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纤维素酶是自然界碳素循环中的一种关键酶,它可以将纤维素性材料,转化为可直接利用的葡萄糖,并可通过其它酶和酶系统的作用转化为乙醇及蛋白质。纤维素酶是多酶体系,包含外切葡聚糖酶、内切葡聚糖酶(Cx)及β-葡萄糖苷酶。其中内切葡聚糖酶含有若干种同工酶,能将可溶性纤维素转化为还原寡糖,是纤维素酶系中的重要组分,为了深入研究Cx酶的性质,本文对其中一种Cx酶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对其基本性质进行了研究。 1实验部分  相似文献   

2.
用不同大小的配合饲料进行鱼苗鱼种培育,并根据鱼的张嘴大小来改变饲料的粒子规格.通过测定鱼种的全长、体重和张嘴大小求得鱼体全长(X)与体重(W)之间的关系式为W=0.4758X 3.36,鱼体全长(X)与张嘴大小(Y)之间的关系式为Y=0.036+0.696X.从而初步提出异育银鲫鱼种培育阶段适口配合饲料颗粒的规格.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金针菇白色菌株在不同纤维废弃物上生长时,基质转化效率和主要成分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1)废棉是栽培金针菇白色菌株的优良基质,木屑较差,因废棉中纤维素易降解,这与金针菇白色菌株的木腐特点及两种纤维废弃物中木素含量及存在方式有关。(2)在纤维废弃物中适当增加麦麸可促进纤维素、半纤维素的降解,从而可提高子实体产量。因纤维素是子实体阶段的主要碳原。(3)白色菌株生长期间可向培养基释放CMC酶、FP酶、β-葡萄糖苷酶、木聚糖酶和淀粉酶,并且纤维分解酶活性高峰出现在子实体阶段,这是保证子实体良好发育的重要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积极开发新的饲料资源、提高饲料的转化效率、降低饲料成本,已成为畜牧界亟待解决的课题。饲用酶制剂的应用是现代化饲料工业的一项突破性的工作。酶是具有特殊催化能力的蛋白质,是促进生物化学反应的高效物质,能提高饲料消化率,促进动物营养物质的充分利用,节约粮食,减少疾病,降低生产成本,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高效饲料添加剂。 饲用酶制剂的作用机理是直接分解废物,供给机体营养;去除抗营养因子,改善消化机能;激活内源酶分泌,补充内源酶不足;能与动物内分泌调节,影响血液中的某些成份。因此,酶制剂  相似文献   

5.
设计配制蛋白水平为30%~50%的5种等能半精制饲料,饲养平均体重约4.7 g的5组3重复的泥鳅鱼种8周,以探究泥鳅鱼种饲料中蛋白最适水平。实验结果显示:随饲料中蛋白质水从30%逐渐升高至40%,鱼体增重率和饲料效率不断提高,而当饲料中蛋白质水平进一步升高反而下降(P0.05);蛋白质效率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而显著下降(P0.05)。泥鳅摄食不同蛋白水平饲料后,各试验组之间的鱼体存活率、全鱼水分、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蛋白水平为30%的试验组泥鳅其全鱼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饲料蛋白水平为40%、45%和50%的试验组(P0.05),但与饲料蛋白水平为35%试验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本实验条件下,饲料蛋白水平(x)和鱼体增重率(y)呈二次曲线的关系,得出抛物线回归方程:y=-0.118 7 x2+9.389 6 x-109.9(R2=0.948 1),求出饲料中蛋白水平为39.55%(占干物质)时试验泥鳅获得最大生长量。  相似文献   

6.
冯家勋  赵帅 《广西科学》2015,22(1):9-19,26
青霉属菌株可以分泌完整的纤维素酶系,尤其高产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BGL,EC 3.2.1.21),弥补了工业菌株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胞外β?葡萄糖苷酶活性低的不足,加上青霉菌株生长速度快等优点,使其产纤维素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解决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工业生产燃料乙醇所需纤维素酶量大、成本高等难题,深入研究青霉属纤维素酶基因的表达调控和重组表达非常重要。本文就青霉属纤维素酶基因资源、纤维素酶合成调控网络以及纤维素酶基因的重组表达等进行综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改良木霉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系统在丝状真菌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农杆菌介导,成功实现了丝状真菌绿色木霉菌(Trichoderma viride)遗传转化,转化率约为30~80个转化子/10^5个孢子。PCR检测和几丁质酶分析表明含有编码几丁质酶外源基因(Cli 113)的T-DNA已整合进木霉菌基因组中,而且转化子都能够稳定遗传。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具有转化率高、操作简便、遗传稳定等优点,在丝状真菌的遗传转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瑞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产生的纤维素酶酶系全、能分泌到细胞外,是研究得最清楚的产纤维素酶的模式菌株,但是其产生的纤维素酶还不能满足工业化转化纤维素的需要。本文从纤维素酶种类与调控、提高纤维素酶活的方法、标记基因的选择等方面概述瑞氏木霉纤维素酶,分析瑞氏木霉纤维酶研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指出提高β?葡萄糖苷酶的产量和酶活是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提高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蛋白质产量的新构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瘤胃微生物蛋白质研究的大量资料,认为:(1)国内外现行的反刍动物蛋白质评价体系把瘤胃微生物蛋白质产量作为一个常量与实际不符,是错误的。瘤胃微生物蛋白质产量在1.25—59.7gMN/kg DOMR 之间。(2)影响瘤胃微生物蛋白质产量的因素很多,日粮的氮源、能量饲料发酵速度及排空率对瘤胃微生物蛋白质产量有明显的影响。其它的一些因素如:采食量、饲料加工、日粮组成、气温、纤毛虫等对其产量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3)研究提高瘤胃微生物蛋白质产量的原理和方法,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用在3个(28%,32%,36%)蛋白质水平上分别添加了10-4纯肉毒碱的饲料喂养相同的鲤鱼春片鱼种,分别以空白为对照组,比较添加肉毒碱对饲料的脂肪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肉毒碱具有明显的促进鲤鱼饲料脂肪消化的作用,同时蛋白质含量越低的饲料,其添加的效果越好.当添加量为10-4时,饲料脂肪的消化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28%,32%,36%.  相似文献   

11.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Cuv. et Val.)是我国池圹主要的植物食性养殖鱼类,每年需要培育大量大规格鱼种。过去常用黄豆、麦粉等精料。不但耗费大量粮食,而且由于鱼种长到体长2公分以后,食性转变为取食青料(鲜嫩植物)为主,单用精料培育不能完全满足其营养代谢要求,因而,鱼种生长较慢,病害多,成活率低,成本高。为了广辟饵料来源,节省粮食和提高鱼种生产率,近年来,有些地区采取“以粗、青代精”,取得良好效果。我们于1975年起,利用蔗糠旦白和杂草粉等粗料加入少量精料,配制成颗粒饵料投喂草鱼鱼种,效果显著,同时,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多种植物测定草鱼对它们的消化吸收率,为充分利用各种植物作草鱼饵料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并表达具生物学活性的甘薯膨胀素.根据Genebank上甘薯膨胀素基因序列(No.DQ515800.1)设计引物,从甘薯cDNA中扩增出了IbEXP基因,并构建表达载体pGAP-IbEXP转化毕赤酵母.以酸处理后的玉米秸秆为纤维素底物,使用该菌株的发酵液,可以促进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酶解,使葡萄糖的产量提高24%~54%.  相似文献   

13.
大力发展养猪事业,是关系提高人民生活和增加农业生产的一件大事。但是,要大养其猪,必先解决饲料,特别是要解决蛋白质饲料问题。石油酵母的研制,就是为解决蛋白质饲料,落实毛主席关于“要大力发展养猪事业”的一项有效措施。据估计,只要拿我国石油总产量的2%(正烷成份)生产石油酵母,就可解决一亿头猪的蛋白质饲料不足问题,为我国多生产200万吨的猪肉。  相似文献   

14.
青霉菌引起的猕猴桃果实腐烂是猕猴桃果实成熟和采后贮藏中的最主要病害之一,为了研究中华猕猴桃对青霉病抗性的差异,文章以中华猕猴桃中的红阳、翠玉和16A 3个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各品种在受到青霉菌侵染后菌斑大小以及抗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包括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4种酶在青霉菌侵染后不同时期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POD、CAT及PAL的量变化趋势从大到小依次为翠玉、16A、红阳,而MDA的量从小到大依次为翠玉、16A、红阳。综合菌斑大小的变化,该研究表明翠玉对青霉病抗性最大,其次为16A,红阳的抗病性最低。POD、CAT及PAL量的升高可以提高果实对青霉菌的抗病性。该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猕猴桃青霉病和提高青霉病抗性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采用羧甲基纤维素(CMC)平板初筛和50℃培养,筛选到一株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的耐高温霉菌MY菌株,其CMC培养基最适pH为6.0,培养温度为40℃,最佳产酶时间为5d.以MY菌株为出发菌株,分别采用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诱变,以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HC值)提高30%以上或菌落形态发生明显变异为筛选指标,共筛选到97株突变株;通过测定粗酶液CMC酶活力,从中筛选出29株CMC酶活力提高30%以上的菌株;结合突变菌株的传代稳定性实验,最后筛选得到1株性能优良的霉菌MY004突变株,其CMC酶活力比原始菌株MY提高了80.6%.  相似文献   

16.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细胞壁中主要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相互交织形成的网状结构是生物质转化过程中的天然抗降解屏障。有效的预处理能打破这种屏障,提高酶水解转化效率。显微技术包括显微镜技术和显微光谱技术,能够在多尺度下展现木质纤维素生物质在预处理中细胞壁微观结构变化和组分含量等信息。笔者介绍了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显微拉曼光谱等显微技术在木质纤维素生物质预处理过程研究中的应用。利用显微镜技术可直接观察预处理中细胞壁表面结构的变化,并分析其对酶水解可能产生的影响; 利用显微光谱技术可原位分析预处理对细胞壁组分化学结构与超微结构的影响; 多种显微技术组合弥补了单一手段的不足,可获得木质纤维原料生物构造、组分含量及分布等方面更为详细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制适宜大鳞鲃生长的最佳配合饲料,本试验对大鳞鲃幼鱼的蛋白质需求量进行了研究.试验分为6组,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30.59%(P1)、35.34%(P2)、40.45%(P3)、45.90%(P4)、50.02%(P5)和54.19%(P6)的等脂等能饲料,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养殖70 d后采样,结果显示,当饲料中蛋白水平从30.59%到45.9%逐渐增多时,鱼体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SGR)显著升高(P0.05),饵料系数(FCR)明显降低;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继续增加时,鱼体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下降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而饲料系数却显著升高(P0.05).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50.02%和54.19%时,鱼体脏体比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从30.59%到54.19%逐渐升高时,鱼体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粗脂肪含量则反之,而当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为40.45%(P3)时,粗蛋白含量最高,粗脂肪含量最低,且与高蛋白质组(50.02%和54.19%)差异显著.此外,以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自变量,分别以增重率和饵料系数为因变量进行二次回归方程分析可得,大鳞鲃幼鱼增重率最大时对蛋白质的最适需求量为43.88%,而大鳞鲃幼鱼饵料系数最小时对蛋白质的最适需求量为43.81%.综上,大鳞鲃幼鱼对饲料中蛋白质的最适需求量在43.88%左右.  相似文献   

18.
以进口鱼粉、大豆粕为蛋白源,配制等脂肪(含量为5%)、蛋白质水平分别为38%,39%,40%,41%,42%,43%(标号分别为P1,P2,P3,P4,P5,P6)的6组配合饲料.选初始体质量为5.53g的大鳍鳠Mystus macropterus大规格鱼种为试验对象,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养殖系统为室内循环系统,每天投喂2次(上午10:00,下午15:00),养殖水温保持在(25±0.5)℃,水体溶氧为(4.5±0.5)mg/L,连续投喂60d.结果显示,随着饵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大鳍鳠的质量增加率、蛋白质效率和特定生长率呈现出先增加(蛋白质40%)后降低(蛋白质40%)的趋势(p0.05).饵料蛋白质水平在40%时,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饵料转换率最高(p0.05).大鳍鳠人工配合饵料,在脂肪含量为5%时,饵料中蛋白质的最适添加水平为40%.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化肥减施条件下生物菌剂、有机肥对小麦叶绿素、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根系活力系数等生理及土壤N、P等指标变化的影响,为农田N、P减施增效的机理研究奠定一定基础。肥料配施设置四种处理:传统施肥处理(复合肥75 g?m-2,CK)、复合肥减施处理(复合肥37.5 g?m-2,CF)、添加木霉菌剂的复合肥减施处理(BF)、添加有机肥的复合肥减施处理(OF)。结果显示(1)BF处理的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保护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含量结果显示,BF处理保持较低水平,而OF、CF处理含量明显升高;BF、OF的叶绿素、根系活力水平要明显高于CK和CF处理。(2)BF、OF的产量比对照高20%左右。(3)小麦收割后土壤中N、P的总量结果显示,BF处理要明显低于其他处理,而OF明显高于其他处理;OF处理的碱解氮、速效磷含量最高,BF处理也处于较高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木霉菌剂能促进作物的生长、提高作物的保护酶活性、降低外界环境胁迫对作物造成的损伤,促进土壤中结合态N、P的释放、提高有效N、P的水平从而提高作物产量。木霉菌剂能有效转化土壤中结合态N、P为有效态氮磷,提高土壤中的碱解氮、速效磷的含量并提高作物对N、P的利用率,显著降低土壤中N、P总量。  相似文献   

20.
修饰剂对青霉菌葡萄糖氧化酶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几种修饰剂对青霉菌(Penicillium amagasakiense)葡萄糖氧化酶(GOD,EC 1.1.3.4)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溴代乙酸、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乙酰丙酮等对酶的抑制作用较强,随着抑制剂浓度增大,酶活力呈指数下降,酶活力下降50%的抑制浓度分别为40.8,28.5和8.7 mmol/L,认为咪唑基、吲哚基、精氨酸胍基是该酶的活性功能基团,而蛋白质分子中巯基、二硫键、赖氨酸的ε-氨基、丝氨酸残基与酶活力无关.进一步研究了NBS的抑制动力学,结果显示:NBS对酶的抑制作用为非竞争性可逆抑制,抑制常数(KI)为19.2 μmol/L.该研究对青霉菌GOD在生产上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