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超滤膜处理含油污水后污垢的清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超装置在处理含油污水时,浓差极化与凝胶层同时存在,凝胶层一旦形成,便大大超过浓差极化的作用。此时单用传统的清洗方法难以恢复膜的透水通量。在油田污水站用管式超滤膜组件对采油污水进行了处理,分析了膜面污染的组成,试验了油-酸-碱,碱-酸-碱,碱洗等清洗方法。针对中型管式超滤膜组件,确定了低压大流量冲洗组合化学清洗的清洗步骤。  相似文献   

2.
采用外压管式聚丙烯腈(PAN)超滤膜对含乳化油污水进行分离,由实验结果拟合出模型参数,建立了对含乳化油污水进行处理的数学模型。用模型进行通量预测,并结合实验结果对渗透通量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操作压力大于0.2MPa及料液中乳化油浓度≥3g/L时,膜面已形成凝胶层;当压力较低或浓度不大时,渗透通量受浓差极化渗透压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含乳化油污水的超滤膜分离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外压管式聚丙烯腈(PAN)超滤膜对含乳化油污水进行分离,由实验结果拟合出模型参数,建立了对含乳化油污水进行处理的数学模型。用模型进行通量预测,并结合实验结果对渗透通量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操作压力大于0.2MPa及料液中乳化油浓度≥3g/L时,膜面已形成凝胶层;当压力较低或浓度不大时,渗透通量受浓差极化-渗透压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超滤过程的Flemmer复合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内压式和外压式中空纤维膜组件超滤红霉素发酵滤液,用麦夸脱(Marquardt)算法对浓差极化-凝胶层模型和Flemmer复合模型(以下简称复合模型)进行参数拟合与检验,比较了两个模型的伪劣,结果表明,由于复合模型既考虑了浓差极化的影响,也考虑了超滤膜中尚未形成凝胶层部分压力对通量的影响,使其与实验结果吻合得比凝胶层模型好,可有于通量预测,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较广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污水高悬浮物、高浊度的水质特点,采用管式超滤膜系统对污水进行处理,对管式超滤膜系统处理效果、膜通量及化学清洗效果、清洗方法等指标等进行综合验证评估。中试结果表明,管式超滤膜系统具有操作稳定可靠,膜平均渗透通量为46L/(m2.h);对悬浮物、浊度去除率均高于95%,COD去除率可达30%;在碱性条件下,使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TX-10混合物为清洗剂,可使膜通量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6.
以炼油厂含油污水为介质,对新组装的一台外压列管式膜组件分离装置的分离透过性能及浓差极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超滤法处理含油污水时,透过速率的控制因素是凝胶层。对列管式膜组件,在壳程加折流板可以大大减少浓差极化的影响,一米长的膜管以设4块折流板为宜。得出了加折流板的膜组件能量与雷诺准数之间的关系式及其常数可由实验确定。  相似文献   

7.
试验比较了不同形状膜组件的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生活污水时的膜污染特性和能耗.结果表明,螺旋型膜组件的MBR膜通量和累积膜通量均高于直线型膜组件,长期运行膜通量平均可提高19.3%,而且其初期膜通量衰减速度也小于直线型MBR的初期衰减速度,表明在螺旋型膜组件中产生的不稳定流能有效地消除膜表面的浓差极化现象和膜污染.螺旋型膜组件MBR系统的单位能耗也低于直线型,平均节能为8.2%.  相似文献   

8.
分别在中空纤维膜和平板膜中考察了L-赖氨酸超滤动力学,结果表明:中空纤维膜的过滤通量大于平板膜,总过滤时间正相反;L-赖氨酸超滤动力学可以拟合为浓差极化-凝胶层模型,中空纤维膜较平板膜更符合此模型。  相似文献   

9.
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和超滤法,对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进行了深度处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粒状活性炭对污水中溶解性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当允许出水CODcr为15mg/L以下、炭层厚度为2m、滤速为3m/h、5m/h和7m/h时,吨水用炭量基本在0.2kg/m^3.超滤对水中浊度去除率在95%以上.超滤膜清洗采用洗涤剂配制的清洗液及质量分数为5%的H2SO4.4%的NaOH溶液清洗,膜通量可得到较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膜生物反应器低温自补偿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温条件下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净化城市生活污水具有稳定的处理效果.实验分析表明,温度降低,微生物降解能力减弱,膜对溶质的分离率提高,增强了膜的筛滤作用;浓差极化作用得到加强,利于凝胶层的形成,从而增强凝胶层的筛滤/吸附作用,使系统出水水质提高.即低温下膜生物反应器净化水中有机物具有自补偿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线周期反冲洗超滤膜污染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切割分子量105Da的中空纤维超滤膜,对污水厂二沉池出水进行了不同频度周期反冲洗超滤试验,试验结果与膜污染过程的理论分析相一致.过滤膜阻与反冲洗次数或过滤时间的关系曲线可分为两段:起初的增长段为不可逆滤饼层的累积阶段,直线的斜率为各次反冲洗不可逆膜阻增量;后期的水平段为滤饼层累积与剥离达到相对平衡的阶段.增加在线反冲洗频度降低了不可逆膜阻增量,有效提高了净产水速率.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水力反冲洗去除了部分膜表面污染物,将滤饼层变得松散,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膜污染,经化学清洗后,膜表面的滤饼层基本被去除.  相似文献   

12.
膜污染与清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各种膜分离已在分离过程中成为最新的技术之一。膜体系的发展有很大的前景 ,但膜的污染问题仍是一个难题 ,它限制了膜的广泛应用。文章概述了膜污染的机理、预防措施及其清洗方法。并根据这些原则对微滤啤酒废水引起的膜污染的清洗方法进行了研究 ,通过比较试验 ,选择了恰当的清洗剂和清洗工艺 ,快速恢复了膜通量  相似文献   

13.
以工业化陶瓷膜考察了肌苷发酵液在不同浓缩比下的拟稳定通量、粘度及湿固含量变化,在此基础上,将发酵液进、出口调换,可使膜通量提高;分析了水洗方式对肌苷含量及膜通量的影响;探讨了膜的污染机理,提出了有效的膜清洗方法.结果表明:200 nm膜适宜于肌苷发酵液的膜过滤,按流加率4%加入洗水有利于菌体的洗涤,不可逆污染阻力Rf在总阻力中占主要地位,有效的化学清洗方法是:用1%NaOH和0.2%NaClO混合溶液清洗膜40 min后,再以0.5%HNO3溶液清洗5 min,膜通量可迅速恢复.图7,表2,参8.  相似文献   

14.
以沙枣多糖的回收率、浓缩效率、膜污染率和膜通量为指标,优化了无机陶瓷膜分离沙枣多糖的工艺参数及膜的清洗方案。在操作压力0.1 MPa,温度30℃,料液比1∶60的条件下分离沙枣多糖提取液,多糖的回收率、浓缩效率、膜污染率和膜通量分别为98.6%、28.4 L//m2·h、11.6%和46 8L//m2·h;采用不同化学清洗方法对陶瓷膜清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0.5%的HNO3清洗效果最好,可使膜通量的恢复率达到92%。该研究表明利用陶瓷膜分离沙枣多糖是可行的,并且为膜分离多糖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聚醚砜超滤膜对重组枯草芽孢杆菌α-乙酰乳酸脱羧酶液进行超滤浓缩,研究了温度和pH值对膜通量的影响,进行了化学法和酶法对超滤膜的清洗再生条件的试验.结果表明:酶液pH值对膜通量影响显著,浓缩10倍时,pH =5.1的膜通量仅为pH =7.1的20.3%;在压力为0.1MPa、酶液温度35℃、pH=7.1条件下,超滤可保持较高膜通量,酶活力回收率可达89.6%.酶法清洗超滤膜时,中性蛋白酶活性超过1.25 ×104U·L-1可对超滤膜形成二次污染;活性为1.25 ×104 U·L-1的中性蛋白酶与体积分数1%的次氯酸钠复合清洗可达到最佳的清洗再生效果,膜通量恢复率提高到97.0%.  相似文献   

16.
对利用Ar等离子体为引发手段对聚四氟乙烯(PTFE)膜进行表面处理,然后在PTFE膜表面接枝丙烯酸(AAc)制备的PTFE-g-AAc聚四氟乙烯荷电微孔膜的抗老化性能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通过贮存、浸泡、化学清洗及高温清洗等试验,考察了不同条件下荷电微孔膜的流动电位、通量以及抗污染和对悬浮物的去除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在一般条件下贮存或在油田含油污水处理装置中使用3年,对该荷电膜的通量、荷电性等基本性能以及流动电位、抗污染和对悬浮物的去除能力没有明显影响,而且该膜还具有较好的在含油污水处理中的稳定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7.
以人血清白蛋白溶液模拟腹水,采用聚砜中空纤维膜进行滤浓缩,实验考虑了不同截留相对分子质量膜的污染情况及膜清洗方法,并将优选出的实验条件用于腹水浓缩实验。结果表明,由于腹水中多种蛋白质的存在,造成膜的吸附污染较严重;用一般的化学清洗法清洗后通量可以恢复80%。  相似文献   

18.
PVB超滤膜污染特性及其在MBR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连续制膜技术制备了平片式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超滤膜。该膜室温下平均纯水通量为0.02 L/(m2.h.Pa),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平均截留率为25.0%(BSA水溶液质量浓度0.5 g/L)。通过终端过滤实验,以活性污泥混合液为处理对象,分析了PVB超滤膜过滤过程中的膜污染特性。结果表明:沉积层阻力占总过滤阻力的70%以上,是PVB膜过滤活性污泥混合液过程中污染阻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将制备的PVB超滤膜应用于好氧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生活污水中,PVB-MBR系统在膜通量12 L/(m2.h)条件下运行105 d,期间未对膜进行任何人为清洗,系统抽吸压力能够在-16~-22 kPa间维持稳定,且系统出水的主要水质指标完全符合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A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Al2O3-聚砜复合超滤膜用于中水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节约用水,对住宅区的分质排水和城市污水厂的污水(中水)进行处理回用是较为可行的方法.膜分离技术是进行中水回用的有效方法之一,但膜蓉易被污染,造成通量下降.为此,研究了自制的耐污染Al2O3-聚砜复合膜在中水处理中的应用.分析了操作压力、水温、操作时间和膜清洗对水通量的影响,并对产水水质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膜的水通量随着操作压力的提高而增大,在相同操作压力下,复合膜的水通量要高于聚砜膜的水通量;复合膜在操作24h后水通量保持较高;随着水温的升高,复合膜的水通量逐渐加大;适当的清洗工艺可使复合膜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产水水质达到生活杂用水的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20.
为优化超滤运行工况,降低膜污染和提高超滤产水率,对超滤的水力反洗方式及运行参数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超滤以75L/(m^2·h)恒流过滤45min后进行水力反洗,“正洗+反洗+正洗”为最佳水力反洗方式,第1次正洗4s,反洗8s和第2次正洗8s时,冲洗水中粒径2μm以上的颗粒数达到峰值.超滤运行适宜的正洗1、反洗和正洗2的时间分别为10,10和25s.水力反洗趋于稳定时,冲洗水中2μm以上的颗粒数为472mL^(-1),其中15/μm以上的颗粒数仅为9mL^(-1).反洗流量和超滤过滤流量的比值k应在2.0~2.5之间,超滤过滤时间与反洗时间的比值r控制在67.5以内,超滤水力反洗后跨膜压差可有效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