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功率流子结构分析法的基础上 ,针对传统子结构导纳分析法的不足 ,提出了面向对象的单元子结构知识表达模型 ,该模型将基础、机器和浮筏作为 3种基本单元对象 ,能有效地处理隔振系统功率流的静态知识和动态知识。模型通过对隔振器的封装提高了系统分析和求解的结构化特性 ,从而实现了面向对象的系统求解策略 ,并在复杂隔振系统功率流智能分析和设计系统中获得了有效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导出了地基土层的功能,势能及该土层的等效质量,等效刚度,等效阻尼系统,从而对于具有弹性地基及联合基础的多层隔振系统提出了一种动力学建模的新方法,该方法能较简便地将弹性地基等效力一个附加在原基础之下的质-弹-阻隔振型,从而将这一复杂的隔振系统的动力学建模问题转化为一般的多层隔振系统的动力学建模问题。  相似文献   

3.
导出了地基土层的动能、势能及该土层的等效质量、等效刚度、等效阻尼系统,从而对于具有弹性地基及联合基础的多层隔振系统提出了一种动力学建模的新方法.该方法能较简便地将弹性地基等效为一个附加在原基础之下的质-弹-阻隔振层,从而将这一复杂的隔振系统的动力学建模问题转化为一般的多层隔振系统的动力学建模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面向对象方法基本原理和向面对象编程的技术特征出发,阐明所建应用软件系统中的模型对象、类及相应类层次结构和类组合结构,使系统具有表现真实世界复杂系统结构的能力。系统通过消息传递在模型程序执行中实现对操作的调用机制,使之在面向用户问题选择和执行求解策略方面有很强的适应性。这一点对于强调人机交互和解题协作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至关重要。给出了用C++实现的模型对象系统及消息传递机制。  相似文献   

5.
管理复杂模型体系的面向对象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从面向对象方法基本原理和向面对象编程的技术特征出发,阐明所建应用软件系统中的模型对象,类及相应类层次结构和类组合结构,使系统具有表现真实世界复杂系统结构的能力,系统通过消息传递在模型程序执行中实现对操作的调用机制,使之在面向用户问题选择和执行求解策略方面和很强的适应性,这一点对于强调人机交互和解题协作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至关重要,给出了用C^++实现的模型对象系统及消息传递机制。  相似文献   

6.
被动综合控制系统的功率流传递特性及分级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研究柔性基础上机械系统的被动隔振和吸振综合控制。探讨复杂激励力作用下,被动综合系统的功率流传递特性,以注入主振系或基础结构的净功率流为最终控制目标,提出了主隔振系统和吸振结构分级优化设计策略,即:首先,优化设计主隔振系统的结构参数,使主振系的固有频率向低频区集聚,然后,优化设计吸振结构参数,使系统功率流在激励频率覆盖区内的峰值最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有源隔振系统传递率数值计算的一般方法,克服了传统解析法适用范围小的缺点,对于各各复杂的源隔振系统,利用它可以方便地同系统的传递率,这不仅可为引力 波 隔振的研究提供指导,也可用于其他领域的隔振实验。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有源隔振系统传递率数值计算的一般方法,克服了传统解析法适用范围小的缺点.对于各种复杂的有源隔振系统,利用它可以方便地求出系统的传递率.这不仅可为引力波探测中隔振的研究提供指导,也可用于其他领域的隔振实验.  相似文献   

9.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是一种实用的程序设计方法,它采用全新的方法求解问题。概述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并以钟表系统为例,详细叙述了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实现钟表系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针对非对称多支撑多扰动源弹性基础弹性浮筏系统形成的复杂柔性动力耦合现象,用功率流方法分析和计算了弹性浮筏系统振动的传递过程和特点,并对弹性浮筏隔振系统和刚性浮筏隔振系统的功率流传递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该方法弥补了以往柔性耦合系统研究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针对非对称旅行商问题(ATSP)模型计算难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和广度方向混合搜索的启发式策略的分枝定界算法.该算法采取有阈值的深度优先加广度加权随机搜索的策略确定分枝节点,通过求解附加弧段约束的分配问题确定下界,通过消除子环的修补算法确定上界,从而有效综合了确定性方法的准确性和启发式方法的快速性.将此算法应用于求解经典TSPLIB库中的全部ATSP问题和热轧调度的仿真研究,表现出了较高的效率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了现有的机构系统运动方案机构组合方法的研究现状基础上,提出了采用输入、输出运动行为和输入输出约束关系三者表达机构系统的运动行为知识,并给出机构系统运动行为分解的树状结构.针对机构系统具有多输出的特点,利用机构行为匹配和属性传播方法,推出其行为表示的机构组合方案,并通过黑板填写其中间运动行为和输入输出约束关系.将黑板中内容作为输入运动,使其他工艺动作的行为属性向黑板中属性内容传播,从而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机构系统运动方案的自动化过程.为了避免机构组合方法中搜索深度过深、容易产生方案组合爆炸的问题,采用有界深度优先搜索策略的深度约束限制搜索树的展开层数.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求解效率.  相似文献   

13.
由于微透镜影像分割了原始全光影像, 无法应用全局优化算法, 而采用WTA (winner-take-all)算法得到的深度影像虽然连续, 但包含错误估计的深度信息; 利用全局优化计算得到的深度图可以消除错误估计的深度信息, 但是受到代价计算时深度离散化的限制而不连续。基于上述情况, 提出一种直接处理微透镜阵列全光影像的代价投影策略, 在投影图像上构建代价立方体(cost volume, CV), 同时采用MRFsP (Markov Random Fields Propagation)进行优化, 结合WTA方法的优势改善离散深度图像。实验结果表明, 与现有方法对比, 利用MRFsP优化后的深度图既能消除错误匹配点, 也能保持连续。  相似文献   

14.
油藏形状对井底压力动态响应有着显著的影响,为了研究任意形状三重介质油藏的压力动态,本文首先建立了由基岩系统、裂缝系统和溶洞系统组成的任意形状的三重介质油藏试井解释模型.利用Laplace变换和边界元方法获得油藏内任意点的压力,进而由杜哈美原理得到了考虑井筒储存和表皮效应的井底压力.讨论了介质间窜流、弹性储容比、复杂边界以及油藏内存在不渗透区域等因素对压力响应的影响.分析表明,溶洞—裂缝窜流系数越大,半对数压力曲线上第一个过渡段出现得越早,双对数压力导数曲线上第一个下凹部分出现得越早;基岩—裂缝窜流系数和溶洞—裂缝窜流系数类似,只是其影响压力响应曲线的第二个过渡段;裂缝弹性储容比的大小控制着第一个过渡段持续时间的长短,表现为压力曲线上第一个过渡段台阶的宽窄和压力导数曲线上第一个凹兜的深浅;油藏的边界条件对油藏的压力动态存在明显影响,与定压边界条件相比,分段定压边界条件明显延迟了压力导数曲线下掉的时间;不渗透区域的存在使得压力导数曲线上第二个凹兜变浅,晚期径向流段抬升,偏离了0.5水平线.  相似文献   

15.
针对利用简单加倍的方法求解点源球体解析解的局限性,采用双球坐标系,通过镜像法求解点源下球体的精确解,将其与简单加倍求得的近似解进行对比,给出了简单加倍方法的适用条件,从而在实际中能够更准确地使用简单加倍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二极装置,当球心埋深h≤1.5r0时,利用简单加倍方法求得的近似解与精确解的误差已达到10%以上;对于中梯装置,当球心埋深h≤1.7r0时,二者的误差达到10%;二极装置的视电阻率曲线随着极距AM的增加会出现反向异常的现象,且极距越大,反向异常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桥式起重机钢丝绳和负载的双摆问题,本文提出采用高斯伪谱法实现消摆。深入分析了影响吊具与负载摆动的控制因素,通过系统运动状态运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双摆桥起动力学模型和最优控制模型,依靠相同运动曲线的输入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将原最优控制问题转换为高斯伪谱形式,采用高斯伪谱法直接对建立的模型进行分析并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最优解。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高斯伪谱法能够有效实现消摆,控制结果与其他控制方法作比较,进一步证明了高斯伪谱法的优越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构造原理.总结了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专家的经验知识,依据不确定诊断推理原理,建立了诊断故障树,采用产生式规则,选取了深度优先的搜索策略,实现了汽车发动机的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18.
得到一类确定型多阶段决策系统的差分方程组模型及该模型稳定解存在的条件并获得稳定解。同时给出该类模型中未知参数的辩识方法。利用马尔可夫决策方法给出相应随机型模型的稳定解,选择使该系统运行可达到理想状态的最优调节策略。  相似文献   

19.
节点递归算法优化雨水管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节点递归算法优化雨水管网系统.根据雨水管网的图论和矩阵算法,用管网联系矩阵描述整个管网,采用节点递归优化算法,以节点为研究对象,克服了管网在交叉节点处上下衔接计算和控制点不易确定的困难,达到了费用最低的优化目标;并可直接以节点标高为约束条件,充分考虑利用原有管道或解决地下管线交叉问题.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多源信息的智能电网动态层次化故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智能电网结构日趋复杂、系统信息呈多元化发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故障诊断方法,包括用于快速诊断简单故障的开关层,着力解决开关和保护异动情况下复杂故障的馈线层,以及准确判断复杂系统环境下多类型故障的变电站层;同时采用动态跳转策略,调整诊断入口和结构.并且,将改进的深度优先搜索算法、Petri网推理与直觉不确定粗糙集约简方法分别应用于各层诊断中.仿真算例表明,本方法增强了各层诊断的适应性,提高了故障诊断的效率与精度,且能准确诊断多类型复杂故障,具有良好的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