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切始于世博会”,这是人们对世博会诞生159年来云集了各个时期的先进文明成果、新潮产品及概念模式而产生的由衷感叹。蒸汽机、电灯、电话、电影、电视、汽车、飞机、航天器……这些重大发明通过世博会向全球传播,深刻改变着人类生活和生存方式,每一届世博会都成为见证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驿站。  相似文献   

2.
《今日科技》2009,(4):18-18
“2009年上海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和市公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联会”近日在上海举行,会上指出今年上海市科普工作在提高重点人群科学素质的同时,将引入“世博元素”等社会热点,为市民带来更多、更新的科学体验。目前,世博与科技并进社区,有新型大学生科普志愿者服务载体——科学商店;筹划中的“青少年玩世博”活动,高科技打造的世博会展馆,“院士看世博”栏目将在世博会布展期间开设,  相似文献   

3.
创意、创造、创新——自世博会诞生之日起,就成为其永恒的主题。世博会从早期的集市延伸和拓展而来,它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它的发明,使人类社会找到了一种大规模文明交流的新形式,为各种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文化的碰撞和聚集提供了一个跨越国界的大舞台。“一切始于世博会”。它的每一次举办,都引领了时代的发展,并产生思想碰撞,进发出新的火花,从而促进人类新一轮的学习、竞争和进步。  相似文献   

4.
《太原科技》2010,(5):112-112
“一切始于世博会”,153年来,世博会为科技新产品提供了崭露头角的舞台,100多年来人类的重要的成果,都是通过世博会传播到全世界。从第一届世博会开始,科技在每一届世博会上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一次比一次炫目,一次比一次让观者惊叹。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建设、能源、环境、运营、展示、安全6个领域充分展现了科技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侯波 《世界博览》2010,(3):76-79
全球经济危机的乌云依然笼罩在世界上空。2010年,这场经济危机的第三个年头,摆在中国面前的有一项比“保增长”更艰巨的任务:如何拨开世界经济“百年一遇”的阴霾,办好中国首届“经济奥林匹克”——世界博览会。历史上,经济危机萦绕于世博会前后并非首次。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1893年芝加哥哥伦布纪念世博会、1933~1934年芝加哥世博会、  相似文献   

6.
《上海信息化》2010,(12):91-91
上海将用3年时问,实现光纤进楼到户。为世博会的成功、精彩提供“全气候、全方位”网络支撑的电信世博八大科技亮点及18项世博新产品,在工博会上全体亮相,“智慧城市”理念从世博会来到工博会,并逐步走进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7.
王直华 《科技潮》2010,(9):44-45
世博会究竟是个什么“会”?带着这个待求证的问题,我进入浦西园区。这里有中国航空馆、信息馆、船舶馆、日本企业联合馆、上海企业联合馆等,这情景让我想起1851年的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世博会始于“工博会”。  相似文献   

8.
159年的时间,世博会见证了人类发展从一次次量变的积累到质变的突破。本届世博会将目光投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将意味着什么?又将带来怎样的示范作用?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世博会主题演绎总策划师顾问、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城市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郑时龄。  相似文献   

9.
陈治光 《科技潮》2010,(5):12-17
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以来,世博会因其发展迅速而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世界博览会是全人类的国际盛会,159年来,人类几乎所有的重要发明都是通过世博会来传递到世界。  相似文献   

10.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一个世界范围的盛会,而高速率的“网上世博会www.expo.cn”更是在世博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创下了互联网时代的“新世博”奇迹。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高级赞助商、“网上世博”的总集成总运行总维护,腾讯公司在此次世博会中运用了一系列创新的互联网技术,其中最值得强调的就是CDN技术。那么,这项CDN技术究竟是怎样的?及将如何为网上世博服务呢?  相似文献   

11.
2010年5月1日,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隆重开幕,世界的目光聚焦于此,各家直销企业也纷纷展开相关活动,扩大企业影响力:新时代在世博会设置国珍展区,首日迎接10万人次;安利不但为世博会提供志愿者服务支持,还成为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美国馆官方赞助商;欧瑞莲签约瑞典馆,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瑞典国家馆惟一指定化妆品牌;  相似文献   

12.
<正>1876年,贝尔在美国费城世博会上初次展示他的发明成果,向世界宣告了电话的诞生。也就是在这届费城世博会上,爱迪生向公众第一次  相似文献   

13.
走近世博     
《太原科技》2010,(7):112-112
“世博科技行动”传播建筑智慧 被世人铭记的几届世博会,大多是因为留下了如埃菲尔铁塔这样历久弥新的伟大建筑。2010年5月1日。世博会在上海这片中国建筑师的宝地开幕。放眼黄浦江两岸,世博会展区内,一座座中国人营造的奇异建筑已经在熠熠闪光。它们有崭新的肉体,崭新的灵魂,这灵魂是科技的魔力赋予的。  相似文献   

14.
东方有线自2007年开始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建设。并承担了三大战略任务:一是世博园区各类场馆的有线电视接入和信号传输;二是世博公众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和运莒;三是世博园区有关单位的信息专网服务队及与之相关的世博安全保障。时至今日,东方有线人终于不辱使命,为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交上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  相似文献   

15.
《华东科技》2010,(11):28-29
世博会自它诞生之日起,从来就是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举全国之力而为的国家行为。160年来历届世博会在国际展览领域中一直是最高端的展览,诸多的"世界第一"都源于世博会。因此,每届世博会就成了参与国的综合实力、特别是科技实力向世界展示的一次亮相。2010年上海世博会,各国都十分重视展示科技进步的最新成果,科技进步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已成为各国的共识。  相似文献   

16.
《上海信息化》2006,(1):88-88
上海交通大学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建面向2010年世博会的“基于无线组网的RFID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7.
钟怡 《上海信息化》2009,(10):70-72
世博会的脚步日益临近,作为上海世博会移动通信网络规划、方案设计和技术支撑工作的牵头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充分应用最前沿的技术,将世博会信息通信网络打造为安全、先进、便捷、节能环保型的生态型网络,充分体现了“数字世博”的先进理念。  相似文献   

18.
《太原科技》2010,(6):112-112
城市 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的不断产生、扩大。当159年前,首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开幕时,全球城市人口比例只有6%;而如今,当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时,全世界已有50%的人居住在城市。据估计,到2025年,世界城市人口将会增至50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61%。  相似文献   

19.
当全球都在关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时候,如果你不能亲临现场,是否会有一点遗憾?在世博园区内,面对数百个风情各异的展馆而无法尽览,你是否也有一点遗憾?世博会结束,绝大部分精美展馆将悉数拆除,这时,你是否又有一点遗憾?而这些所有的遗憾,因为有了“网上世博会”,将悄悄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20.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在不知不觉中悄悄走近,面对这场国际盛宴,公共安全成为不可忽略的问题。在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心举办的第20期院士沙龙“世博会与信息化”上,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上海交大航空航天信息与控制研究所所长敬忠良教授从公共安全角度纵论“世博会与信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