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显时 《科技潮》2007,(3):58-59
大千世界的运动,包括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各种运动及生命现象,宏观到宇宙天体的运行,微观到分子、原子以至于更细微层次的运动。这些运动五花八门,精彩纷呈。随着人们对宏观及微观世界的探索和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把导致物质运动的力归结为四种:万有引力、电磁力、弱相互作用力和核力。除此之外,人们还建立了物质概念和能量概念,总结出物质不灭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但是,导致物质运动的最初的动力是什么?运动又是怎样起源的呢?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从更深层次了解运动的起源,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这里所谓的“低层次”是指研究低层次生命物质而言,不是说学科认识浅近的低水平或不发达等。“物质层次”是近代自然科学发展中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首先是物理、化学及天文学的进展,使人们对物质的认识超出了常识水平。根据对宏观的宇宙、星系………及微观的分子、粒子的认识以及其各具有的特殊或相关性质,建立了宏观高层次及微观低层次的物质层次概念。医学生物学的研究也由肉眼宏观较高层次的生物圈、种群、个体、器官系统向细胞、细胞器、分子、离子等微观较低层次发展,出现了在这一纵深层次上的低层次生命学科——分子生物学、量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在许多领域中的  相似文献   

3.
<正>微观物理学研究的对象越小,加速器使用规模却越大,加速器对探索用的"炮弹"提供的能量每提高一步,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就能深入一个层次。人们研究物质内部结构的主要方法是用一些高速运动的粒子作为"炮弹"去轰击被研究的物质,通过对相互作用过程的探测和分析来揭露它们的内部结构、性质及特点。可以说,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历史,就是实验手段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随着对物质微观结构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希望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了解物质宏观性质的本质并解释物质的宏观行为,因此作为联系微观结构与热力学宏观性质之间桥梁的统计热力学,已成为物理化学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至今物化实验课中属于统计热力学方面的实验却很少.为提高物理化学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国内外一些学校开设了这类实验。例如美国西北大学、渥尔希斯特大学先后报道了利用光密度法测定晶体碘升华热和标准熵的实验.随后,复旦大学亦载文介绍他们在这方面的成果。近年来我们为学生开设了这一实验,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本文将介绍我们改进的仪器装置和实验中的体会,并  相似文献   

5.
周廉 《科技信息》2000,(5):10-13
上一个世纪,人类的认识向外延伸到了外层宇宙,向内深入到了物质结构的更微观层次,引发了物理学一场大革命。这场革命推动了包括化学、生命科学在内的整个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的伟大变革,为材料科学和技术进步提供了新的知识基础并注入了新的活力。材料科学与工程是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  相似文献   

6.
人类对生命现象的认识,经历了由整体到部分、由宏观到微观、由个体到群体、由现象到本质的深化过程.人们对生命认识的深入,表现为对生命的多层次研究.正是在这样的深化过程中,现代生物科学拥有了包括群体生物学、个体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诸多分支学科的完整研究体系.人类对生命的了解,起始于对生物个体的观察与研究.人类积累的有关生命的各种知识,最终也都  相似文献   

7.
现代地球科学与非金属矿工业的发展趋势(代序)万朴一随着当代科技快速进步,地球科学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和深刻的变革。一方面向更深层次微观的物质世界深入,从元素的起源、物质微观结构、组成、性质获取认识、利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的准确信息;另一方面向更广阔的宇...  相似文献   

8.
从MS和NMR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分析研究了科学家为此付出的艰辛和孜孜不卷的追求精神;从MS和NMR应用范围的拓展,特别是在确定生物大分子结构方面的应用,向人们展示了人类对生命基础物质认识不断深化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9.
人们对于酸碱的认识,是从它们的现象开始的,认为酸是具有酸味的物质,碱是抵消酸性的物质。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酸碱概念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到十九世纪后期,在电离论创立后,提出的现代酸碱理论先后有阿雷尼厄斯(Arrhenius)的水-离子论、富蓝克林(Franklin)的溶剂理论、布朗斯特-劳莱(Brousted-Lowry)的质子论和路易氏(Lewis)的电子论等。立论越来越切合酸碱的实质,概括的事实越多,应用的范围也越广。  相似文献   

10.
化学科学研究的两大基本问题是物质及物质的转化,这已普遍被人们所认同.围绕这两大基本问题需要进行的两大任务是探寻规律以及建构相应理论进行解释这些规律.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因此,用微观粒子解释宏观现象的本质以及用符号来连接宏观与微观的"宏—微—符"思维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这些是化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大特征.本文将在义务教育教科书课程结构基础上,重点介绍普通高中必修教科书的课程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