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由沤麻液中分离并选育得到两株果胶酶产生菌,分别命名为HDYM-01和HDYM-02。采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等方法进行鉴定,确定HDYM-01为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hormacchei),HDYM-02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通过对沤麻过程中的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确定了在沤麻过程中兼性厌氧菌起主要作用,在沤麻过程中可培养的兼性厌氧菌数最多,可达7.3×107cfu·mL-1。而对沤麻过程中优势菌群的分析可知,假单胞菌属是优势菌属。  相似文献   

2.
以分离自亚麻温水沤麻液中的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HDYM-02为出发菌株,探究沤麻液的理化性质以及一系列脱胶酶的活性,进行了亚麻加菌生物脱胶研究。结果表明,加菌组中的细菌总数始终大于对照组,pH值整体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加菌组果胶酶和果胶裂解酶活性都有所提高,最大值分别为200.1±4.9和366.1±3.1 U·mL~(-1)。相对对照组,加菌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β-甘露聚糖酶和木聚糖酶活性都有所提高,半乳糖醛酸的含量也比对照组含量提高了31%。B.cereus HDYM-02能够提高体系中脱胶酶的酶活,且脱胶周期缩短了24 h。  相似文献   

3.
为了挖掘具有亚麻脱胶潜力的微生物资源并验证其在温水沤麻中的脱胶效果,本文首先考察了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 HDYM-02产果胶质降解酶的能力。结果表明,魔芋粉和果胶能显著诱导供试菌株产生两种果胶质降解酶,其中果胶裂解酶的活力最大值分别为(1 678. 33±3. 68)和(1 602. 67±14. 01) U·mL~(-1),果胶酸裂解酶的活力最大值分别为(670. 67±5. 31)和(488. 33±4. 92) U·mL~(-1)。进而构建加菌沤麻体系,沤麻液中的果胶裂解酶和果胶酸裂解酶的活力最大值分别为(721. 86±16. 02)和(213. 99±0. 70) U·mL~(-1),显著高于不加菌的自然对照组(P 0. 05)。同时,加菌组亚麻纤维失重率达到16%,亚麻原茎中的果胶和果胶酸利用率分别为(85. 88±0. 69)%和(63. 09±2. 16)%,均显著高于自然对照组(P 0. 05),比自然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 12和1. 85倍。结果表明,供试菌株B. cereus HDYM-02可同时产生两种果胶质降解酶,这两种酶能高效去除亚麻胶质组分,在亚麻生物脱胶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从实验室温水沤麻液中分离到了一株产甘露聚糖酶(mannanase)的芽孢杆菌HDYM-03菌株,经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研究了菌株72 h连续发酵过程中产酶及生长的动态变化,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优化得到其实验室最优产酶条件为:碳源6%魔芋粉,氮源3%蛋白胨,初始pH值8.0,装液量100 mL/250 mL三角瓶,接种量2%,37℃振荡培养48 h.在研究条件下发酵液酶活力为5 122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2.1倍.  相似文献   

5.
郭洁 《河南科技》2013,(16):182
郑州市陈三桥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是UCT工艺,为了能够满足中水回用要求在二级处理之后加了深度处理,现出水水质达标。现从各个构筑物设备、设计参数、实际运行等方面对陈三桥污水处理厂进行较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即K-B法)检测10种大肠杆菌对30种常用抗生素敏感性;应用表形筛选试验和纸片确证试验对10种大肠杆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10种菌对氯霉素、头孢唑啉、复方新诺明、萘啶酸等表现出极高的敏感性,对克林霉素、苯唑西林、万古霉素等敏感性较弱;同时在10种大肠杆菌中检测出2种产ESBLs大肠杆菌,其耐药率均较非产ES-BLs的大肠杆菌高.  相似文献   

7.
利用含有碳碳双键的有机硅氧烷与其他有机硅单体聚合,制得聚硅氧烷乳液;再通过聚硅氧烷与丙烯酸酯类单体发生微乳液聚合,合成出了高硅含量硅丙乳液.并且讨论了各种工艺参数对乳液聚合的影响,最后通过正交设计试验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厌氧酸化-序列式活性污泥(SBR)工艺处理屠宰污水的工艺原理、试验及工艺设计参数.原污水先经砂除杂,接触床厌氧酸化,SBR工艺采用半限制或限制曝气方式运行,排泥周期5~6个月,处理水优于GB8978-88新建企业一级排放标准,氯消毒后回用于性猪栅及水膜除尘等作业,回用率50%以上。  相似文献   

9.
<正> 西瓜枯萎病又叫萎蔫病、死秧病。患病初期表现为西瓜中午萎蔫、早晚恢复正常,数天后整天萎蔫,以至死亡 亦有一蔓或二蔓发病,其余正常的情况 剖开病株根茎部观察,导管组织变为褐色或黑色 西瓜枯萎病由真菌侵染引起 通过种子带菌、土壤带菌、病残体沤制的肥料带菌等途径进行传播蔓延,发病危害 重茬田或乱茬(烂茬)田种植西瓜,土壤中一般带有病菌;土壤湿度大或长时间下雨骤晴,温度较高;种子带菌或品种抗病性差,均易引起枯萎病的发生及  相似文献   

10.
含有碳碳双键的有机硅氧烷与其他有机硅单体聚合,制得聚硅氧烷微乳液;再通过聚硅氧烷与丙烯酸类单体发生微乳液聚合,合成出了高硅含量有机硅丙烯酸酯微乳液.讨论了相关的聚合反应机理,以及不同工艺对微乳液聚合的影响,最后通过正交设计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1.
新引进北美胡麻品种抗枯萎病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17个从北美新引进的胡麻品种(系),在自然重病地上进行了抗枯萎病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新引进品种(系)间抗枯萎病性能虽有差异,但均属抗病类型,它们的生物产量低于当地高抗枯萎病主栽品种陇亚7号,Vimy,McGregor和Omega生物产量位居第2和第3,与陇亚7号的差异较小,病死株率分别为7.2%,8.4%和7.9%,分别比陇亚7号低4.4,3.2和3.7个百分点,是抗病育种比较理想的亲本品种  相似文献   

12.
利用尿素对亚麻纤维进行改性,以提高其轧染的染色性能和染色深度。对改性工艺条件如尿素溶液的浓度、微波处理功率及时间等条件进行了详细研究。通过对改性后的亚麻纤维SEM观察和X-ray衍射分析,探讨了改性后亚麻纤维染色性能提高的原因,并对改性后的亚麻纤维力学强度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3.
针对标准单模石英光纤磁光特性弱的特点,利用改进化学气相沉积(modifie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MCVD)法结合原子层沉积(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技术制备了Bi/Er/La共掺有源光纤,并且用伽马射线辐照对该光纤进一步处理;搭建了光纤的费尔德常数测试系统,研究辐照前后Bi/Er/La共掺有源光纤的磁光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波长为1 310 nm处,Bi/Er/La共掺有源光纤的费尔德常数(1.02 rad/(T · m))比单模光纤(0.76 rad/(T · m))高约36.2%。经伽马射线辐照后,Bi/Er/La共掺有源光纤的费尔德常数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大,经3.0 kGy剂量处理后,其费尔德常数增加了54.90%,而单模光纤的费尔德常数仅增加了26.3%,且在1.0 kGy辐照处理已达到饱和。  相似文献   

14.
稀土微肥及亚麻种子包衣在亚麻生产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稀土和亚麻种子包衣进行了3年大面积对比试验 ,其结果表明 ,利用稀土微肥和亚麻种子包衣能提高亚麻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亚麻的生物学特点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阐明了亚麻在世界上的分布范围,同时通过与其它纺织纤维生产的比较,突出了发展亚麻的纺织意义,进而着重分析我国东北地区中北部,尤其是黑龙江省发展亚麻的优越条件,论证了黑龙江省成为全国亚麻生产基地的有利因素和主要集中地区,并指出大力发展亚麻生产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6.
杜娟  高文秀 《松辽学刊》2007,28(4):92-93
在微波常压反应条件下,用L-半胱氨酸合成了2-苯基噻唑烷—4-甲酸,讨论了反应时间、微波功率以及反应物用量对产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微波技术可用于光学活性化合物的合成,并显示出微波合成的简便、安全、快速、产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PIPD纤维是一种高强度的有机纤维,在国防、军事、运动器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中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DHTA)是合成PIPD纤维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单体,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DHTA产品的产量和纯度直接影响着PIPD纤维的聚合工艺,为此探索一条合成DHTA的最佳工艺路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大量的实验事实为基础,提供了一条简单经济的DHTA合成工艺路线,为进一步聚合合成高强度的有机纤维PIPD提供了有力的单体保证.  相似文献   

18.
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技术因其具有高灵敏度、抗电磁干扰、体积小及易复用等特性而广泛应用于恶劣环境的温度、应变及振动等物理量检测.基于在线光纤拉丝塔的大规模光栅阵列光纤制备方法的实现,突破了传统光纤光栅分布式传感技术受限于机械强度和制备工艺复杂的限制,大大拓展了其在分布式传感领域的应用.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大规模光栅阵列光纤的制...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光纤微加工技术的发展,侧边抛磨光纤(side polished fiber,SPF)在光纤传感器领域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在普通通信光纤的基础上,通过完全或者部分去除一段长度的光纤包层形成传输光场的"泄漏窗口",利用光场与物质相互作用来激发、控制、探测光纤纤芯中的传输光场,从而制备了各种基于倏逝场的传感器.优化光纤的抛...  相似文献   

20.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盈  王昌 《应用科学学报》2021,39(5):843-857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是光纤传感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感光纤集传感与传输于一体,可实现远距离、大范围的传感与组网;可连续感知光纤传输路径上每一点的温度、应变、振动等物理参量的空间分布和变化信息,单根光纤上能获得多达数万点的传感信息.本文介绍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国内外进展,重点阐述了基于瑞利后向散射和干涉式的分布式传感各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