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制备液晶/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以4-(6-胺基己氧基)-4’-氰基联苯(Ⅰ)作为插层剂对蒙脱土进行有机化处理.FT-IR、XRD、TGA和TEM测试表明,有机插层剂已进入蒙脱土的层间,层间距由1.24nm增加到2.47nm。且改变了层间微环境,有力地增强了液晶分子和蒙脱土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Cr(VI)对(Sn,Ba,La)5·(PO4)3Cl·Eu纳米颗粒的荧光猝灭作用,建立了用琼脂溶液来固定分散(Sn,Ba,La)5·(PO4)3Cl·Eu纳米颗粒并用于测定水中微量Cr(VI)的荧光分析新方法.研究表明:Cr(Ⅵ)离子对固定于琼脂溶液中的(Sn,Ba,La)5·(PO4)5Cl·Eu纳米颗粒有荧光猝灭作用.在pH=9.0的条件下,测定的荧光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71nm和447nm,测定Cr(VI)浓度的线性范围为4.0×10^-6mol/L^-1.4×10^-4mol/L,检测限为2.99×10^-6mol/L,回收率为98.9%~103.0%.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选择性,一些常见金属离子不干扰测定.应用于环境水中Cr(VI)离子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西安冬季大气亚微米颗粒物的化学特征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探讨西安市冬季大气亚微米颗粒物的污染水平及化学组成,2006年12月每天收集西安大气亚微米颗粒物(PM1.0)样品,并对PM1.0的质量浓度及其其中的11种水溶性离子、元素碳(EC)和有机碳(OC)及8个碳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西安市冬季大气PM1.0的平均质量浓度为149.7μg·m^-3分析的11种阴、阳离子(Na^+、NH4^+、K^+、Mg^2+、Ca^2+、F^-、Cl^-、Br^-、NO2^-、NO3^-和SO4^2-)的质量浓度占到PM1.0的46%,表明水溶性组分是大气亚微米颗粒物的主要组成之一;OC的质量浓度(ρ(OC)=(23.7±10.27)μg·m^-3)明显高于EC的((ρ(EC)=(4.6±1.8)μg·m^-3),碳气溶胶的平均质量浓度为42.5μg·m^-3,占到PM1.0质量浓度的28.4%;对8个碳组分的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燃煤及汽油车排放、柴油车排放和生物质燃烧对碳颗粒的贡献分别为45.3%、24.2%和23.5%.  相似文献   

4.
有机蒙脱土的制备及其结构表征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为增加蒙脱土与有机相的相容性,制备有机蒙脱土,并观察蒙脱土的层状结构在有机化前后的变化.以钠基蒙脱土为原料,用季铵盐、有机胺和复合试剂作为有机插层剂与蒙脱土层间的Na+交换,制备出一系列有机蒙脱土,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FTIR证明有机插层剂已进入蒙脱土的层间.XRD结果表明蒙脱土的层间距由1.2 nm增加到1.7~4.2 nm.TEM观察也表明蒙脱土的层间距增大,粒层厚度约为50 nm左右.研究结果表明选择高交换容量的钠基蒙脱土和合适的插层剂,制备的有机蒙脱土层间距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5.
X射线衍射谱(XRD)和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新疆蛭石能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B)反应制得层间距为4.850nm的有机蛭石。通过对造纸黑液的处理实验,探讨了温度、溶液pH值、吸附时间和有机蛭石的用量对色度去除率的影响,对比了有机蛭石、蛭石原矿、钠化改性蛭石和活性炭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该有机蛭石对造纸黑液的色度和COD均有较高的去除率,当pH=4,用量为20g/L,中速搅拌常温吸附60min时,色度去除率达到92.80%,COD的含量也由12430mg/L下降到110mg/L,处理效果接近活性炭,明显好于蛭石原矿和钠化改性蛭石。  相似文献   

6.
采用常规方法合成了2个Anderson型多金属氧酸盐Na3H3[C4FN3OH4]6[TeMo6O24]·8H2O(Ⅰ)和Na2H[C4FN3OH4]2[Al(OH)6Mo6O18]·13H2O(Ⅱ).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2个化合物均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化合物Ⅰ的晶胞参数a=1.10691(10)nm,b=1.14899(10)nm,c=1.35807(12)nm,a=71.63(2)°,β=66.25(10)°,γ=67.44(2)°,V=1.4334(2)nm^3,Z=1,R1=0.0748,wR2=0.1279;化合物Ⅱ的晶胞参数a=0.68788(4)nm,b=1.16845(7)nm,C=1.30690(8)nm,a=81.3390(10)°,β=77.8900(10)°,γ=79.5480(10)°,V=1.00307(10)nm^3,Z=1,R1=0.0314,wR2=0.0995.  相似文献   

7.
微波法制备有机蒙脱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改变微波辐射时间,对不同的钠基蒙脱土进行有机化处理,制备出了一系列有机蒙脱土,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FT-IR证明有机插层剂已进入蒙脱土的层间;XRD结果表明钠基蒙脱土的层间距由1 3nm增加到3 63~4 74nm;TEM测试也表明蒙脱土的层间距增大,粒层厚度为50nm左右.用微波法制备有机蒙脱土与常规方法相比,不仅操作方法简单易行,而且可以大大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剂热合成方法,得到了2种Cr(Ⅲ)配合物:Cr(oxinate)3·CH3CH2OH(1)和Cr(oxinate)3·CH3OH(2).对2种化合物的单晶体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2种化合物均为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分别为:a=1.1255nm,b=1.3281nm,c=1.6783nm,α=90°,β=94.479°,γ=90°,V=2.5011nm^3,Z=4,F=1.052,R=0.0511(1);a=1.0912nm,b=1.3136nm,c=1.6847nm,α=90°,β=97.73°,γ=90°,V=2.3930nm^3,Z=4,F=1.098,R=0.0467(2).结构解析表明,2种化合物均存在着分子内氢键.对2种化合物的UV—VIS-NIR和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分析指认和对比.  相似文献   

9.
在常规条件下合成了2种具有一维链状结构的多金属钨酸盐K5H11[WO2(PW9O34)2]·33H2O(1)和K6Na2H2[Ni4(H2O)2(PW9O34)2]·23H2O(2).采用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1属于正交晶系,Fddd空间群;晶胞参数a=2.9063nm,b=3.1790nm,c=3.9148nm,α=90.00°,β=90.00°γ=90.00°,V:36.1940nm^3,Z=2,R1=0.0706,ωR2=0.1621.化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1.1916nm,b=1.6547nm,C=2.1211nm,α=90.00°,β=100.66°,γ=90.00°,V=4.1098nm^3,Z=16,R1=0.0638,ωR2=0.1432.  相似文献   

10.
利用极性有机大分子十二烷基胺插层高岭石,合成十二烷基胺/高岭石插层复合物.并运用XRD、FT-IR、TG、DSC等技术表征反应过程和产物特征.经十二烷基胺插层后,高岭石的doo1值由0.717 nm增加为2.280 nm,层间距增加1.563 nm,插层率为70%;十二烷基胺以NH基团与高岭石四面体Si-O基形成氢键;高岭石/十二烷基胺插层复合物在215℃以下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