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6 毫秒
1.
从唐宋以来山西籍作家的用韵以及方志所记支微同韵的实例入手,对晋方言古支微(灰)韵同韵的历史作了简述,认为晋方言中的支微(灰)韵同韵现象是唐以来该现象的传承.  相似文献   

2.
冯时行诗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宋代重庆籍著名诗人冯时行诗词用韵作了穷尽式的考察,旨在了解其用韵的时代和地方特点.冯时行虽然基本上是按照宋代通语押韵,但一些用韵反映了当时的四川方音,有的还可能只是当时的重庆方音.  相似文献   

3.
《文心雕龙》有十种基本用韵模式。尽管赞和正文部分的用韵方式不同,但句尾韵是刘勰最普遍的押韵方式。这一特质使得《文心雕龙》批评话语在声音系统上具有回环和谐的旋律美。而且刘勰从不凑韵,往往于意转处转韵,令文气通畅,音韵天然。  相似文献   

4.
明代江西词人用韵大体可以分为14个韵部。阴声韵7部,阳声韵6部,入声独立为1部。词作主要反映明代官话语音,同时有方音流露。其中有的用韵特点反映了江西赣方言的内部差异。  相似文献   

5.
钟嗣成是元代后期一位重要作家,他所作《录鬼簿》是有关元代散曲家的重要历史资料,引起了前辈时贤的广泛关注。此外他还创作了丰富的散曲作品,通过梳理、归纳和分析他的散曲作品用韵可知:其散曲押韵方式共5种,有两韵部通押现象,但都是在韵部允许的通韵范围内,基本上符合《中原音韵》所用韵部,用韵比较整齐、精当。  相似文献   

6.
杨豪 《皖西学院学报》2023,(1):127-132+150
兰茂《韵略易通》、本悟《韵略易通》、毕拱辰《韵略汇通》三部韵书体例相承、韵字相近、旨趣相符,在形式与内容上具有内在继承性。然本悟《韵略易通》、毕拱辰《韵略汇通》与兰茂《韵略易通》形式上并未完全保持一致,主要表现在韵字的改(错)用、释义的变用,以及反映语音演变的相关批注,形式上的差异内含作者的语音革新意识,如韵部的分并、入声韵的演变、因声母清浊产生的声调变化等。  相似文献   

7.
通过考察河南焦作地区两种小称变韵的各自特征和彼此间的关系,认为这两种小称是由不同的生成机制生成.表示同类中大者的z变韵特征是后圆,是早一轮产生的小称变韵;表示同类中小者的儿化韵有两种特征,一种是前圆,一是后不圆,是在z变韵基础上通过参数调整而生成,是晚一轮的小称变韵.两种小称变韵的共存和区别表达了人类更细致的区分两种小称的需要:用后圆特征来指称同类事物中较大者,并表示轻蔑和厌恶;用前圆和后展来表示同类事物中较小者,并表示亲密和喜爱.  相似文献   

8.
考察明代莞籍诗人用韵,并与《广韵》对照分析韵部之间的分舍,归纳出22个韵部:9个阴声韵部,9个阳声韵部,4个入声韵部。明代莞籍诗人韵部系统既不同于历代诗人奉为圭臬的《广韵》音系,也不同于代表当时官话音系的《洪武正韵》,具有独特性。  相似文献   

9.
普通话音韵没有概括完用普通话写北方戏曲与说唱曲艺的用韵,因此应寻找以普通话为标准的评词、曲艺(快板、顺口溜、单弦之类)的通用字韵体系新18韵。  相似文献   

10.
临沂汉简《孙膑兵法》韵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全部入韵字的基础上,归纳临沂汉简《孙膑兵法》的韵例。以便通过韵语校读,为古籍整理和古音研究,尤其是战国时期的齐鲁方音研究及散文用韵历史,提供新的资料和线索。  相似文献   

11.
丘处机死后全真教高层出现人事动荡,丘处机所遗命的继承人宋道安迫于内外部形势让出掌教之位,尹志平接任掌教,完成了全真教掌教之位的和平过渡。  相似文献   

12.
成吉思汗礼遇丘处机反映了权力与宗教的互为需求关系。成吉思汗开放包容的宗教态度、纳贤意识、责生心境和关注汉法是促成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关键因素。丘处机则适时对帝王的召请做出积极回应。双方都经历了利益考虑和情感取舍的过程。从二人际会可以看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皇权是宗教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宗教则有神化皇权、安抚民心和维护秩序等功能;但根本上宗教是依附性的,它不可能对权力产生更为深刻或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作者已发表文章认为,今本《西游记》之祖本《西游记(平话)》,系全真教创始人之一丘处机麾下道士史志经等人所撰。现进而从明代道教秘史等若干方面认定,今本《西游记》定稿人也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居于江苏茅山乾元观的全真龙门派道士,其中阎希言(阎蓬头)师徒可能性最大,因此,《西游记》作者不是吴承恩。  相似文献   

14.
《切韵》的产生是隋代音韵学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与此相对应,隋代诗人在创作实践中也有意识地追求声韵的和谐圆美。对隋代现存诗歌押韵情况进行考察,总结其押韵特征,从一个侧面揭示了隋诗在古体诗向近体诗过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舒婷是朦胧诗创作的代表诗人之一。她从小就在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天地里吮吸甘露,使得其诗篇天生就有着独特的诗韵。情韵相生的诗韵之美,正是舒婷诗歌诗韵的独特之处。笔者从由韵表情、因情定韵两方面来解读舒婷诗韵,希望这些认识能为当代热爱诗歌创作的新秀们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6.
张瑞 《科技信息》2010,(7):206-206,282
诗歌的翻译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不仅要真实地再现原文的内容和情感,也要尽量再现原文的形式和音律。本文通过对古诗《行宫》的几首英译进行赏析,并说明诗歌的翻译可以做到意、形、音的完美结合,达到神似、形似、音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诗词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是韵文的主流,抒情文学的正宗。当今的诗词也延续了古代文人雅士的精神,胥健先生的词集《岁月浅吟》从古典诗词的角度出发,在生活与艺术的张力中寻求和谐。  相似文献   

18.
作者在另一文提出全真教主丘处机师徒是《西游记》祖本《西游记(平话)》作者的前提下,本文又结合明代全真教秘史,通过对“华阳洞天主义”具体历史的分析。认为今本《西游记》的定稿人是明代万历年江苏茅山的全真教龙门派道士,其中闫希言师徒的可能性极大。  相似文献   

19.
韵文的标点应是在韵脚处用句号,非韵脚后不应用句号,但释绍昙一些诗的标点出现了与该条例相反的情况。本文胪列绍昙所有标点有疑问的诗,并从押韵的角度指出其中的得失。  相似文献   

20.
卡尔·桑德堡的诗歌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尔·桑德堡的诗歌,一方面,从内容到形式上继承了沃尔特·惠特曼的创作风格:内容上,桑德堡使自己的诗歌成为"人民的声音";形式上,他采用自由体诗,打破传统的十四行诗的韵律,像惠特曼一样采用长句、重复、叠韵、罗列等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另一方面,卡尔·桑德堡紧跟时代脉搏,成为意象派诗人的一员,正是他短小精悍、浑然一体的意象诗使他名垂青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