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洲意识”的培育是欧洲联合进一步深化的关键。“欧洲意识”与“民族意识”都是人们对地域性共同体归属和忠诚的一种情感。正如“民族意识”是维系近现代民族国家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情感基础,“欧洲意识”也是将欧洲民众集合在一个超国家新共同体内的必要的精神支柱。促使当代欧洲走向联合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与决定近代欧洲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相似的,近代“民族意识”形成的途径和方式也是在“欧洲意识”培育过程中可以借鉴的。  相似文献   

2.
欧洲近代史学作为一种舶来品,对于中国史学从传统走向现代,起到了至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欧洲近代史学东传的过程中,傅斯年穿针引线,对欧洲近代史学的引介不遗余力,贡献尤著。尤其是,他对巴克尔史学的借鉴、兰克治史理念的宣扬,以及德国"种族-文化"观念的运用,不仅成为其取得重要史学成就的学术渊源,而且为转型期的中国史学创辟了一条新路径。同时,欧洲近代史学经由傅斯年输入国内,开阔了中国学者的国际视野,为中国史学走向世界,取得国际学术话语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欧洲近代哲学产生的背景决定了欧洲近代哲学的基本特征是:独立地探求真理,视人类理性为最高权威,用自然主义观点解释精神或物质现象,追求人的平等、自由与民主,这对西方的现代化进程有重要的影响。但它的形而上学性与机械性,则对现代化进程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4.
两千多年来,欧洲在不同时代和背景下一直以不同方式维系着自己的统一性。罗马帝国的政治统一奠定了欧洲统一观念的历史基础;中世纪到近代的文化统一孕育了欧洲认同的情感基础;当代的经济统一夯实了欧洲走向政治统一的基石。欧洲历史上特有的三种统一方式的演变和发展,构成了当代欧洲统一发展的共同基础。  相似文献   

5.
罗马帝国对欧洲古典文明发展的贡献特别是它的“大一统”统治深深地印刻在了欧洲历史上,成为萦绕欧洲人心头的一种“情结”。罗马的统治被视为“正统”,拥有“罗马皇帝”头衔的统治者被认为是“正宗”和“合法”的。从中世纪直到现代,借罗马帝国的名号谋求“统一”或霸权是欧洲的一种历史现象,罗马重要的遗产——基督教也成为欧洲历史上重要的整合力量。罗马帝国“情结”是当今欧洲人认同联合的重要情感基础。  相似文献   

6.
1618——1648年,在欧洲历史上爆发了以德国为主要战场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先后直接或间接卷入这场战争的有欧洲的近十个国家,战争持续了30年,故又称“三十年战争”。这次战争对近代初期欧洲国际关系的建立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是欧洲封建社会解体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一次重要战争。一、战争起因16至17世纪,正是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尼德兰等国在经济上迅速发展和繁盛的时期,但是,德意志却和意大利一样,经济开始衰落了。新航路开辟后,主要的商路转移到了海上。多瑙河上游的城市(如奥格斯堡)与意大利威尼斯等地的商业衰  相似文献   

7.
“新欧洲”与“老欧洲”有不同的价值观。它们在许多问题上更容易接受“道德论据”,而不大理会“欧洲的现实政治”。亲近美国和回归欧洲,它们陷入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8.
欧洲近代史     
大学丛书 商务印书馆印行 二十五年九月初版七O一页 在中国学术界里,有关于欧洲近代史的著作,据笔者所知,有周鲠生的近代欧洲政治史及近代欧洲外交史,张忠绂的欧洲外交史,吴颂皋的欧洲外交史大纲,以及袁道丰的最近欧洲政治史。这都是几本比较有地位的书,但其中的三本专讲外交,而其余两本也都讲的是政治;要求一本将十八世纪末以迄于今日的欧洲历史,作整个的综合的叙述的完书,却一直还没有过,这实在是一个缺憾。我们的大学里差不多都有欧洲近代史一门功课,讲授时大都用外国的几本名著(1)做蓝本,辗转演述;一个中国学生学点欧洲近代史,都不能…  相似文献   

9.
石头和涂料,是欧洲许多城市建筑外饰材料的两大主流。古代建筑多用石头,现代建筑则多用涂料,用玻璃幕墙、金属幕墙作外饰材料的建筑并不多见,用陶瓷面砖作外饰材料的建筑几乎没有。欧洲人何以如此钟情于涂料?这是由涂料产品的特性和欧洲人的装饰观念决定的。涂料色彩丰富,可配制出1000多种颜色,适合于欧洲人“个性化”的装饰观念。再是涂料价格实惠,施工简便,易于变化,适合“持久靓丽”的城市装饰要求。比如,欧洲各个城市的市政管理部门都对涂料的使用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有的城市规定5年翻新,有的城市规定8年翻新,在使…  相似文献   

10.
3.11与9.11也许有太多的机缘巧合。3.11发生在9.11后的第911天,它对欧洲的震撼丝毫不亚于9.11之于美国。9.11之后在反恐问题上出现了新老欧洲之说,9.11成了欧洲分裂的起爆剂。而3.11之后新老欧洲又在反恐中重新聚合,3.11反倒成了欧洲的粘合剂9.11之后,虽然欧洲各国喊出了“我们都是美国人”的口号,但是欧洲人只是把恐怖袭击视为“潜在威胁”,一些国家甚至抱着“隔岸观火”的心态。美国主导的伊拉克战争进一步加剧了欧洲的“分裂”,形成了以法国、德国和比利时为代表的“老欧洲”反战派和以英国、西班牙、意大利和东欧国家为代表的“新欧洲”…  相似文献   

11.
欧洲在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城市得到了迅速发展。早期城市政府家长式的统治致使女性在城市中处于不利地位。人们不仅在观念上认为男女两性应分属于不同的空间,而且通过多种形式来强化这一观念。欧洲城市空间的这种性别化特征无论从地理概念上还是从其代表的社会权力而言,都具有文化建构的含义,它加深了两性关系的不平等。这表明,在迈向近代化的进程中,真正实现两性关系的平等和妇女的解放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杨晋 《世界知识》2011,(2):40-41
2010年岁末的圣诞钟声里传来欧洲极端天气的噩耗:12月16日、17日,一场强降雪自西向东横扫德国,航空、铁路、公路交通严重受阻;12月21日,英国伦敦圣潘克勒斯车站外,等待搭乘“欧洲之星”高铁的乘客排起长龙,希恩罗机场,这个欧洲与美洲大陆间的重要航空中转站,陷入瘫痪;  相似文献   

13.
以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胡塞尔(E·HUSSERL,1859—1938)为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的现象学,是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欧洲危机论”是胡塞尔现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地和突出地体现了现象学人道主义的特点:人的意味与科学的根本对立。本文的任务在于通过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欧洲危机论”的分析和论述,揭露出现象学人道主义的特点和本质。  相似文献   

14.
由两个法国非洲裔少年逃避警察检查居留证而意外触电死亡所引发的巴黎骚乱,把欧洲的“外来移民”问题推到了世人审视的焦点中。不过,在许多相关的报道中,“外来移民”概念已被偷偷地换成非欧洲国家的移民,与之相联系的关键词则是“失业”、“教育”、“伊斯兰教”、“犯罪”和“种族歧视”。事实也是,欧洲的移民人口众多,来源广泛,但作为“问题”凸显的,主要还是北非和西亚的穆斯林移民在欧洲国家的权利与合法性、生存与发展问题及其与所在国人民之间产生的难分难解的紧张关系。巴黎骚乱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发动骚乱的不是极右的排外种族移民…  相似文献   

15.
苏联政府今年二月十日在柏林会议上提出的“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为欧洲和平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正在与美国复活德国军国主义的计划——“欧洲防务集团”——作激烈斗争的欧洲各国人民,以及具有民族自尊感的一切爱好和平的欧洲人士,都可以从苏联的建议中找到自己的斗争的方向. “欧洲防务集团”的策划者美帝国主义假“统一欧洲”之名来分裂欧洲,使它成为相互对立的国家集团,并藉此扶植西德复仇主义分子,来蹂躏西欧各国的主权和民族利益.以准备新的世界战争为目的的这种活动,威脋着欧洲和世界的和平和安全.柏林会议没有能够在德国问题上达成任何协议,正是说明这种活动还是很嚣张.  相似文献   

16.
《天津科技》2012,(4):26-26
日前,欧盟委员会启动“智能城市和社区欧洲创新伙伴行动”(Smart Cities and Communities European Innovation Partner-ship, SCC-EIP ) 。“欧洲创新伙伴行动”(EIP)是欧盟委员会根据“欧洲2020战略”在新能源、可持续农业和老龄化等重要战略领域部署实施的公私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计划,  相似文献   

17.
王湖清 《世界知识》2011,(22):62-63
欧洲人权观念的发展 欧洲人对中国人权的关注是伴随着自身人权观念发展而来的。二战后,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加深,欧洲国家开始在内部和对外方面凸显人权大旗,以解决国家主权弱化带来的人权保障问题,树立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  相似文献   

18.
“一个伟大的星期”4月的两件事,再度引起了人们对欧洲的关注。一是法国政府在数百万示威学生和工会组织面前,最终放弃了改革劳动力市场的努力;二是意大利议会大选上演了与去年秋天德国大选惊人般相似的一幕。这两件事正好发生在同一周,具有广泛影响的英国《经济学家》因此用“欧洲又一个伟大的星期——意大利瘫痪了,法国投降了”作为其封面标题。笼统地说欧洲出了问题,无疑会冤枉保持着较高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率的北欧国家以及大陆之外的英国和爱尔兰,还有两年前入盟的“新欧洲”国家,但由于目前欧洲的问题出在法、德、意等在欧洲占据很大比…  相似文献   

19.
美欧矛盾:欧洲对美国的恣意妄为说“不”美欧矛盾:欧洲对美国的恣意妄为说“不”美欧矛盾:欧洲对美国的恣意妄为说“不”美欧矛盾:欧洲对美国的恣意妄为说“不”美欧矛盾:欧洲对美国的恣意妄为说“不”美欧矛盾:欧洲对美国的恣意妄为说“不”美欧矛盾:欧洲对美国的恣意妄为说“不”美欧矛盾:欧洲对美国的恣意妄为说“不”美欧矛盾:欧洲对美国的恣意妄为说“不”美欧矛盾:欧洲对美国的恣意妄为说“不”美欧矛盾:欧洲对美国的恣意妄为说“不”美欧矛盾:欧洲对美国的恣意妄为说“不”美欧矛盾:欧洲对美国的恣意妄为说“不”美欧矛…  相似文献   

20.
在欧洲利益中去最大限度获取德国利益,希拉克—若斯潘与施罗德的马车不能脱离欧洲一体化的大道。自去年9月德国大选后,“科尔时代”结束,代之而起的是联邦总理施罗德为首的德国红绿联盟新政府。“科尔时代”不仅是德国的一个时代,更是欧洲的一个时代。因此,人们很自然地会提出一个问题:科尔之后的德国会与欧洲如何相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