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H im ont Spheripo l工艺的大型聚丙烯工业装置实时控制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质量指标推断控制的先进控制解决方案。该方案已成功应用于某炼油厂的聚丙烯工业装置,长周期的运行结果证实了该方案可以减少产品质量波动,提高产率并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先进控制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企业中,有效提高了装置的自动化水平。Honeywell公司的RMPCT模型预测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先进控制技术之一。本文从连续重整/芳烃装置的工艺特点出发,论述了采用鲁棒性多变量模型预测控制技术(RMPCT)在连续重整/芳烃装置中的控制方案的设计、策略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讨论聚丙烯装置采用DQS、HR和HA-R三种不同催化剂在高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纤维类聚丙烯树脂生产中的质量控制,选用合适催化剂方案,达到节约催化剂成本、提高聚丙烯产品质量的目的.经过实际生产验证,使用HR催化剂生产高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纤维类聚丙烯树脂,装置可操作性强,生产容易控制,产品加工应用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丙烯聚合反应氢调原理、氢气用量与聚丙烯熔融指数的对应关系以及氢调影响因素的分析,指出间歇式聚丙烯装置传统氢气计量误差大、氢调单一、影响氢调的准确性,从而提出了加氢系统精确控制的具体措施。通过增设氢气质量流量计及调节阀,引入DCS系统实现了全自动加氢控制,并以分段加氢的方法,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聚丙烯产品的分子量分布。经过实证分析,间歇式聚丙烯装置精确加氢改造可以大幅提高熔融指数控制率,拓宽产品牌号,升级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5.
李泉  单中强 《科技资讯》2006,(24):37-38
本文详细介绍了大庆石化公司化工厂SM装置中SMART反应器所使用的方案,实践证明该套控制方案设计合理、性能可靠、适应性强、操作灵活方便,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间歇聚丙烯反应温度的一般模型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提高间歇聚丙烯反应温度的控制水平,提高产品质量,针对间歇聚丙烯过程的强非线性.直接从模型出发,探讨了控制方案.采用一般模型控制,用一个GMC控制器控制主对象(反应器温度),副对象(夹套水出口温度)分别采用拟稳态假设与GMC控制.比较了2种方案,着重考察了模型/对象失配时拟稳态控制方案的性能;并将拟稳态控制方案与前馈+PI控制方案做了对比.实验证实了文中提出的一般模型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GB/T 24282-2009描述了用蒸馏-结晶的方法测定聚丙烯的二甲苯可溶物含量,其操作过程复杂,操作时间较长,接触有毒有害的试剂较多.用台式核磁共振仪来测定聚丙烯中二甲苯可溶物含量,有样品用量少、测量速度快、操作简便、操作过程中不需接触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优点,在装置中间控制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分子筛优化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筛脱蜡装置的工艺目标是追求装置经济效益的最佳化.采用MAC plus软件及软仪表,利用预测控制算法构成先进控制系统,可以及时获得许多原来不能实测的重要质量指标,用来指导操作及控制,从而实现系统的最优控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聚合物在控制释药体系中的应用。综述了具有生物降解性的聚合物药物载体的合成及其研究状况,并且对聚合物用作药物载体的必奋条件和聚分物释药装置、释药理论也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0.
介绍聚丙烯装置中反应系统的控制过程,丙烯从过滤器来的新鲜丙烯连同所需催化剂、助催化剂(TEA)、H2和硅烷一起进入反应器,进料比例通过控制流量来确定。  相似文献   

11.
曾萍  吴健  汤冬 《甘肃科技》2010,26(24):14-17,28
结合兰州石化兰港公司聚丙烯装置挤压造粒机组控制系统的改造,介绍了挤压造粒机组在改造前的状况,系统的改造方案以及改造后的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12.
闫冬梅  蒋蓉 《甘肃科技》2012,28(16):19-20
针对芳烃抽提装置水系统具有多变量、时变、非线性、强耦合、干扰因素多等特点,对水系统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专家控制、多变量预测控制综合使用技术,采用专家控制、多变量预测控制技术建立了水系统生产过程先进控制系统,使水系统先进控制投运取得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3.
鲁兵  李春晖 《甘肃科技》2011,27(2):17-20,139
介绍了催化剂厂全白土装置容-52温度分程控制概况、及其在DCS上的实现,包括控制软件的实现和实时操作画面的实现.改进后,温度控制方案从常规的PID温度控制改为一个由顺控SFC程序和一个常规PID控制共同组成的温度分程控制.该温度控制的实现解决了容-52恒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方映  刘建民 《科技信息》2010,(26):I0137-I0138
本文主要阐述了高稠度上料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对上料装置进行分析,合理选择控制方法;选用PLC自动控制,对PLC的接线和PLC梯形图进行设计。应用实践证明,所设计的控制装置能满足正常的生产要求,不仅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控制精准、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催化裂化装置的动态模拟和操作分析是优化操作和先进控制的基础。在强调催化裂化动态机理模型的优点后,对二级裂化反应转化率经验模型和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两大类动力学模型、再生过程中烧碳、烧氢动力学模型、床层再生器流化模型、快速床再生器流化模型和反应器 再生器动态数学模型进行了详细的评述,并指出运用动态机理模型对装置操作进行分析,特别是装置稳定性分析可以为催化裂化装置的设计、操作和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PTA装置溶剂脱水塔进料组分含量变化对塔分离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模拟计算了精对苯二甲酸(PTA)装置溶剂脱水共沸精馏塔,液相采用UNIQUAC模型计算活度系数,气相采用Hayden-O'Connell模型计算逸度系数,模拟结果与实际工况符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将其转化为基于Aspen Dynamic的动态模型。利用三元相图分析醋酸-水-醋酸正丁酯(HAc-H2O-NBA)三元体系中进料组分含量变化对溶剂脱水塔操作条件的影响,提出单塔板温度控制和双塔板温度控制两种方案。仿真研究进料组成变化对两种控制方案相关操作变量的动态响应情况,从中挑选出一种较优的控制方案,指导实际生产操作。  相似文献   

17.
该文主要介绍了宜君长输管道输油站DCS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七大功能和六大特点,同时对合理确定的控制方案、DCS自动化控制调试工作、投运和运行情况、系统维护做了简要阐述。综合说明先进的DCS控制系统极大地方便了操作人员对整个生产工艺过程的全方位监控,提高了人员、设备的综合利用率,阐述了DCS系统在输油装置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多堆多机核动力装置灵活快速的负荷跟踪及特殊情况下的稳定安全运行,核动力装置控制系统除了需要满足典型运行工况(如:快速升降负荷、甩负荷工况等)控制要求,还应满足在特殊工况下(如单堆多机、单多堆单机等)核动力装置能够平稳安全运行,使多堆多机核动力装置更加灵活的跟踪负荷变化.根据多堆多机核动力装置系统,建立了多堆多机核动力装置控制方案动态仿真模型,包括控制对象和控制方案模型,并对多堆多机核动力装置特殊工况下的瞬态控制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控制方案能够实现核动力装置在特殊情况下的工况转换,满足核动力装置稳定运行需求,维持船用负荷和动力的平稳.  相似文献   

19.
催化裂化装置的动态模拟与操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催化裂化装置的动态模拟和操作分析是优化操作和先进控制的基础.在强调催化裂化动态机理模型的优点后,对二级裂化反应转化率经验模型和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两大类动力学模型、再生过程中烧碳、烧氢动力学模型、床层再生器流化模型、快速床再生器流化模型和反应器再生器动态数学模型进行了详细的评述,并指出运用动态机理模型对装置操作进行分析,特别是装置稳定性分析可以为催化裂化装置的设计、操作和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根据机电一体化的思想,提出自动控制与工艺装置设计早期结合的措施,阐明如何从工艺装置本身减弱或消除干扰因素、减少滞后;采用塔顶温度——进料压力的串级调节方案实施于超细碳酸钙喷雾干燥的实际生产过程,实现了对产品湿含量的推断控制。大幅度节省了仪表投资,且操作方便。控制效果:排气温度的稳态误差为±1℃,产品湿含量可保持在0.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