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通过对金昌市花卉产业发展历程、现状及前景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17个指标对金昌市花卉产业的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运用SWOT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找出了制约金昌市花卉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金昌市花卉产业发展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也存在诸如花卉产业规模化程度低,技术投入少,专业从业人员及专门的管理机构匮乏等问题。本文的研究,不仅为花卉产业后续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区域花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海口市花卉产业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海口市发展花卉产业的气候条件、自然资源和市场前景,提出了发展花卉产业是海口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旅游产品”,同时阐述了加快发展海口市花卉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论花卉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花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从而形成专业化、规模化、一体化、社会化的新局面,使花卉产业走出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本文从我国花卉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几方面论述了花卉产业这一朝阳产业,并阐明了花卉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使花卉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也给河西走廊花卉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通过对河西走廊花卉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 ,论述了河西走廊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优势 ,如种质资源、土地、人力资源开发潜力大、环境优越、有一定的科研基础等。针对存在的管理滞后、生产水平低、盲目性大、缺乏统一的交易市场、信息不灵、资金拮据、对野生花卉资源缺乏引种驯化、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效率低、种植分散、不成规模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健全体制和法律保障体系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来实现河西走廊花卉产业的合理区划 ,平衡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 ,实现资源利用 ;科研与生产相结合 ,重视投资 ,发展区域比较优势 ;最终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真正依靠科技进步来发展花卉产业。  相似文献   

5.
范玲俐 《科技信息》2011,(30):193-193
我国花卉产业的发展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就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加速发展。江西的花卉产业则从2008年开始进入了稳步发展时期。如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自由贸易的不断发展的国际环境下,花卉产业的前景一片光明。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研究分析江西花卉产业的发展形势,目的是为了让江西花卉产业更好的把握机遇,寻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广东科技》2010,(18):22-22
<正>广州花卉研究中心为促进广州花卉产业向现代化、标准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继续引领和提升广州花卉产业的发展技术水平,在本世纪初逐步立项引进国内外花  相似文献   

7.
《广东科技》2010,19(18)
广州花卉研究中心为促进广州花卉产业向现代化、标准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继续引领和提升广州花卉产业的发展技术水平,在本世纪初逐步立项引进国内外花卉品种资源,开展红掌、观赏凤梨、山海带等名优花卉品种的适应性栽培试验和组培快繁、工厂化育苗研究及成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等研究,通过系列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成功地带动了我国主要名优花卉品种的标准化生产,也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名优花卉产业化生产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8.
郎琼芬  王艳萍 《广东科技》2013,22(8):149-15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花卉产业迈入了国兴花发的喜人局面。花卉产业迅速崛起,花卉市场繁荣活跃。专业户、企业、个人,养花、售花蔚然成风,花卉姹紫嫣红,香气四溢,把人们的生活装扮得更温馨、更幸福。然而,花卉病虫害却不时地危害花卉生产,需要及时防治,呈贡通过推广病虫害防治措施,加强生物农药和"五个一"集成技术,提高花卉产品质量,降低损失。  相似文献   

9.
从生产、消费、流通和贸易4个方面分析了福建省花卉产业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福建省花卉产业的发展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2003年11月成立以来,依托临洮美兰花卉有限责任公司、新兴花卉集团公司等企业.在省、市、县科技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政策,在完善中心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各项花卉技术研发工作,在省内外花卉界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已将中心初步建设成为全省花卉科研开发基地,使之对临洮县乃至全省花卉产业持续高速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下面,我将2004年中心的工作开展情况、体会及今后工作打算做如下汇报。  相似文献   

11.
新疆花卉的资源优势与开发前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新疆地理气候和新疆野生花卉分布状况、种类等资源特点,提出在我国花卉发展的新形势下,新疆当前进行花卉研究和开发的三点建议。认为如果充分利用新疆的自然条件,开发利用新疆独特的野生花卉资源,发挥优势,新疆的花卉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2.
分析南宁市发展花卉业的有利条件和花卉业发展的现状,认为南宁市花卉业发展缓慢,落后于人;生产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缺乏规划分工,产品结构不合理;生产科技含量低,栽培技术水平不高。提出南宁市发展花卉产业要调整产业结构,改变花卉生产经营模式,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的花卉生产经营联合体;重视引进良种,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花卉业,培训技术人才,走科技兴花之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信阳市潢川县和光山县的实地考察和遥感影像目视判读,获取研究区花木种植的面积和空间分布,并利用景观分析指数对其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花木种植土地在空间分布上比较集中;不同地区的花木种植土地利用率差异性较大;个别区域花木种植土地利用效率较低;研究区域花木种植土地结构复杂,制约花木产业的发展.研究认为研究区花木产业的规范和可持续发展,应在交通状况、产业模式、信息交流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4.
分子标记在花卉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物技术的发展给植物遗传育种研究带来了 巨大的变化,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是其中最显的变化之一。遗传育种中是花卉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技术创新最活跃的分支。笔从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亲缘关系分析、农艺性状定位、标记辅助选择等4个方面阐述了分子标记在花卉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花卉业在种质资源、气候资源、劳动力资源、市场潜力、人文资源等方面在国际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认识现存的问题,是使中国从花卉业大国向花卉业强国转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inn.)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是传统观赏名花,杂交选育木芙蓉新品种对木芙蓉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以木芙蓉‘R-1’为母本、‘金秋红’为父本杂交选育出有特异性的实生苗,然后进行了扦插及品种特性考察。【结果】 杂交苗经品种特性考察后定名为‘百日华彩’,‘百日华彩’为丛生灌木或小乔木,花重瓣,初开时为粉红,后期颜色逐渐变为紫红色,不结实;花期6—11月,长达180 d。【结论】 ‘百日华彩’花期长、花姿优美、抗性强,符合新品种特异性,具有较高的园林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WTO给中国花卉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际花卉业的发展及中国花卉业的现状,阐述了与国际花卉业相比,我国花卉业的优势和不足,针对我国花卉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文化旅游开发构想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文化旅游开发的目标是复原中原传统文化之精华,复原真人精神之实质,复原中外文化交融过程.对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文化的旅游开发可采取军事文化旅游、商务文化旅游、养生文化旅游、生育文化旅游、开拓文化旅游、艺术文化旅游、生态文化旅游、族姓文化旅游、产业文化旅游等模式.  相似文献   

19.
运用形态特征观测和组织解剖比较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和芍药(Paeonia lactijlora)台阁花花型中上方花的来源.发现台阁花上方花的各类器官中总是显现出心皮的形态和解剖结构的印迹,上方花的各个器官都带有房衣的变态物,特别是“类子房结构”在牡丹上方花花萼片中的出现和筒状花瓣横切面上两段不同组织结构的存在以及上方花中心皮数目不断增多的特点,认为台阁花中上方花的花萼、花瓣和雄蕊等各类器官都是由心皮原基转化发育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切花应用的观赏海棠品种评价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发掘观赏海棠切花应用价值,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74个观赏海棠品种与1种的切花应用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通过绘制频率直方分布图进行切花品质性状稀缺性分析。【结果】花色、花型、着花密度、花径、瓶插寿命及开花率为海棠切花综合评价主要权重指标; 而重瓣、浓香、枝型优美为最稀缺的性状表现,可作为品种特异性判断依据。 ‘玛丽波特’、‘唐纳德’、湖北海棠等14个品种/种综合得分排序列前20%,为优良的观赏海棠切花品种/种,且其中‘当娜’、‘凯尔斯’、‘俏佳人’等6个品种还具有稀缺性状。此外,‘俏佳人’、‘芙蓉’、‘大卫’综合分值略低,但其个别性状表现突出,单列为观赏海棠特异品种。【结论】切花的综合应用价值是品种评价的基础,此外还应对特异性状有所考量,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全面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