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分析不同时代绘画中的透视变化,揭示绘画中空间意识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2.
"空间"作为绘画艺术中的一种形式因素,它与线条、明暗、体积、色彩等形式因素一样是构建画面结构的基本因素,不同的画种、不同的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处理空间的方式方法,比较中西方绘画中空间意识的不同对研究中西方绘画及指导艺术实践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空间作为一个形式因素必然要决定于产生它的本体(绘画内容)即:人们在不同的民族、文化、历史背景等影响下所形成的空间意识。空间意识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必然与经济及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庄竞夫  冯瑞贞  张璘 《镇江高专学报》2004,17(4):108-109,118
空间观念是绘画中至关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它的变化会直接引起画面技法的改变,美术流派的变更,以及欣赏观念的变革.论文主要通过对三种不同的现代主义绘画空间构成的分析,阐述从传统到现代绘画的空间观念的几种变化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传统中西方绘画同属于平面造型艺术,在对待空间的问题上,都有一个共同的使命——在平面中营造超出平面的更大空间.传统中西方绘画都在使用各种手法来解决画面的这一空间问题,但是由于中西方哲学思想、文化观念等的差异使之在解决这一难题的过程中又各显神通.二者各自空间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体现出中西方画家非凡却又不同的艺术创造力.  相似文献   

5.
印象派之后,西方美术流派如雨后春笋,艺术家寻求绘画的创新,在绘画空间上表现出惊人的探求精神。本从传统透视入手,简要论述现代绘画的空间观念及艺术风格的演变。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不同时代绘画中的透视变化,揭示绘画中空间意识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7.
对视觉空间的研究,中国古代绘画界早就有所重视。视觉空间是反映现代中国绘画“写意”、“写心”、“传神”特征的窗口,是美感的载体,它包含着一种理念。它在中西绘画中都有各自意义上的独立存在。其视觉心理,一是倾向于客观,具有科学性;二是倾向于主观,具有浪漫性。艺术空间多向客观和主观两极发展。其视觉空间,一是追求纵深,再现“前前后后一连串的物象”;二是追求平排,表现物象时,“步步移”,“面面观”,观其内涵,略其形色。艺术空间多是“心”、“景”合二为一,“悟化”的结果。西方绘画,中国古代和现代绘画视觉空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西方、中国古代绘画视觉空间应包含于现代中国绘画视觉空间之中。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绘画的"空间构成"语言为中心概念,论述了西方从中世纪及其以前空间构成在绘画中的作用,到文艺复兴至印象派对空间的观念变化,再到后期印象派塞尚的空间构成观念的又一次飞越性的转变。最后,发展到空间构成对现代艺术家们的巨大的影响力。通过对古今中外大师的作品分析,及画家对绘画空间的探索,阐释了空间构成新观念作为现代绘画的标志,已成为艺术家创造新视觉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姚冶平 《科技信息》2012,(36):183-183
17世纪中国的山水画正走向高峰趋于衰微,而在西方风景画正戍为西方绘画中的重要分支逐渐成熟。本文试图从造型语言的不同、构图方法的不同、空间透视的不同、绘画工具的不同、审美趣味的不同五个方面来比较这两个画种的视觉表现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中国和西方都曾创造灿烂的雕塑艺术,但是二者分属两大独立的美术体系,其历史和文化的差异,中西雕塑在美学观念、造型方式以及艺术效果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中西雕塑与空间观念之间的媒介分别是绘画和建筑,本文就中国雕塑和绘画、西方雕塑和建筑的关系来展开中西古代雕塑的空间观念讨论.通过比较我们将探寻到中西雕塑的各自特征及所共有的价值.最后得出西方古代雕塑以物的结构,实体化地把握空间,而中国古代雕塑则是根据宇宙真体内部充满和谐与节奏的宇宙之舞来把握空间的.  相似文献   

11.
分析探讨中西绘画"空白"语言的相似性,寻找本质特征相异的文化之内在契合之处,融汇与贯通中国传统绘画的"空白"语言精神与油画的"空白"语言技法,以期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的油画。在当代,静观恬淡的创作心态以及"空白"语言的意味深长,对于中国油画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中国传统演出空间与西方新型舞台革新的一系列共性与特点,分析了两种文化互相渗透的图式。从四个方面剖析研究其相似点,即剧场性、空间的自由、空间的暗示和空间的开放。中国传统戏曲舞台所具备的一系列优点正是西方舞台革新者所追求的目标。剧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螺旋式上升的,这就是现代西方新型舞台革新设计从一种古老文化中获得启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从中西方建筑理论的根源处解释了中国古建筑和西方建筑在情与理的处理方面的差别,再从建筑形式、建筑空间、建筑材料、建筑价值四个方面出发,分别阐述了东西方建筑的审美特征的不同。最后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出发,解释了外环境和中国传统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说明中国人最早而且最坚定、最始终如一地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互相照应,共同体会的。  相似文献   

14.
运用比较研究的文化学方法,探究了决定中西观演空间发展历程的内在文化因素的差异性,从而为我们理解中西观演建筑形态提出了方便的工具。文化的综合性差异、时空观差异、戏剧心理差异、戏剧主张差异、伦理观差异和环境观差异等都影响了中西观演空间向不同方向发展,而文化的综合性差异则是最根本的因素。研究文化的差异与观演空间的分异及融合的过程可为我们进行新型观演空间的创造提供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远古神话周穆王与西王母昆仑之会,在跨越自然空间的“心”、“物”交感中,孕育出中土与西域心心相系的古老的“历史情结”;又以人的“文化的超机体因素”超越自然生态的“种内关系”,而且大胆实施空间创造,把纷繁复杂的现实因素转化为“柔远能迩”、“和远又和近”的空间思辨;同时在“心”随“物”(自然空间)游中,展开对自然的诗意想象,以生命的执着冲破内心孤独,努力践行追求和谐、统一的空间行为,从而在“原生态自然”中编织了关于中原与西域不可分割的“生命”之链,升华了“历史情结”。  相似文献   

16.
利用传统水墨画的技法和思维以及表现形式、画面的结构特点等,创造现代先进的三维技术动画,将中国传统水墨画通过三维动画的形式,更好地在现代视频制作、动画作品中展现出来。先进的三维动画技术手段,在视觉效果上使水墨画更加清晰,更具有韵味,也更体现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7.
吴历是清初学兼中西的一位文人画家,信仰天主教接触许多西画后,他不学、不模仿、也不贬低西画技法,让东西方绘画技法在中国各行其道;但他在文人画题画诗和画跋中融入了涉及天学思想与修行、传道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吴历是清初学兼中西的一位文人画家,信仰天主教接触许多西画后,他不学、不模仿、也不贬低西画技法,让东西方绘画技法在中国各行其道;但他在文人画题画诗和画跋中融入了涉及天学思想与修行、传道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徐悲鸿艺术特点与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悲鸿的一生和艺术,总是和中西文化密切相关。从徐悲鸿的创作分期,不难看出,其在中西文化认知程度上和艺术特点上,存在着差异。早期,国画启蒙,临西洋画片,其作品特点是受西画的间接影响,并无纯正西洋味;留学时,国画作品非常少,已具有西画写实技巧;归国后,是徐悲鸿最重要的时期,他力倡用西方写实主义方法改造中国画,正是这种实践,造就了20世纪中国画坛的主流画派;新中国时期,他的艺术又与时代紧密相联,其写实主张与从苏联引进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并为一体,从而确立了徐悲鸿在中国美术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随着西方图式的形式审美观念的传入,传统文入画的形式美附庸于内容美的观念发生了极大变化。尤其是从高剑父、高奇峰“岭南画派”的折衷中西开始,到徐悲鸿、林风眠等各不相同的中西融合,再到吴冠中等人对形式美的推崇,开创了文人画形式美的新传统。通过对文人画形式美发展脉络的再梳理,可以认为在西学东渐时代背景中,形式美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意识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