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建立了地热热储二维分布模型,对地热生产过程中地热热储的压力响应和冷却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提出了利用地热尾水回灌和井内换热相结合的新型对井系统。该系统采用采水井内换热器和地面套管式换热器,既可节省保温费用,又可减少散热损失。根据井筒传热模型,建立了井内换热器优化设计方法,得出了井内换热器的最佳长度为360m。  相似文献   

2.
板式相变储换热器的储换热准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蓄冷系统的功效,建立了分析板式相变储换热器储、换热性能的理论模型,采用温度—相变界面迭代法分析了相变界面和流体温度随时间和位置的变化规律,讨论了当传热流体为气体时,在气体侧加肋片后的强化换热效果,得到了相变界面、蓄冷量和流体温度的量纲一的公式,它们不局限于某一种相变材料或工况,对板式相变储换热器的设计和性能优化具有普适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地下连续墙内埋管地热换热器传热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下连续墙内埋管的结构形式和传热特点,建立开挖面以上和开挖面以下两部分的地下连续墙内埋管传热模型,并采用格林函数法推导其解析解.该模型能求解带有随时间变化的内热源、非齐次边界条件的复合介质热传导问题,可用于地下连续墙及周围土体内的温度场分析,还可用于地下连续墙内埋管布置形式、埋管间距以及间歇运行时间等参数的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4.
基于工程模型的换热器稳健性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换热器工艺操作参数在有限范围内浮动时质量特性仍在允许范围内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工程模型法的管壳式换热器稳健性设计原理;考虑进口流量和进口温度等参数浮动情况下,建立了以面积裕量值为约束条件,以出口温度平均质量损失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换热器稳健性优化设计模型;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编制了优化设计程序;数值算例所得优化方案的出口温度平均质量损失优于原方案,且其管子总质量也比原方案减少27.9%.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于管壳式换热器设计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缠绕管换热器并管传热模型及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缠绕管式换热器中的并管结构的传热规律 ,对并管金属管壁的微元段建立热平衡方程 ,以管壁温度对称分布及通过两并管焊接结构的热量相等为边界条件 ,提出了并管传热模型。在以空气为工质的并管传热实验台上 ,测定了管壁温度 ,然后与模型计算管壁温度比较 ,验证了该传热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是多流体并管式缠绕管换热器设计计算的基础。在低温和深冷分离工程中 ,这种结构紧凑可实现多流体换热的缠绕管式换热器 ,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列管式换热器遗传算法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遗传算法对列管式换热器进行优化设计,并通过分析列管式换热器数学模型的自由度,给出了能保证各变量独立的决策变量确定方法,以及根据经济指标确定出适应度函数.结果表明,采用遗传算法比传统的优化设计方法更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7.
以单位质量材耗的换热能力最大为目标函数 ,分析研究了不同雷诺数Re的操作条件下肋棒长度、直径及板厚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当雷诺数较小时肋棒才可有效地起到强化传热的作用 ,且随着肋棒直径的减小强化传热作用增强 ;当板厚为 3mm、雷诺数在 10 3~ 5× 10 3之间时 ,最佳肋棒长径比为 2~ 3.以上结果可作为板棒式换热器结构优化设计的参考依据 .  相似文献   

8.
在管壳式换热器设计中,由于离散的整型设计变量的存在,以及参变量管壁厚度跃变的影响,给优化方法的应用带来了困难。本文提出将Nelder-Mead方法进一步修正予以应用,分析和计算表明这种方法在管壳式换热器的优化设计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埋地换热器常见的形式,简要分析其研究现状,给出了几种典型的传热模型,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热管换热器优化设计的基础上编写出了热管换热器计算机设计程序,并将回归正交优化设计方法应用于重力式热管换热器的多参量优化设计之中,得出了8个设计参数的回归方程与建立出优化设计模型,并给出在约束条件下的优化设计方案。为热管换热器的多参量优化设计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水平井热力采油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更好地利用水平井技术开采稠油,利用热工水力学方法建立了水平井的数学模型,并将其与三维油藏热采数学模型相耦和,研制出了水平井热力采油的数学模型。实际油藏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与一般的等压线源模型相比,能更真实地反映水平井的动态特性,并能对水平井井长、吞吐周期、射孔位置等进行优选,为利用水平井技术开采稠油提供更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实际油藏中近井地带渗流为平面径向流,首先建立了二维两相径向渗流方程,得到了相对渗透率比值与流体饱和度关系解析解,然后设计了平面径向渗流实验,并用该解析解对渗流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常规JBN处理结果进行了比照,得到近井地带油水径向渗流新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解析模型,能表征近井地带油水相渗关系,并且平面径向流模型试验结果说明,在近井地带,相对渗透率比值与流体饱和度呈直线关系对应的饱和度区间变小,油水在渗流中呈现出更为复杂的渗流关系,以非线性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3.
注汽井井筒温度分布的模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场使用的注汽井井筒模拟软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隔热井筒的节点划分过粗 ,未考虑隔热油管接箍和伸缩管等对井筒温度分布的影响 ,其计算结果误差较大。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了井筒温度分布精细描述数学模型 ,编制了新的计算软件 ,此软件考虑了接箍处轴向导热的影响 ,改进了地层热阻的计算方法 ,并采用新方法计算环空隔热介质的导热系数。对隔热油管外管壁温度分布进行的局部加密处理后的计算结果更能接近实际热损失情况。分别用数值解法和解析法求解了隔热管外管壁的温度分布。与现场测试数据的对比说明 ,精细模型计算的结果准确度高 ,能满足工程精度的要求 ,对地层热阻、环空隔热介质等的分析计算比较可靠。  相似文献   

14.
注汽井井筒温度分布的模拟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场使用的注汽井井筒模拟软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隔热井筒的节点划分过粗,未考虑隔热油管接箍和伸缩管等对井筒温度分布的影响,其计算结果误差较大。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了井筒温度分布精细描述数学模型,编制了新的计算软件,此软件考虑了接箍处轴向导热的影响,改进了地热阻的计算方法,并采用新方法计算环空隔热介质的导热系数。对隔热油管外管壁温度分布进行的局部加密处理后的计算结果更能接近实际热损失情况。分别用数值解法和解析法求解了隔热管外管壁的温度分布。与现场测试数据的对比说明,精细模型计算的结果准确度高,能满足工程精度的要求,对地层热阻、环空隔热介质等的分析计算比较可靠。  相似文献   

15.
低渗透油气藏水平井压裂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水平井压裂裂缝的形态、压裂水平井的渗流特征、压后产能预测;探讨了裂缝条数、裂缝长度和裂缝导流能力的优化以及不同的裂缝布局和不同位置的裂缝对压后产量的影响.通过X井水加喷砂压裂位置测井数据进行压裂裂缝模拟,优化设计与现场施工的加砂量和排量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6.
在斜井井筒附近应力场分布复杂,往往造成水力裂缝转向。基于最大拉伸应力准则和拉格朗日极值法,建立了斜井井筒附近水力裂缝空间转向模型,用于分析三向地应力和井筒内压作用下斜井井筒水力裂缝的起裂位置和扩展形状。根据此模型,编制了数值计算程序。对长、宽、厚均为300mm的岩石试样在真三轴水力压裂模拟装置上进行了物理模拟,模型计算结果与物理模拟结果基本一致。模拟计算和物理试验结果表明,斜井井筒附近确实存在水力压裂裂缝空间转向的现象。斜井井筒附近水力裂缝的空间转向大致发生在3倍于井筒直径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斜井井筒附近水力裂缝空间转向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斜井井筒附近应力场分布复杂,往往造成水力裂缝转向。基于最大拉伸应力准则和拉格朗日极值法,建立了斜井井筒附近水力裂缝空间转向模型,用于分析三向地应力和井筒内压作用下斜井井筒水力裂缝的起裂位置和扩展形状。根据此模型,编制了数值计算程序。对长、宽、厚均为300mm的岩石试样在真三轴水力压裂模拟装置上进行了物理模拟,模型计算结果与物理模拟结果基本一致。模拟计算和物理试验结果表明,斜井井筒附近确实存在水力压裂裂缝空间转向的现象。斜井井筒附近水力裂缝的空间转向大致发生在3倍于井简直径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基于储层精细描述的水平井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盒8段辫状河道砂体的发育特点,完善该类储层水平井设计方法。方法在现代辫状河沉积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岩心、岩屑观察,以及密井网区测井曲线形态的分析与对比,剖析储层的内部结构及发育规模。结果辫状河道主要由心滩、河道充填、废弃河道及落淤层等4个微相构成。心滩微相粒度粗、物性好,河道充填微相粒度细,废弃河道及落淤层以泥岩沉积为主。结论心滩为辫状河道内有利的沉积微相,水平井设计中应考虑其规模与走向。  相似文献   

19.
根据光开关对量子阱材料的要求,提出了具体的量子阱结构优化原则。以准对称耦合量子阱为蓝本,利用此优化原则,对其结构进行优化。通过对优化后的准对称耦合量子阱电光特性的分析,发现该量子阱结构在低工作电压(F=40 kV/cm)、低吸收系数(α<100 cm-1)的情况下仍有一很大的场致折射率变化(对TE模入射光,(Δn)max=0.021 6;对TM模入射光,(Δn)max=0.033),从而验证了优化程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