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律儒家化是中国古代法律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儒家思想向法律的渗透影响着中国法律的走向。西汉中期,随着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正统法律思想得以形成。“春秋决狱”是法律儒家化的开端。此后,在官方的认同和儒学大师们的推动之下,儒家法律思想全面贯注到了古代立法与司法领域。  相似文献   

2.
张先涛  赵杰伟 《科技信息》2009,(19):383-384
中国古代法律,由于受社会主流思想的渗透甚大,其发展有所谓的法律儒家化之称。然则在法律儒家化的制度层面的构筑过程中阴阳五行思想开始影响中国法律。董仲舒以阴阳五行阐明法理作为他的法律理论的根据,奠定了中国法律思想的基调。阴阳思想的影响使得德主刑辅成为汉后历代的正统。五行思想的发展成为秦以后各个王朝确立统制合法性的理论依据,水与金的属性更是决定了古代法律的社会定位。阴阳与五行思想的结合,以及通过儒家思想的改造进而影响法律,是构筑中国社会理论体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儒家观念对古代中国司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并且直接导致了古代中国程序法治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儒家思想依然对当代中国的法治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这已成为我国法治发展的一大障碍。法律人特别是法官,必须冲破儒家思想对我国程序法治发展带来的局限,实现对法律及程序的忠诚。  相似文献   

4.
刘艳 《科技信息》2013,(2):231-231
发源于中国的儒家思想,秦汉时期传入韩国,成为韩国两千年的文化主流,虽然很多韩国古代神话在儒家思想传入之前就已经存在,但在韩国古代神话中也存在着韩国本土的儒家思想意识,檀君神话是韩国最具有代表性的神话,本文通过对檀君神话三位一体,弘益人间思想的分析,阐述檀君神话中存在的儒家政治思想理念。  相似文献   

5.
西方古代自然法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是中西法律文化的源头。中国的儒家法律思想与西方的自然法思想及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价值观念上“正义观”与“天道观”的分歧;治国方略上“法治观”与“人治观”的对立;权利与义务关系上权利本位与义务本位的对立;人性分析上“性恶观”与“性善观”的冲突。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立真正的适合社会趋向的法律制度,必须大力吸收借鉴西方的法律观念。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朝鲜自古以来就保持着密切的友好往来,中国儒家经典不断传人朝鲜半岛,对朝鲜半岛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明朝时期,中国的儒家对朝鲜半岛化的影响越来越大,统治阶级以儒家思想作为他们的统治思想,主张实行王道政治,儒家思想已经被国家认可,成为朝鲜半岛的主体化。  相似文献   

7.
春秋决狱是我国古代一种有重要影响的断案方式,它在整个封建社会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它的流传和延续与儒家思想法律化存在密切联系,春秋决狱也正是儒家思想法律化最强有力的体现.在整个历史进程中,它有着自身独特的演进逻辑,对儒家思想的巩固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春秋决狱是法律儒家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卢琼 《长春大学学报》2009,19(11):73-75
春秋决狱是我国古代一种有重要影响的断案方式,它在整个封建社会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它的流传和延续与儒家思想法律化存在密切联系,春秋决狱也正是儒家思想法律化最强有力的体现。在整个历史进程中,它有着自身独特的演进逻辑,对儒家思想的巩固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春秋决狱是法律儒家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论汉简中礼对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礼在中国古代政治上、思想上、法律上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中国法制史学中,法律儒家化,亦即法律在礼的影响下的转变始终是该学科的重要内容。但礼的崇高地位在我国古代不是一成不变的,礼自身也有一个进化的过程。一般认为,法律儒家化是始于汉朝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独尊儒术"后。《张家山汉简》的出土为这个观点提供了法律规范的证据,如其中户律、傅律、置后律等,这是从法律实证的角度来说明礼在律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潍坊学院学报》2019,(4):75-78
民本思想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国古代极具进步性的思想主题,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对后世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先秦儒家学者的实践,着重从文献整理、文化交流、社会现实三个角度,追溯先秦儒家民本思想之渊源。  相似文献   

11.
李媛 《科技咨询导报》2014,(16):211-211
透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不难发现,法律的儒家化是其总体趋势和根本特征,因而中国古代法律的形成过程就是其儒家化的过程。那么封建时期的刑法制度、原则演变为现代刑法制度、原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中国法律儒家化的渗透与革新的过程。笔者以法律的儒家化为立足点,通过比较封建时期刑法制度、原则与现代刑法制度、原则,来分析古今刑法价值观念的悖与同,以促进中国法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古代封建法律思想渊源及其合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封建法律思想萌芽于春秋末期并在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糅合了各种思想学说 ,其中以法家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为主要构成元素。本文试图探索此三种渊源的合流在思想及其实践中的体现 ,以期达到对中国古代封建法律思想的动态认识  相似文献   

13.
王佃冰 《菏泽师专学报》2004,26(1):62-64,70
中国古代封建法律思想萌芽于春秋末期并在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糅合了各种思想学说,其中以法家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为主要构成元素。本文试图探索此三种渊源的合流在思想及其实践中的体现,以期达到对中国古代封建法律思想的动态认识。  相似文献   

14.
民本思想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它不仅是儒家思想的精粹,也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最具进步性的思想。民贵君轻,以民为本是儒家民本思想的主旨。民本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必然产物,对我国封建社会以及现代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是对古代民本思想的超越,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内圣外王"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哲学命题,涉及到儒家的人格理想和社会政治理想。梁漱溟被美国学者艾恺(Guvs.Alitto)称之为"最后一个儒家",也是二十世纪众多寻求中国发展道路的知识分子中唯一身体力行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之人。梁氏一生都在试图寻求解决"中国问题"和"人生问题"的出路,试图在中国历史之出路与人生价值之选择之间达成统一。梁氏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认为中国现代化的本质是文化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的途径是乡村建设。他的一生陷入现代化与人性的两难之中,其关于中国现代化的理论构想也就必然充满了种种逻辑疏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刘勰、韩愈、章学诚所写三篇《原道》出发 ,试图以此挖掘我国古代儒家之“道”的内涵 ,从而找寻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轨迹 ,以及这种变化对我国古代文艺理论思想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儒家思想从产生到百家争鸣,一直到西汉时期成为中国专制社会的官方统治思想,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结果.这其中固然有儒家思想能够适应当时环境并受到统治者喜爱的原因,但在这背后的深刻原因则是儒家的通权达变和与时偕行的思想在支撑着儒家的思想学说风风雨雨一路走来,并最终战胜各家独占鳌头.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与朝鲜自古以来就保持着密切的友好往来,中国儒家经典不断传入朝鲜半岛,对朝鲜半岛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明朝时期,中国的儒家对朝鲜半岛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统治阶级以儒家思想作为他们的统治思想,主张实行王道政治,儒家思想已经被国家认可,成为朝鲜半岛的主体文化。  相似文献   

19.
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几千年治理国家的主导思想。深入研究儒家思想的治国理念及其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关系.吸收儒家思想精华部分.必将对当代中国法治的现代化构建有着借鉴和弥补意义。  相似文献   

20.
政治文明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重大课题,一直是中国历代哲学家、思想家极为关注、议论最多的思想主题,尤其是儒家学者的所思、所议、所论,其中有许多是关涉政治的问题。这就使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主流、主干的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思想丰富而深邃、博大而精微。当下,世界各国的学者都在纷纷议论,瞻望人类未来的前景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虽然见仁见智,但是中国古代哲学智慧,特别是儒家思想必将会对政治文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必能在当代社会大放异彩,再造辉煌,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