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控轧控冷工艺对60Si2Mn弹簧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60Si2Mn钢采用奥氏体再结晶区控轧,轧后以6 ̄10℃/s冷却速度控制冷却,可获得球团细小且均匀的珠光体加少量铁素体组织,热轧钢材的强韧性显著提高,同时减少了脱碳。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两相区加热对30CrMnSi钢的过冷奥氏体转变的影响。得出结论:30CrMnSi钢两相区加热后冷却,未溶铁素体起着晶核的作用,促进过冷奥氏体向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转变;而奥氏体中的碳及合金元素的高含量推迟了过冷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实验室及工业试验,分析、验证了60S12Mn钢制的Φ140×Φ70.8×5×9型碟到弹簧应用“零保温”淬火工艺的可行性.在工业试验过程中.提出了通过测量电阴炉恒温后的通电时间来绘制该炉的耗能曲线,从而确定工件的“零保温点”的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4.
对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不同硼含量的22SiMn2TiB钢的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倾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硼的质量分数为0.0005%~0.0035%时,采用快速加热(到温装炉)的热处理制度,就不会造成该钢中奥氏体晶粒粗大;但如果在双相区内停留时间过长将导致粗晶并伴有严重的混晶现象  相似文献   

5.
电磁搅拌对弹簧钢60Si2Mn凝固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金相观察了电磁搅拌对弹簧钢60Si2Mn凝固组织的影响情况,并讨论了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在凝固过程中进行电磁搅拌,引起熔体的强烈流动,使液相区的温度场和溶质含量趋于均匀;凝固时奥氏体的一次臂生长速度减慢,消除弹簧钢60Si2Mn一次结晶组织中发达的柱状树枝晶层;  相似文献   

6.
氮对灰铸铁初生奥氏体二次枝晶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向凝固方法研究了氮对Fe-C-Si和Fe-C-Si-Mn灰铸铁初生奥氏体二次枝晶组织的影响,结果指出,氮使Fe-C-Si-Mn灰铸铁初生奥氏体二次臂间减小,二次枝晶组织细化。  相似文献   

7.
采用着色腐蚀法,借助电子探针定量分析了Si、Mn元素在球铁枝晶中的分布特征及其偏析行为,以及碳当量、壁厚对Si、Mn元素偏析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Si在枝晶中的偏析系数KSiS和分配系数KSi均大于1,而Mn的偏析系数KMnS和分配系数KMn均小于1;Si在奥氏体枝晶晶粒内分布具有一定的空间几何对称性,沿径向呈阶梯形分布特点;在Si平均含量不变和试样壁厚相同的情况下,随着碳当量的增大,Si、Mn元素在枝晶中的分配系数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30CrMnSiA钢在淬火,淬火加低温回火状态下的组织与性能进行了较系统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30CrMnSiA钢在淬火及淬火加低温回火状态下的显微组织为析以条马氏体,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其应用价值远远超过常规热处理规定的淬火加高温回火状态。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30CrMnSiA钢在淬火、淬火加低温回火状态下的组织与性能进行了较系统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30CrMnSiA钢在淬火及淬火加低温回火状态下的显微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其应用价值远远超过常规热处理规定的淬火加高温回火状态。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零保温"淬火温度对27SiMn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零保温"淬火条件下,奥氏体成分的不均匀性和马氏体转变的特点.实验表明,"零保温"淬火条件下,830~930 ℃范围内,随淬火温度升高,27SiMn钢的强、硬度和延伸率均增加;高于930 ℃后,逐步下降.该钢"零保温"淬火后得到细小的板条状马氏体组织,其原因与奥氏体晶粒细化和奥氏体中碳元素分布不均匀有关.27SiMn钢缸体采用(900±10)℃淬火,(630±10)℃回火的"零保温"调质处理工艺,力学性能完全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65Nb 钢应用于刀具方面的强韧化热处理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着重探讨 了淬火加热温度、保温时间以及回火温度对65Nb 钢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在大量实 验的基础上,提出了65Nb钢强韧性最佳配合的热处理工艺规范,为65Nb钢在刀具 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工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淬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对低碳马氏体钢组织、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对试样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显著;在890℃下保温70和210s淬火试样的组织主要为板条状马氏体和块状铁素体;在920和950℃下保温210s淬火,其组织为板条状全马氏体;在920℃下保温70~210s淬火试样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27SiMn液压支架管经过调质热处理来实现其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热处理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参数(淬火温度、淬火保温时间、回火温度和回火保温时间)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优热处理工艺制度为930℃,40 min淬火和480℃,50 min回火.经最优热处理工艺处理后,其力学性能为:屈服强度895 MPa,抗拉强度1030MPa,伸长率15%,断面收缩率54%,冲击功53.3 J,满足了GB/T 17396—1998标准中对27SiMn钢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以屈服强度960MPa级高强调质钢板开发为目标,研究了淬火热处理制度对试验钢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再加热淬火温度及保温时间决定了合金元素的溶解分布状态以及原奥氏体晶粒尺寸,最终影响了试验钢的综合力学性能,当淬火温度为900℃,保温15~25 min左右时试验钢具有优良的性能,即屈服强度Rp0.2=1110...  相似文献   

15.
 通过热处理工艺试验研究了38CrMoAlA钢不同淬火温度、冷却方式和回火温度对38CrMoAlA钢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00—1000℃淬火温度范围内,淬火温度对该钢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不同的冷却方式因淬火介质的冷却强度不同,导致淬火后的组织不同,从而影响该钢的力学性能。回火温度对该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较为显著,100—400℃范围内回火表现出回火脆性,在620℃回火能得到较好的强韧配合。该钢采用940℃,1h,油冷620℃,5h,油冷的热处理工艺时,可获得适宜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通过热膨胀试验研究实验钢的等温转变动力学,采用盐浴等温淬火工艺制备超细贝氏体组织,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定量分析工艺参数对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钢室温组织由大量超细板条状贝氏体铁素体和板条间分布的薄膜状奥氏体的复相组织构成,210℃等温淬火得到的贝氏体板条间距细化到约60 nm,硬度约为HBW610;实验钢的最终组织特征取决于发生贝氏体转变的等温温度和等温时间,等温温度越低时贝氏体转变完成需要的等温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汽轮机末级叶片钢2Cr13粗晶马氏体在重新加热淬火后的粗晶遗传现象进行了研究,观察了在奥氏体化时恒温形成的动力学和组织结构。讨论了在相变区的加热速度、奥氏体化温度及保温时间对奥氏体晶粒的影响。研究表明,调质后粗晶奥氏体的遗传现象,是由于沿原奥氏体晶界碳化物偏聚析出的结果。还讨论了奥氏体晶粒度对调质后力学性能的影响,扫描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调质后的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钢中碳化物的分布及尺寸。  相似文献   

18.
用电磁半连续铸造技术制备6061合金半固态坯料,并在不同的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下进行二次加热实验,观察铸锭及二次加热坯料的微观组织,研究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对二次加热淬火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6061合金可以通过电磁半连续铸造获得具有细小、均匀、非枝晶组织的铸锭;二次加热过程中,随着保温温度的升高,组织转变速度加快;保温温度过高,淬火组织粗大,对成形件性能不利;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初生α-Al不断球化,淬火组织也越圆整,但晶粒长大明显;在610~630℃下保温10~15 min,所得淬火组织均匀,晶粒细小,是理想的成形组织.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Cr-Mo-Cu-P激冷合金铸铁气门挺杆热处理时淬火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激冷白层石墨数量、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墨数量随淬火加热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硬度和耐磨性则略有降低。但是,经淬火和低温回火后,Cr-Mo-Cu-P合金铸铁挺杆的激冷端面由不同的组织组成物构成一个既抗擦伤又抗磨损的较理想的摩擦学表面。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ASTM A565 XM-32室温下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温度在1030℃时,抗拉强度和冲击韧性指标达到最高,但回火保温时间不宜太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