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特征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不同临床特征与不同治疗方法的预后关系.结果 13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7例系本院首诊,予以护肝、补充凝血因子等综合治疗立即终止妊娠痊愈出院.外院转入6例,其中3例行子宫全切术后治愈出院.1例因消化道出血、腹水、同时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经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本病的治疗应从病因着手,孕期合理膳食,减少脂肪摄入,早期诊断,在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预防DIC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尽快终止妊娠,母儿结局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2008年收治4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经过酷似重症肝炎,妊娠晚期发病,短期内凝血因子缺乏、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病例死亡3例,出生5个新生儿存活4个.结论:早期诊断,最大限度纠正凝血功能,尽早终止妊娠可显著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24例妊娠期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特征及处理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2年2月至2008年2月期间,我院共收治妊娠妇女5 640例,合并急性阑尾炎24例,年龄21~34岁;首次妊娠16例,再次妊娠8例;发病孕周<12周6例,12~28周13例,29~32  相似文献   

4.
陈筱花  金润之 《甘肃科技》2013,(22):154-155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妊娠晚期特发性疾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若能早期诊断,及时合理地处理,尤其是针对并发症积极治疗和综合有效的护理,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病例的诊疗及误诊情况。现将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7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26例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妊娠早期12例,妊娠中期6例,妊娠晚期8例,其中妊娠晚期患者12h内误诊2例,误诊率为7.7%;手术治疗23例,占88.45%,保守治疗3例,占11.55%;21例患者胎儿未受明显影响,占80.77%,早产3例,占11.54%,流产2例,占7.7%。妊娠期阑尾炎需早诊断、早治疗,减少误诊率才可能降低胎儿的损失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糖尿病孕妇婴儿在围产期产前、产时和产后三阶段的保健重点 ,减少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1998年 1月 - 1998年 12月出生的 36例糖尿病孕妇婴儿的围产期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77.7%糖尿病孕妇婴儿的母亲在妊娠2 8- 36周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 2 1例在妊娠 37- 38周终止妊娠 ,2 9例采用选择性剖宫产术分娩 ,7例阴道分娩。出生体重≥40 0 0 g10例 ,早产大于胎龄儿 1例 ,畸形 1例。无产伤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及低血糖等并发症。结论 :对糖尿病孕妇早期诊断及治疗 ,适时终止妊娠 ,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 ,产后对新生儿严密监测及治疗 ,能明显降低围产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白毒伞蕈中毒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4年6月至8月集中收治的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的13例急性重症白毒伞蕈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13例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心肌酶及临床症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13例患者在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后,血液中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明显下降,其中BUN、SCr、CK—MB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除2例患者由于经济原因未坚持治疗自动出院、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10例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于急性重症白毒伞蕈中毒的救治,早期及时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可有效地清除和吸附血液中BUN、SCr、CK—MB、ALT、AST、LDH毒性物质,是避免白毒伞蕈中毒发生致死性肝损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重度子痫前期-子痫诊治经过.方法:对2005-2010年50例重度子痫前期-子痫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占同期入院孕妇的3.8%,终止妊娠剖宫产45例,会阴侧切助产5例,1例孕产妇因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死亡,围生儿宫内和产后死亡共11例.结论:镇静、解痉、降压、合理扩容利尿、适时终止妊娠,预防并发症,减少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妊娠期女性口腔疾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探索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口腔科治疗的157名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对疾病病因、诊断、治疗等进行分析。结果妊娠期牙周炎73例;妊娠期牙龈炎10例;冠周炎32例;牙髓炎和根尖炎患者42例。结论妊娠期口腔疾病以牙周炎比例最高,以冠周炎临床症状较重。孕妇口腔疾病容易引起早产,应重视孕前检查。  相似文献   

10.
邱本灵 《科技资讯》2010,(7):232-232
目的通过收集、分析临床急性胰腺炎病例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总结和探讨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策略。方法选择性收集遂宁市中心医院消化科近6年间收治的7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的患者心理状况的变化以及导致的一些并发症及合并症。结果本组78例病人均贯彻和执行好本院消化科临床护理策略,通过以上积极治疗、护理,除其中1例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外,其它77例均痊愈出院。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贯彻以对症护理为主,辅以心理护理,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及时发现和护理并发症及合并症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脂肪肝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自拟消脂护肝汤配合行为疗法每日一剂口服。结果治愈50例(62.5%),显效8例(10%),有效9例(11.2%),无效13例(16.3%),总有效率83.7%。结论自拟消脂护肝汤配合行为疗法是治疗脂肪肝的较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护理经验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005年我院所收治的4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皮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前后,由于精神因素、体质差异、化疗药物等的作用,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紧张、恶心、呕吐、腹痛、发热等症状.结论:通过正确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可以使肝癌介入治疗顺利进行,减少副作用,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3年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病例共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患者因急性腹痛伴休克急诊开腹手术.9例患者给予米非司酮和/或甲氨蝶呤杀胚治疗后清宫.2例转外院,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后清宫;其中1例因大出血而行子宫切除术.结论: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常出现停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药流时不全流产、人流或清宫时大量出血、子宫前壁下段不均质包块、清宫及流产后HCG持续不降、急性腹痛伴腹腔内大出血休克等症状.阴道超声对于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诊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给予米非司酮和/或甲氨蝶呤杀胚治疗后再清宫是基层医院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有效方法,必要时可以开腹手术,有条件的医院可以采取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后清宫.  相似文献   

14.
螺旋藻治疗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螺旋藻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8例运用螺旋藻治疗,对照组52例运用降血脂药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肝脏超声、肝功能及血脂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9%,对照组为65.3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螺旋藻治疗脂肪肝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的作用,达到治疗脂肪肝的目的,作用优于对照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脂肪肝的药物,宜于临床推广应用.超声检查是一种有效和方便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腹腔灌洗引流术加早期呼吸机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对5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尤其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床旁血液净化、腹腔灌洗引流术加早期呼吸机支持治疗等,监测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及血生化指标。结果:59例患者中45例存活,存活率76.27%;45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状态稳定,平均动脉压、心率和氧合指数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淀粉酶、脂肪酶、血乳酸、C-反应蛋白、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腹腔灌洗引流术加早期呼吸机支持,对维护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就近几年国内外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表现与诊疗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妇产科医生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检索CNKI、万方、Pubmed等数据库,利用文献追溯等途径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相关研究.结果:诊断方法主要有超声检查、MRI、宫腔镜、腹腔镜,组织病理学检查仍是诊断CSP的金标准.目前采用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手术治疗或多种方案联合治疗,临床中单一的治疗方式不理想,多倾向于联合治疗.目前Ⅰ级证据还没有提出,以至于目前还没有具体的基于证据的指南.临床上对待CSP患者应明确疾病的分型及各手术方式的优缺点,结合患者病情、生育要求、经济条件、医院设施等指标综合分析,选取合理的手术方式,方能最大限度减少患者治疗风险,获得良好预后并保存生育力.结论:对于CSP的早期诊断方法已明确,但最佳治疗方案和管理指南目前尚未达成共识,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治的治疗方法尚无统一标准,最理想的治疗方式需要大样本数据进行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脂肪肝在不同年龄、性别中的分布及脂肪肝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相关性。方法:2008年在拉萨市曲水县随机抽取359例机关干部进行体检;用日立7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检测血清ALT活性单位;脂肪肝的检查采用彩色电脑超声诊断仪(Acuson-94043型,日本)进行诊断。结果:脂肪肝总患病率为10.6%(其中男性为14.1%,女性为4.5%,P〈0.01),男女脂肪肝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脂肪肝的患病率在40~49岁年龄组中最高;脂肪肝患者ALT水平显著高于非脂肪肝患者(P〈0.01)。结论:多数患者在健康体检时被确认患有脂肪肝,因此每年健康体检中的肝功能、血脂及腹部B超等检查,对脂肪肝早发现、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观察新鲜鲩鱼胆汁灌胃对狗、大鼠、小鼠的肺、肝、肾功能及形志学改变的影响,新鲜鲩鱼胆汁可引起 PaO_2明显降低、PaCO_2、BUN 及 SGPT 明显升高,病理形态学检查,显示肺水肿、灶性肺炎、肝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变性、浊肿、坏死.实验结果表明:新鲜鲩鱼胆汁可引起急性肺、肝、肾功能衰竭.与临床 MOF 表现相符,即复制出 MOF 动物模型.本实验模型在国内外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9.
急性胰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并发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合并肝损害8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病程及预后。结果86例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害患者中胆源性病因占58%,且由胆源性与非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害者肝功能指标比较,ALT、TBIL有统计学意义(P〈0.05);86例中MAP组与SAP组、死亡组与存活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均是TBIL、ALB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肝损害急性胰腺炎患者住院天数明显延长、发展成重症急性胰腺炎上升和病死率增加。结论要重视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发生率及损害程度,肝损害延长胰腺炎的病程,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20.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也是我国第一大肝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的加重,增加了肝脏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病率,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近年来在MAFLD的诊断及治疗方面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已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从脂肪肝的全球危害及卫生负担、脂肪肝命名的变迁、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几个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新药研发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