和重复性能好等优点.用该仪器可测定所有铸造合金的线收缩以及冷却曲线,可用于教学和科研.  相似文献   

15.
锌铁合金电镀工艺及黑色钝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从氯化物电镀溶液中获得含铁0.2%-0.6%的Zn-Fe镀层的工艺及镀层的黑色钝化工艺,探讨了工艺条件对合金镀层的含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含Fe0.2%-0.6%的Zn-Fe合金镀层的耐蚀性优于普通镀锌层。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Fe70Zr10B20磁性非晶合金粉末. 分析Fe70Zr10B20非晶合金的晶化机制; 研究非晶制备过程中样品磁性能的变化规律及热处理对Fe70Zr10B20非晶合金磁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Fe70Zr10B20非晶合金以一次晶化的模式晶化; 非晶制备过程中样品的磁性及非晶热处理后样品的磁性与其结构、 颗粒尺寸、 应力和缺陷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测定极化曲线和微分电容曲线研究三种添加剂:间苯二酚、胨、乙烯醇(PVG)及其组合对Pb、Cd共沉积的作用,结果表明,单一添加剂及其组合表现不同的吸附规律;相应地,它们对Pb、Cd和Pb-Cd合金电沉积的极化也有不同影响,从含组合添加剂(6g·l~(-1)间苯二酚+1g·l~(-1)胨+1g·l~(-1)聚乙烯醇)的氟硼酸镀液可得到满意的高镉含量的Pb-Cd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使用便携式同位素源X射线荧光仪区分几种合金材料的实例,证明了这种方法在区分合金材料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以Al-Cr中间合金锭和熔融Al-Zn-Mg-Si-Fe镀液为研究对象,研究了Al-Cr中间合金锭浸入含不同质量分数Fe的630 ℃熔融镀液15 h的扩散反应。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分析了扩散前后Al-Cr中间合金锭组织和成分的变化,同时研究了镀液中Fe质量分数对Cr溶解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镀液中的Zn、Mg、Si、Fe长时间向Al-Cr锭内部扩散,Al-Cr锭中原有的Al基体的组织转变成了与镀液成分相近的组织,原有的富Cr第二相转变成了Al-Cr-Zn-Si相和Al-(Fe, Cr)-Si相。随着Al-Cr锭中的Cr向镀液扩散,镀液中Cr质量分数升高,并在5 h后达到饱和。由于Cr和Al、Fe、Si优先形成了Al-(Fe, Cr)-Si金属间化合物,因此镀液中的Fe显著降低了Cr元素的饱和溶解度,当镀液Fe质量分数由0.10%增加至0.42%时,镀液中Cr质量分数由0.047%~0.059%减少至0.012%~0.016%。  相似文献   

20.
Fe和Cu是8030铝合金中最主要的两种合金化元素。为了探究8030铝合金中Fe和Cu的合理含量及其强化机制,试验采用连铸连轧、拉制和退火工艺制备了不同Fe和Cu含量的8030铝合金,分析了Fe和Cu对8030铝合金铸态组织、形变组织、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并对不同成分的8030铝合金的强度、伸长率和电阻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Fe和Cu含量可以获得细小的合金铸态组织,并在后续加工过程中形成织构组织和弥散分布的第二相,提高合金强度的同时,保证塑性和导电性能;当Fe的质量分数为0.45%、Cu的质量分数为0.22%时,8030铝合金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