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联亚美尼亚人在莫斯科抢购了一大批勃列日涅夫的新著《遵循列宁的路线》。这一部在苏联书店中名列前茅的滞销书何以竟然引起亚美尼亚人的如许兴趣?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勃列日涅夫的这本专著有着很漂亮的烫金的封面硬纸,这是亚美尼亚的缺门货,于是,他们开动脑筋,来个“以丰补歉”:把勃列日涅夫的书买来之后,将封面硬纸一一剥下来,放在丙酮溶液里把金字弄掉,再用熨斗将凹凸部分  相似文献   

2.
从社会进步、历史发展的长远意义来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一条颠扑不破、不容置疑的客观真理。人类六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已经历了工业革命、电气产业革命、信息产业革命三次惊天动地的科技革命,从90年代始,人类社会逐步进入到了知识经济革命时代。每一次革命都出现一次空前的经济高增长期。这是铁的事实。但科学技术成果要成为生产力,特别是成为第一生产力,这必须要有一个“转化”的过程。这个“转化”就需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符合社会的需要,市场的吸  相似文献   

3.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是鲁迅先生在一九三○年四月写的一篇著名杂文,最初发表于同年五月出版的《萌芽》月刊第一卷第五期上,后收在作者的《二心集》里。教育部统编的中学语文课本选有此篇。 这篇文章是批驳反动文人梁实秋的谬论并论证他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的。梁实秋原来依附于北方军阀段祺瑞,后来又投靠国民党反动派。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在疯狂地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反革命军事“围剿”的同时,穷凶极恶地对进步文化运动进行反革命文化“围剿”,梁实秋充当了这个反革命文化“围剿”的急先锋,他杀气腾腾地  相似文献   

4.
古巴从充当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搞侵略的打手,在非洲为非作歹以来,声名狼藉;它在不结盟国家中,处境越来越孤立。莫斯科显然认为有必要替这个马前卒吹嘘一番,以挽回一点它的“声誉”,于是苏联的宣传机器开动起来了。苏联《新时代》杂志发表专文,给哈瓦那送上了一顶顶桂冠:什么“革命典范”,什么“站在了世界解放运动的前列”,什么给予非洲国家以“国际主义援助”、“帮助发展国民经济”,等等,真是把古巴捧上了天。事有凑巧,正当莫斯科不遗余力地吹捧古巴在  相似文献   

5.
早在两千多年前和三千年前,古希腊神话《伊利亚特》和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列子》中都出现过人制造人或物来帮助人类的有关机器人的描述。这些神话故事启发和激励着人们大胆地设想和不懈地创造。随着西欧工业革命的发展,各种类别的自动装置纷纷问世,其性能和控制功能不断提高。人们对人造人的幻想更加多姿多彩,且逐渐从过去的神话幻想过渡到科学幻想。20世纪40年代后期,机器人走出科学幻想,进入科学技术世界,进而改变人们的生活。科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机器人时代”。  相似文献   

6.
《孝感学院学报》2007,27(1):F0002-F0002
《孝感学院学报》将在新的一年里,努力办好“中华孝文化研究”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栏目。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今天我们要发展先进文化,就应当吸收古今中外所有文化的优秀成分,以适应时代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中华孝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已经积淀成为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文化之流。“孝”在历史上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且成为评价人们行为的准则和标准。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和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已进入老龄社会的初期阶段,代际矛盾和代际关系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和发掘中华孝文…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社会将是一个全民的、国家的“辛迪加”的设想,是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提出来的。这个设想长期以来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理论依据。因此,对这个设想本身进行一番考察,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不会是没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新春伊始,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从北京传到了风景秀丽的南方城市—广东惠州:德赛集团总裁许光荣膺’99家电十大新闻人物。 这次由《北京青年报·家电时代》发起的全国范围内的评选,透过百姓的眼睛,选出了’99家电行业最有影响力的十大人物,他们包括了海信老总周厚健、长虹老总倪润峰、海尔老总张瑞敏龙老总王国端、新科老总秦志尚、爱老总胡志标等人,信息产业部副处长为民也名列其中。德赛总裁许光以“消费电予领域的新星”而当选。值得注意的是,十大新闻人物里有三位是影碟机行业的老总,这似乎透露出一个信息:中国碟机市场经过VCD大战的洗礼之后已日趋成熟,消费电子的市场正在全面启动,中国家电业已进入“电子家电消费”时代。时势造英雄,伴随这个时代而起的将是一批电子界的巨人,许光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9.
100多年以前,马克思曾经分析了社会化大生产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他认为,劳动者素质“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普通规律”,必须“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承认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人类正逐步进入科学技术革命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突出特点是:科学思想飞速发展,科技进步日益加快,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和实质性的变化.知识经济的浪潮正在猛烈冲击并深刻影响着教育活动的各个层次和各个领域.社  相似文献   

10.
儒、墨、道、法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四大支柱,但中国传统道德以儒家为主流,而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体系之核心就是仁爱。本文旨在探讨仁爱的基本含义及其历史沿革,并思考继承与弘扬仁爱精神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一 从字源看,“仁”字在中国历史上出现得较晚。据考证,“仁字是春秋时代的新名词,我们在春秋以前的真正古书里面找不出这个字,在金文甲骨文里也找不出这个字。”(郭沫若:《十批判书》)仁字最先出现在《诗经·国风》里,《郑风·叔于田》云:“洵美且仁。”《齐风·卢令》载:“其人美且仁。”但其含义均是赞美“武士的男性气概”。(黄俊杰、刘岱主编:《中国文化新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新技术革命时代,国际社会进入综合国力的竞争,给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带来了新的变化和发展。高等工程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准备进入21世纪、论述了科学技术是提高和发展生产力的关键,新技术革命是推进教育改革的动力,科学研究是提高学术水平的基础的论点。阐述了高等工程教育面向时代和未来应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学术水平,开发高科技产业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十七大精神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学员思想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时代要求。文中明确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实施“三进入”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以确保“三进入”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13.
明末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已经显著,当时社会经历着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自然辩证法》序言)《物理小识》的作者方以智就是代表着这个时代里的我国一位杰出的科学先驱。  相似文献   

14.
由国家金唱片获得者童安格作曲并演唱的歌曲《明天你是否依然爱好》在高潮时的配器(即“那绝对不是我”中“我”这一小节)所使用的节奏是三连音还是符点音符的问题难倒了一些音乐爱好者、音乐专业师生以及乐队乐手。本文的目的是解开这个谜底并将这一重要的节奏型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5.
衰退与垮台“衰退”两字和美国当今的社会结下了不解之缘。人們常听到或看到經济衰退、农业衰退、建筑衰退等等。最近,在这个日薄西山的国家里,在这种或那种“衰退”声中,又出現了一个所謂“欢乐的衰退”。《欢乐的衰退》(The Decline of Pleasure)是1962年美国出版的一本社会问題著作。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汉语里常用在动词前面的“所”字,语法界向来有争议。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意见:多数学者认为“所”字是一个词,但是,对于它的词性看法不一。如马建忠的《文通》定它为“接读代字(代词)”,①黎锦熙先生的《新著国语文法》沿用其说,称之为“联接代词”;杨树达先生的《马氏文通刊误》反对把“所”字定为“代词”而称为“表被动的助动词”;②赵元任先生的《北京、苏州、常州语助词的研究》叫它做“语助词”;③张志公先生的《汉语语法常识》和吕叔湘、孙德宣两位先生在《助词说略》里,都把“所”字定为“助词”;后来多数《现代汉语》都从助词之说,有的把它列入“结构助词”小类里。少数学者则认为这个“所”字不够“词”的资格,称之为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文明史从几千年前的石器时代,经过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进入到现代文明社会的时代。而在现代文明社会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又把自己推进到蒸汽机时代,电子时代乃至所谓的信息时代,无论你如何来划分时代,每一时代的形成都是由于新一代材料的出现才逐渐地构成了这个时代的社会特征和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18.
 2013年1月上旬,一个词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京报》、凤凰网等各路媒体的显示度集中暴发——“第三次工业革命”(《人民日报》使用了“新技术革命”的提法)媒体纷纷发表文章讨论和预测这个词汇可能对未来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出版类媒体也作为年度图书着重推介了2012年出版的一本探讨新技术革命引发的新经济模式对未来世界产生改变的图书.一场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讨论正在掀起.其实近两年随着3D打印等一些新技术不断被报道,第三次工业革命作为其背后更为广阔的社会变革已经正在逐渐酝酿之中.  相似文献   

19.
纵观《桃花扇》全剧,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表现出轻“情”重“节”、抑“情”扬“节”的特点。可以说,《桃花扇》一剧是以“情”为主线,以“节”为旨归。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其中既有时代原因,也受当时社会思潮、作家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诗性精神”是个现代观念,但其适用范围却可涵盖古代,并可适用于文学研究中。文学的发展规律是由社会外部环境和文学内部规律所决定的,在这个规律影响下,汉末向魏的转折期,以及接下来的两晋南北朝,是中国诗歌的一个觉醒期。这个时代恰如其分的产生了“诗性精神”,诗歌的创作也有别于汉代功利性和说教色彩浓厚的特点,而是出现了诗的素质、艺术创造的素质,并出现了这样一些“诗人群体”。处于这个时代其中的钟嵘的看到了“诗性”的出现,并在其《诗品》中提出了一系列的批评理论,体现并提倡了这一“诗性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