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蚌埠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属于皖北中原官话区(除怀远县属于皖中江淮官话区)。在蚌埠方言中,“一时”的用法与普通话相比,有其独特的语里意义及语用价值。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探讨:一、方言中的“一时”有哪些特殊的用法;二、对方言中“VP 一时”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三、方言中“一时 VP”结构的语义特征及其时态。  相似文献   

2.
方言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和现代社会传播环境的改变,方言与地方文化日趋式微。借助方言电视节目,常州方言和地方文化得以焕发新的生命力。运用语言学知识分析了常州方言与地方文化式微的现状与原因,指出方言电视节目在对常州地方文化的传承与生态保护的意义在于促进方言文化的再次回归;唤醒常州市民保护常州方言的意识;有利于语言文化多元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屯堡方言与周边方言声调的共时比较和历时追溯表明:屯堡方言与周边方言声调的区别特征主要体现在调值及入声的归并上.屯堡方言阴平调值是中平调33,是明代汉移民语音的底层;周边方言的高平调55,是清代汉移民语音叠置覆盖的结果;其余方言的次高平调44,则大多是中平调受到高平调影响而出现的一种过渡状态.入声归并上,屯堡方言全浊入声归阳平是填补舒声空位的结果,这与周边方言显示出很强的一致性;而其次浊声母和清声母入声字归阴平,这属于明代汉移民语音中的底层成分;周边方言乃至西南官话中这些字归阳平,则是清代汉移民语言对该方言进行重叠覆盖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东北官话和西南官话是北方方言次方言中相距最远的方言,二者语音上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首先从人口迁徙的角度讨论了二者各自的历史渊源,提出了幽燕方言—汉儿言语—东北官话;巴蜀方言—土司通语—西南官话的历时演变的预设,然后比较分析了它们在语音上的差异性,讨论了两种方言之间的关系,最后阐述了二者比较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域辽阔,汉语包括多种方言。方言转换技术可实现方言间语音的转换,丰富语音交流的方式,增强语音交流的可懂性、友好性和趣味性。该文分析了普通话与沈阳方言在声调调类与调值、时长和特殊词等方面的差异;探讨了普通话与沈阳方言转换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混合聚类算法的方言基频转换模型、基于统计的方言时长转换模型和基于加权有限状态机的特殊词识别算法;通过基本转换和说话人音色还原构建了方言转换系统,实现了实时普通话语音输入、沈阳方言语音输出。评测结果显示通过方言转换系统得到的方言语音与目标方言语音具有较高相似度。  相似文献   

6.
中古的影、疑、喻三母所属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大多读零声母,其分化演变情况已然成为判断官话分区的区别特征。在法库方言中,此三母的读音存在着差异。本文首先梳理了此三母的音变历史,对其一些常用所属字在法库方言中的今读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与普通话的不同发音特征;再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及移民历史,从共时和历时两方面探究了法库方言语音演变特点及其成因;最后总结出了影、疑、喻三母在法库方言中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迫在眉睫,认清保护的意义,根据方言的历史研究以及方言文化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策略:深入调查挖掘方言资料;以现代技术手段记录方言文化的声音影像,建设方言文化数据库;倡导语言生活方式多样化等,对于像大同市这样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8.
方言新闻是用方言来播报新闻的一种新闻播报方式。近几年方言新闻发展迅速,但也遇到许多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方言新闻的发展现状,然后探讨了方言新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方言新闻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明末清初四川遂宁人李实的《蜀语》,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断域为书"的方言词汇著作。全书共收录四川方言词语563条,忠实地反映了明代四川方言的基本面貌,是研究明代四川方言的有效材料。本文综合运用共时描写法和词汇计量法,从音节数量和构词方式两个方面对《蜀语》所收词语的结构进行考察和分析,由此探寻明代四川方言的基本结构特征。在音节数上,明代四川方言词汇以单音节词居多,表现出与南方方言相类似的特点。这主要根源于明代四川方言在其形成过程中更多地受到了南方方言的影响;在构词法上,明代四川方言词汇以复合式构词法为主,派生式构词法和重叠式构词法已经形成,并占据着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全面了解全国中小学方言使用与方言教育的情况,课题组对吴闽粤三个方言省区的七个县市25所中小学校进行了调查,采用了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及访谈等方法,问卷调查对象有561位教师、1459位学生,访谈70余人。通过调查发现普通话在方言区中小学校已经成为完全的教学语言与工作语言,但方言在校园内外的一般生活交往中还有较高的使用率,对方言的认同与支撑主要来自文化认同,中小学校中以方言作为教学内容的课程极少出现。建议推普工作仍应继续坚持;可给方言在非教学环境的使用留下一定的空间;方言教育应以家庭和社会为主,学校为辅。  相似文献   

11.
<金瓶梅词话>运用最多的方言是淮阴方言,其中有不少俗成语,虽然在别的地方也有与其意思相似的,但表达形式与淮阴方言有所不同,那怕是细微的变化也是"什么地方说什么话"的一种不可忽视的表现,甚至书中出现的错别字也和淮阴方言有关,有的词话校注者或词话研究者因为缺乏对淮阴方言的了解,作了不适当的改动或解释.  相似文献   

12.
文白异读是指同一个词在书面上有一种读音,在日常口语中另有一种读音,前者称为文读音,又叫读书音,后者称为白读音。文白异读是方言语音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读音是方言区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根据实际需要创造出来的方言语音“洋泾浜”,通过研究文读音,可以看到方言语音与共同语语音的相同或相似之处;白读音则是方言自身固有的,历史比较悠久,有的保存了一些中古甚至上古音,通过研究白读音,可以看到方言语音的特色及其与周边方言和共同语语音的差异之处。咸宁方言存在比较突出的文白异读现象,有的涉及到声母或韵母;有的既涉及到声母,又涉及到韵母;还有的涉及到声调。通过研究咸宁方言的文白异读,可以清楚地看到咸宁方言语音系统与共同语语音系统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四川方言中"跨越"义为一常用词,但在现代汉语中却无对应之字;方言文献中常写作""。但结合《说文解字》、《广韵》等字书韵书的分析,可知""非该义本字,本字当作"跨";此外,本文还分析了"跨"、"胯"的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文章依据历代艺文志、经籍志等文献材料,对其中的方言学著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从而理出了方言发展的线索和脉络:古代从周秦时代开始到各地调查方言;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关注方言,进行纯粹的方言研究;汉代扬雄《方言》一书标志着方言学这一学科的诞生;魏晋南北朝时期方言学科研究的基本方向、角度和范围完全确定;唐宋辽金元明时代方言学稳定发展;直至清代方言学进入真正科学阶段的全面提高;中国古代方言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藏语的文字和方言语音的基础上建立了藏语方言研究系统,主要包括藏语词条的收集和整理;方言词汇的确认;方言音系的整理;藏文与拉丁双向转写;方言国际音标的自动生成等几方面,为藏语的方言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应用工具。  相似文献   

16.
赵宧光是关注并研究方言的明代学者之一。文章勾稽了赵宧光的方言研究成果,分析了这些成果的具体内容,归纳了这些成果的主要特点。赵宧光研究方言是时代背景下的学术自觉,引证方言具有方法论意义;他的方言研究成果具有共时价值,是研究明代后期方言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歧路灯>是清李绿园用河南方言创作的一部长篇白活小说,书中记载了丰富的河南方言口语词汇,河南大学张生汉教授出版了阐释<歧路灯>方言词汇的专著<<歧路灯>词语汇释>,收词较完备,但小说中"古董"、"费气"、"厮跟"等词在今洛阳等地方言中仍频繁使用,张教授的专著中却并未收录,现试做补充.  相似文献   

18.
涟源市古塘乡方言疑问句与共同语比较有一定的特色。在表达疑问的手段方面,古塘方言中单纯使用语音手段的疑问句不用于表示有疑而问的形式;表疑问的常用语气词、语气副词和疑问代词与共同语不相同。在疑问句内部小类的划分方面,古塘方言中没有典型的是非问句;选择问句和正反问句内部小类的划分与共同语有差别。在使用频率方面,古塘方言疑问句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正反问省略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所论是潍坊方言中主要人际称谓的“同指异称”与“同称异指”现象。一方面,潍坊方言中祖父母、父母等主要称谓对象,各县市区有着不同的称谓用词;另一方面,潍坊方言中“爷爷”、“爷”等同一个称谓词,各县市区往往又代表着不同的称谓对象。本文就潍坊方言中人际称谓存在的这两方面的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归纳。  相似文献   

20.
安阳位于河南省的最北部,安阳方言是在晋语与中原官话的融合中发展的。本文通过对安阳方言的语音分析,并且和普通话作比较,概括归纳出安阳方言的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