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叫伍泽健,现在是立新世纪大中华区的皇家总裁。”麦克风传递着一个清晰有力的声音,“我要讲述的仅仅是一个普通人经历直销的最大收获与改变。而在立新世纪里,你也可以沿着F3系统的轨迹步入成功。请大家牢记,任何成功人士在成功之前,都和你我一样普通。”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故事新编》以“油滑”之笔,打破了人们对神、圣的崇敬,还原了神、圣们“人”的面目,由此展现出普通人尴尬的生存境遇,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3.
意识.似乎向来是哲学领域的一个专有名词,但近代以来,它越来越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神经生理学家安东尼奥·R·达马西奥在《感受发生的一切》一书中,对“意识”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我相信,书中的内容是能够引起包括科学家、哲学家在内的普通人的兴趣的。  相似文献   

4.
林红 《科技信息》2012,(21):486-487
获知一条很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却被采访对象以各种借口婉拒或干脆谢绝采访,这是目下新闻记者经常碰到的头疼事。眼见可称为“活鱼”、“大鱼”的好新闻,因为采访对象不合作,不能采访、不能报道,记者既失面子,更失“里子”——失去采制好新闻的机遇。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文学的凡物画廊里,共产党人的形象,占有重要地位。他们从多方位,多侧面反映了我们这一时期的生活。研究这一问题是很有意义的。本文拟从“反封建”、“开拓者”、“普通人”,“人民公仆”这四个侧面来谈谈对这些形象的认识,就教于识者。  相似文献   

6.
高校社科学报要有一个明确而科学的定位。其性质定位是学术性,体现在求真、求新和求深上;其层次定位可划分为“顶尖层次”、“高级层次”和“普通层次”,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上的认同和参照;其内容定位就目前来说,还是要在综合性中求变化、求特色;其对象定位包括作者对象和读者对象,要从提高学报的质量和社会效益等方面来确定。  相似文献   

7.
团队名BDIT取自英文“Blue diamond”(蓝钻)和拼音“bendan”(笨蛋)的双重内涵,意为普通人甚至笨蛋都能借助团队成为夏威夷蓝钻。  相似文献   

8.
高考报道存在着极端的“热”与“冷”,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都不可取。媒体既要按照新闻规律恰到好处地做好做足高考服务性报道,又能满足受众需求,就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要坚持“三性”,即真实性、时效性、指导性三者合一,在具体新闻实践中,要力求真实,确保时效,强化指导。二要确保“四不”,即不作无谓的猜题、押题;不报高考上线率,不作学校排名;不作“独木桥”宣传;不报猎奇性高考题外话。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近年来,新闻传媒在新闻选择长期态势和重大题材的新闻报道方式上,已日益凸现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但是,新闻传播中“以人为本”缺失现象还时有发生。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广大新闻工作者首先要把宣传“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中央精神解读”层面提高到“遵循新闻规律”层面,工作实践中不仅要在宣传方针上把握正确方向,在报道内容上坚持“三贴近”原则,在采写和报道中渗透人本态度,更要在新闻工作的方方面面坚持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0.
史安斌 《世界知识》2011,(22):56-57
“为何不可以占领新闻编辑部?” 由“占领华尔街”运动波及全美各大城市的抗议活动,被定义为“1%的富豪与99%的普通人之间的阶级斗争”。这是自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美国民意的一次总爆发,显然也可以被看做是对今年年初以来席卷中东的“阿拉伯之春”的回应,因而也被称作“美国之秋”运动。但与对埃及、突尼斯、利比亚、叙利亚的抗议活动所进行的“地毯式”报道相比,美国传统新闻媒体对发生在本国土地上的这场群众运动反应冷淡。  相似文献   

11.
《教师演讲学》评介若为对于普通人来说,演讲只是一种表达方式,但就以“说”为业的教师而言,演讲则是一门“传道、授业、解惑”的艺术。是艺术必须有体系,为此,国家教委一再号召各地加强教师演讲学的学科建设。最近由肖兰芬主编,我校青年教师张德胜任副主编,全国2...  相似文献   

12.
蔡信 《世界博览》2011,(18):26-27
说起日本的普通人.应该再继续细分一下:普通日本民众,和一些有“追求”的普通日本人。为什么这么说?对于普通的日本人来说,辛亥革命成功给他们带来的唯一变化就是以前称呼中国为“清国”,辛亥革命成功后,改称中国为“支那”。1913年日本政府下文,称以后无论中国政体发生怎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2003年的1月至3月,是《科技智囊》痛苦并快乐的日子!痛苦,是因为我们要摒弃长时间以来自认为熟悉的“经济类”新闻的报道范畴与模式;快乐,是因为我们窥探到了与“CEO读本”和“打造企业生态系统”真正相匹配的报道领域与杂志定位,那就是——管理!要谈到“经济类”与“管理类”杂志定位的不同之处,就必须先搞清楚两者之间的差别:经济学是从社会的整体利益去研究资源的最优配置。相反,管理学是从企业的利益出发,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诸如战略、决策、财务、营销、生产、会计、人力资源、供应链、组织行为等)去研究如何使企业的利润…  相似文献   

14.
刊首语     
学术文章要不要写得生动一些,这是不用争论的问题。毛泽东生前在讲到我们党的文风的时候曾经强调过,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要准确、鲜明、生动,否则“用纯刀子割肉是半天也割不出血来的”。他一生最讨厌那种形式主义的八股文,说它们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无的放矢,不看对象”“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甲乙丙丁,开中药铺”“不负责任,到处害人”“流毒全党,妨害革命”“传播出去,祸国殃民”。  相似文献   

15.
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格形象塑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性质和要求,除了普遍意义上的共性外,还有其固有的特性。表现为工作目标的明确性、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工作范围的相对固定性和工作环境的优越性。这一特性要求其必须塑造好自身的人格形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塑造优秀的人格形象要做到:“正”字为首,以“试”为本,务“实”为要,用“情”换心,以“博”取胜。  相似文献   

16.
陶短房 《世界博览》2010,(22):20-20
希腊邮包炸弹勾勒了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前景:寄送邮包炸弹的未必是恐怖分子,也许他仅是个和你我一样、对某些现实不满的普通人,他的“礼物”。可以寄给任何地方的任何人。  相似文献   

17.
摘 要:在20世纪的中国现代性进程中,“家庭”与“革命”构成了一对彼此对立又依存的范畴。50-70年代小说中,无产阶级“革命”将“家庭”指认为“他者”,通过去掉“家庭”的“他性”建构起“革命家庭”,来实现对现代民族国家主体的确认。以50-70年代革命历史小说及合作化题材小说的经典作品为对象,论述了“革命家庭”的构成因素及建构规则和过程。提出“革命家庭”要具备无产阶级及其同盟者的阶级背景,家族复仇与阶级复仇相结合并向阶级复仇转化,革命伦理通过对家庭伦理的改造与借用,确立了家庭服从革命的绝对秩序,家庭亲情由革命的基础下降为革命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青年科学》2013,(8):56-57
那些电影作品中走在人类最前沿的天才科学家们,他们追求真理的心情往往压倒了一切.他们的心态也许我们这些普通人无法理解,但至少,我们可以了解一下他们“毁灭世界”的方法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王雅静 《科技信息》2011,(1):272-272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只是社会中拥有着教师这份职业身份的普通一员。我们当中大多已为人妻,为人母,为人父、我们拥有着普通人所拥有的日常生活。那么我们作为高素质的人群,要用我们的“仁爱之心’’去善待自己,更要去善待他人。  相似文献   

20.
读者圆桌     
《世界博览》2010,(2):3-3
看到贵刊第一期的“蜗居”,基本还算不出我所料。在资本主义的天下里,大部分人蜗居似乎是正常的事情。全球“蜗居”报告莫斯科篇的导语就极具讽刺意味:“拥有自己房子的普通莫斯科人应该感谢社会主义的苏联,资本主义下的新莫斯科人压根买不起房子。”其实,不论生活在中国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享受了福利房的普通人,也都应该感谢我们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