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缙云山退化生态系统不同恢复阶段群落小气候的演替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5年的群落野外调查,研究分析了重庆缙云山退化生态系统的5个不同恢复演替阶段群落小气候演变化规律。在外部气候条件一致情况下,群落演替是群内发光强度,气温,极温、湿度变化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2.
兰州现代特大尘暴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采用国内外较先进的SKC-2000光透式粒度分布测定仪对兰州1993年5月5日发生的特大尘暴沉积物进行组距为0.25Φ的粒度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为均值6.444Φ,众数5.00-5.25Φ,单峰极正偏的粉质重亚粘土,大致与黄土粒度旋回中古土壤的粒度构成相当;沉积物分选差,属大气动力条件很不稳定的快速气下堆积;Kd平均3.37,较兰州马兰黄土高,且镜下发现石膏矿物晶形完好、含量高达0.08%,较兰  相似文献   

3.
对Ⅱ、Ⅲ期乳腺癌69例综合方法疗效对比分析。全组5年生存率536%,Ⅱ期78%,Ⅲ期472%,Ⅱ期各组(S,S+C,S+R,S+R+C)无显著差别;Ⅲ期各组S142%,S+C33%,S+R473%,S+R+C60%(P<005)说明综合治疗方法对生存率有影响,增加放疗对Ⅲ期尤为显著;加放组淋巴区胸壁3年复发率与未加放组比为1∶2(9/50:7/19),其复发平均时间为318∶135(月),说明加放对局部控制效果的肯定。增加化疗(CMF/CAF/CEF)与未加化疗比生存率有改变,前者为595%(22/37),后者为333%(3/9),而除S组外,增加化疗使S+R+C达60%,S+R473%组无显著性差别(025>P>010)。S+(S+C)与(S+R)+(S+R+C)组5年生存率,前者为368%(7/19),后者为60%(30/50)。  相似文献   

4.
海南岛无翼坡垒林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物种空间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群落最小面积、绝对植物物种多样性和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等三个方面的测定,研究海南岛无翼坡垒林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其结果是,群落最小面积为3500m2,在这个面积范围里,1.5m高以上的立木有126种;物种多样性指数Ds-w=5.03.从群落物种分布的均匀度、各物种的频度和群落的垂直分布状况,研究该森林的物种空间配置,结果表明:群落的均匀度Js-w为71.76,频度分布规律力A>B>C>D>E(按Raunkiaer频度级),其特征是A级所占的比例很大,约占总数的74.6%;垂直分布状况表明,无翼坡垒林整个群落的个体高度比例基本上是“金字塔”型,但仍有一定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利用VETO技术获得的一种新的Sn-SnOx电阻式薄膜湿度传感器;湿敏薄膜包含β-Sn、SnO和SnO2态,SEM观察表明,孔尺寸在0.1~0.5μm之间的表面结构对应着高性能的湿度传感器,环境湿度从11%~97%RH的变化过程中,传感器阻抗变化约三个量级,传感器具有小子30s的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6.
水库水温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分层型水库水温预测模型和计算方法。预测表明,0~5m为变温层,5~30m为温跃层,30m以下为滞温层;下泄水温变化的恢复距离>100km,与实际观测相符。  相似文献   

7.
在文献[7]的基础上,通过配方调整和工艺研究,获得了中温烧结的PLZT基X7R262瓷料,其主要性能指标达到:ε298K=2600±100;tgδ<40×10-4;ρV>1013Ω·cm;Δε/ε298K<±13%;Eb>12kV/mm;TS=(1373±20)K  相似文献   

8.
分析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970年1月1日~1993年12月31日间1806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科治疗中对局部晚期NSCLC的特殊处理模式。1)关于NSCLC的减量性手术问题。用Kaplan-Meier分析比较244例肺癌减量术及同期364例剖胸探查术的累量生存率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非小细胞肺癌减量术的1、3、5年累量生存率分别为569%、206%和175%;探查术为411%、78%和53%。因此,肺癌的减量性手术应积极提倡,应列为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配合术后的放、化疗,能有效地提高病人的生存率。2)关于NSCLC支气管残端阳性的问题。71例术后支气管残端阳性的肺癌病人的1、3、5和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95%、324%、250%和193%,低于根治术组。最佳的治疗方式在是纵隔淋巴结清扫的基础上辅以术后放射治疗。3)关于NSCLC的多次手术问题。复发NSCLC的再次手术,1、3和5年累积生存率可达55%、17%和17%,应认为是目前肺癌术后复发的最有效治疗方法之一。4)对双肺同期发生的孤立或多发肿瘤,采用一期切除的方法,可获得286%(2/7)的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根据样方调查,分析了海南岛昌江县石灰岩地区轮叶戟Lasiococca comberi var.pseudoterticillata群落的种类组成、外貌和结构特征,并就分析结果与其它地区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在1800m^2样地中,有维管植物164种,隶属于64科129属,其中以热带性分布属占明显优势,所占比例为94.87%。群落外貌终年常绿,生活型以高位芽为主,占76.07%,乔木多为单叶,叶型以中型叶为主,占70.。73%。群落成层现象不明显;通过对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分析显示,该群落处于增长状态,按照Raunkiaer的频度等级定律,A级频度值为71.95,其中有79种植物只出现于一个样方中。通过相关性分析显示,该地植物在属的区系成分上受气候的影响比基质的大,该群落所属的植被类型处于热带常绿季雨林向热带雨林演替的过渡阶段,并需用自然恢复的方式对植被进行恢复和保护。  相似文献   

10.
金花茶组植物种群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宗明 《广西科学》1994,1(1):31-36
金花茶组23种属常绿阔叶小高位芽植物,为广西季雨林、沟谷雨林的种群。分布于沟谷、溪边、圆洼地底部和湿度及荫蔽度较大的坡面.林内光照度一般在320~600勒克司,湿度77%~94%。岩溶地貌上13个种的种群叶片灰分和钙元素含量分别比常态侵蚀地貌上7个种的种群高0.8~1倍和3~5倍。凹脉金花茶、金花茶、东兴金花茶、显脉金花茶种群对湿度条件要求最高,小瓣金花茶种群较耐旱。成熟的群落,其种群能达到第三层林木的空间,是一种稳定型的连续型构造种群;在单层林内,一般退居到灌木层,是一种增长型的连续型构造种群,但上层消失,其种群也消失。一般100m2有7m以下各级个体25~30株,成团分布.从幼苗到小树存活率6.67%~9.09%。其种群表现出生态型和生态体型的变异。  相似文献   

11.
Ca~(2+)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水稻幼苗进行不同水平Ca2 + 处理 ,结果表明 :缺钙和加 0 75~ 10 5mmol/LCa2 + 处理对水稻幼苗的株高无明显影响 ;缺Ca2 + 会降低水稻幼苗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 ;加Ca2 + 能增加水稻幼苗根冠比和根系活力 ;加低浓度 ( 0 75~ 1 5mmol/L)Ca2 + 可增加水稻幼苗的干物重、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 ,促进水稻幼苗生长 ;加高浓度 ( 5 5~ 10 5mmol/L)Ca2 + 则降低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 ,对水稻幼苗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水培“特青”水稻幼苗经0.2及0.4ppm PP333处理5天,植株生长没发生明显变化,但植株矿质元素含量及根系离子外流都发生变化.在根系,~(32)P及~(36)Rb(K)含量显著增多,~(45)Ca含量减少;在地上部,~(32)P及~(45)Ca含量增多,~(36)Rb(K)含量无明显变化.根系~(36)Rb(K)及~(45)Ca的外流显著地受到PP333的抑制.结果表明,PP333主要是提高了水稻幼苗各部位矿质元素含量,并抑制根系离子的外流.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UV-B辐射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增强紫外线-B(UV-B,16 kJ/m2·d和40kJ/m2·d)辐照"两优培九"水稻幼苗,测定叶片的叶绿素含量、Ca/Cb以及反映植物光系统Ⅱ(PSⅡ)的荧光参数值,分析UV-B处理后水稻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Ca/Cb及荧光参数值变化情况以及对水稻叶绿体荧光参数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UV-B处理后,水稻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Ca/Cb及荧光参数值(除qN以外)低于对照组(CK),差异显著(P0.05).其中荧光参数Fv/Fm(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是对环境胁迫反映最为敏感的一个指标.低剂量UV-B处理组原初光能转化指标差异不显著,高剂量UV-B处理组原初光能转化指标差异显著.说明高剂量的UV-B导致了水稻荧光特性减弱,光合作用受损.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粳型巨胚稻西巨胚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6℃低温处理前用0.25mmol.L-1和0.5mmol.L-1水杨酸进行预处理(叶面喷施和灌根处理)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杨酸预处理可使巨胚稻幼苗叶片在低温处理下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提高幼苗的抗寒性,减轻低温伤害,对幼苗地上部分和根系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对提高巨胚稻幼苗抗寒性的效果来看,0.5mmol.L-1浓度水杨酸处理效果较0.5mmol.L-1浓度好,灌根处理效果较叶面喷施好。  相似文献   

15.
在完全营养液条件下(K+40mg/L),耐低钾基因型水稻品种“湘早糯1号”比不耐低钾基因型水稻品种“双白-211-竹印”分蘖期全株、根、茎秆的K,Na,Ca,Mg,Fe含量减少,根中的Mg含量稍多;孕穗期全株、根、茎秆的K,Mg含量增加.Fe含量在茎秆也多.在低钾(K+3mg/L)营养液条件,“湘早糯1号”分蘖期植株苗高、苗干重、根干重、根体积及植株的K,Mg,Fe;茎秆的K,Mg;根的K,Na,Ca,Mg,Fe含量均比“双白-211-竹印”增加;孕穗期全株、根、茎秆的上述5种营养元素含量都增多,茎秆的Fe含量相近.耐低钾基因型水稻品种“湘早糯1号”在低钾(K+3mg/L)条件下抽穗率达96%,结实率达31.1%,不耐低钾品种“双白-211-竹印”抽穗率少于10%,且不结实  相似文献   

16.
以粳稻合系22-2为材料,研究幼苗期干旱胁迫下喷施乙酰水杨酸和EDTA抗旱剂对幼苗生长和一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苗期干旱胁迫下喷施乙酰水杨酸和EDTA有利于促进粳稻幼苗叶片和根系生长,增加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脯氨酸含量,提高叶片渗透调节能力和保水能力,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减少细胞膜伤害,有利于抗旱保苗。两种抗旱剂中乙酰水杨酸处理对提高粳稻幼苗抗旱能力的效果较EDTA强,浓度均以1g/L较佳。  相似文献   

17.
镍对水稻幼苗生长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不同浓度的NiCl2·6H2O处理水稻“华03”,研究镍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NiCl2·6H2O处理浓度的增加,幼苗株高、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力均随之增高.由此可认为:用适当浓度的NiCl2·6H2O处理水稻,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用PP333处理水稻幼苗,可改善秧苗素质,例如秧苗矮壮,假茎宽,叶鞘细胞短宽,叶片增厚,叶肉细胞变大,叶脉增粗,叶绿素含量高,发根力强,抗冷性也有所提高.同时,在密播多肥条件下,经过PP333处理,秧苗仍粗壮,故可节约秧地.  相似文献   

19.
以冕粳147、合系22-2两个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Na2CO3胁迫对粳稻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2CO3胁迫浓度≤20mmol/L时,对粳稻种子发芽和幼苗叶片和根系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略增加;但随着Na2CO3胁迫浓度的增加,粳稻种子萌发和幼苗叶片和根系生长受抑制的程度增强.当Na2CO3胁迫浓度>60mmol/L时,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迅速下降,脯氨酸含量急剧上升.说明,粳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Na2CO3的耐受浓度为60mmol/L.  相似文献   

20.
Ca和阿斯匹林(Asp)对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显著,但0.2%Ca+62.5mg/LAsp的处理液可提高其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长度、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幼苗中α-淀粉酶活性,且6.15%Ca+62.5mg/LAsp处理液能提高小麦幼苗的根系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