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柯尔克孜人重要的文化符号,《玛纳斯》反映了柯尔克孜人社会生活的历史画卷,史诗中的英雄自古便受到柯尔克孜族的敬仰和膜拜。史诗真正始于玛纳斯的横空出世,围绕英雄的横空出世——这个开天辟地的大事, 整个民族古老的历史文化生活长卷徐徐展开和呈现出来, 英雄的出世和他戎马倥偬的一生, 实际上反映着一个民族古老的文化,而民族文化尤其是社会生活习俗为中心的精神文化被本民族全体成员体认、内化、弘扬、升华的过程就是民族认同的过程。社会习俗文化为民族认同提供文化基础和情感纽带,社会习俗文化与民族认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西部边陲,帕米尔高原,在天山南脉与昆仑山北坡之间生活着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柯尔克孜族。柯尔克孜族是我国的古老民族,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他们的活动就和汉族历史一起,同时记载在我国史籍上,从未间断。柯尔克孜族祖先的故乡,是历史上原属我国北方地区叶尼塞河上游一带包括唐努乌梁海地区,柯尔克孜族的悠久的历史和牧业生产生活,造就了柯尔克孜人豪放爽朗的性格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3.
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在对新疆柯尔克孜族城乡居民进行入户调查的基础上,掌握柯尔克孜群众体育开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并据此提出发展新疆柯尔克孜族群众体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史诗/反史诗:革命历史小说的内在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时期学中反史诗的创作思潮,以十七年学中的代表题材——革命历史小说为例,从中国当代学自身的发展中发掘其史诗追求与反史诗颠覆的内在悖论,这种内在的悖论主要表现在革命历史小说的意识形态功能与小说的想象虚构、时代的史诗期待与读世俗的审美取向等方面。而革命历史小说的这种反史诗追求主要是在民间化资源中吸取营养。  相似文献   

6.
柯尔克孜族传统手工技艺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草原文明的精髓之一。始于19世纪的中亚社会转型,深刻影响到其发展进程。在新的价值观念和生存法则的影响下,柯尔克孜族传统手工技艺的生存空间日趋狭小,行业种类不断缩减,最具生命力的女红技艺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困境。立足于草原游牧文明的文化创新,是柯尔克孜族传统手工技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为探寻柯尔克孜族人群身体各部位长度、宽度及围度特征,本次研究采用人体测量方法,对柯尔克孜族1001名成年人(男414,女587)的29项体部指标进行调查,并计算20项体部指数,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比较各项指标及指数是否具有性别、年龄及民族间的差异.t检验、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柯尔克孜族身体各部位长度、宽度及围度指标(除胸围、臀围、上臂围)均具有性别间的差异,臂围度指数、小腿长围度指数等12项指数也同样具有性别间差异;体重、身高等21项体部指标以及上臂长围指数、前臂长围指数等12项指数具有年龄间的差异;并且体重、身高、坐高、耳屏点高等21项指标及指数在所有年龄段内都具有性别间的差异.柯尔克孜族成人主要表现为中等身高,中型腿长,宽肩、宽骨盆、中长型躯干,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南北疆柯尔克孜族体部体质特征存在差异,柯尔克孜族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民族、蒙古族、汉族间的差异较小.最终研究发现柯尔克孜族人群多项体部测量指标及指数具有性别及年龄间的差异,南北疆柯尔克孜族人群体部体质特征存在差异,且柯尔克孜族体部体质特征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人群、蒙古...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我国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作品,特别是介绍了史诗《玛纳斯》的搜集、翻译、研究及出版情况。  相似文献   

9.
对于世界许多民族国家来说,史诗无疑是一个重要文类。另一方面,世界范围内通行着非常狭隘的史诗观念,选种观念是以古希腊史诗为范例的。问题集中在什么是史诗、什么不是史诗。中国史诗体量巨大、类型多样,至少在形式上是多样的、演述是多样的、受众是多样的、社会功能是多样的。我们要根据多元的史诗传统,树立多重选择的研究视域,为世界史诗研究提供新的范例。  相似文献   

10.
我国少数民族史诗内容丰富,结构宏伟,形式多样。虽说各民族的生活形态、心理素质不同,但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各民族文化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因此史诗呈现出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民族审美意识。本文试从图腾美、力量美、审美个性等方面粗略地探讨一下我国少数民族史诗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1.
历史教学中恰当地引入一些史诗,挖掘其史学功能,既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促进历史教学,又能提高文科综合能力,适应高考要求。  相似文献   

12.
审美活动是一种价值活动,只有通过人的主体体验和主体评价才能转化为审美价值。阐述了蒙古族史诗作品集中体现出的蒙古族早期审美理想,审美评价以感知为尺度的评价和意象为尺度的评价为主。这种评价方式符合人类早期的思维特征。  相似文献   

13.
音乐中一种艺术,也是一种职业,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青睐和热爱,每年报考音乐学院的人数之多,就是明证.现代社会对歌手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现代歌手普遍重专业、轻素质,必须引起全社会重视,努力加强现代歌手的自身修养,提高他们的素质.以适应社会和观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利用语料库对格萨尔史诗中的人物、地点、宫殿城堡、武器铠甲、生活用具、氏族部落、诸神祇以及各种动物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统计,一一剥离了史诗的构成要素,勾勒出一个较为清晰的格萨尔史诗的故事结构和生活场景。分析发现,《霍岭》分部的史诗人物超过了1000人,场景或故事地点达800多个,生活用具1000多种,武器铠甲等400多种,甚至战马名称也多达140多个,战神等神祇更是多达400多个,这样庞杂的故事却在史诗里显得那么自然流畅,也从侧面体现了史诗的非同凡响之处。  相似文献   

15.
《玛纳斯》是一部"活形态"史诗,在有文本记录之前,一直以口头形式在柯尔克孜族民间传播,但口头传播通常局限在一小块地区、一小群人中间,流传范围有限。因而,史诗书面"文本化"是《玛纳斯》史诗作为经典文学作品的内在需要和召唤。而书面文本的形成离不开对史诗的搜集、记录、整理、出版等一系列工作。论文梳理了史诗的搜集记录、史诗文本的整理出版,以期较为清晰地勾勒出《玛纳斯》史诗文本产生的过程,从而把握史诗翻译和研究的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16.
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对新疆哈萨克族(简称"哈族")和柯尔克孜族(简称"柯族")城乡居民参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哈族和柯族居民参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现状大同小异.两民族每年参加1-3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居民居多,活动以赛马、叼羊等马上项目为主,民族式摔跤也是两民族喜爱的活动项目.活动多为民间自发组织,时机主要是本民族节俗日、亲戚朋友喜庆日和政府组织活动时,商业化程度很低.缺乏运动场地是影响和制约居民参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由于居民生活观念、生活环境、经济条件的改变,再加上现代休闲娱乐方式和现代竞技体育活动的开展普及,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传承和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17.
歌手比赛评分中的一个概率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计算出了n个裁判为某名歌手所评n个分中的最高分与最低分是奇异分的概率。为歌手比赛现行评分法中,去掉一个和最氏分的评分方法的合理性找到了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王超群 《科技信息》2008,(2):252-254
阉人歌手最早出现在16世纪,当时由于女性无法参加唱诗班也不被允许登上舞台,梵蒂冈的西斯廷教堂首先引入了阉人歌手,他们挑选出那些嗓音洪亮的清澈男童,在进入青春期前通过残忍的阉割手术来改变他们发育后的声音,因为体内的性激素发生变化,他们的声道会变窄,有利于音域的扩张,加上巨大的肺体量和声理体积,使他们拥有了超过了常人3倍的非凡嗓音,阉人歌手也在讲究音质和技巧的美声唱法年代风靡一时,那时大多数歌剧院的演唱者都是阉人歌手。从17世纪初叶歌剧兴起,到18世纪末,阉人歌唱家在歌剧中起着主要的、而且往往是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我国著名史诗专家杨恩洪女士的访谈,回顾了我国《格萨尔》说唱艺人及其史诗抢救与整理工作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和所走过的艰辛道路。杨女士认为,西藏大学作为西藏唯一一所“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率先启动了这项工作,为我国《格萨尔》说唱艺人的保护和培养、史诗抢救与整理做出了巨大贡献,从全国格萨尔抢救工作的角度来看,西藏大学发现的扎巴老人是一位极具代表性和标志性的《格萨尔》说唱艺人,也是位标杆性的艺人。对于《格萨尔》史诗抢救与整理的发展趋势,她指出,当前,我们正在经历着从史诗的口头形式到史诗书面化这样一个过程,这是历史的必然,在书面化的过程中,应坚持择优择缺和保留史诗原貌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小说与史诗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黑格尔与巴赫金都从这个角度探讨小说本质。二位学者的理论代表了小说与史诗关系不同的两面,一面是小说的历史,另一面则是未来;一面是对史诗的继承,另一面则是背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