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电导率曲线讨论了加水稀释过程中,体系由W/O型一双连续型一0/w型的微观结构转变。25℃时,绘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正丁醇/环己影水体系在不同w值(水和SDS的摩尔比)时的相图,得出该体系能形成W/O微乳液的配比为:正丁醇的质量分数在20%-60%,环己烷的质量分数在0—80%.该体系在室温下能够形成较大范围的W/O单相微乳液区,w值对微乳区的面积和所在的位置无太大的影响;W=20时绘制了不同温度下的微乳液相图,结果表明:当温度升高时微乳区明显减小,且总体上有远离S(水+SDS相)角的趋势,此时增大醇的用量有助于微乳液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用滴定法和色谱分析测定了H_2O/C_(12)H_(25)SO_4Na/n-C_4H_9OH/n-C_8H_(18)系统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助表面活性剂正丁醇不同配比下的相图。微乳液只有在一定配比范围内方始形成,随着SDS配比增加,微乳区先逐步扩大。电导测定还可区别W/O型、双连续相和O/W型微乳液,并且双连续相区随SDS配比增加而扩大。但是当SDS配比很高时,由于溶解度减小和出现粘稠液晶相,微乳液区反而缩小。对分相区的系线测定还表明,富水相微乳液中SDS的含量恒高于富油相微乳液。  相似文献   

3.
电导法研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微乳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电导法研究了CTAB/正丁醇/苯/水微乳液,在CTAB/正丁醇/苯的质量比1:1:2下,测定不同含水量的电导率,以及不同含水量的dlnσ/dT.实验结果表明,CTAB/正丁醇/苯/水微乳液具有连续的微乳区,在油包水型(W/O)微乳液和水包油型(O/W)微乳液之间存在双连续结构型(BC)微乳液.随着含水量的增大,在W/O区,微乳液的电导率不断升高,dlnσ/dT较慢地增大;在BC区,电导率基本不变,dlnσ/dT也先保持基本不变,接近O/W区时有明显增大;在O/W区,电导率不断升高,dlnσ/dT也较快地增大.  相似文献   

4.
非离子型微乳液的形成及其相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了由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OP-4、OP-7、AEO3),助表面活性剂(正丁醇、正戊醇、异戊醇),油(环已烷、正庚烷、煤油)和不同浓度的盐酸形成微乳液的相行为,讨论了以上各种组份对形成W/O型微乳液的影响,确定了适合作为液膜使用的W/O型的微乳液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5.
在25℃条件下,测定了不同浓度的羟丙基壳聚糖(HPCHS)溶液/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23)醚月桂醇(BRIJ35)、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二甲基十二烷基甜菜碱(C12BE)/正丁醇(n-C4H9OH)/正辛烷(n-C8H18)体系微乳液拟三元相图。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羟丙基壳聚糖对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体系微乳液的形成有不同的影响:(1)除B12BE体系外羟丙基壳聚糖的加入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原有体系微乳区的形成和稳定;(2)羟丙基壳聚糖溶液在10,10和5g/L浓度时分别使BRIJ35,CTAB和SDS体系微乳区面积达到最大;(3)羟丙基壳聚糖的加入没有明显改变C12BE体系的微乳区面积。  相似文献   

6.
确定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环己醇/水三组分体系的O/W、W/O和油、水双连续结构区域,求得环己醇在CTAB胶束相和水相之间的分配系数K=138.9;研究了CTAB/环己醇/水体系微乳液对甲苯的增溶作用以及甲苯对微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乳液的稳定性随甲苯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以荧光探针法测定了CTAB胶束微环境的极性和甲苯在O/W微乳液液滴相与水连续相之间的分配系数(Kx=1.382×103),并计算出甲苯从水相转移到O/W微乳液液滴相的标准转移自由能变化ΔG° t=-17.93kJ·mol-1.  相似文献   

7.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相图和微乳液结构的电导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考察了醇类(正丁醇,正己醇,正辛醇和正癸醇)和油(正辛烷)含量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醇/正辛烷/水体系相图的影响,并用电导法确定了微乳液的结构(W/O,B.C.和O/W);同时考察了NaCl浓度和盐类(NaCl,CaCl2和AlCl3)对CTAB/正丁醇/水体系溶致液晶的影响。结果表明,正辛烷含量(10%)恒定时,醇碳链增长,微乳液区域减小;醇(正丁醇)固定时,体系中油含量增加,微乳  相似文献   

8.
CTAB/正丁醇/环己烷/水微乳体系相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CTAB/正丁醇/环已烷/水三相微乳液体系的“鱼状”相图和单相微乳液体系拟三元相图。从“鱼状”相图的位置考察了CTAB形成单相微乳液的效能。用电导法确定了单相微乳液体系的结构(W/O、B.C.、和O/W)。考察了微乳液结构和温度对微乳液电导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拟三元相图法研究了聚氧乙烯(10)油基醚(Brij97)/异丙醇/乙酸丁酯/水体系微乳液的形成;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导率法观察了该微乳液体系的微乳相结构转变.结果表明,此低毒体系能形成较大的微乳区;微乳液相结构随着含水量的不同发生了由油包水(W/O)→双连续(B.C.)→水包油(O/W)型的连续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CTAB反相微乳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温度、pH值和盐浓度对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丁醇/正辛烷/水(或钨酸钠溶液)反相微乳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并绘制了该反相微乳体系的拟三元相图.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配比对该微乳液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当CTAB与正丁醇质量比为2: 3时,体系有较大的反相微乳液稳定区;该微乳液体系对温度变化不敏感;pH值为1~7范围内时,该体系具有较好的pH值稳定性;钨酸钠溶液浓度在0.05~0.08 g/mL时,盐浓度对整个微乳区影响不大.结果表明:该反相微乳液体系可作为微型反应器用于纳米粒子的制备.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4.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现行力学教材和普通物理教材大都把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矩守恒定律视为质点组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的推论,忽视了守恒星的本质意义,是不正确的.本文绘出正确表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