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7 毫秒
1.
黄伞菌丝体发酵型醋饮料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伞发酵液、蔗糖为主要原料,通过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对黄伞菌丝体醋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表明酒精发酵选择接种量10%、时间72~80 h、温度30 ℃为宜;醋酸发酵选择接种量11%、温度33 ℃、摇床转速160 r/min、起始pH值5.5、时间80 h为宜;黄伞菌丝体醋质量分数12%,再添加白砂糖和蜂蜜使其质量分数分别达8%和5%可得到酸甜可口、风味独特的黄伞菌丝体醋酸饮料.  相似文献   

2.
张穗生  陆琦  陈东  黄日波 《广西科学》2010,17(4):363-367
采用20L三联装发酵罐进行甘蔗糖蜜高浓度酒精发酵研究高产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MF1001菌株的甘蔗糖蜜酒精发酵特性。结果表明,锤度为20°Bx的糖蜜对菌株生长和发酵均没影响,发酵的适宜温度为30℃,pH值4.0的发酵效果明显优于pH值3.80,传代培养16代及不同的接种量对菌株的发酵没有影响。按目前甘蔗糖蜜酒精生产的发酵工艺,用锤度为20°Bx糖蜜培养基培养菌株,制备种子液,然后将种子液与锤度为55°Bx的糖蜜培养基1∶1混合进行发酵,发酵50h的醪液酒精含量达到了13.2%(V/V),60h达13.8%(V/V),72h达14.3%(V/V)。发酵结束时醪液可发酵残糖含量低至0.44%,发酵效率分别为理论值88.6%(50h)、94.3%(60h)和98.6%(72h)。该菌株有望用于甘蔗糖蜜酒精发酵生产,提高甘蔗糖蜜酒精发酵的醪液酒精含量。  相似文献   

3.
以生木薯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对37℃下酒精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生淀粉糖化酶用量为173.00U·g-1、pH值为4.60和发酵时间为68.90 h的最佳工艺条件下,酒精体积分数可达到9.95%,与常温发酵相比,酒精体积分数降低1%,但发酵时间缩短39h;影响酒精发酵的3大主要因素为生淀粉糖化酶...  相似文献   

4.
以啤酒酵母菌种 (Saccharomyces cerevisie) Y316进行 10 0 0 L罐的酒精生产性中试。玉米粉的质量分数为 33.3% ,95℃下液化 1h,6 0℃糖化 1h,30℃保温发酵 (6 0~ 70 ) h。发酵醪产酒精 13.9%以上 ,残糖 1%以下 ,淀粉利用率 90 .5 %以上。  相似文献   

5.
纤溶酶高产菌株筛选及其液体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研究实验室自主分离的2株纤溶酶高产菌株发酵条件,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无机盐进行了优化,并对培养基初始pH、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对产酶量的影响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菌株1液体发酵合适的产酶培养基配方为大豆粉的质量分数为6%,葡萄糖2%,CaCl2 0.06%,MgSO4 0.07%;菌株2液体发酵合适的产酶培养基配方为大豆粉的质量分数为6%,玉米淀粉2%,CaCl2 0.06%,MgSO4 0.07%.培养基初始pH均为6.5时酶活性最高;发酵温度均以38℃最好;而菌株1和菌株2的适宜发酵时间分别为48~84 h和60~84 h.在优化条件下,菌株1、菌株2液体发酵最高酶活分别为306.46 IU/mL和319.76 IU/mL。  相似文献   

6.
重组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工程菌摇瓶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试验对重组锰超氧化物歧化酶(Recombinant 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rMn-SOD)工程菌的摇瓶发酵的培养基(碳源、氮源、无机盐)和培养条件(接种量、乳糖浓度、时间、温度、摇床转速、pH值等)进行了初步优化.结果表明,工程菌发酵的优化培养基组分(质量分数)为:1.5%蛋白胨、1.5%酵母提取物、1.0%NaCl、0.4%KH2PO4、0.8%K2HPO4、1.5%(体积分数)甘油、0.2%NH4Cl和5 mmol/L MnCl2.乳糖诱导表达的优化条件为:以5%接种量培养5 h后,加入质量分数为0.25%的乳糖进行诱导表达6 h.当发酵温度为37℃、摇床转速为180 r/min、培养基的初始pH值为7.0时,表达的rMn-SOD的酶活力高.在优化条件下,工程菌的SOD活性达1 969.9 U/mL,比活力达1 081.8 U/mg.  相似文献   

7.
真菌α-淀粉酶固态发酵工艺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米曲霉ZLF13固态发酵生产真菌α-淀粉酶的培养基要求及发酵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麸皮和适量淀粉为主要原料,添加1号复合无机盐,保持培养基水体积分数为60%~65%,控制培养温度30~34℃,发酵周期65~70 h.中试平均酶活力1 283 U/g.通过对其酶学性质的研究发现,米曲霉ZLF13所产真菌α-淀粉酶最适作用温度为55℃,最适作用pH值为4.8~5.4;65℃以上迅速失活.  相似文献   

8.
测定不同温度、转速、酒精浓度、接种量条件下醋酸菌在梨渣为主的半固体培养基中的产酸量,观察菌种的生长情况.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醋酸菌生长条件.结果表明:醋酸菌较佳发酵条件为转速136 r.min-1,温度32℃,梨渣量28%,乙醇体积分数3.6%,接种量4.0%.  相似文献   

9.
米根霉发酵甘薯淀粉制备L-乳酸的最适条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米根霉AS.3.819的诱变株为菌种、甘薯淀粉为碳源,对其摇瓶发酵生产L-乳酸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液化甘薯淀粉、(NH4)2SO4、KH2PO4、ZnSO4·7HO2及MgSO4·7HO2作为发酵培养基组分,在温度为32℃和发酵时间为60h的条件下,L-乳酸质量浓度最大可以达到125g/L,糖转化率达到92.60%。  相似文献   

10.
以本研究室保藏酵母菌Y316作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原生质体,再生菌通过初筛,复筛,选育出酒精高产菌株Y316-23,在料水比1∶1.8,发酵60h的条件下,成熟醪酒精的体积分数可达13.5%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石墨烯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在高温工况下摩擦学性能和抗黏着性能,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添加石墨烯的基础油进行摩擦磨损实验。用XRD对石墨烯进行表征,用基础油和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石墨烯润滑油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润滑油中添加石墨烯能显著提高摩擦副在高温工况下的摩擦学性能和抗黏着性能。在质量分数为0. 03%时,其摩擦系数约降低22. 5%,磨斑直径约减少48. 9%,抗黏着时间约增加44. 9%。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掺Sm、pr的MnBi合金薄膜的结构、磁性和磁光性能。实验表明,经过退火处理(375℃~425℃/2~4h),样品形成MnBi晶体结构。掺杂含量x=0.1~0.25,样品具有较大的Kerr角(θ(Kmax)=2.57°),内禀矫顽力_MH_c=1.5~5.6KO_e,剩余磁化强度σ_r=30.0~52.3KO_e,剩磁比r=0.88~9.98。磁光谱表明,随着掺杂含量的增大,MnBi样品Kerr角的极大值向长波方向移动。在变温过程中,样品的矫顽力随温度上升而增大,在薄膜(d<250nm)情况下矫顽力以形核机制为主。  相似文献   

13.
运用平面波赝势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CsCl结构的LaB6在高压下的弹性和热力学性质. 计算中使用了广义梯度近似,得到在零温零压下LaB6的晶格常数和已知的实验和其它理论结果相符。同时,我们还得到了LaB6的弹性常数Cij,体弹模量B,剪切模量G,杨氏模量E,德拜温度ΘE,泊松系数σ,压缩波速VL和剪切波速VS与压强的关系。计算发现LaB6在低于14 GPa具有力学稳定性. 根据准谐德拜模型,我们还预测了CsCl结构LaB6的热力学性质,对0-14 GPa 和0-1500 K 范围内热膨胀系数和比热容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最后分析了LaB6在零温零压和高压下的电子态密度图.  相似文献   

14.
多孔淀粉的酯化交联改性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多孔淀粉为原料,三氯氧磷为交联剂制备酯化交联多孔淀粉,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布拉班德黏度仪等分析仪器对原淀粉、多孔淀粉和酯化交联多孔淀粉的理化性质、流变学性质、微观结构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经交联处理后多孔淀粉的吸水率、吸油率与原淀粉相比有较大提高,溶解度、膨胀率、冻融稳定性、耐酸性都有较大改善,优于原淀粉和多孔淀粉,同时也提高了多孔淀粉的结构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使用较少的参数就可精确地表达具有强非线性的轮胎力学特性,通过对纯侧偏及纵滑轮胎力学特性试验数据的观察,引申出轮胎滑移刚度衰减曲线概念,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轮胎操稳特性表达方法,给出了纯工况时侧向力、纵向力及回正力矩的基本公式,并进行了建模结果与试验数据的对比.所提出的模型具有物理意义明确,参数少,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A series of Mn x Co_(1-x) Fe_(1-y) Nd_yO_3(where x=0.0–1.0 y=0.0–0.1) multiferroic nanocrystals was synthesized via sol-gel auto-combustion technique. The structure was confirm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while morphology was investiga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The electrical resistivity was observed to increase from 2.14 * 10~7 to 8.77 * 10~9 Ω-cm and activation energy was found to increase from 0.64 to 0.75 e V, while the drift mobility decreased from 4.75 * 10~(-13) to 1.27 * 10~(-15)cm~2V~(-1)S~(-1) by the substitution of Mn and Nd contents. The dielectric constant, dielectric loss and dielectric loss factor decrease with frequency and Mn-Nd contents. The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was increased from 34 to 70 emu g~(-1) while the coercivity decreased from 705 to 262 Oe with the increase of substituents.The increase in electrical resistivity and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while decrease in dielectric parameters and coercivity make these nanomaterials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s in microwave devices and longitudinal magnetic recording media.  相似文献   

17.
荆柯  吴战  王清涛  窦金国 《科技信息》2011,(31):I0241-I0242
由于热拌SMA沥青混合料沥青胶结料含量高,粘度大,施工温度高,压实困难等,而温拌沥青混合料能降低施工温度。防止生产过程中沥青老化,并具有较好的施工和易性,故研究温拌SMA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成为必要。通过室内试验的研究,从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性能、高温性能、低温性能、疲劳性能、水稳定性能及剪切性能等方面对热拌和温拌SMA沥青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降低施工温度、节能环保的情况下,热拌和温拌SMA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基本相当,说明温拌SMA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氮化物颗粒补强石英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热压制备了氮化物颗粒补强石英基复合材料,研究了氮化物颗粒的引入对石英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和热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说明,氮化物颗粒的引入对石英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显的补强增韧作用;介电损耗在指标值以内,且随测试温度变化不大;以AlN为第二相的石英基复合材料其临界热震温差在600℃左右,复合引入AlN Si3N4时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无明显改善,而复合引入AlN BN使复合材料的临界热震温差提高到1000℃.复合引入AlN BN的石英基复合材料因为有着较好的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和热学性能等综合性能而有望用作天线窗材料。  相似文献   

19.
工艺对0-3复合材料介电和压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以PZT和PVDF为原料,采用热压和轧膜两种方法制备了0-3压电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极化工艺和制备工艺.实验结果表明:与轧膜法相比,热压法制备的复合材料样品有较高的介电常数ε和压电常数d33;在人工极化时,与热压法相比,轧膜法制备的样品的最佳极化电场E,极化温度T和极化时间t均有较高的值.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个早期视觉的可能的计算模型,把几何特征分为局部特征与全局特征,认为早期视觉中感知局部几何性质和全局拓扑性质先天运动感知,先于形状感知。模型本质上虽然仍然是读物上,但已不是的传统的von Neumann的顺序计算,而是非von Neumann的平行计算,它为计算理论和拓扑性质检测问题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