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疗百科     
《科技潮》2008,(6):56
夏季如何预防食物中毒夏季来临,气温升高,湿度大,适合各种致病微生物繁殖。食物易腐败,再加之苍蝇叮爬,污染食物,如果吃了被病菌或病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就可能引起食物中毒。具体来讲,夏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2.
食物中毒是食品卫生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而细菌(毒素)性食物中毒又是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其中O157:H7大肠杆菌的Vero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和肉毒梭菌神经毒素是经常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毒素.对这3种食物中毒菌毒素的产生、中毒情况、毒素类型、基因特性、致病机理、检测方法、应用研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不宜多吃的十种食物松花蛋 因为制作松花蛋时要用一定量的铅,经常食用会引起铅中毒。臭豆腐 在发酵过程中极易被微生物污染,分解的腐败物质对人体有害。味精 味精每人每日摄入量不应超过6克,过多摄入会使血液中谷氨酸的含量升高, 而造成头晕、恶心等症状。方便面 含有对人体不利的食品色素与防腐剂等,常吃对人身体不利。葵花籽 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多吃会消耗体内大量的胆碱,严重影响肝细胞的功能。菠菜 食物中的锌与钙会与其中的草酸结合而排出体外,从而引起人体锌与钙的缺乏。猪肝 1千克猪肝含…  相似文献   

4.
1999年 ,日本不断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于是日本的一家公司立即抓住商机 ,研制出一种快速而简易的检测食物中存在致病细菌的装置 ,该公司的发言人称 ,利用这种装置可以在 1 0分钟内检测出食物样品中的致病细菌 ,并利用它成功检测出了Salmonella等细菌。该公司准备继续改进这一装置 ,以便在不久的将来也能检验出Staphylo coccus一类的细菌菌种。该公司估计在 2~ 3年内可以生产出一种小巧而便宜的装置供家庭和餐馆使用 ,对怀疑有毒的食物在供食之前进行快速检验防止食物中毒的装置  相似文献   

5.
急性四季豆中毒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季豆中毒是较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其发病急骤,人员多,波及面广,症状轻重不一。通过对数起集体中毒共146例患者救治过程的总结,分析其中毒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旨在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批量食物中毒应急救治的能力,并呼吁各集体用餐单位及广大民众对四季豆中毒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饲养家畜的植物,有的本身含有毒素(有毒植物);有的本身虽不含毒素(饲用植物),但饲喂前在处理过程中产生了有毒成分,由此引起的家畜植物中毒具有群发性的特点,而致使家畜大量死亡。本文摘要地回顾了家畜植物中毒史实,向读者提供可资借鉴的教训和主要预防措施。1家畜植物中毒史实摘要1.11948年安徽西部地区,发生水牛因呼吸中枢麻痹、急性肺水肿而导致窒息死亡的疾病,直到1975年通过调查研究确定是白苏[Perillafrutescents(L.)]植物中毒。[1]1.21951年在河南省,耕牛发生肺间质气肿、肝脏肿大、胰腺脂肪变性与坏死、体温偏低为…  相似文献   

7.
疯草中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疯草三类主要有毒成分:脂肪族硝基化合物、硒及硒化合物、疯草毒素(生物碱)。牲畜疯草中毒后形成的采食嗜好是后天形成,中毒后的牲畜许多脏器发生病变并导致神经性疾病。血清学检测发现,中毒后血清中酶、离子以及激素水平和含量等均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食品微生物与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微生物快速检验检测系统的研究推广刻不容缓。食品安全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公共安全问题,而微生物污染又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因素。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将微生物性健康危害列为食源性危害的三大原因之一。我国对食物中毒案例的分析资料显示,微生物性食物中度所占比例高达67%。在国家质检总局每年的食品质量监督抽查中,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的情况也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9.
根据有毒动物毒素的产生情况,可将它们分为"主动毒"动物和"被动毒"动物.前者是指该类动物产生的毒素能主动输入其它动物体或人体中使之中毒,如毒蛇、蜜蜂,后者是指该类动物被食用而引起中毒.又可分为"原初毒"动物和"次生毒"动物."原初毒"动物具有为防御而形成的特有器官,如毒腺、毒刺、毒钩、毒钳及毒毛等;"次生毒"动物即是它的毒素或多或少是从食物中得来的,例如某些鱼类和昆虫等.  相似文献   

10.
反渗透水处理系统微生物污染特性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反渗透水处理系统运行中出现的许多微生物污染的事件,分析反渗透膜微生物污染的特点、形成过程及其危害,并提出了控制和预防微生物污染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优化生物丁醇生产工艺,研究拜氏梭菌(Clostridium beijerinckii)对有毒物质的耐受性。【方法】利用常温等离子诱变技术选育获得1株突变株C.beijerinckii GZ-9,并通过摇瓶发酵对比原始菌株C.beijerinckii NCIMB 8052和突变株GZ-9对有毒物质的耐受性。【结果】NCIMB 8052在酚浓度为1.5g/L的发酵液中已不能生长,而GZ-9在酚浓度2.4g/L的发酵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当可溶性总酚浓度为1.5g/L时,实验总溶剂产量和丁醇产量分别达9.2g/L和6.5g/L。【结论】突变株GZ-9对未脱毒甘蔗渣酸解糖液中毒素物质的耐受性远高于原始菌株NCIMB 8052。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重整催化剂的中毒机理,选择适应新工艺、新技术、检测方法配套的分析仪器及仪器的严格验收、检查校正,提高员工技术水平,严肃工艺纪律等措施,达到准确测量重整原料中有毒物质的目的,延长重整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和确保重整工艺装置的安、稳、长、满、优运行。  相似文献   

13.
《昌河科技》2005,(2):17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瑰,虾等软壳类食物含有大量浓度较高的五钾砷化合物。这种物质食人体内,本身对人体并无毒害,但是,在服用“维生素C”之后,由于化学作用,使原来无毒的砷酸酐转变为有毒的亚砷酸酐,这就是人们俗称的砒霜。  相似文献   

14.
有毒植物     
植物中有一部分是有毒的,甚至是剧毒的。植物毒蛋白的毒性虽大,但含有这类毒素的植物并不多。广泛含有的有毒物质是生物碱,目前已知的生物碱有6000多种,广泛存在于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中。虽然含有生物碱的植物不一定都称得上是有毒植物,但许多含有剧毒生物碱的植物,都是赫赫有名的“杀  相似文献   

15.
有毒物种     
笑闻 《青年科学》2010,(3):19-19
有毒鲶鱼比以前认为的更多 据最近的一份报告,目前已知的3000多种鲶鱼中,有大约半数有毒。根据密歇根大学进行的这项研究,这意味着有1250到1625种鲶鱼有毒。然而好消息是,它们的毒素毒性较弱,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没有危险。其他动物都是利用毒素捕猎或者杀死猎物,鲶鱼跟它们不同,这种动物分泌毒液只是为了自卫。  相似文献   

16.
茶与生态     
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平衡构成了生态平衡。同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互相提供食物而形成的相互依存的链条关系形成生物链。而食物链是物种联系起来的食物路径。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形成生态系统。而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虽然种类繁多,但根据它们在能量和物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归纳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类。  相似文献   

17.
河南的鹅膏菌属毒菌及毒素与中毒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鹅膏菌属(Amanita)隶属于鹅膏菌科(Amanitaceae),有毒菌多。本文就河南境内生长分布的鹅膏菌属毒菌种类及其毒素和中毒类型进行论述和分析,以供防治中毒与毒素的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鲜艳的蘑菇都是有毒的,无毒蘑菇颜色朴素,毒蘑菇经高温烹煮或与大蒜同煮后可去毒……民间流传的这些辨别野生毒蘑菇的方法并没有科学依据,轻信它们反而容易造成误食中毒"据统计,2013年我国共发生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52起,中毒5559人,死亡109人。这一数据中,因误食毒蘑菇及其他有毒动植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的数量及死亡人数是最多的,死亡率甚至达到72.5%。而对中毒患者的调查表明,他们中的多数并不是不知道毒蘑菇的存在,而是在采食蘑菇时  相似文献   

19.
松针褐斑病菌毒素的确定及其基本性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以MS液体培养基培养20d左右至菌丝大量生长并紧密交织成团时病菌即可大量产生毒素,病菌是否产孢对产毒量大小无显著影响。毒素原液中仅非蛋白质部分具致病活性,经高温高压灭菌15min后活性仍不丧失,且有所加强。该毒素在冷冻条件或灭菌后于室温下可保存两个月以上而不失活。毒素粗提液中活性成分为一类极性较大的物质,易溶于水、甲醇、乙醇,可溶于正丁醇,微溶于乙酸乙酯,不溶于苯,可被活性炭吸附并为甲醇所洗脱。毒素粗提液的pH值为60,渗透势为-122kPa,经试验确定毒素粗提液的毒性非溶液的酸度或渗透势所致,从而进一步确定了病菌人工培养滤液中存在具致病活性的毒素物质。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知道,一些两栖动物的卵有毒,这可以保护它们不受其他动物袭击。例如,甘蔗蟾蜍的卵中含有一种类固醇毒素,叫蟾蜍二烯羟酸内酯。然而,作为毒性最强的一种两栖动物,草莓箭毒蛙的受精卵中却并没有毒素。那么,它们的蝌蚪是如何保护自己的呢?最近,美国约翰卡罗尔大学(John Carroll University)的拉夫·沙皮里托(Ralp h Saporito)和他的同事们揭开了这个谜底。草莓箭毒蛙是中美洲的一种有毒青蛙。它们自身无法合成毒索,只能从它们所吃的小虫子、蚂蚁和其他节肢动物中获取,并将这些食物中的生物碱储存在皮肤的腺体中。在产卵的季节,雌蛙会将蝌蚪孵化在叶子中的小水洼里,每天用自己未受精的卵喂养它们,直到几星期后,蝌蚪变成青蛙为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