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pH=2.0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液中,牛血清白蛋白(BSA)与四溴荧光素(TBF)形成复合物,在波长540 nm处有最大吸收,比四溴荧光素本身的最大吸收红移25nm。对不同pH值及离子强度对其结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研究了各种实验条件对反应体系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制订出BSA测定标准曲线。在四溴荧光素浓度为1×10-5mol.L-1时,其线性范围为0.05~12 mg.L-1,检出限为23μg.L-1(S/N=3),方法稳定性好,检测灵敏度高。该方法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二溴荧光素荧光动力学分析法测定痕量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二溴荧光素-过氧化氢氧化还原体系进行了催化动力学荧光的研究,发现在pH=12.0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钴(Ⅱ)离子能催化过氧化氢氧化二溴荧光素而使其荧光强度降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快速、灵敏、简便的荧光催化动力学测定痕量Co(Ⅱ)的新方法,该催化反应的表现活化能为69.69 kJ/mol,检出限度0.25 ng/ml,线性范围为(0.4-1.2) ng/25ml.  相似文献   

3.
四溴荧光素丁基罗丹明B染料离子对的光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溴荧光素、丁基罗丹明B,以及它们形成的离子缔合物的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测得四溴荧光素与丁基罗丹明B在pH7时的缔合比为1∶2,其Ksp=216×10-18。缔合物的萃取率为842%。丁基罗丹明B的浓度在1×10-7~5×10-7mol·L-1范围内其相对荧光强度遵守比耳定律。为进一步研究四溴荧光素、丁基罗丹明B的萃取光度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通过相平面法和迭代卷积法相结合的解卷积处理,测得乙醛40%水溶液的真实荧光寿命为(7.25±0.08)ns,表明这是一种采用纳秒量级的仪器测量纳秒甚至亚纳秒荧光寿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过氧化草酸酯化学发光体系的不同催化剂及荧光试剂进行了研究和比较,基于化学发光的强度和时间曲线,提出了以柠檬酸钠为催化剂和四溴荧光素为荧光试剂的化学发光反应新体系,用于有多巴胺反应生成的过氧化氢的测定.多巴胺线性方程Iα =22.95+0.21c,检出限为1.40 nmol/L,线性为2~1 000 nmol/L,灵敏度高、干扰少,用于针剂中多巴胺测定,回收率94.5%(n=11),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1-溴芘与α、β、γ-环糊精(CD)在水溶液中的相互作用,以及环糊精对1-溴芘荧光光谱的影响。α-CD浓度对1-溴芘的荧光光谱没有显著影响。加入β-CD后,1-溴芘单体荧光强度明显增强,并且荧光发射带的精细结构也发生了明显改变。加入γ-CD后,1-溴芘同时发射单体和激基缔合物的荧光。β-CD和γ-CD在水溶液中能够与1-溴芘形成比较稳定的包结物,但结合方式不同。依据上述1-溴芘的荧光光谱变化的不同,能够区分3种环糊精。  相似文献   

7.
采用口腔灌胃染毒的方式,研究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对9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的急性毒效应.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BDE-47处理组.对照组小鼠灌胃玉米油,BDE-47小鼠分别灌胃1 150,1 610,2 254,3 155和4 418mg/kg剂量的BDE-47溶液.记录暴露0~24h的小鼠体质量.采用改进寇氏法检测BDE-47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和95%可信限.结果表明,暴露24h后,小鼠体质量随BDE-47剂量升高而降低;BDE-47对9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的LD50为2 309mg/kg,LD50的95%可信限为1 912~2 788mg/kg;BDE-47急性毒性的靶器官主要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眼.  相似文献   

8.
四溴荧光素、罗丹明B等色染料离子对体系的光度分析方法研究赵兴茹,刘保生,丁良(理化中心)本文研究了丁基罗丹明B(BRB)、罗丹明6G分别与四溴荧光素(TBF)形成等色染料离子对的条件,吸光、荧光特性及其在测定痕量镓、锗方法中的应用,结果满意。测定痕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不同浓度的甲苯胺蓝(ToluidneBlue,TB)水溶液的吸收光谱作了研究,测定出在波长为665nmn和610nm处有两个最大吸收峰,证明溶液中存在TB单体和二聚体的离解平衡。得出随溶液浓度的增大,其二聚体含量增高的变化规律。并计算出TB单体的摩尔吸收系数(ε)为5.82×104lmol-cm-1,及其二聚作的离解平衡常数(K)为3.42×10-4。  相似文献   

10.
以荧光素、荧光素甲酯和6-O-(乙氧基羧甲基)荧光素甲酯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溶液中甲醇和乙腈的含量、溶液的pH值、光照时间以及温度四种因素对这3种物质荧光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6-O-(乙氧基羧甲基)荧光素甲酯具有较好的耐溶剂性、光稳定性、热稳定性,并且其荧光强度受介质pH值影响小.  相似文献   

11.
罗丹明6G·四溴荧光素等色染料离子对浮选光度法测定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等色染料离子对浮选光度法。向罗丹明6G(R6G)和AuBr-4的甲苯萃取物R6GAuBr4中,加入pH=55的(NH4Ac-HAc)缓冲溶液,使R6G离子进入水相,并向其中加入与R6G颜色相同的四溴荧光素(TBF),形成等色染料离子对R6G+·TBF-被甲苯浮选。将浮选物溶于丙酮,于530nm处光度测定。由于2个染料分子(Au∶R6G∶TBF=1∶1∶1)同时吸光,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ε=20×105L·mol-1·cm-1;金含量在0~036mg/L服从比耳定律,相对标准偏差为29%,方法应用于粗铜中金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含荧光素的荧光高分子合成及荧光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把荧光素引入烯类单体后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合成了含荧光素的荧光高分子 ,并检测了该聚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荧光性质 ,发现聚合物在乙醇中能产生很强的荧光 .此外 ,还测试了乳酸对聚合物乙醇溶液的荧光猝灭作用 .实验发现 ,该聚合物对乳酸很敏感 .浓度在 1 0 - 1 0 ~ 1 0 - 8mol· L- 1 之间的乳酸都可使聚合物荧光产生显著变化 .依此现象 ,有望研制一种测试动物体内乳酸含量的光化学传感器  相似文献   

13.
14.
光化学降解是水环境中去除高相对分子质量多环芳烃(PAHs)的主要途径[1].PAHs在有机溶剂中的光降解已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而在水体中的光降解研究较少,对低于溶解度的生物可利用性态PAHs光降解研究则更少.环糊精(cyclodextrins,CD)对弱极性有机污染物有增溶、富集和去除作用;对某些有机污染物水解过程有促进作用;通过提高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而促进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等,影响农药的光降解等,为CD用于有机污染物的污染治理和现场修复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5.
采用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RHF/AM1对荧光法测定的四种六元杂环化合物进行水溶液中的构型优化,经振动分析,未出现虚频率.在此基础上用RHF/CIS方法分别计算其荧光光谱,并与气相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显然,在水溶液中的计算结果能更好地符合实验值.  相似文献   

16.
超低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水溶液聚合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超低分子量聚丙烯酰胺。探讨了反应温度、单体浓度、链转移剂、引发剂等因素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确定了在单体浓度为30.0%,反应温度为80~90℃,链转移剂浓度为(2.0~6.0)×10-2mol/L,引发剂浓度为(3.5~18.0)×10-3mol/L的实验条件下,获得了分子量为(2.6~10.0)×104的聚丙烯酰胺产品。  相似文献   

17.
采用含少量溶剂的水溶液聚合法合成分子量为(20。40)x104的低分子量聚丙烯酰胺(PAM).以丙酮为移热剂和链转移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探讨了溶剂、引发剂、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在单体质量分数为15%,引发剂浓度为(2.34—8.04)x10-3mol/L,移热溶剂为(0.37—1.23)~10-3mol/L,反应温度为84—92℃,滴加时间1.5h,保温时间1.5h的条件下,获得分子量在(20-40)×104的聚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18.
测量了掺杂型PMMA-DR1聚合物中偶氮基团分子在不同掺杂浓度,及其在极化与非极化状态下的荧光特性,对此荧光特性进了理论分析和解释,研究了生色团分子在聚合物中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荧光素二聚体与硫酸庆大霉素通过电荷作用而产生荧光信号变化,建立了以荧光素二聚体为荧光探针,用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技术测定硫酸庆大霉素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λ=30nm,最优条件下,测定硫酸庆大霉素的线性范围为0.5~25.0μg/mL,检测限(3σ/K)为6.0×10-8g/mL。用于实际样品分析,测定回收率为100.2%~101.0%,相对标准偏差为1.3%~2.1%。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探讨了PNIPA的分子特性与单体浓度、聚合温度(从0℃至50℃)的关系.研究发现,当聚合温度低于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时,如果单体浓度达到一个临界值(n*),即使不添加任何交联剂,PNIPA分子链之间也会发生向聚合物的链转移反应,从而形成自交联凝胶,并且在提高单体浓度和降低聚合温度时自交联凝胶的含量也随之增加.此外,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未交联PNIPA的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并探讨了它们与单体浓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