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草莓再植病害中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植病害是制约草莓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了草莓根系分泌物和腐解物对自身根系活力和SOD活性的影响,以及对草莓根病病原真菌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草莓根系分泌物和腐解物的化感作用是再植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它们对根系TTC还原能力和SOD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连作草莓植株生长发育不良、抗病力降低;同时还可促进连作土壤中病原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及侵染,加重连作草莓土传根部病害,最终导致再植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从南澳大利亚埃文采集的土壤样品中计数分离了细菌和放线菌,该土壤对Rhizoctonia.solani融合群8引起的小麦根腐病具有抑制作用。统计了分离物中对R.solani AG-8菌株2l有拮抗作用的百分比。热处理(60℃,10min)能够消除土壤的抑病能力,可显著减少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但是并不改变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分离物的总体百分比。依据对R.solani AG-8菌株21,Gaewuaru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Ggt)菌株8,Fusarium graminearum菌株Fg,Verticillium dahliae菌株Vd5,Bipolaris sorokiniana菌株Bs,Pythium irregulare菌株BH40,以及引起棉花猝倒病的Rhizoctonia solani solani AG-4菌株1664的抑菌能力,自2700个菌株中筛选了9个最强拈抗菌株;其中7个菌株能够产生几丁质酶,或者产生内切葡聚糖酶,而几丁质酶活性与生物防治效果具有相关性。这9个菌株鉴定为Bacillus megaterium(菌株Ap25),B.subtilis(菌株Ap113),Streptomyces spp.(菌株Ap117),Bocillus coagulans(菌株Ap123),Streptoverticillium reticuIum(菌株Ap89),Cellulomonas flavigena(菌株ApT5),以及放线菌(菌株Ap116,Ap111和Ap139).B.megaterium Ap25 and B.subtilis Ap113对小麦根腐病及全蚀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刺激小麦生长的作用最强。这两个菌株能够在平板上抑制一种分离自同一土样的有益菌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i菌株ASMH的生长,但对该木霉菌的生物防治效果及其刺激植物生长的作用没有明显削弱。  相似文献   

3.
多环芳烃对土壤中小麦发育的生态毒性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高等植物小麦的种子发芽和根伸长的抑制率进行土壤苯并[a]芘生物毒.f生研究.将小麦种子播种于土壤中,置于培养箱中25℃黑暗培养47h,观测在不同土壤类型和苯并[a]芘不同浓度下的种子发芽和根伸长.结果表明,多环芳烃苯并[a]芘污染土壤对小麦的种子发芽和根伸长有抑制作用(与对照比较),因土壤类型的不同,污染物浓度的不同,抑制作用不同.苯并[a]芘污染土壤中,小麦的根伸长抑制浓度大小顺序为:红壤〉水稻土〉潮土,IC50(50%的根伸长抑制浓度)分别为:1670、1515、1451mg/kg.小麦根伸长抑制率与土壤污染物浓度间的相关性高干种平右莽抑制率与苴的相姜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土培法对外源水杨酸(SA)与不同质量浓度的复合防腐剂(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初步探讨水杨酸缓解土壤防腐剂污染对小麦生长的抑制效应.试验结果表明:0.01g/L水杨酸可缓解或解除低浓度复合防腐剂(≤5g/L)对小麦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在高浓度复合防腐剂(质量浓度>5g/L)胁迫下,水杨酸对其的缓解作用减弱,甚至随防腐剂浓度增加呈负面效应,增强防腐剂对小麦幼苗的胁迫作用.  相似文献   

5.
松树枯梢病的发生与土壤条件关系密切。砂质土和粘质土壤上生长的松树病害发生严重,而相同条件下壤土上生长的松树,病害发生要轻。土壤水分状况对病害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相对长期土壤水分亏缺的土壤上生长的松树其病害明显严重。土壤厚度、肥力状况及疏松度对病害发生的影响相对要小些。20~30 cm层的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与病情指数呈正相关,而水解氮、有效钾、土壤密度和土壤pH与病情指数的相关性不强。  相似文献   

6.
小麦的根系分泌物及典型分泌物间甲酚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二氯甲烷分离提取了小麦水培幼苗的根系分泌物,并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了鉴定,对主要分泌物间甲酚的生物学效应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小麦根系分泌物二氯甲烷提取物主要包括氨基酸、有机酸、醇、脂、酮、醛、酚、苯、烃类、吲哚、噻唑等物质;高浓度的间甲酚对砂培作物幼苗芽干重的抑制作用大于对根干重的抑制,但土培条件下根干重受抑程度大于地上干物重;间甲酚在土壤基质中的界限浓度范围为150×10-6~300×10-6mol/kg土.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木霉菌拌种对冬小麦生长和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选取小麦种植后180 d的根际土壤,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分析了4株木霉菌拌种对小麦根际土壤中的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通过qPCR检测了根际土壤中真菌的绝对含量。结果表明:木霉菌拌种处理后降低了小麦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丰度,同时发现小麦产量与小麦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均匀度(香农指数)和丰富度(OTUs数)呈反比,而与群落的优势度(辛普森指数)呈正比;通过田间病害调查和测产,结果显示,与未拌种处理相比木霉菌拌种降低了小麦纹枯病和茎基腐病引起的白穗率,其中哈茨木霉LTR-2和QT21990防效可达60% 以上,增产7.42%和6.94%(P<0.05)。  相似文献   

8.
小麦锈病、白粉病、雪腐病是新疆南北各地常见的病害,研究病害的成因、寻求解决的措施对农业的稳产、农民创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新疆各地常见病害做一些粗略的探讨,寻求预防病害的有效措施为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9.
土传病害是作物产量的经常性限制因素。在禾谷类生产中,某些病害在少耕制度下异常严重。因此,有利于保护土壤侵蚀的管理措施(例如减少耕作、保留农作物残体等)能导致病害发生更为严重,从而造成作物减产,这要求研究新的病害防治措施,而不能依靠农业耕作措施或轮作进行防治。生物防治是病害防治措施的一种,在中国和澳大利亚都已进行了研究。蔬菜和棉花的苗期病害一般是利用化学杀菌剂进行防治,或者病害严重发生导致毁种后重新播种。在这些病害防治方面,人们探索了生物防治措施,旨在发展安全、无残留的防治方法,本文介绍的合作研究,主要是在田间和盆栽条件下筛选、评价一系列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土壤细菌和真菌在中国和澳大利亚东南部对土传病害的防治作用,从而建立有效可靠的作物病害生物防治方法。在两国进行的实验研究中,对象作物为小麦、蔬菜(番茄、黄瓜和辣椒)以及棉花。另外,还对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用机理以及重要植物病原菌如腐霉菌的生态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刘静 《科技咨询导报》2008,(32):128-129
本文通过等温吸附实验,研究了几种水溶性有机质(DOM)对不同酸度土壤Cd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DOM对土壤Cd吸附的影响与土壤酸度和DOM种类等有关。不同土壤添加同种DOM,在酸性土(1号土)中主要表现为对Cd吸附的促进作用,中性和碱性土(2号土和3号土)中表现为抑制作用,三种土壤的吸附改变幅度平均为1号土〉3号土〉2号土;无论1号土,2号土还是3号土中分别加入不同的DOM,污泥与稻秆DOM对Cd的吸附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菜叶DOM表现为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南澳大利亚麦田茄丝核菌抑病土中木霉菌的特性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抑制Rhizoctonia solani的麦田土中分离到木霉菌,依据形态特征,鉴定为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i,T.parceramosum,T longibrachianum和T.harzianum。取样土壤为灰质砂壤土,pH8.4(H2O),位于南澳大利亚的埃文。研究了与生物防治作用机制相关的生理学特性包括几丁质酶活性、β-1,3-葡聚糖酶活性、内切葡聚糖酶活性、抗菌活性以及重复寄生能力。T。pseudokoningii生长速度快但是产分生孢子少,但是T.parceramosum产分生孢子多。与其他种类相比,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i的分离频率高,在盆载条件下对小麦Rhizoctonia solani根腐病以及全蚀病防治效果高,对R.solani的重复寄生能力强。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i菌株问的重复寄生能力差异不明显,但在几丁质酶活性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上有明显差别。依据平板抑菌能力,可将木霉菌株分为3个组。菌株在不同pH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不同,但没有发现特别能适应碱性条件而快速生长的菌株,虽然这些菌株都分离自碱性土壤。  相似文献   

12.
1989~1990年,在石河子、奎屯一带,分别在西瓜和籽瓜的苗期和生长中期,共采集病株标本180份,经分离、回接、再分离,确定致病的病原菌有五种类型,经鉴定分别为: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镰刀菌(Fusarium spp)、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ium)、瓜类蔓枯病菌(Mycosphaerella capsicia)、瓜类疫霉菌(Phytophthora melonis),分别引起西瓜和籽瓜的立枯病、烂根病、枯萎病、蔓枯病和疫霉病。苗期以丝核菌引起的立枯为主,占64%,镰刀菌烂根占32%。成株期以镰刀菌引起的枯萎病为主占87%,疫霉病4.6%,蔓枯病占3.8%,丝核菌占2.3%。  相似文献   

13.
试验研究了主要栽培因子与小麦根腐病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 :冀东冬麦区 9月 30日左右播种 ,播量为 1 5 0kg/hm2 ,稻麦轮作 ,氮磷肥配合施用 ,根腐病发生较轻。不同小麦品种对根腐病的抗感反应不同。供试品种中 ,未发现免疫品种  相似文献   

14.
加工番茄促生拮抗菌的筛选及其抑菌效果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加工番茄病害发生普遍且为害严重的问题,进行了促生拮抗菌的分离筛选及其促生和抑菌效果的研究.从新疆各加工番茄主产区采集健康加工番茄植株根际土壤164份,共分离纯化得到细菌及放线菌分离物1029个,经室内一次筛选和二次筛选得到54株对番茄立枯丝核菌具有强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促生试验表明,这54个细菌菌株中有6株细菌能提早加工番茄种子的发芽时间和提高加工番茄的发芽率,并对发芽后植株的株高、株鲜重和地上部干重的提高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盆栽接菌试验表明,有5株拮抗菌防治立枯病的效果较好,其中SL-23菌株的防治效果为46.96%,优于五氯硝基苯拌种的防治效果.5株拮抗细菌都对病原真菌立枯丝核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和病原细菌番茄细菌性疮痂病菌(Xanthomonas vesicatoria)有较强的抑制生长的作用,抑菌谱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冀东冬小麦根腐病的初侵染来源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冀东地区冬小麦根腐病的初侵染来源主要是种子带菌和土壤带菌 ,田间病残体和杂草也是比较重要的初侵染来源。通过对不同轮作形式的麦田土壤的病菌数量进行系统测定 ,结果表明 :小麦不同生长期 ,土壤中根腐病菌数量不同 ,小麦播种前土壤中病菌含量低 ,乳熟期病菌含量最高。小麦—玉米—小麦轮作形式下 ,土壤中病菌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6.
木霉菌制剂对禾谷全蚀病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木霉菌是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作用的拮抗体,包括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Ggt),Pythium spp.,Rhizoctonia solani以及Fusarium spp.木霉菌能产生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生长与活力的抗菌物质,是理想的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菌。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可为农民提供低风险而又灵活的病害防治措施,特别是在需要减缓病原菌对化学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情况下。本文综合介绍了在南澳大利亚田间进行的利用康宁木霉菌(T.koningii)防治禾谷类根部病害的结果,并重点介绍澳大利亚在商品化开发方面的工作进展。在病害发生严重的情况下,康宁木霉菌可降低小麦全蚀病和丝核菌根腐病发病程度分别达2,4%和48%。小麦产量增加7%,也能降低大麦丝核菌根腐病发病程度达59%。康宁木霉菌也能够防治由Ceratocystis paradoxa引起的甘蔗凤梨病。  相似文献   

17.
杀菌剂三唑酮在我国农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对三唑酮在我国小麦、水稻、玉米、水果、蔬菜、草坪、花卉、树木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三唑酮可用于防治小麦的纹枯病、全蚀病、白粉病、根腐病和水稻的稻瘟病、稻叶尖枯病、稻曲病、黑粉病等多种病害。另外,三唑酮还是一种甾醇抑制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与一些农药混配后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重庆南川木香主产区内根腐病的调查,结合不同环境条件进行分析,初步得出木香根腐病的发生与海拔高度、地势高低、土壤类型、耕作制度及管理水平等密切相关.在土壤含水量高、排水不畅的粘土地块,根腐病发生严重.特别是连作田,随着连作时间的延长,病害发生加重.此外,根据发病率、病情指数与木香产量损失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移栽的第2年(3年生)根腐病发病明显,建议此时进行综合防治以减少木香产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植物提取物对草莓根腐病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4种葱属植物(大蒜、韭菜、洋葱、葱、)的水提物和8种常见中草药(丁香、大黄、黄连、连翘、生地、桔梗、生姜、花椒)的水煎剂对引起草莓根腐病的2种主要病原真菌进行了体外抑制实验.结果表明:大蒜和韭菜的水提物以及丁香和大黄的水煎剂在较高浓度下对立枯丝核菌和胶胞炭疽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较低浓度下则无明显影响或有轻微的促进病菌生长的作用;连翘的水煎剂在多种浓度下均只对胶胞炭疽菌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对立枯丝核菌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