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伸开双臂打个长长的哈欠,还真有点儿“小爽”的感觉,这哈欠一打,整个人都舒服多了!打哈欠就和我们的心跳、呼吸一样,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这就是为啥你有时努力憋着,不让自己打哈欠,却还是hold不住的原因。不过还好,哈欠一般只持续6秒钟,不会让你在某些重要场合“丢人现眼”。  相似文献   

2.
李湘涛 《大自然》2011,(2):65-67,2
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行为:身体后仰,下颌绷紧,嘴巴张开,吸入大量空气,紧接着快速呼出一口气,并发出持续哈气的声音。快感便随之而生。没错,就是打哈欠。事实上,打哈欠不仅限于人类,  相似文献   

3.
想象这样一个情景:你在视频网站看一个免费电影,看了10分钟,发觉这个电影十分无聊。这个时候你会选择继续看下去吗?如果继续,你还会坚持多久呢?  相似文献   

4.
佚名 《青年科学》2009,(6):24-24
为什么打哈欠 “人类的大脑其实和电脑一样,在冷静的状态下,它们的运行效率最高。而且,人类的进化已使得身体总是在尽最大限度地冷却大脑。”科学家为证明这个观点,仔细分析和研究了长尾小鹦鹉的打哈欠原理。由于这种澳大利亚野生鸟类的大脑相对比较大,可以作为脊椎动物的典型代表。它们的大脑温度经常发生波动,而且它们不会像人类和其他动物那样会形成传染性哈欠。科学家们将长尾小鹦鹉放置于三种不同的环境中:温度正在升高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苏南科技开发》2007,(6):30-30
今年太湖经历了一场环境危机,而这场危机的罪魁祸首就是蓝藻肆虐形成的水华。蓝藻究竟是什么?蓝藻水华又有什么危害呢?  相似文献   

6.
刘羽阳 《科学世界》2012,(10):64-70
A型、B型、AB型、O型……许多人都知道自己的血型。血型究竟是什么,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何处?还有,各种血型有什么区别?有不少人相信血型与性格相关,这种说法从科学的角度讲是否可信?最近,有研究指出不同血型的人易患的疾病也不同,这到底又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中学生课堂疲倦期呢?据科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一节课的连续注意能力大约只能保持20分钟左右,而整节课有45分钟。也就是说,从上课开始,过了20分钟的精力高度集中期后学生们就会觉得疲倦,打哈欠。眼光从老师身上或者从黑板上挪开,思绪从课本知识转移到和学习无关的方面上去,没法继续静下心来听课。  相似文献   

8.
《青年科学》2013,(2):48-48
如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水貂会干什么呢?没错,它们会感到无聊至极。早前,一直有科学家认为动物也如人一样是有厌倦感的。不过从未经过证实。近日,加拿大研究人员称,动物们在被关在笼子里,保持着清醒的状态但又无所事事的时候,它们会感到无聊。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它们会更喜欢独自地发呆,而不是去和同伴们玩  相似文献   

9.
“马上想说的话都到嘴边了,却说不出来”,这时,脑子里发生了什么? 昨天记住的单词,在考试中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今天应该寄出的信却忘记投递,装在包里又带回来……为什么会发生本应该记着的事情,却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的“健忘”的情况呢?是否有方法让自己顺利地想起遗忘的事情呢?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许多特殊表情和行为其实并非是无意识做出的,而是具有许多特定的含义。打哈欠产生情感交流科学家在多年以前就发现打哈欠会"传染",但据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人们打哈欠不仅仅是因为感到困倦和无聊,还有向其他人寻求交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杰 《科学世界》2007,(6):88-89
外出郊游或者去一个新地方时,你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吗?有的人说自己常常迷失方向,不会认路。善于认路的人和容易迷路的人有什么区别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我常常问一些人,女人最需要的是什么?答案多多:尊重、爱、快乐、家庭、自由……可是,什么是最重要的呢?让年轻的亚瑟王来告诉你吧!  相似文献   

13.
曹曼 《科学世界》2014,(11):94-95
你身边肯定有这样的人,无论什么运动,他们都能很快上手。当然也有一些人,无论什么运动都不擅长。这样的“运动能力差异”是如何产生的呢?专业运动员可以说是“运动能力优异”的代表,他们与普通人又有什么差别呢?  相似文献   

14.
区分生物同种与否的标准是什么? 地球上的生物纷繁复杂。目前,人们发现的物种已经超过170万种。在这些物种之中,有的形态十分相似,而有的则截然不同。人类自古以来都在对生物进行分类,以方便研究。不过有意思的是,关于“物种”定义不仅到现在还无定论,争论反呈愈演愈烈之势。生物应该如何进行分类呢?物种定义的难点究竟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5.
《创新科技》2011,(11):56-56
生理学奖:授予安娜·威尔金森(Anna Wilkinson)和她的同伴们,以奖励他们有关“没有证据显示红腿陆龟打哈欠会传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黄婧 《华东科技》2009,(6):23-24
上海市科技创新政策的实施情况究竟如何?有些什么政策?企业知道哪些政策?享受到了哪些政策?又是由于什么原因与优惠政策擦肩而过呢?  相似文献   

17.
《科技智囊》2004,(7):50-51
企业从其认定的渠道中选出了候选人后,如何在这些人中挑出想要的合适的人?任何一个用人单位都希望找到优秀的人才,然而当通过一系列的招聘,简历筛选,初试,复试,录用后往往发现找到的人并不理想,这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18.
纳豆是日本的传统发酵食品,有很多人都超级喜欢。同时也有不少人接受不了纳豆那独特的黏度和气味。那么这黏黏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如今,纳豆被当作健康食品,广受推崇,它究竟有什么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世界》2014,(1):70-75
逼近不断提高的高层建筑之“极限” 目前中国的最高建筑,是高600米的广州塔。现在世界最高建筑则是位于迪拜的哈利法塔,高度达到828米。据说某些中东国家还在计划盖1000米级别的高层建筑。那么,摩天楼到底能建到多高呢?是什么决定着高度的极限呢?让我们从材料、结构、建筑方法等方面入手,探寻一下高层建筑的极限吧。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指纹具有“各不相同、终身不变”的特性。很早以前,人们就用手印来标识身份。现在,指纹己被广泛用于入境检查、搜查罪犯等领域。为什么通过指纹可以鉴别身份呢?指纹究竟有什么用,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